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8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璇和她又是一种风格,张璇到现在还在开她那辆熊猫。
    万峰让她换她也不换。
    看看这才是过日子的女人。
    “这么老的车你还留这么个玩意儿干啥?卖给谁不就完了。”
    这辆车这么说吧万八千的还真能卖出去。
    “卖了?这种天气没它开轿车你能保证开到凤凰山去?”
    韩广家摇头:“开不去,不过这也不是你留着这种老爷车的原因吧,咱这个地区一个冬天也没几场这样的雪,你专门留着它开雪路没意义。遇到这种路如果司机是个二乎乎的…你看你看。”
    韩广家突然对着后方一指。
    万峰扭头就看到一辆重型空卡眼睁睁地滑沟里去了。
    这辆车从詹红贵加油站方向过来一定是下坡放空挡下来的,速度较快到了坡下控制不住,滑沟里去了。
    “就这样的司机,你就是让他开坦克他也能给你开到沟里去。”
    那辆卡车能不能从沟里出来万峰没怎么上心,他关心的是那辆车本身。
    这是一辆南湾重卡,自己家的车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是他瞧不起国内的车企,他们还造不出外观这么好看的卡车。
    自从南湾转向加长的重卡开始,到洼后大集拉货的卡车基本上都换成这种长车了。
    这是一辆双桥牵引的车头挂着十二个后轮的牵引车,这个时候双桥牵引的优势发挥出来了,该车顺着道沟一阵轰鸣竟然自己开出来了。
    “看没看到,咱家的车就是厉害。”
    “你又找到了一个吹牛的理由。”说完话韩广家就发动皮卡。
    这货一开车就什么话都没有了,万峰也就把脑袋缩在棉袄里。
    车过了南大山西侧的华光科技后,这路就不好走了。
    这条路通向上桥村的路比较偏僻,除了有在将威工业区上班的摩托车和自行车走过的痕迹外还没有机动车走过。
    这样就皮卡走起来就费劲了,东一头西一头的。
    韩广家的车技万峰还是打心眼里佩服的,自己这辈子估计也练不出他的水平。
    就凭他能把一辆皮卡能顺着平山的南坡开到山顶去,他就甘拜下风。
    那是几年前为皮卡拍一个广告时出现的画面,用来证明皮卡的优越性能。
    只有韩广家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今天的雪路确实难走,就算韩广家技艺高超也是浪费了很多时间才跑到了凤凰山。
    每一个企业的门口都会有一些商家出现,凤凰山发动机基地也是如此。
    饭店旅店小吃部、存车洗车食杂店水果摊都冒出来了。
    甚至还有卖衣服鞋帽的,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把这里当成了集市。
    凤凰山发动机基地大门外的广场上已经停了不少车,都是来拉发动机的。
    是个司机九个骚,这些司机闲着没事儿就和这些大姑娘小媳妇逗闷子。
    陈道在工厂的大门外迎接万峰。
    万峰和陈道亲热地打完招呼就在陈道的陪同下进了基地。
    “六条线都开了?”万峰问。
    “都开了!不开不行呀。”陈道回答。
    “发动机的订货怎么样?”
    “订货太多了,供不应求,有的车企一张口一年就要三万台,根本供应不了,哪怕再有这么多产能也能消化出去。小万!虽然咱们开了这么大的发动机基地,但是这产能还是不足,明年还的扩建首发
    两三个月前,这个厂子竣工的时候原准备就上三条发动机生产线的,后来一看这发动机型号多了点,订货也多了点,就干脆把六条线全上了。
    现在看来六条线六十万的产能也不够。
    这个问题当初规划这个基地的时候万峰已经想到了,否则东边也不会还留了一片坡地。
    那块地如果开发出来还可以安装四条线。
    因为这里的发动机主要是对外的,因此布线最多的是n。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2226章 钱也不是白捡来的
    对于基地在扩建的事情万峰决定看看再说,他感觉在二零零零年前这些产能应该可以满足了。
    除了这个厂子的六十万台,其它的厂子还能供应二十万台。
    八十万台发动机的供应万峰感觉就算不够也差不了多少了。
    现在华国一年轿车的产量多说有一百几十万辆。
    这其中还有南湾集团生产的从熊猫到清风雄风和飓风占了将近三四十万辆,再排出常汽二汽尚汽,还能剩下几十万辆就不错了。
    南湾供应八十万台发动机万峰都怀疑能不能被市场全部消化。
    别看现在各个省都在忙着上汽车,声势非常浩大,其实有些车企是跟着起哄的,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并没有多少。
    有些车企一年能生产几千台车,也跟着起哄要发动机,这种车企眼望是要被时代洪流淹没的。
    就像九五九六年全国一窝蜂地上摩托一样,现在回头看看还有几个摩托车企还活着?
