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5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迪古乃,真是可杀可恨。

“对,险些忘了大事。”迪古乃是百密一疏,直接重重拍自己脑袋。

萧裕深深吸了口气,又低声道:“郎主稳定会宁,还需要再做一件事才行。”

“哦,何事?”迪古乃对萧裕的谨慎很欣赏,立即引起了关注。

“会宁稍加稳定,就应该派使臣火南下,秘密联络南朝牵制都元帅,决不能给他北上的机会,最好招抚重臣后立即派人。”萧裕阴沉沉地道,他对兀术还是相当恐惧的,绝不认为对方会妥协,还不如利用南朝将其歼灭。

“你说的很对,只是使臣选拔很关键。”迪古乃看了眼萧裕,目光充满了玩味。

“郎主信得过,我去。”萧裕既然提出来,那就早就想好了,功高震主的教训不能不长存,他却擒杀秦敏的同时,也在思考兔死狗烹,自己会不会被迪古乃除掉?

很显然,能够争取到一个不可或缺的使命,就会让自己彻底华丽变身,成为迪古乃政权中无可取代的人物,从而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能不说这厮还是有眼光的,应该说是路上考虑了秦敏的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迪古乃显然非常高兴,他必须要得到大宋行朝的支持,哪怕是恶意支持也全然并不顾,就算有了阿懒的四万大军,依然无法和兀术对抗,处于尴尬的劣势。

他需要大宋行朝的配合,对兀术实施强大压力,迫使兀术放弃追究他谋逆,为了女真人的生存,彻底站到他的身边,就算不成也要消灭。

至于如何即保存女真主力,又让兀术妥协或灭亡,关键就看大宋行朝的态度,必须要可靠有谋略的人才行,萧裕显然是他最好的选择。

“好,知道你会为我分忧,我必不负你。”他决然做出了承诺。

萧裕暗自松了口气,沉声道:“我当尽快启程。”

第1549章 大势已去?

王秀对会宁府的变局抱有谨慎态度,并没有把牌全压上去,他的策划非常灵活。

迪古乃成功则放过阿懒,让兀术背腹受敌,取得击败金军主力的机会。当然,里面充满了变数,也有个我时间差,万一迪古乃和兀术合流,如何是好?这就要考验高明的手腕,能否在双方意识到危机时,争取打垮其主力。

备用策略更加简单,无论是迪古乃成功与否,必须要重创乃至歼灭金军主力。

他比较倾向于重创,因为大宋行朝有击败女真人的能力,却很难做到出塞灭族,大宋禁军强势出塞,先不说内部的种种困难,外部也足以让北方各族团结起来,暂时抛弃仇恨,对宋军进行有组织的反击。

与其冒险在陌生寒冷环境作战,还不如削弱敌人,把北方蛮族全部算计进去,让他们自己慢慢在残杀中衰弱。

当然,要说就算占领塞外又能怎样?战争和消化完全不同,是两个相辅相成又不同步的概念。你可以占领大片土地,却要拿什么守住?没有漫长的时间,没有有组织有计划地治理,你根本不可能守住,只能昙花一现的放弃。

所以,王秀要的并不是汉唐都护制度,而是要真正的逐步收复,没有慢功夫根本不行,分化蚕食恰恰是最佳选择。

岳飞的大军缓慢北上,也是等待其结果,尽管岳飞有小动作,却无碍大局,秦敏的回归令他非常满意,胜利似乎巳经向他招手。

如今,迪古乃成为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群野心勃勃的女真贵酋,要是放在平时倒也无妨,大不了就是一番清洗,国力受到损失却能很快恢复。

现在,可是南北最后决战时刻,还是最关键的时刻,会宁府的血光,让女真人彻底失去勉强支撑的局面,前方将帅与其说受到拉拢,还不如说惊慌恐惧,不知该如何是好,这就造成各大将离心离德,本来还算完整的防御,顿时是四分五裂,给了宋军绝佳的战机。

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到了元旦前两天,阿懒成功从高丽退出,虽说损失了不少精锐,好在史浩有压制挞懒,没有对金军实施贴近追击,各路大军只是尾随送行,陈庆孝觉得好无聊。

虽然,挞懒也很不满意,却看到了利益所在,果断地率军北上,去争夺他的利益,史浩乐见其成,他知道对方不甘寂寞,王秀也有意放虎归山,这个人情自然要卖出去。

有了阿懒的回军,让迪古乃多少有了底气,能够大胆地清洗不顺从势力,并对兀术做了防范。

更让人玩味的是,撒离喝先响应了迪古乃,上书表示臣服,更加增添其资本,让各地的统军们更加动摇,大家都不是傻瓜,右副元帅的选择,让他们看到兀术的劣势,更多的人暗自做出抉择。

