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晚旖辰彻夜难眠,她做不到遵循王爷的交待,只暗暗戒备,而不将真相公布,可她实在想不通庆王在此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毒害王爷的真凶究竟是谁。
她想把这事立即与旖景商量,可最终还是摁捺下来。
因为旖辰想起董长史所言,那时王爷拿不准艾氏供辞之真伪,因事涉皇子,更兼储位之争,不能轻率,王爷并没着急上报宗人府,而是想着先确定艾氏之言,又叮嘱董长史莫将此事告之楚王府,因为不想让楚王府牵涉储位之争。
她的夫君,是这世上最善良的人,宁愿独自面对险恶,也不想连累亲友。
旖辰做不到毫不追究,但她也不想牵连楚王府与娘家。
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很直白很简单,把这事上禀御前,庆王究竟与此事有无关联,但凭天子圣断。
没了王爷,福王府再不会牵涉储位争夺,她一个未亡人,只需要为王爷讨回公道,这件案子上庆王说了谎话,那个什么周仲决非王爷的人,很有可能是庆王安排在五皇子府的耳目,庆王早知五皇子有争储之心,并非是因为王爷欲联合他针对手足。
而这个除夕夜,身中剧毒却大难不死的庆亲王自然意气风发,仿佛帝位对他已经成了手到擒来。
他原本打算是让秦家出面,告诉卫国公五皇子欲毒害福王妃的阴谋,借福王与卫国公之手铲除老五,落他一个人情,可正如秦子若所言,老五其实不足为惧,福王才是心腹大患,被这一提醒,他当即心生毒计。
于是亲自出面,将老五的谋划对福王直言不讳。
他料得福王不会那么天真幼稚、轻信人言,察得艾氏后,必然还会试探。
那日他有意邀请福王来庆王府秘谈,就是为了让二哥有去无回。
福王即使有所防备,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庆王府明目张胆地落毒。当然,庆王要毒害福王,必须想办法造成自己清白无辜,才能嫁祸他人。
这个计划的关键是需要江清谷援手,因为只有他才有办法缓解剧毒,保庆王不死。
庆王是先服用了江清谷自配的丹药缓和剧毒攻心,便是服下鸩毒,只要得救及时也不会丧命。
可庆王起初竟未能说服江清谷,不得已才请贵妃出马。
当两王同时中毒,又在这当头揭发五皇子本欲投毒谋害福王妃一案,无疑就会使他成为最大嫌疑。
只有福王与庆王遭遇不测,五皇子才有望得储,这是他加害于人的动机。
毒害福王妃不成,五皇子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于是一不作二不休,打算改变计划孤注一掷暗害两位兄长,尽管丧心病狂,却也说得过去。
而这个计划要万无一失,还不能泄露庆王早有筹谋,安排了耳目到五皇子府邸一事,因为若这事揭穿,明知五皇子在自己府邸安排了耳目的庆王,哪里还会中人暗算,岂非自相矛盾?
所以庆王利用福王不敢轻信人言的心态,又故作神秘地叮嘱莫要先行张扬,越发让福王小心谨慎。
但庆王的确还是不能肯定福王真会如他所愿,不把这事告之旁人,一直到案发之后,虽庆王陷入昏迷,可得了授令的陈长史却密切关注此案,当知康王竟然让艾氏辨认那几个幕僚,而并没有来庆王府核对事先安排耳目一事时,这才确定福王果然没有声张。
所以周仲才跳将出来,称自己是福王安排的耳目,彻底把庆王择清。
否则庆王还需要废些手段。
福王与五皇子都已铲除,庆王举目四顾,再找不到与他竞争帝位之对手,再有他还听江清谷泄露,天子已经油尽灯枯,实难熬过这个冬季,那九五尊位近在眼前,自然让庆王意气风发。
也许新岁过后,天子就会择定新储,庆王既是占长,又具重势,舍他其谁?
