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求。他说:这里的人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意思是:秦国的老百姓对官府很害怕,真是合乎正道的百姓。他还说:“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荀子·强国》)意思是,官府衙门里的官吏,个个严肃工作,人人恭瑾、简朴、敦厚,办事认真,毫不含糊,楛是粗劣的意思。这真是合乎正道的官吏呀。



荀子对秦国的士大夫和朝政也大加赞扬。他说:“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互相勾结),不朋党(不结私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没有不胸怀宽广;明白道理而奉公守法的),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在荀子看来,秦国真是一片”净土”,百姓顺从,官吏清廉,士大夫朴实,全是合乎理想的“古之民”、“古之吏”、“古之士大夫”、“古之朝”,没有政治腐败,经济贪污,人人奉公守法,而吕不韦却不识时务,带着钱来秦国走后门,搞歪门邪道,岂不是自讨苦吃!前来送死!





第8节:第二讲 游说华阳 定立嫡嗣(2)




现实社会在不同人眼里,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吕不韦和荀子,一个是商人,一个是思想家,吕不韦在商海、在金钱圈子里混迹;荀子则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荀子没有在官场生活过,对现实生活缺乏实际了解,两个人观察社会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吕不韦当然也不会像我们今天会分析专制政治的弊端,也不可能认识到人治社会的种种问题,他只是根据自己走南闯北的经历,从直觉认识到,在君主说了算的社会里,只要有了钱和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当官的权力越大,就越不受制约。在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下,最高统治者往往不受法律的监督,家天下的政治体制,就是“一言堂”,在最高统治者那里往往是法律的真空。在人治社会中,要办成事,只要把关键人物拿下,一切就好办了。



事实证明,吕不韦的判断是对的。他只有一个念头,相信金钱、相信女色可以收买权力,交换权力,甚至战胜权力!如果他真像荀老夫子,看秦国到处是一片光明,到处是“古之民”、“古之吏”、“古之朝”,他早就打道回府,继续做商人去了。正是吕不韦相信钱能通神,所以,他坚定地向咸阳王宫走去。







吕不韦到咸阳首要目标是说服在立异人为嫡嗣的一个关键人物——华阳夫人。



吕不韦在邯郸的时候就对华阳夫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他决定抓住华阳夫人两个弱点和一个长处作为突破口。华阳夫人的弱点:一是随着岁月流逝,年老色宜衰,极易失宠,这是生理的规律,不可改变。岁月无情,使华阳夫人整日忧心忡忡;二是无后,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社会,不能为家族添丁增口,尤其不能生儿子,对于女人来讲这是致命的弱点,弄不好就会被抛弃,这是极其悲哀的事。每当想到这事,华阳夫人一定心里淌血。但华阳夫人又有别人比不了的长处,那就是她现在还很美丽漂亮,安国君对她十分宠爱,百依百顺。



以吕不韦的身份,要直接见华阳夫人是不可能的,他也不敢贸然去找华阳夫人,因为实在此事太敏感,稍有不慎就全砸了。



吕不韦先投石问路,通过关系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战国策·秦策五》记载了这件事。吕不韦见到阳泉君,没有客套,开口就是吓人的话。他高声说道:“阳泉君,你犯了死罪!你知道吗?”阳泉君大惑不解,愣住了。吕不韦马上说:“你门下的人没有不是官高厚禄的,可是安国君的儿子们却没有一个显贵的人,你的仓库了里堆满了金银财宝,马棚里养满了骏马,后院里住满了美女。但是你看到没有,安国君已经年老,他一旦死去,如果他的儿子掌了大权,你们的性命不就危在旦夕,说让你完蛋就完蛋吗?”这几句话把阳泉君说蒙了,但他仔细一想,这话还是有道理,姐姐华阳夫人只是因为漂亮而受宠,但没有儿子,安国君死后即位的太子肯定不是华阳夫人所生,不会和华阳夫人一条心,到那时可真朝不保夕了!(图片:《战国策》书影)



当时,阳泉君还得知,安国君已看好长子叫子傒,准备将来让他接班。阳泉君越想越害怕,忙问:“这可怎么办呢?”



吕不韦不慌不忙地说:“我有办法保你们安全。现在在赵国当人质的异人是个贤能之人,他的母亲在宫中失宠,他每天伸长脖子向咸阳张望,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归秦国。如果您的姐姐能够请求安国君立他为太子,您的姐姐不就有了儿子吗?”



阳泉君恍然大悟,说:“对呀,只要把异人立为嫡子,让我姐姐收他做儿子,我们家不就安全了吗!”



