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如此,那么江清谷作证先帝口诏传位如何能信?
天子先行弑兄恶罪,再有伪诏篡位之举,怎能不让人惊心。
凭楚王夫妇的城府,自然不会认为一切都是秦怀愚操纵,天子清白无辜。
是以,这时表露震惊,才没有装模作样之嫌。
旖景观察得太皇太后眼底一掠而过的如释重负,才暗暗松一口气,知道她这回的猜测没有偏差,这一关,算是又过来了。
太皇太后既然已经明示卫国公彻察归化失守案,就没打算再瞒着楚王府她在怀疑天子,当然,这时重提旧案也不算了不得的大事了,便就告之旖景,这事她会细察,可确凿之前,不宜声张。
旖景归府之后,将太皇太后的态度说明,仍不无忧虑:“太皇太后虽已有准备,可以我猜度,还不防圣上已生先下手为强之念,也许不待发起废位……”天子就要先一步发起政变了。
“可是眼下,涉及关键一步,咱们若太过积极,太皇太后又会再生忌备。”虞沨自然也有这层担忧,细细思索一番:“根据你察明那些死心踏地追奉天子的秦氏姻亲,再有黄陶这段笼络之人,我又与大舅兄商议了一番,都认为天子发起政变并无胜算,别说宫卫尽在慈安宫掌握,就连京卫,大多数也不会受黄陶摆布,再有五城兵马司,除了刘家及其党羽,也有一半不受天子控制,我想,归化那头若无音讯传回,天子还不至轻举妄动,除非归化已经不在天子控制,他要孤注一掷,那么势必会有预兆,天子在宫里,就算发起政变,鼓动京卫巡卫逼宫,胜算多少不说,天子就会先被慈安宫控制,是以,政变之前,天子势必会迁出宫城。”
也只好等天子有了进一步行动,涉及蹊跷,到时提醒慈安宫戒防才属合情合理。
而当归化再有战报传回之前,西梁使团却快一步抵京。
这回无论旖景如何规劝,虞沨也不愿在府邸等候。
九月中旬,风和日丽的一日,夫妻俩一同去了通州港,不是为了迎接大君,而是为了迎接晓晓归来。

☆、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尔之间,有若朝晞

行船归来,桅帆未下,迎人已上船头,高髻贵妇怀抱着女孩儿才一出舱,迎面就是四道热切的目光。
女孩儿似乎午睡才醒,眼里汪润,似还有些惺忪,又似被沿岸的热闹瞬间吸引,胖乎乎的手指揪了揪头上总角缠着的鲛珠,咂着嘴发出两声吐辞不清又像满带惊奇的讶叹,正瞪大了眼转着乌溜溜的眼珠观望,却忽觉被一双手臂“夺”了过去。
女孩不满了,转头看向“夺”她的男子,却忽地抿了唇角,柔嫩的唇角如樱花绽放,脆声声地喊出“叔父”来,手臂环住了男子的脖子,“咯咯”地笑。
虞沨早听说过女儿晓晓诸如“不认生”“尤其爱笑”的性情,刚迫不及待从安然怀里将人抱过来时,才见晓晓似有不满,心就悬了起来,哪知就受了这甜甜一笑外加热情拥抱,刹时间,只觉心中一处柔软得一塌糊涂,自动忽略了那声“叔父”的错误称呼,却也过了好几息,眼中的潮湿才平息下去,回应一声“晓晓”。
旖景自是紧随虞沨身后,眼看着女儿已不是那时裹在襁褓的婴儿,穿着件海棠袄裙,有了几分小淑女的模样,早就红了眼眶,并不待虞沨亲昵更久,伸手就把晓晓“抢过”,微带着哽咽:“晓晓,可还认得我?”