可尽管庆王爷壮志凌云、满怀欣喜,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在这个除夕夜他也不敢大举宴席、鼓瑟弹丝,两位皇子薨逝不久,圣体又不安康,锦阳京里风声鹤唳,就算平民百姓都不敢盛庆新岁,更何况处于风口浪尖的贵族皇子。
故而他也就只是回了王府正院,与秦妃小酌而已。
为何是和秦妃?这当然有不得已处,一来是除夕,庆亲王自然不能留宿在侧妃妾室之处,需得顾及正妃的体面,二来正院除了秦妃还有一个小嫚,那才是个让人消魂的尤物。
而秦妃在小嫚的开导下,竟然也改善了当初的刻板鲁直,稍稍有了几分温柔情趣,也能陪着庆王把盏闲谈,吟诗作对以作消遣。
庆王是什么手段?没多久就把有意讨好的秦妃灌了个酩酊大醉。
于是乎这个除夕,庆王虽然留宿正院,却是与小嫚一度春宵。
庆王如此宠爱这个青楼出身的妓人,当然不是因为小嫚倾国倾城,而是因为她那身风月场所学来的功夫,实在让庆王欲罢不能,他是皇子,正妃就不说了,便是那些侧妃侍妾都是出自名门,就连这些人身边的婢女,也都是端庄持礼的,哪有小嫚那一身风骚媚骨。
虽说有如小嫚这般的,青楼倒也常见,可庆王是做大事之人,当然不可能时时留连勾栏,秦妃这回能想通,把小嫚收留在府邸随需随取,的确让庆王“大感欣慰”。
且说这晚,两人一场“大战”后,小嫚趴在庆王的胸膛上娇喘连连,手里还握着那处轻揉慢捻,当感觉到又再坚硬起来,小嫚才往床角一缩,卷着被子把赤裸的身子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双眼睛妩媚斜飞,娇声细语:“眼看着王爷就要达成所愿,只王爷答应婢妾的事儿又如何?”
庆王虽觉不耐,可受不住丹田的火烧火燎,饿虎扑食般把人摁在身下,手指一勾,挑起小嫚的下巴:“你今晚若是用嘴也能让孤尽兴,倒可以考虑给你个品阶。”
“嫔妃?”小嫚双目发亮。
庆王轻嗤一声:“你咋不图皇后?”
小嫚:……
“你这样的出身,若是封了妃嫔,宗人府都得翻天,更何况御史言官。”庆王倒是直言不讳。
“王爷,将来您若成了天子,还有谁敢……”小嫚话未说话,下巴就被高高抬起,脖子绷得笔直,以致让她再难发声。
“那也得看我愿是不愿,就凭你?”庆王轻笑:“我若是真把你封了妃嫔,秦氏可放不过你,区区侍婢,她一个指尖就能把你捻死,我劝你还是听我的话,夹着尾巴做人,别异想天开,把我侍候好了,将来给你一个选侍就算顶天。”
小嫚姑娘并不知道选侍是个什么品阶,但她实在不敢在庆王面前恃宠而骄,这些年的相处,小嫚对庆王再熟悉不过,知道这位爷不是沉迷女色,容易迷惑之辈,封妃什么的不过是她的奢望罢了,不过若能成了后宫,也不枉她打算一场,再说她还生下了皇长孙,如今可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那秦妃这么些年来都没有过身孕,想必是个不能生的,将来,她的儿子可有望成为太子,若是克承大统,未必不会把她这生母尊为太后。
想到这里,小嫚沾沾自喜,再无不甘,尽心竭力地侍候得庆王喘息沉沉。

☆、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蝉脱壳

“太后让姐姐入宫候产?顺哥儿呢?”
远庆十年新岁的第三日,旖景便听傍晚归来的虞沨告诉了这么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不免大是惊讶,她初一去福王府看望旖辰还没听提起,显然是太后忽然做的这个决定。
“顺哥儿自然也入了宫。”虞沨蹙着眉,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旖景也觉得这事实在太过突然:“要不明儿个我递牌子入宫,去打探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
“姐姐暂住在慈安宫,顺哥儿也是由太后亲自照管,应当不会是旁的什么人心怀叵测。”虞沨一边解下肩上的大毛斗篷,拉了旖景往内室走,挥手让里头正在收拾的两个丫鬟退了出去,这才说道:“圣上龙体堪危,怕是……也许就在这一月。”
旖景险些没吓得跌坐在软榻上,被虞沨扶了一把,顺势让她坐在膝上。
“你如何得知?”旖景紧声追问道。
为了避嫌,虞沨早不与江清谷私下来往,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可能去宫里打探。
“太后有所交待。”
“太后?”
实际上今日虞沨是得了天子的示意,去慈安宫问安,却正巧遇见旖辰母子俩,听太后说起因着担心旖辰独自在王府,才接了她母子去宫里小住,生产时也多些人照应。虞沨也觉得这事情突然,可旖辰并没任何意会,倒是后来卫昭抽空暗暗说了几句,虞沨才知道旖辰昨日主动递了牌子进宫,不知与太后说了什么话,后来太后请了天子御驾,便把母子俩都留在了宫里。
正月初一百官朝贺,内外命妇也要入宫,旖辰因有重孝,倒免了这一趟,想不到她却在次日主动入宫,并且连提也没与旖景提起,绝非问安这么简单,可虞沨实在想不到旖辰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
再兼着今日太后竟然问起了天察卫,这也让虞沨大是惊诧,天察卫的存在是隐秘,几个皇子也一无所知,太后显然是听天子提起。
太后问得一切运转顺利,倒没有多说,只是交待天察卫的事仍由虞沨一手掌管,暂且不能泄露,再给虞沨一封密旨,虞沨才知道天子竟然是打算让他今后将天察卫的密报直接上呈太后!