阳泉君很快将吕不韦的话告诉了华阳夫人的姐姐。



吕不韦凭借巧舌游说,一举攻下了华阳夫人的弟弟。但他认为要再加一个双保险,必须拿下另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华阳夫人的姐姐。



吕不韦又通过关系见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吕不韦知道女人最喜爱稀罕珍贵的东西,女人胆小,也不能和一个女子说吓唬阳泉君那样说话,要委婉些。于是,他先送上从邯郸带去的礼品,请华阳夫人的姐姐交给华阳夫人。在吕不为带去的礼品中,华阳夫人的姐姐肯定也有一份。





第9节:第二讲 游说华阳 定立嫡嗣(3)




吕不韦将对阳泉君说的话委婉地对华阳夫人的姐姐说了一遍,并请姐姐劝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的姐姐同意吕不韦的分析,也原封不动地把吕不韦的话告诉了华阳夫人。



吕不韦的话说是这样的:“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年老色衰,宠爱就随之减少,现在您侍奉安国君,十分得宠,但是您没有儿子,这可是件大事呀。您不如趁早在安国君的儿子中,选择一个既有才能又孝顺的人,拿他当亲儿子;立他做继承人。这样做,安国君活着的时候,您可以受到尊敬,丈夫死后,您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同样可以保持自己的势力不衰。如果您不在容貌美丽、受宠时做这件事,等年老色衰、失宠之时,连和安国君说句话都不可能,一切不就全晚了?”这些话像一把刀子戳到华阳夫人的软肋,其实,她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吕不韦建议他立自己相中的人做太子,正中她的下怀。



立谁合适呢?吕不韦又通过其姐姐说异人如何的孝顺又如何有才能,他交结的朋友遍天下,他的生母却不受宠爱,吕不韦还编了一番谎话,说:“异人十分想念华阳夫人,日夜哭泣思念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他把您当作天,当作亲妈!”吕不韦说这些话十分逼真,生动感人,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华阳夫人。坚定了他立异人为嫡嗣的决心。



在吕不韦的忽悠下,在阳泉君和姐姐的强大的思想工作感召下,华阳夫人被彻底征服了,她完全接受了吕不韦的建议,要立异人为太子!



古往今来,夫人的枕边风是非常厉害的,不知多少当官的在枕头边上被夫人、情人俘虏。我这样说决不是认为女人是祸水,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当官的意志、立场不坚定。不过,许多贪官由于贪恋美色,一见到美丽的女人,总有说不出来的心虚气短。如果美女再略施手段,不少人便乖乖束手就擒。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安国君就是如此。



这一天,华阳夫人见安国君情绪不错,就对他谈起了异人。她先说异人很聪明,有才能,被送到赵国当人质后又广交朋友,很有人缘,到赵国的人都称赞他,没有不说异人好的。安国君静静地听着,没有作声。华阳夫人安国君没有反应,觉得应加大力度,快让安国君表态,于是就抽抽答答地哭起来了,一边哭一边说:“我能填充后宫,得到您的宠爱,真是三生有幸!但是非常遗憾,我没生儿子,这是我心头永远的痛!我反复琢磨,晚辈中只有异人最好,最让我放心,我想让他做继承人,做我的儿子,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您看行吗?”



俗话说,女人在家里管住男人有三个法宝:一哭二闹三上吊。华阳夫人那光亮动人的面容,娇滴滴的声音,悲切切的哭声,果然奏效,安国君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华阳夫人的要求。光说不行,空口无凭,于是拿来玉石,刻符为据。确立了异人嫡嗣的地位。华阳夫人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接着华阳夫人又说起了吕不韦,他称赞吕不韦如何贤明,在邯郸如何照顾异人,如何处处为秦国着想,安国君也相信了。当下决定两件事,一是吕不韦回赵国时,给异人带一批礼物。送异人礼物就等于承认了异人的身份,你不是被我们冷落的人了,你现在可以受到重视了。二是让吕不韦做异人的老师。吕不韦的辈分,要是从和异人的关系看,地位是非常高的。



至此,吕不韦最担心异人能否立为嫡子也得到了落实。吕不韦的第二步棋大获全胜。







从吕不韦敢于到咸阳上下活动,打通关节,最后终于达到目的,给我们带来不少联想。



首先,吕不韦能够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基于对秦王室各种情况的准确分析,尤其抓住了关键人物华阳夫人,通过阳泉君和姐姐做工作,说服了华阳夫人,又通过华阳夫人说动了安国君。吕不韦的成功之处是充分利用了华阳夫人的弱点和长处,他通过阳泉君和她的姐姐,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思想攻势,终于使华阳夫人就范。这里,钱的作用、色的作用、枕边风的作用,心理暗示的作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10节:第三讲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1)




其次,在确立异人为嫡嗣的过程中,吕不韦充分展示了他作为商人所特有的精明。他善于利用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因势利导,四两拨千斤。他不出面,从目前的史料看,他似乎没有和华阳夫人见面。仅让阳泉君和姐姐代传他传话,就达到了目的,为什么很快见效?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家族利益。在封建社会,家族利益高于一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吕不韦深知,只要把这个问题的利害得失交代清楚,他们肯定比你还着急。