    等明年南湾的125下线,估计现在剩下的摩托车企业又会被淹死一些。
    “白果主持的125怎么样了?”
    陈道到凤凰山来之后就把摩托车部门推荐给了他的得意女弟子白果。
    125的摩托车研发自然也就白果负责了。
    “车型已经定下了,发动机也研发完毕,现在发动机在做最后的试验,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六月南湾125会下线。”
    听到万峰的回答,陈道满意地点点头。
    125摩托车做出来后,南湾摩托就不再往下研发燃油的车型了,从二零零年开始就转向电动摩托车的研发。
    电池和电动机也都做成功了,也该转移一点工作重点了,试着推一推电动车了。
    万峰主持完下线仪式后就匆匆赶回南湾,他不能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长,今天还是周黎明和张娟结婚的日子,他还得回去随礼。
    至于主持婚礼他就不参与了,小姨子结婚当姐夫的还是离远点好。
    张娟结婚万峰送了一栋一百二十平的楼房,屋里全套的装修家居和家电,外加一辆雄风轿车。
    楼房在三角地住宅区,和于正东的房子在一个楼层,装修的时候是和于正东的新房一起装修的,王河亲自设计万峰点头的方案。
    于正东也是选择在这个冬天结婚,他比周黎明要晚二十多天,是在明年的一月份。
    对于万峰给他装修的新房,他和贺波都非常的满意。
    万峰赶回来的时候才十点,去黑礁开发区接新娘的车还没回来。
    但是新房楼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帮忙头是李泉,好像他儿子娶媳妇一样一脸的喜气洋洋。
    三角地里也是有南湾集团的征地的,当初是准备开工厂后来一看这里还是建住宅区比较好,就全部留下来建住宅区。
    到去年,东山那片已经建起了八个小区,那块地已经建的差不多了,三角地这块地也就开始使用了。
    这还是南湾集团在三角地建设的第一个小区。
    南湾集团在三角地的土地可以建三个小区,每个小区十栋住宅楼,计划解决一千五到一千八百户住户需求。
    九八年的时候,将威这里的房地产已经达到了五六百元一平的水准,这个水平与大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但是对于农村来说,这已经算是天价了。
    而且定价非常的有意思,一栋楼定出了好几个价,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
    这里通常的定价是这样的:二三四楼最贵是六百一平,其次是一楼五楼六楼这三个楼层是五百三一平。再接下来五楼到八楼是四百八十一平,八楼以上四百元一平。
    一栋楼定出了四个价钱。
    南湾集团给员工盖的住宅楼也跟着入乡随俗,不过没分出那么多档,就两档。
    一到五楼三百三一平,五楼以上二百八一平。
    这些年南湾集团的员工成家立业的几乎都是买的集团盖的平价楼。
    一栋楼房从一万六七千元到两万五六千元,对于南湾的员工,哪怕只是普通的员工来说都消费的起。
    一个普通的员工现在一年的工资加奖金也都达到一万三千元左右,就是单身一个人勒紧裤腰带买一栋楼层不好的房子也不过三四年。
    若是两口子都攒,两年就差不多了。
    毕竟最便宜的六十平的房子才一万六七千元。
    所以在南湾集团工作的员工几乎不存在为住房发愁的问题。
    周黎明和于正东的楼就是南湾集团三角地第一个小区的楼,都是三楼,据说这是最好的楼层。
    在有电梯的情况下,万峰觉得那层楼都一个味儿。
    一直快到十点多了,接新娘的车才来,到新房这里匆匆地点个卯就到酒店里去举行婚礼。
    万峰心累,直接去酒店不就完了,飞跑家这里拱一头,这不闲的吗。
    酒席安排在梁红樱的新酒楼。
    梁红樱的新酒楼不但有一层和二层可用,后面还建起了一个可以放百八十桌的宴席厅。
    这么说放三百桌酒席那是胡扯,放二百桌酒席完全无压力。
    婚礼是在后面的宴席厅里举行了,这里有专门的做婚庆的地方。
    新人去参加婚礼,参加婚礼的人就开始随份子。
    “我说她姐夫,你准备上多少份子钱呀?”熟悉的人问万峰。
    万峰现在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她姐夫了。
    “你们随多少呀?”