小丫头的笑容更显灿烂,眼角都咪了起来,这回干脆印了个“香吻”在堂堂王妃的面颊,再是脆声声的一句“姑母”……
夫妻俩:……叔父与姑母,这是什么“配置”……
安然这才上前解释:“这孩子,见着俊美的郎君便唤叔父,总爱把貌美娘子称作姑母,听从前那乳母说呀,压根不需人教。”
孩子自打过了一岁渐知人事,接触最多就是大君与安瑾,叔父与姑母显然是称呼两人,晓晓却自动“引伸”为所有俊男美女的通称,殷永一路之上都在纠正她将“叔父”改为“姑父”,总没有得偿所愿,这时颇有些兴灾乐祸地盯着虞沨,殿下这声爹爹怕是得费些功夫了。
哪知旖景只柔和纠正:“不是姑母,晓晓乖,唤我娘亲。”
“娘亲!娘亲!”晓晓十分捧场,一边喊还一边用小脚丫子轻踹母亲的绣裙。
可这两声险些唤下了旖景的眼泪,再说不出多余的话来,只在女儿面颊上亲了又亲,好半响,才发觉身边夫君企盼的目光,才改了改姿势,让晓晓面向虞沨:“这是爹爹,晓晓乖,再唤一声儿。”
小丫头十分乖巧,伸开手臂就扑去了父亲怀里,贴着发鬓喊了一声“爹爹”,两眼笑成了月牙。
殷永“震惊”得眼珠子都险些掉地上,颇为“无奈”地感慨:“果然血缘天生,这才见面,竟比咱们数十日相处还亲近。”
一边灰渡早被晓晓吸引得心怀亢奋,一来是为王爷一家团圆欣喜,再者他也将为人父,想到妻子肚子里也有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脸颊上就忍不住黑里泛红,实在太欢喜,也不拘于礼数了,上前就想逗逗小主人,好歹也落声“阿伯”。
哪知才凑上前,刚才还笑靥如花的小丫头瞬间就白了脸儿,一扭身子不说,还用小手捂住了眼睛,假哭两下,手掌移开时,睫毛上却真挂了一点泪珠。
英姿勃勃的黑面武士呆立当场,尴尬得成了株木棉花。
一众人都被晓晓“以貌取人”的真性情逗得捧腹,这个小插曲也飞速传开。
表现为才回关睢苑,晴空迎面就是一问:“听说你把小娘子吓哭啦?”
灰渡:……
下值回家,春暮也上前问道:“怎么回事,你怎能去吓小娘子?”打量夫君的眼神竟破天荒地带着些嫌弃。
灰渡:!!!
又说这时渡头,已经先一步随着大君被大隆礼部、鸿胪官员迎了上岸的薛东昌脚踏金鞍,正遥望着船头这幕一家团聚的喜乐场面,摸着脖子没心没肺地嘀咕了句:“小娘子就是人见人爱。”甚是与有荣焉的语气。转过头,瞧见车窗里自家主子阴郁的侧面,顿时噤声,想起早前楚王尚且还礼数周道的与大君寒喧,王妃却连面都没露,不免忧郁满怀——这回,大君总不会再胡来吧,若一执拗,惹出什么祸事来,可怎生得了。
好在仪仗队已经及时整齐,随那一声唱诺,车與前行,薛东昌暂时松了口气,带着几分留念再回望了一下随行使团归来的船舶,暗叹这回一别,将来怕是再也难见小娘子,到底是照顾了两年,小娘子又玉雪可爱,大君只怕也舍不得,可谁让棋输一着,就被王妃从大君府插翅般飞了,唉,没有缘份呀。
虞沨仍在养病告假中,今日并没有接待使臣的任务,径直回了家中,仆妇们也早听说小娘子今日从“楚州”被接返,尽都喜气洋洋,那些个略微得脸的,自发到了门前迎候,王爷十分大方,嘱咐大赏家仆,真真皆大欢喜。
今日的接风宴,别说老王妃笑得合不拢嘴,抱着晓晓怎么也不舍放下,就连一贯有些端肃的显王也是喜上眉梢。
又兼着宫里又赏赐下来,金锁如意珊瑚手串,更有不少精致稀罕的小玩意,太皇太后特意嘱咐,让王妃明日就带晓晓入宫,还有份大大的见面礼。
“咱们晓晓得封郡主了。”显王好容易才从老王妃怀中抢得孙女儿在手,微笑着说了一句,却瞪了一眼儿子:“别眼巴巴地瞅着,君子抱孙不抱子,这是规矩。”
虞沨:……
乳母是早就寻好的,并且是随同安然一行先到了楚州,一路上,已经与晓晓奠定了感情,旖景原本就没打算将晓晓安置在单独的院落,就在主院西侧一排厢房,离起居处抬脚就到,可这第一天,老王妃就执意将晓晓留在自己屋里,硬说关睢苑没布置妥当,虞沨又还需静养,多个孩子未免吵闹,等将来都妥当了,才让旖景“领回”。
夫妻俩都觉无可奈何,这晚简直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荣禧堂,留下一路唉声叹气。
晚间,依时休息。
垂帐里,夫妻俩依偎而坐,即使眼下情势是风波暗涌,可都没心思顾及旁杂,话题一直在晓晓身上,毫不知羞地把自己的女儿夸了又夸,多聪明伶俐呀,不到两岁,就能连贯地说上一大段话,教啥会啥,又爱说爱笑,半点不怕生,真真活泼趣至,难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莞晞,如何?”王爷忽然侧面,唇角飞扬,虽背着光,眼睛里却像有星光暗烁。
旖景的喋喋不休被突然打断,脑子难免有些转不过弯来:“什么?”