江明没有随秦敏回来,反倒是进入张过的军中,登船见到了李长昇,当先就说道:“侍卫水军采取北守南攻策略,进攻旧榆关,伺机拿下平州。”

李长昇知道了整个事情原委,立即判断决战程序开启,道:“等待辎重船队抵达,我们将立即对平州进攻。”

“只是便宜了迪古乃,真有些不甘心。”张过笑道,态度却非常随意。

“迫使兀术决战,就算给他点甜头又能怎样?大势始终在我手中。”李长昇战术不如张过,战略上却看得长远,如今女真人乱套了,要没有强势人物登场,再也无法和大宋行朝对抗,就算你有也缺乏时间整合,这就是一步差步步差。

“好,我抓紧准备,尽快南下夺取旧榆关。”张过咂咂嘴,神色是兴奋的。

旧榆关是平州重镇,夺取关城能够取道新安过双望店,直驱治城卢龙县,只要拿下整个平州,就能震撼蓟北窥视燕山,让兀术的主力背腹受敌。

“有把握?”江明认真地看着张过,印象中的瘦弱小猴子,现在是令人胆寒的杀星。

“不在话下。”张过口气尤为肯定地道,这是对自己力量的绝对自信。

“那就开始吧!”李长昇一锤定音。

对于王秀而言,最头疼的问题解决了,王新真消停下来,跟随王卿苧学习,夏玮跟着王记百货商队南下。

最重要的是,大宋最顶级的富豪,七成汇集在开封,不仅仅是争夺河北河东利益,还牵扯到王秀对资本运作最新考虑,既然私人资本出现威胁朝廷的端倪,江右又是顶级商贾云集之处,那就让他们把财富投向收复区,方便他实施计划。

不过,萧裕得到来让他更加镇定,给予接待的规格不低,毕竟人家帮了他大忙。

此时,萧裕也明白当今的形势,姿态放的很低,不敢给王秀要求的太多,或者说他只能哀求王秀,给予女真人生存的空间,能够让迪古乃安稳地渡过危机四伏的时期,其他的都是空想扯淡,没有半点意义。

“萧大人能来,我岂能让你空手而归。”王秀是礼贤下士,态度让人如沐春风。

萧裕听在耳中,不吝于久旱甘霖,他不认为王秀虚假承诺,站在大宋行朝的立场上,绝对要抓住兀术主力,甚至进行歼灭性打击,才符合他们的最高利益。

当然,站在他和迪古乃的立场,绝对不希望兀术被消灭,应该是金军主力不受到重创,迫使兀术和他们妥协,金军从容北撤归附他们,再回过头来和大宋行朝讨价还价,最好的结果是能保住大兴府,当下道:“多谢王相公恩典,我家郎主必会恪守南北盟好,让天下生民永享太平。”

王秀很不以为然,南北恪守南北盟好,迪古乃还有何资格?明眼人都知道,随着会宁弑君的传来,女真人彻底摔入低谷,能够保存血脉族群就是万幸,谈什么和大宋行朝分治,你有没有坐下说话的实力?

不过,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因为他需要分化女真贵酋,不能让两股最大的女真势力合流,温声道:“知道你家郎主高义,就看都元帅郎君怎么办了,我会尽快北上。”

第1550章 大势如意

萧裕心下大喜,王秀既然说了肯定能办到,最重要的是给了他们时间,宾主之间的一场酒宴尽欢而散。

王秀特意吩咐,选择几名美貌的倭国、西域女乐侍候萧裕,让他一夜间几乎累断了软骨。

“慎之,你又立了不世大功。当萧裕满意地下去,王秀

对秦敏大加赞赏,准备毫不吝啬地奖赏。

“这是先生末而绸缪之功,各处使臣四处奔劳,我不过是恰如其分,实不敢居功!”秦敏心底异常兴奋,却还懂的分寸进退,有功劳要分给大家,水涨船高的道理嘛!