    “现在村子里都是二十,亲向点的是五十,亲戚都是一百。”
    万峰还真不清楚村子里随礼是多少钱。
    通常赶人情家里都是母亲和父亲去,万峰和栾凤张璇一般不去。
    “我上多少?这个我媳妇说的算,我不管。”
    他都已经给了拎包入住的一栋楼和一辆车,还上款?
    净成了上款了。
    那一栋楼带装修他可是花了十多万的,九八年的十多万,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再加车小二十万呢!不少了,我的钱也不是海水潮上来的更不是白捡来的不是。
    周黎明在南湾的关系特殊,认识的都是将威这一代的上层人物,来赶人情的除了周黎明家的亲戚,其余大多都是南湾集团的头头脑脑和将威工业区的头头脑脑。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227章 谁都有理(五更完毕)
    亲妹子结婚张璇当然要盛装出席了,孩子交给婆婆诸敏哄着,如果饿了就暂时先喂奶粉。
    小万雨现在也是六个月大了,喝奶粉完全不是问题。
    张璇是全程观看了妹子的婚礼,不但高兴的热泪盈眶还为自己老子的讲话热烈鼓掌。
    看到万峰没鼓掌还一脸的不满意:“爸讲话你咋不鼓掌呢?”
    “鼓啥掌?没听爸都说的啥呀,吃好喝好喝好吃好,这整个一牛大叔提干。”
    老赵的小品《牛大叔提干》里就有这么一个喝好吃好吃好喝好的场景,张志远给用到这上面了。
    张志远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不该紧张呀!
    张璇笑了:“你看事情的角度怎么就老和别人不一样呢?”
    “切!和别人一样,你能死乞白赖地赖着我?”
    “哎呀!你个混球,你占了便宜还卖乖,等回家让凤姐收拾你,包你饺子。”
    打从生了孩子,张璇和栾凤已经很久没有包饺子了。
    某人在暗自庆幸她们忘记了,可…这咋又想起来了?
    婚礼结束,就开始吃饭了。
    万峰肚子早就饿了,随便找一个桌子就坐了下去。
    巧和的是他无意中竟然坐到了大哥万千祥、老叔万水明以及王淳江这一桌上。
    他们三个人的企业现在连在一起,在黄辉和东山小工业区的接壤处。
    从他们都搬到那里,万峰还是第一次见老叔和王淳江。
    万千祥的企业现在就是全力的生产各种尺寸的手机锂电池和老式的铅酸蓄电池。
    这些电池几乎都用在了南湾集团的产品上。
    千祥电池有限公司在将威也是大企业了,现在也走一些研发的路子,当然主要是对铅酸蓄电池进行改良。
    万水明还是生产老本行,只不过是从生产摩托车反射镜和转向灯转到了汽车轿车的反射镜和转向灯上来了。
    企业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工人也补充了一些有文化的工人,当然也招聘了一些大学生,开始自主研发卤素和氙气灯,准备进军汽车大灯领域。
    老叔总算是有点野心了。
    大概是被万千祥给刺激了,他可是比侄子早来南湾很多年了,但是资产现在却没有万千祥多。
    这里时间最短实力最弱的大概是王淳江了。
    王淳江到现在来将威也不过三年。
    但是他的汽车部件公司发展的速度还是不慢的,毕竟南湾汽车一年有二十万辆各种卡车做他的后盾。
    二十万台气泵已经保证他的企业有千万的利润了。
    在万峰的建议下,他的企业已经研发出了断气刹,并已经开始在南湾的卡车上装配。
    将威的所有企业在南湾的带动下,几乎很少有原地踏步的,不管大小,每个企业里都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产品的进化改良。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南湾都做到龙头了还在拼命的研发新产品,他们又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酒桌上的都是熟人也不用拿什么架子摆什么谱,噼里啪啦地就吃完了饭。