“女儿的闺名。”虞沨微有兴奋:“我一直没什么头绪,可今日一见晓晓冲我那笑容,莞尔之间,似旭日破晓,初晞霞光,就想这两字倒也贴切。”
晞,是指朝晨初白,又有明亮的含义,也算贴合晓晓生于朝早旭升霞出之时。
“大善。”旖景赞同。
她才露出笑容,身边人却附唇上来,仍微清冷的气息,却一下子点燃了帐中氲氤。
这段时日,虽偶有肌肤之亲,可因王爷身子羸弱,两人甚是克制,每每微触即止,就连亲吻也鲜少持长,可这一吻,就又到呼吸急促难分难舍,到分开时,各自竟都颤栗。
王妃眼睛里分明情动,微热的手掌却坚持推拒在王爷逼近的肩胛:“你才是大病初愈……”
“我问过医嘱。”他的气息经过长吻,也显出暖意,吹进耳里,竟引来一声呻吟。
虞沨轻笑,稍微离开,撑起身子看秀发披肩的美人羞红的面颊。
目中带嗔,王妃轻咬唇角:拿这事问医官?王爷你还让我怎么见人!
像是洞悉了王妃的羞怒,王爷略挑眉梢:“自然不曾直言,只追问了禁忌,医官们事无巨细述明,并未提到不能行……”手指微屈,勾上里衣襟扣:“二兄睿智,私下告诉我,虽在服药调养,却并不妨碍子嗣。”
话音落时,衣襟散开,酥肩滑出,底下那件月白胸衣上,芙蓉婀娜,使得王爷的目光攸而幽遂。
“旖景,晓晓该有个弟弟了,何如?眼下只有晓晓,凭咱们俩,怕是争不过祖母与父王,至少,还需一双子女,或许能享父母之乐。”
旖景:……
可她很快模糊了意识,因为那更为缠绵深长的亲吻。

☆、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

对于楚王妃“突如其来”的女儿,太后表现出十分诧异,可因着太皇太后不咸不淡地一句解释:“事故发生前,景儿就已有了身孕,后来得我嘱令暂居楚州,才诊出喜脉,因着有人心怀叵测,哀家特意叮嘱让晓晓暂留楚州,这回可巧安然去西梁,顺路接了回来。”
太后仔细一瞧,丫头虽小,眉眼却能看出虞沨的影子,彻底没了质疑。
太皇太后又下懿旨,亲王嫡女虽依礼法只封郡主,可念及楚王一系三代忠良,显王子嗣又甚为单薄,好容易有了嫡长孙女儿,实为幸事,恩封公主,赐邑长乐。
因着虞沨坚定不移地尊奉慈安宫,太后深恨楚王“不忠君帝”,眼下听说只是亲王嫡女却恩封公主,心中很是不服,可知道反对无效,只皮笑肉不笑地盯着冲她一脸明媚的长乐公主,暗暗咬牙,今日能封,来日就能削夺,圣上既已下定决心,迟早会铲除显王一系。
这道懿旨一下,众贵族无人不知楚王原来已经添丁,而一个不满两岁的女孩儿,竟就得封公主,看来慈安宫一如先帝在位时,仍将苏、楚两府视为信重已经勿庸置疑,一时间,贵族争相道贺,鉴于楚王仍在静养,不敢登门叨扰,大多只是送上贺帖表示心意。
可旖景那几个闺中好友却没这么多顾忌,一拥上门,顿时把小公主爱不释手,可惜的是王府门楣太高,虽说诸如韦十一娘、杨柳两个都已有了儿子,却不敢盘算把公主娶回家当儿媳,大为遗憾。
平乐郡主也是跌足连连,她倒不是“望门止步”,又十分乐于亲上加亲,可惜她一连生了两个女儿,于是盘算开来,能不能赶忙有孕,运气好若是儿子,也只比晓晓小上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年龄“刚好”。
王爷得知女儿牙牙学语的年龄就被人掂记上了,黑气绕眉,严肃申明,晓晓不过十七决不议亲,想要成他女婿者……具体条件不能仓促议定,总之不容人轻易妄想就是。
又说大君殿下,得允入京,天子倒对他表现得手足情深,横竖大君即将成为西梁君主,对天子坐下龙椅毫无威胁,甚至可能成为助力,天子自然将从前恩怨抛诸脑后,彻底忘记了曾经安排刺杀三皇兄,并挖了黄陶这个“墙角”的不义之行。
但只不过嘛,大君殿下却是很记仇的人。
更何况他在西梁就听说归化失守一事,对大隆天子、太皇太后争权也知之甚详,脑子一转就想明白归化是怎么失守,只觉这位四弟年龄越长脑子却越蠢,他眼下虽与大隆没什么干系,好歹这也算故国,想到疆域失于北原之手以及十万军民性命,真恨四弟败家,你再怎么折腾,也不能拿君国领土、百姓苍生儿戏,做出引贼入境之事实在自取灭亡。