第三,吕不韦用钱权交易达到了赢“无数”利的愿望,从道德层面上讲;是不可取的,他就是靠赤裸裸的走后门,经济行贿。然而,他立异人为嫡嗣的成功,迅速解决了秦国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潜在危机,防止了内乱,客观上有利于秦国的稳定和发展。



第四,钱权交易自古有之,不是从吕不韦才开始的。战国初年,吴起在楚国变法就提出要“损不急之枝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说明当时就有走后门的风气,有请客送礼的现象。但通过钱权交易,改立太子,“立国定君”的,干这么冒险的政治投机,吕不韦却是第一人。为什么吕不韦能够成功?我认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战国是一个活化的社会,任何人,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都可以发挥出来,商人是其中活跃的群体。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地,或长途贩运,或屯积居奇,活跃的工商业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开放和社会阶层直接的转换。《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了一批有成就的商人。但是,经济利益的巩固和维持,需要政治的保证,所以吕不韦要参政,我觉得从商人的利益角度来看是势在难免。



工商业发展,出现了一批活跃的工商业者,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地,或长途贩运,或屯积居奇,活跃的工商业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开放和社会阶层直接的转换。所以商人搞政治在情理之中。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一书中认为,秦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商人地主手中。这话有一定道理。







吕不韦带着胜利的消息和安国君、华阳夫人给异人的礼物回到了赵国。异人被立为嫡嗣的消息很快传开,人们开始对这个昔日穷愁潦倒的破落公子开始刮目相看了。



吕不韦当下首要的问题是带着异人早日离开赵国这个是非之地。夜长梦多,咸阳那边要是一变卦,可就全完了,要趁热打铁。



吕不韦通过关系见到赵王,请求赵王放异人回国。这时,秦赵关系日趋紧张,赵国不肯放人。吕不韦再次打通门路,估计又以钱开路,终于见到了赵王,他请求赵国放人。说:“王子异人是秦王宠爱的儿子,他的母亲虽然在宫中不受宠,可是现在最得宠的华阳夫人已将他认为干儿子,他可就是将来的秦王了。你们强行把他留在这里,一点用也没有。如果秦国真想攻打赵国,他们也不会在乎一个没有用的人质。如果您能让异人回国,将来异人成为国王,必定对赵国有好处。”这一番话果然起作用,赵王同意送异人回国。



赵同意送异人回国关键的原因是秦国强盛已成为事实,从本意讲,赵也不愿意和秦闹得太僵。



吕不韦拿到了异人可以回国的通行证,急忙打点行囊,准备启程,不料发生了一件大事,使他们回国的计划搁浅。



第三讲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







吕不韦在咸阳进行政治投机,通过阳泉君和华阳夫人的姐姐说通了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子,华阳夫人又说通了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安国君也答应了这件事,决定立异人为嫡子,将来接安国君的班。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作为一个无职无权的商人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和本事,实在是少见。以钱开路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吕不韦周密安排,摸清情况,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矛盾,晓以利害,显示了他特有的精明。



不过,定国立君这件事非同小可,到目前还只是意向,因为还没有具体实施。而且真正做成这件事也的确不那么容易。起码还要走以下两步:





第11节:第三讲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2)




第一步,吕不韦和异人要从邯郸回到咸阳,在咸阳站住脚,此事才有可能开始运作。



第二步,异人能够做秦王还要等他爷爷和父亲死了才行。首先是爷爷昭王死;昭王死后,他的父亲安国君即位称王,其次再等父亲安国君死了,异人才能登基,可以想,这一过程需要两个人(爷爷昭王、父亲安国君)先后死掉,这两个人都死了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这一过程肯定会有许多曲折和不可预料性。



可以想象,吕不韦的从政之路,就像在高空走钢丝一样,充满了风险,稍有不慎,一步走错,就会满盘皆输。



果然,就在吕不韦回到邯郸,好不容易说服了赵王,请赵王放行,打点行囊,准备和异人一起回咸阳时。不料就在这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大事,使他们的行程受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大事就是秦赵之间发生的“长平之战”。异人作为人质,赵国自然不会放他回国的。



长平之战与吕不韦有关系吗?没有直接关系。吕不韦不是长平之战的策划者、参加者。但是,他目睹了这次战争的全过程,这次战争给他极大地震撼,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什么印象呢?就是这场战争太惨了。秦国杀人太多了,太不人道了。以至于对他后来在秦国执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战国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长平之战最令人瞩目。这是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这场战争,不仅在战国,甚至在中国古代,也是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



先说这场战争的起因。



在秦国东面的几个国家中,赵国是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赵国为什么强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在赵武灵王时期,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搞改革,实行“胡服骑射”。



什么是胡服骑射呢?



战国时期的赵国地处偏北,北方邻国大多是胡人部落,他们和赵国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长袍,甲胄笨重,骑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要学习骑射,必须改革服装,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



于是,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图片:赵武灵王墓)



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