    万峰吃完饭就回到了公司。
    离九九年这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又是到了总结一年收成的时候了。
    万峰是非常不爱看那些枯燥的报表的,一看就头疼。
    他都告诉大舅多少次了,最后报给他的分类的盈亏数据就行,但是诸勇就是不听。
    唉!自己舅舅还没招。
    看了两眼把报表往抽屉里一锁就跑科研楼去了。
    坐落在新厂里的科研楼因为华国科技搬到山上去后,电子半导体和化学部也跟着过去了,这栋科研楼就成了机械部门的天下。
    楼上楼下都是搞机械的,什么机床、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外壳模具研究什么的都有。
    万峰跑到这里纯属在办公室待得难受跑来瞎指挥来了。
    当初那两个因为发动机吵吵的脸红脖子粗的发动机小组又凑合到一起了,由藏军官带队开始了82缸径发动机的论证。
    这款发动机是准备做24l到30l的大马力发动机,以六缸为主。
    但是在采用什么型上出现了分歧。
    现在主要在讨论是直列还是v型,这个说l型好不拉不拉不拉地说了一通直列的好处。
    那个说v型的好,也不拉不拉不拉说了一通v型的优点。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吵的这个热闹,万峰一进来就仿佛听到一万只苍蝇在嗡嗡嗡。
    “万总来了,让万总来一锤定音,到底是研究l型还是v型?”
    万峰弄明白后这个心累,他是来凑热闹的不是来当背锅侠的。
    “还像上次做478发动机那样,一样做一款出来不就完了吗?吵吵啥!”万峰一锤定音了,怎么看都像是推脱责任。
    “万总!要是同时研发两款,这得钱了,怕是要上亿的经费。”藏军官说道。
    “怕公司没钱呀?你给分分组,一个组先发五千万研究着,不够再说。”万峰大手一挥一副挥斥方遒的架势。
    有钱就是任性。
    藏军官对着另一个叫关小华的发动机领导得意的一笑,伸手做了个捻钱的动作。
    万峰不知道的是藏军官和关小华在打赌,藏军官说万总能两款发动机一起支持,关小华说不可能。
    两人就打了一顿饭,关小华很不幸地输了。
    等万峰弄明白了,笑着摇头:“你们这帮家伙竟然敢算计我?就不怕我扣你们奖金?”
    有了老大的批示,发动机部门的这些家伙立刻就开始设计规划做模型。
    一派干劲冲天的架势。
    别看他们舞舞扎扎的,万峰其实心里有数,这款发动机两年时间他们能拿出样机就不错了。
    发动机部门从上到下现在汇集了上千名研究人员,分工负责发动机上的各个部件的研究,
    即便这样这款发动机两年时间他们能拿出样机就不错了,要成功装车怕是得四年的时间。
    这可不是在原来的68和78两个成熟类型的发动机上鼓捣,这是个全新的类型。
    其实他们研发82缸径的发动机都不如去研究六缸的78、79发动机来了利索。
    不过这些家伙制定了这么个标准自然有他们的理由。
    而且一个亿根本就不够,弄不好得三个亿以上的研究经费。
    不过钱不是问题,集团赚那么多钱回来不就再投入再研发的吗,要不留着还的担心贬值什么的。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228章 家庭矛盾
    万峰在发动机车间里和这些家伙们说说笑笑,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在这些人里竟然成了老人了。
    这些人员大多都是这几年从各个院校理工系来的,几乎岁数都比万峰小,比他岁数大的人根本就没几个。
    深受打击的某人垂头丧气地从发动机部门出来,打算去变速箱部门去找找平衡。
    谁知变速箱部门的人更不靠谱,比他更年轻。
    管天空是变速箱部门的主管,他也就和万峰岁数相仿,弄不好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