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齐英雄-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章 势如破竹
且说李儇刚命田令孜奖励所谓剿匪将士,他为王仙芝已经授首感到狂喜,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又可以玩马球了。郑畋心急火燎赶来,伏地启奏:“陛下,中原告急!忠武节度使崔安潜急报,王仙芝率大批乱民出现在忠武一带,乱民分成很多小股部队,到处攻城掠寨,战略动向不明。官军兵力薄弱,战斗力不强,急需增援!”
李儇大惊:“不是说王仙芝已经不在人世了吗?怎么又冒了出来,跑到联的眼鼻子底下了,这怎么得了,怎么得了啊!宋威谎报军情,朕要严惩!”郑畋点头:“陛下圣明,宋威玩忽职守,应着刑部马上将其拘押进京审理,以彰显大唐铁律!”
田令孜在旁边,见他们君臣二人要将宋威定刑问罪,可把他急坏了,宋威多次在他身上打点,自己有很多把柄落在宋威手上,如果宋威定罪,把他咬了出来,那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将土崩瓦解。历朝历代都有贪官,没有查出来前,都过得好好的,可一旦查出来,没有哪个君王能够忍受的。他田令孜深受李儇宠信不假,可是一旦自己的贪赃行为被挖出来,百官上书,李儇肯定要保江山,顺百官之意,拿他开刀。
想到这一层,田令孜激灵灵打了个寒噤,好害怕啊!他连忙撩袍下跪:“启禀陛下,宋威这次核查出现疏漏,臣认为并非故意为之,这说明他对剿贼十分尽心,听到部下报告王仙芝阵亡之消息,马上派快马将这消息报告陛下,这次报捷,单快马就在驿站换了十几匹,足见宋威忠心可鉴,大唐有他这样的忠臣,乃社稷之福。郑畋和宋威一向有隙,陛下切不可听信一面之辞!铸成大错啊!”
李儇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听了田令孜的话,感到比郑畋说的更有道理,竟然不顾君王身份,上前拉起田令孜的手:“田爱卿快快请起,朕依你所奏,不处理宋威就是了。但你要命他速速整顿好兵马,追杀王仙芝!”
李儇为啥对田令孜言听计从?那个田令孜,原本姓陈,咸通年间被宦官田某收为养子,带入宫中做了宦官,李儇小时候就由他来照顾,跟他感情很深,背地里管他叫阿父。田令孜也不客气,真拿自己当爹看,每次去见李儇都要带上两盘水果点心,两人对面坐好,把点心吃了,有说有笑的闲聊几句,田令孜转身就走,一句国家大事都不谈,跟哄小孩一样,僖宗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也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要说中国古代这些皇帝里,缺德的有的是,缺爹的好像还真就这么一个,荒唐至极!
田令孜站起身来,回过头来恨恨瞪了郑畋一眼,郑畋为人正直,性子相当倔,也怒目而视。李儇赶紧打圆场:“二位爱卿,都是臣的心腹大臣,要精诚团结才是,不要搞得这样紧张嘛,回去处理军政大事吧!”
最高决策机构如此处理军情,焉有不败之理?
王仙芝、黄巢组织义军顺利杀出鲁西南,进入中原,很快在阳翟会师。阳翟一支农民武装也过来加盟,负责人是王重隐、徐唐莒,部下六七千人,养精蓄锐多时,战斗力很强。经过短暂休整,义军兵势复振。
晚饭后,王仙芝、黄巢、尚让、孟楷、尚君长、柳彦璋、曹师雄、黄思邺、乔钤、牛锋、林言聚在中军帐,商议军情。
柳彦璋首先开口:“眼下唐军一方面处处设防,一方面派宋威、曾元裕率大军寻我主力决战。为了打破军事上的被动局面,我愿和师雄提一旅之师东进,主动出击,和唐军主力接触,拖住敌军,配合义军主力西进。待我军主力兵力展开,攻取城邑,战果辉煌时,再寻机跳出敌军包围圈,南下长江,在江州一带发展。这样,南北二路大军纵横,我们就能在中原一带站稳脚跟,与唐军逐鹿天下!”
众将听了,都纷纷赞成。经过一番讨论,王仙芝宣布:“柳彦璋、曹师雄、王重隐、徐唐莒率兵一万,东进攻击许州,吸引宋威、曾元裕增援,尔后跳出包围圈,南下江州,实施战略展开。”四将起立:“遵命!”
王仙芝接着说道:“尚让、君长和我,率兵一万,猛攻阳翟,余下兵马由黄大哥率领拿下郏城,攻取后稍作休整,会师合攻汝州!”
黄巢等众将望着王仙芝坚毅的眼神,顿时豪情万丈,振臂高呼:“义军必胜!”