不由大叹,可惜有虞沨在,倘若没他,这么一个大隆皇帝在位,西梁大有可图,说不定他虞灏西筹谋一番努力上个二、三十年,就能杀回大隆使两国一统。
可显然,楚王怕是容不得这么一个荒谬愚蠢的天子在位。
罢、罢,还是不要异想天开,做人要脚踏实地,大君殿下一边冲天子笑靥若花,心里遗憾不已。
天子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邻国将来君王眼中已经化身为一面墓碑。
可是大君随后却在慈安宫吃了排头,太皇太后大发“雌威”,硬是让友邦来使在正殿里头跪候了整两时辰。
卫昭只觉不妥,温言细语抚慰太皇太后息怒,婉转提醒大君身份已有不同。
“他还姓虞,还是我的孙子,就该跪着叩罪!”太皇太后余怒不消,想到先帝对三郎诸多爱惜,早有意传他帝位,结果倒好,他为了陈年旧事,置大局家国不顾,闹得一团混乱摞挑子跑去西梁。
一时想到三郎短短几年间,就在西梁树立威望,先是拓展国土,再废三姓执政,使宛姓大权独掌,如此本事,也难怪先帝看重,胜过眼下龙椅上那败家子不知几倍。
可叹,可惜。
不过太皇太后到底还是面见大君,祖孙俩也不知说了什么,总归祭祀宗庙还是如期安排,大君跪祭告慰先祖,他即将继任母族王位,从此之后,是异国之君,誓愿与大隆维持友好邦交,互不相犯。
当然,大君自问以西梁实力,倘若大隆日后君主不似眼下这位自寻死路的蠢货,也难以侵犯得了大隆。
邦交是必须维持,最好能齐心合力把北原分拆吞并。
这才是他这回出使大隆的关键目的。
当然,还有一个次要目的。
公事了结后,大君落落大方拜访显王府。
“某特来践约,望远扬通融,稍限两刻时长,与五妹妹话旧。”嚣张的某人虽持揖一礼,入坐之时,却唇角噙冷,也没装模作样再称旖景“堂嫂”。
关睢苑,梅林正是叶落之季,稍显萧瑟。
绣鞋踩着枯叶,步伐近了那处茶室,有稍微迟疑。
“我就在茶室外,不用紧张。”虞沨松开手掌,用微笑安抚:“无论如何,大君主动送返晓晓,说明已经不再执拗,话说开了,干脆了断,今后我们与他不会再有任何瓜葛。”
旖景直到茶室外,又再回首,看男子立在金阳下,笑意温和。
他一直一直,都是如此信任她。
旖景缓缓报以笑容。
再转身时,手指扶上竹扉,深深吸气。
推门而入,没有再关门。
大君背对着竹扉,似乎把窗外景色看得入神。
而事实上,他是在竭力掩饰眼底的落寞。
很长一段时间,才接受惨败的结果,唯一的固执,就是再与她见上一面。
有些话,不问出来势必哽堵余生,所以一昧坚持让她再去西梁面见。
可她终究不来,那书信如此绝决,一如从始至终的态度,五妹妹,她总是能轻易把控他的心态,知道怎么行事,让他一再妥协。
他犹豫过。
不愿意任由“差遣”,再一次受她控制,要么再决胜负,看这回会不会输。
如果不愿交返晓晓,你们又待如何?
可是这念头只是一闪,自己都嘲笑自己。
薛国相当初那句话,他总算有了深切体会,真正学会如何爱慕之时,却无奈地发现只有放手。
要问的话,一时间却又难以出口了。
静默沉寂让人心酸楚。
大君终于转身,踞席坐下,才侧面看向站在不远的女子,眉梢轻挑时,无法让笑容自然:“别来无恙。”
旖景也不客气,沉着脸跽坐下来,坦然直视:“大君有何话说?”
“能否,沏一碗茶。”大君一指窗下风炉上,一把持壶:“汤沸正好。”
待得水入盏中,细叶在白烟里缓缓舒展,清香上蕴,大君却不急品,只道“有劳”。
“本是待客之道。”礼数周全,不温不火,拒人千里。
眼睑慢慢垂下,无可奈何地笑容终于牵动紧绷的唇角。
“五妹妹,你对我的陈见,究竟从何而来?”
这陈见,自是没法对人解释清楚的。
旖景看向大君,她想起那一世,原本对他的印象甚是淡薄,无论宫宴,抑或长姐大婚时他来迎娶,站得甚远,匆匆几眼,只觉三皇子一如传言,虽生得一表人材,可那言行,看上去就吊儿郎当,分明膏梁纨绔,是以嗤之以鼻。
有一年,长姐小产,她随祖母前往看望,偶然见他匆匆而来,身旁还跟着个幕僚,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