王秀自然不能委屈了秦敏,温声道:“‘有功必赏此朝廷制度,慎之的易候,恐怕又要换成公爵了。”

秦敏低下头掩饰喜色,易县开国候?以他挑动女真贵酋内讧。恐怕不是区区开国县公能打的,恐怕唯有开国郡公了。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一切都是秉承王秀意图办事,道:“都是先生谋划,我不敢居功。”

王秀知道秦敏兴奋,也能够体谅对方心情,功名利禄人之常情,笑道:“你也该回朝廷了。”

秦敏心下感慨,二十年的生生死死历程,刀口上添血、油锅边跳舞的日子,总算要告一段落了,就是不舍得也得回去,不喜欢行在也必须任职,总不能长年累月在外,何况还有更重要的担子等他。

“机司居功丰伟,却还要加强,以草原、西域和海外三个方向为目标。当然,机司以草原、西域为主,职方司以海外为主。”王秀把想法说出来,又道:“两大衙门,不能没有统一的节制。”

秦敏眼前一亮,心下升起炙热的火焰,王秀分明给他机会,这可是大手笔啊!

“这些日子,你就坐镇开封节制机、职方使臣,最后的决战也快了。”王秀淡淡地笑了,是那么的舒畅自信。

当然,迪古乃并不是傻瓜,他在派出萧裕的同时,也派人安抚兀术,这就是两面三刀把戏,即拉拢王秀又讨好兀术,如果兀术能够支持他就再好不过了,大军退入燕山和大宋行朝讨价还价,其他的事二十年后再说。

如果兀术执意勒王讨贼,那他只能牺牲一部分利益,借王秀的手消灭这个最大的敌人,因为他相信大宋行朝不会对北方苦寒之地有兴趣,至少短期内不会,只要能安稳控制北方局面,他的皇位就能稳定下来,一切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他年依旧可以挥军南下。

现在,撒离喝、阿懒的支持,很容易让四辅军帅归附他。

应该说他是幸运的,换成了战前,由兀术提倡成立的五忒母,有两个在会宁附近,那可是绝对忠诚大金郎主的本族精锐,没有女真郎主的命令,没有任何人能调动。

随着战争的展,五忒母中的一个跟随撒离喝,忒母孛堇仆散菱仁归附了他,三个握在兀术手中,另外一个是预备队,那是裴满家族的中间裴满图鲁虎为忒母孛堇,他对合剌恨之入骨不假,却更狠迪古乃弑君。

当使臣抵达他的营寨,立即被他斩杀并宣告迪古乃弑君犯上,把上万骑拉到宋瓦河南岸,占据了隆州利涉县,这里是金军的中转的辎重地,储备大量的粮草甲仗,利用这些物质摆出决战架势。

但是,他并没有对会宁进攻,因为那是自寻死路,四辅军帅可不是吃素的,而是利用利涉的粮草补给,要求率军南下投靠兀术抗击宋军。

迪古乃没奈何,不要说他的地位还没有稳固,就说裴满图鲁虎有上万本族战士,强悍的战斗力也足以让他三思而后行,一旦打起来必然引起混乱。

只能同意裴满图鲁虎的要求,准许这支精锐部队南下。明知道裴满图鲁虎要投奔兀术,但也只能这样做,只要上京、临潢府路少个隐患,他愿意接受这种代价。

同样,挞懒也接到迪古乃的传信,根据王秀布下的策略,很快有了决断。

他和史浩、陈庆孝商议,率军跟随阿懒火抵达边境,以曾经都元帅的号召力,迅对渤海、契丹各部整合,进入婆路,拿下边地重镇婆城。

不过,宋军并没有越过边境,只是暗中给予挞懒支援,反倒是挞懒派出使团奔赴会宁,遵从迪古乃为大金皇帝,史浩前所未有地默认,简直就是一地狗血。

晋阳,也在何藓几次强攻下死守,金军战死两万余人,不过他们的精锐走脱。

何藓没有浪费时间,西侍军的两个军火北上,拱圣军向东走乐山,直扑真定府井陉县,一个对兀术的半包围圈,已经开始快收口子了。

代州之战是西侍军的独唱,广锐、控鹤二军对战阿里,这场战没的规模和意义却不同凡响。

阿里已经不能再撤,当太原府失守就明白,他必须要守住雁门,不然宋军会进入西京路,乌剌海城防御将彻底瓦解,大金的西线再也没有办法挽救。为了尽可能牵制宋军,给兀术创造时机,做最后挣扎了。