这时天边滚过一阵雷声,帐外战马嘶鸣,王仙芝下令:“看来快要下雨了,弟兄们马上回去分头准备,急行军开至指定地点,明天拂晓前拿下这二座城池。是驴是马,牵出来溜一溜,这次我们一定要一战成名,一战打开中原新局面!”
天交二鼓,王仙芝、尚让、尚君长率大队人马潜行至阳翟城下,此时大雨滂沱。王仙芝一声令下:“架梯,上!”手擎天狼刀,腰挂流星锤,第一个登上云梯,义军紧跟而上,唐军大多躲在帐篷里避雨打盹,少数唐兵披着雨衣来回巡视,一个唐兵眼尖,发现城墙上一团黑影晃动,大叫一声:“有贼偷袭!”话音刚落,面门上早着王仙芝一锤,倒撞于城墙边。
王仙芝举刀大喊:“唐兵听着,我就是你们找的王仙芝,弟兄们,杀啊!”义军吼声如雷,唐军惊慌失措,窃窃私语:“不是说王仙芝被杀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少数不知趣负隅顽抗的唐兵,被杀得东倒西歪,余下的纷纷丢下兵器投降。二个时辰不到,义军顺利攻占了阳翟。
黄巢那边,进展也相当顺利,大约三更时分,义军兵临郏城。黄巢一声令下,义军在黄巢、黄思邺、乔钤、牛锋、林言率领下,分五路冒雨向郏城发起攻击,将士们如下山的猛虎、出水的蛟龙,呐喊着奋勇登城,很快破城而入。黄巢一根枣阳槊,使得出神入化,唐兵心惊胆颤,四处逃窜,义军大捷,郏城成了义军的天下。
不久,王仙芝和黄巢在郏城胜利会师,出榜安民,扶危济困,百姓衷心拥戴,积极参军,义军队伍迅速壮大,楚彦威、蔡温球等名士也前来投奔,王仙芝、黄巢的威名,传遍了黄河二岸!
王仙芝、黄巢和众将经过讨论,决定休整几日,让将士们好好休息,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义军将士杀鸡宰羊,开怀畅饮,军民同乐,不在话下。
花开二朵,各表一枝。柳彦璋、曹师雄率兵东进后,扬言要攻打许州,崔安潜牛犊子拉车—乱了套,赶忙调兵遣将,命令麾下大将张贯、李可封点兵三千迎战,同时遣使报告宋威、曾元裕,要他们火速前来增援,并强迫许州百姓协同官军守城,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张贯、李可封运气不错,没几天,还真遇上了柳彦璋、曹师雄的义军,门旗开处,张贯纵马至阵中,扬鞭大骂:“大胆贼寇,竟敢四处作乱,败坏大唐纪纲,待我生擒汝等,定要将汝等碎尸万段!”柳彦璋顾谓众将:“谁愿擒杀此将?”王重隐加入义军不久,立功心切,挥舞双锤,直抵阵中。张贯忿怒,挺方天画戟,和王重隐杀在一块,锤砸戟,迸万道寒光;戟绕锤,显千般手段。二将抖搂精神,大战一百多合,不分胜负。
李可封见张贯不能取胜,骤马挺枪助攻,徐唐莒飞马向前,截住李可封厮杀,柳彦璋鞭梢一指,义军铁骑开始突击,唐兵接住混战。曹师雄一马当先,熟铜棍左右横扫,如入无人之境,不到半个时辰,唐军全线崩溃,一败涂地。张贯腿部中箭,差点坠马,被部下舍命救回,李可封逃得更快,直向许州方向狂奔。
张贯无奈,只得弃了寨栅,带着残兵败将缩回许州。义军缴获很多辎重物资,柳彦璋命王重隐、徐唐莒率一支轻骑,前去牵制宋威、曾元裕,自己和曹师雄亲统主力,一路南下,按原定计划渡过长江,开赴江州一带活动。
李可封率几十个亲兵,狼狈地逃回许州,面见崔安潜。崔安潜大怒,铁青着脸:“李可封,你可知临阵脱逃之罪?”李可封伏地求饶:“崔大人,末将尽力了,贼寇实在太厉害了,请大人饶了末将这一次,下次我一定不负大人所望,死战到底!”崔安潜发出一阵冷笑,令人毛骨悚然:“李可封,没有下次了,你屡屡巧言令色,贪生怕死,来人呀,将李可封推出辕门,斩首示众。逃回军士,一律问斩!”