随之太后就满面沉痛地告诉他天子龙体危重一事。
自从十二月中旬,天子彻底罢了早朝,将一应朝政尽都交给两位内阁与左右丞相处理,又交待卫国公苏轶调东、南两部禁军协防内城,虞沨与苏轹虽然常常获诏面圣,也瞧见天子面色不佳,可实不预料龙体危重竟到了如此境地。
但让人废解的是,天子非但没有择定储君,反而把天察卫移交给太后,这实在让虞沨深觉诧异。
难道天子直到这时,还不曾确定新君人选?
就虞沨看来,天子应当不会再有犹豫。
福王遇害,六、七两个皇子不堪大用,八皇子虽得圣重,可也是因为他好学上进,颇有文才,但是绝对不能与治国之能等同,以虞沨看来,八皇子尽管颇有贤君风范,但大隆眼下需要的却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君主,八皇子还需要磨砺,可一旦让他继承江山,庆王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天子这时已经没有时间为八皇子扫清障碍,也不能铲除秦、陈两党。
因为八皇子说到底还不够老辣,天子势必会担忧他坐不稳帝位,反而引发内乱。
铲除秦、陈两党,唯苏、楚两府大权在握,圣上也会担心势力失衡,以致帝王成为傀儡。
当初圣上赞同苏、楚两府联姻,那是相信三皇子有压制两府之能,再有圣上保驾护航,两府必能成为三皇子之助益,可眼下这情形,天子也许悔不当初,不该让苏、楚两府联姻,成为新君的威胁。
世事就是这般,恍若棋局,一步更迭,形势许会大变。
所以天子这时必须留下秦、陈两府,平衡朝政权势,那么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掌握制衡各大势力的君王,这个人选没有百分百的适合,但相较之下,这时也只有庆王了。
虞沨实在不知天子为何没有决断,如此紧迫之时,还犹豫不定。
甚至没有诏见皇子们,关于后宫妃嫔,也难见天子圣颜。
难道是要等到最后时刻,才以遗诏的形式宣布继位人,可如此一来,也许就有一场动乱。
六、七两个皇子虽然没有能力,但野心却不小,未必会遵从遗诏,倘若最后继位的是八皇子,庆王也不会认同。
虞沨深觉天子因为三皇子忽然离国一事阵脚大乱,以致手足无措,倘若早有决断,速速择定储君,福王也不会成为四、五两个皇子角逐储位的牺牲者。
而虞沨怀疑就在这几日,如果天子再不择定储君,也许庆王就会有所动作。
实在让人不得不忧虑。
“圣上有旨,让我与二叔从明日起无准不得离宫。”虞沨轻轻搂着旖景,然后就做出了一个让他险些悔恨终生的决定:“父王也得了旨意,必须暂住都督衙门,还有岳丈,因协管城防,也不能擅自离岗……我实难安心,旖景,明日你与祖母悄悄离府,住进东郊别苑,那一处无人知道是我们的产业,相对安全,我会安排亲兵暗卫周护,你要记得,这段时日千万不能出门,若有变故,我会让肖统领知会,一旦圣上驾崩……待新君择定,若无意外,再接你们回城。”
倘若天子驾崩,做为宗室女眷自然要入宫哭丧,所以老王妃与旖景不能远离,但要是留在楚王府,就怕天子驾崩后皇子们不遵遗诏,会有人发动政变,挟制人质逼迫卫国公与楚王协助篡位,楚王与虞沨一旦离府,实在不放心独留老王妃与旖景在家,东郊别苑是虞沨私置产业,鲜有人知,老王妃与旖景住在那里要比楚王府更加安全。
旖景也知这时情形有若剑拔弩张,留在楚王府也许会有危险,当然不会违逆虞沨的安排。
事实上正如虞沨所料,一过新岁,渐近元宵,庆王感觉到父皇的诸多安排,例如加强宫卫,调禁军入城协防等措施,似乎预示着天子也知大限将至,着手权位移交,但他别说等到立储的诏令,甚至不曾获诏入乾明宫面圣,那满腔喜悦与意气风发登即被焦灼不安取代,当打听得福王妃居然携子入宫,与太后同住慈安宫,虞沨与苏轹又常常获诏与天子密谈时,庆王越发紧张。
难道说自己以身涉险好不容易除了福王,父皇竟然生了要把帝位传给皇孙的念头不成?