为期两天的会战打的非常激烈,宋军的兵力并不算多,禁军两个军,外加校阅乡军共计五万人。

双方都尽了最大努力,阿里利用天险组织防御,没有一丝的松懈,金军早就是惊弓之乌,面对宋军迅猛的进攻,各寨不断被攻陷,就算是反攻也疲软无力。

第二天黄昏到来前,阿里终于失败了,两万金军全线溃散,大将胡兰战死沙场,他匆忙中不得不北逃金城。

自阿懒、撒离喝拥戴迪古乃后,兀术的日子更加艰难,他对于会宁的新政极保持沉默,但这份沉默并不是归顺,所以不可能得到会宁有力的支援,只能利用手中资源和强大的宋军作战,回旋的余地日益狭小。

军中已经出现厌战情绪和心存观望的苗头,汉军部队和部分契丹部队成建制投降宋军日益增多,准备用现有兵力打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

此时,王秀正式宣布北上。

第1551章 文武意见冲突1

一直以来沉稳的岳飞沉不住气了,永宁镇的失守,也让兀术无法等闲视之,活女率军不断反扑,实施了几次中等规模反击,双方互有胜败,谁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天籁『小说

当然,迪古乃没有坐视宋军迅猛展,他初步稳定上京、临潢府路东北部,竟然和挞懒达成协议,形成了奇怪的联盟。

挞懒竟然很认真地答应,名义上归顺了迪古乃,名正言顺占据了婆路部分军州,甚至想辽阳府渗透,占据了几个县城,大宋禁军不再越过边境。

迪古乃有了大宋行朝的配合,初步了东部和南部的局势,立即宣召前方将帅退守大定和大兴,凡不尊诏旨按谋逆论处,绝对是针对兀术而来。

在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金军高层再次生分化,阿里几经犹豫,还是遵照迪古乃的诏谕,率残部退出河东路。

对迪古乃**裸的威胁,兀术并没有退让,他手中仍然握有金国大半兵力,尤其是精锐女真族部队,还有几个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控制权,显而易见他还有相与的份量。

他的沉默让迪古乃也毫无办法,毕竟人家有兵有钱,要不是阿懒、撒离喝的效忠,还有大宋行朝约束乞颜、克烈的进攻,临潢府路可能就是一片糜烂。

何况,兀术在河北、燕山奋战,能够消弱宋军的攻势,要是真把王秀打痛了,对于今后的盟好也有很大好处,所以才没有对兀术下狠手,甚至没有为难辽阳、大定守臣的向背。

面大好的局势,岳飞再也沉不住气了,极力主张采取攻势,宗良却坚持稳步北上,等待王秀的军令。

两人的意见始终不和,岳飞直接和宗良生冲撞,他忍不住心头怒火,厉声道:“宣抚判官,如今大势对我极为有利,虏人主力就在前方,已经是穷途末路,但须一鼓作气就能毕其功于一役,还要犹豫作甚。”

实在没办法,如果没有宣抚判官监督诸军,他根本就不用那么憋屈,实在不明白朝廷为何让文人监军,这些人压过就不动军旅,只能耽误可以利用的战机。

徐庆也是持进攻主张,毕竟大好形势,放弃了太可惜,尤其对方有了北退的趋势,要不痛打落水狗那才叫怪。

宗良岂能不体谅岳飞求战心情,他何尝不想一鼓作气,王秀主张的战略明确指出,不能贪一时便宜,导致行朝总体战略的缺失,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决不能主导政治走向。

现在,还不是打歼灭战的时候。

徐庆在岳飞开口,眼看宗良迟疑不决看,认为是文官的优柔寡断,万一兀术牺牲部分,主力退守燕山固守,凭借险要的地形,骨头就难啃多了当下高声道:“大人,两大行营每日糜费数万金不说,万一兀术向燕山逃遁,在险峻之处组织关防,朝廷大军必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末将认为,不能再等十一行营消息,我们应该立即出击,还有极大胜算,就看大人选择了。”

王贵的目光热切,他是坚决主张进攻的,却被徐庆夺了话,只能看着宗良,希望对方答应。

按照宣抚处置司的条例,宣抚处置副使、宣抚处置判官自成体系,有战略上的决策权,没有宗良的决断,岳飞也不能做出全线进攻的决策,这就是文官治军的原则,绝不可以逾越的底线。

“诸位心情我可以理解,只是征战非简单地交兵,还要考虑天下大势,不能图一时之快,对整个大策产生不利影响。”宗良摇了摇头,依旧是坚持王秀的战略。

徐庆不鸟什么天下大势,他做为北侍军副都参军,就是主管作战,怎样歼灭敌人是他先考虑,天下大势是两府的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