武士上前,擒拿李可封,李可封怒不可遏,破口大骂:“昏官!老子出生入死,却被问罪,老子到阴曹地府,也要找你算帐!我跟你们拼了!”拔出宝剑,接连砍死几名武士,终因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
李可封所带亲兵,刚到军营,被骗至食堂吃饭,未带兵器,被崔安潜所派军士全部诛杀,惨不忍睹。崔安潜之所以要杀李可封,是因为李可封性情倔强,经常顶撞他,故尔怀恨在心,这次公报私仇。许州守军得知此事,很多人心灰意冷,一到夜间,就缒城而出,有的回乡,有的干脆投奔了义军。
欲知后事如何,敬请阅读下章。




第十章 取汝州
义军攻占了阳翟、郏城,兵威大震,队伍扩充到五万多人,王仙芝、黄巢和众将大力整训,在很短时间里,就产生了很强的战斗力。因为王重隐、徐唐莒在许州一带不断袭扰唐军,使宋威、曾元裕、崔安潜产生了误判,以为义军要攻打许州,故尔唐军猬集一团,将重兵投入许州一带。
宋威和曾远裕二人素来不睦,各带各的军,各唱各的谱,无形中削弱了战斗力,崔安潜暴虐异常,许州内部矛盾重重,这就在客观上为义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王仙芝、黄巢召集众将,开始筹划攻取汝州事宜,王仙芝兴奋地说:“据侦察,汝州剌史王镣是宰相王铎堂兄弟,此人只会清谈,不会带兵打仗,我决心集中主力,拿下汝州。汝州一旦被我军占领,东都洛阳必然会纳入我军的攻击范围,唐军就会调遣重兵防守,我军可挥师南下,占领中原广大地区,夯实根基,再出师北伐,可得天下!”
众将听了,都点头称赞这个战略高明,可以实施。黄巢“砰”的一拳擂在桌子上,激动地说:“大将军刚才的分析,符合实际情况,我看要马上施行,战机稍纵即逝。这个战略的关键在于汝州的夺取,事不宜迟,我看明天就发兵攻打汝州,夜长梦多啊,一旦唐军察觉我军意图,这个战略构想要实现就相当困难了。我的想法,思邺和林言守阳翟,防止曾元裕增援汝州,我守郏城,阻挡宋威、崔安潜,乔钤、牛锋率兵一万作为先锋,攻打汝州东门,造成我军从东门进攻的假象,只许败,不许胜,骄敌之心。仙芝、尚让、君长率精兵二万,以突然动作,迅速从汝州南门突入,入城后和乔钤、牛锋夹攻唐军,然后我军再集中主力,和宋威、曾元裕决战。彻底斩断一直跟在我们身后的这条尾巴。”
王仙芝大喜,果断地说:“我看黄大哥这个打法很棒,考虑了各种因素,各位弟兄,你们还有没有不同意见?”众将均举手表示同意,王仙芝浓眉一扬,大声说:“明天五更各部开始按黄大哥的部署行动!”众将齐声:“好!”
天交五鼓,乔铃、牛锋率先头部队一万人向汝州挺进,午饭后,稍作休憩,进逼汝州东门,军豉大作,杀声四起。可把王镣吓坏了,他连忙召来守城主将董汉勋,声音也变了调:“汉勋,王仙芝主力来打咱们的汝州了,汝州危在旦夕,你可有良策退敌?”董汉勋仰天狂笑:“这群乌合之众,别人怕他,我董汉勋可不怕他们!王大人不必担心,我现在就点兵出城迎敌!你在城头擂鼓助威!”董汉勋一番话,王镣恐慌之心稍安。
不一会,东门开处,唐将董汉勋全身披挂,跨下乌骓马,手提开山大斧,亲领八千唐兵鼓噪而出,摆了个一字长蛇阵。董汉勋按辔大骂:“齐鲁草寇,胆大包天,敢犯我中原地界,认识董汉勋否?”乔钤仰天大笑:“当今天子我也不放在眼里,区区董汉勋,在我看来,就像庙里的泥像,恨无灵验!”
董汉勋大怒,纵马抡斧直奔乔钤,乔钤持三尖二刃刀,迎面相敌。二将刀斧并举,酣斗五六十合,不分胜负。董汉勋副将刘承雍挺枪出阵,夹攻乔钤,乔钤力敌二将,毫无惧色,约战十余合,乔钤卖个破锭,拨马拖刀就走,刘承雍性急,紧追不舍,看看赶上,挺枪往乔钤背后剌来,乔钤一闪身,提刀劈去,可怜刘承雍没有回过神来,已做了刀下之鬼。董汉勋折了爱将,忿怒异常,驱兵大进,与义军杀在一块,乔钤、牛锋且战且退,董汉勋发誓要为刘承雍报仇,舍命强攻。
王仙芝、尚让、尚君长率二万大军隐藏在汝州南门外的树林里,得探马飞报,董汉勋亲率主力追击乔钤,抚掌大笑!他当即下令:全军攻城!