这也太滑稽了吧,要将江山交给一个话都不会说的黄口小儿?何不如干脆把帝位传给虞沨一了百了。
庆王立即否定了这个不受控制冒出来的念头,他了解天子,就算再是信重卫国公与楚王府,也绝不会任由两府控制君王,把持朝政,再者让福王之子继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那小儿甚至不是皇长孙,他的儿子才是!
那么难道是老八?
老八母族势弱,何德何能与他争这天下!
庆王大是不甘,便企图在苏轹与虞沨这两个唯一得见天子口里打探消息,哪知再一打听,才知两个内阁学士竟然居留宫廷,而文渊阁甚至调了羽林卫驻守,不让闲人贸进,这个闲人就包括了他。
及到初十,得知八皇子获诏面圣,庆王更是坐立难安。
而他也得了江清谷意会,天子咳喘频发,时引晕厥,眼下已经不能走动,需长时卧榻。
正月十二,天子忽然颁诏,册封八皇子灏敏为辽王,五月就藩广宁州。
这让庆王微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六皇子身上。
六皇子虽然母族势弱,但丽嫔甚是得宠,眼下圣上病得糊里糊涂,倘若一时迷了心窍,把帝位传给老六这个废物,并诏令让卫国公与楚王府辅佐新君,他也算功亏一篑。
天子这番暧昧不明的举动实在让庆王颇失理智,疑神疑鬼。
难免产生万不得已时,逼宫夺位的念头。
当然,仓促行事已落下乘,更何况庆王手里就只有数百亲兵,与暗中蓄养的死士,仅凭这些,莫说逼宫,只怕连平安门都打不进去。
只有拉拢卫国公这个京卫指挥使才有成算。
但庆王自然不是当真存了“拉拢”之心,在这当头,临时拉拢卫国公无疑痴人说梦,只有威逼。
但庆王已经了解黄氏地位堪忧,就算能把她握在手里,也威胁不了卫国公,诸多女眷中,也只有大长公主,不过大长公主可不是普通女流,庆王没有能力控制。
脑子果然转到楚王世子妃身上,这位是大长公主的掌上明珠,更与虞沨伉俪情深,若有她在手,不怕虞沨不会妥协,卫国公府与楚王府本就交厚,有虞沨出面的话,或许能说服卫国公投诚。
当然,在这关头,庆王可不会选择攻击楚王府强掳人质,卫国公可协管着城防呢,他这头还没打进去,说不定禁卫就开进了祟正坊。
庆王打的主意是让秦妃下帖子邀约世子妃来府,将人找个借口扣留,楚王与虞沨都不在王府,老王妃又历来是个没有主见的,大有机会得手。
但这计划必须适时,不早不晚,而且要找到一个世子妃不容拒绝的借口。
适时一事不难,江清谷日日都会诊脉,天子的病情他知之甚深,什么时候大限将至不怕不能及时知会。
于是庆王未雨筹谋,立即着手布局,先是让陈贵妃出面传诏世子妃,请托她与秦妃联笔绘一幅牡丹画屏。
孔氏被废,兼着协理宫务的德妃也被赐死,陈贵妃便一跃成为六宫之首,协助太后处理宫务,自然有权诏见内、外命妇,突发其想需要一幅画屏,也不容世子妃拒绝。
如此,秦妃就有借口随时请邀苏氏去庆王府,当到时机,将人“强留”上三两日,只称是为贵妃所托尽力,也不怕楚王府强硬上门要人。
再者若是天子驾崩,虞沨与楚王甚至卫国公势必会牵绊在宫内,也无睱顾及家中女眷。
可庆王一番打算注定遭遇挫折。
因为陈贵妃遣来的内侍吃了闭门羹——说是老王妃因为受了风寒,由世子妃陪着去温泉庄子里静养去了,并不在京都。
陈贵妃自然不可能为了区区琐事,大废周章把人从外地诏回。
庆王大是沮丧,越发认为虞沨早有安排,难道说就是为了防备他?
于是就更加怀疑天子另有打算。
而日子很快就到了远庆十年元宵。
上一世的这日,正是旖景与虞沨遇害之时。

☆、第六百零三章 惶惧劫数,再应当年

这一个元宵夜,死寂阴沉,天地间压着厚重的积雪,风声凌厉一如当初。
仿佛什么都没改变。
所以原本以为到这一日因为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