霎时间,义军万箭齐发,完全压制住南门唐军。义军在郏城还赶造出了攻城车,这回派上了大用场,十几辆攻城车轮番撞击南门,上百架云梯架在城墙上,义军将士矫健的身姿在南门外晃动。烈火卷雄风,烽烟天边涌。不到半个时辰,义军潮水般地涌进了汝州城!“天补平均”大旗在汝州城墙上高高飘扬!
“活捉王镣!活捉王镣!”义军将士呐喊着四面寻找王镣的踪迹,王镣如惊弓之鸟,在亲兵催促下换上了百姓的衣服,混在百姓堆里,想乘隙溜出汝州,可百姓的眼晴是雪亮的,贪官污吏这时想溜,百姓不答应!汝州有一名士,姓赵名璋,此人一身正气,文武双全,带了很多青年投奔了王仙芝。王仙芝命他率军把守汝州城门,尚君长负责查抄府库钱粮,自己和尚让率一万精兵杀出东门,和乔钤围攻董汉勋。
董汉勋获悉汝州失守,不禁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天不佑唐,非战之罪也!”挥斧率所部和义军死战,但大势己去,董汉勋再骁勇善战,此时也无力回天。可怜董汉勋一代名将,战至精疲力竭,被牛锋的雁尾镋紧紧逼住,牛锋瞅准时机,一镗将董汉勋挑于马下,复一镗,结果了性命。余众见主将殒命,都无心恋战,纷纷投降。
此时一轮红日西下,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天黑好逃命,此时的王镣,就像兔子坐上虎皮椅—六神无主。他和几个亲兵化装成百姓,在汝州城内转悠了好几圈,想溜出城去,可是各个城门盘查很紧,难以脱身。王镣心一横,对亲兵说:“再不逃,等天黑城门关了,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于是几个亲兵围着王镣,一步一回头地走向西门,想逃出去投奔堂哥王铎,只要到了长安,有堂哥帮忙,还能做个一官半职。一会儿西门到了,王镣戴着一顶破草帽,拄着一根短木棍,,强忍住心头的伤痛,一步一瘸地“挪”向城门。
“你们是什么人?到哪里去?”几十个义军战士围了上来,开始盘问。“弟兄们,我们是汝州城外逃荒的百姓,这几年,庄稼失收,没有饭吃,我们几个就到汝州讨饭来了。现在看到义军占领了汝州,开仓放粮给百姓吃,我们好开心啊,现在回去通知老乡们到汝州领粮食,请弟兄们放行。”王镣的一个亲兵“随机应变”,编了一个故事,编得很像。
义军战士看这几个人穿得破破烂烂,可怜巴巴的,就信以为真,就准备打开城门,放王镣他们过去。王镣暗喜,加快脚步向城门走去。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王镣,认识我否?”王镣一楞,抬头一看,二腿发软,不由自主地瘫在地上,口里喃喃自语:“我怎么这么倒霉?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他来!”
刚才那个喊王镣的人就是赵璋,他曾经在汝州做过小吏,当然认识王镣。刚才他在巡城,看到一群人在西门,中间一个白白胖胖,双耳下垂,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王镣就是这个长相。赶过来一看,真的是王镣。就这样王镣成了王仙芝的阶下囚,终日流涕。
汝州大捷,王仙芝和众将忙着出榜安民,整顿军马,积草屯粮,以对付唐军更大的围剿。东都洛阳一日三惊,官吏们拖家带眷,出城逃难,官不当了,逃命要紧。这些官吏知道,平日作威作福,百姓恨他们入骨,一旦义军攻陷洛阳,他们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命吧!
长安大明宫宣政殿里,李儇在龙椅上二眼通红,自从知道王仙芝攻占汝州后,他一连几日茶饭不思,别看他平日嘻嘻哈哈,游乐无度,那是因为他觉得天下太平,有玩的本钱。如今义军的烈火快要燃到京城了,他焉能不急?唐僖宗李儇的智商绝对不低,他其实是挺聪明的一个人,只是聪明用错了地方。
此时的李儇,一改往日的浪荡,而是脸罩寒霜,诘问众臣:“众爱卿,朕闻乱民王仙芝起事于鲁南,大闹于中原,如今攻陷汝州,兵锋直指洛阳,可有此事?”宰相卢携出班启奏:“陛下,确有此事,如今洛阳人心惶惶,百官纷纷外逃,朝廷不少命令,无人执行。请陛下速速委派朝廷大员赴洛阳理事,同时调遣精兵强将拱卫洛阳,追剿王仙芝,则社稷可保无虞。”
李儇扫视了一下群臣,提高了音量:“卢爱卿所奏,句句在理。哪位爱卿有破敌之法,可速速奏来!”
郑畋出班启奏:“陛下勿忧,可令昭义节度使曹翔率军南下守卫东都宫殿。命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副招讨使从许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