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想告状却是奢望,出宫之后的公主,除非是皇帝挂念着你,否则你的言行就只能通过那位大嬷嬷来转达给宫中,是圆是扁,她都可一言而决。
    所以宫中那些嬷嬷都心动了,婉婉这边的几个嬷嬷更是经常找借口往太后那边跑,希望能给太后一个好印象,等婉婉出宫后能跟着去。
    而太后却不想在定下来之前让婉婉知道太多,所以还责罚了几人。
    可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婉婉把毛笔放进笔洗里仔细清洗干净,然后挂在笔架上。
    她缓缓起身,然后蹲下去,把木箱里的十余本抄写好的经文一一翻看了。
    “公主……”
    青叶回来了,却没说自己去打听的结果,见婉婉在整理经书,就问道:“公主,可是今日烧吗?”
    宫中不许随意动火,但那只是约束普通人的规矩,婉婉这里自然无碍。
    婉婉微微点头,说道:“我自己来。”
    青叶愕然,但是想起婉婉从小都在御花园里玩火,这次可能是想烧纸时祷告一番,于是就释然了。
    这个季节的御花园人不少,所以当那些女人见到拎着一个木箱的婉婉进来后,也不肯散去。
    当婉婉走到了那个她曾经埋锅造饭的亭子前时,里面的一个嫔妃还假惺惺的套近乎。
    “长公主快请进来歇歇。”
    婉婉抬头,说道:“我在这有些事。”
    那女人愕然,然后才想起了以前的传言。
    ——当长公主进了御花园时,连皇后都会避开。
    婉婉很少来这里,所以这些人也忘记了这个传言。
    那女人尴尬的带着人走了,稍后御花园里纷杂了一阵,大抵是某个最近曾经侍寝的嫔妃不忿婉婉的待遇,然后闹腾了一下,只是最后还是走了。
    婉婉让青叶在远处等着,自己打开了箱子。
    当年她挖坑埋锅的地方早已被青草覆盖,看不到半点痕迹。
    她带来了一个小锄头,一下一下的挖着。
    春天的泥土仿佛都带着芬芳,当挖到了一段被烧过的木头时,婉婉停了一下。
    她抬起头来,神色恍惚。
    那时的她很小,带着一队跟班在这里挖坑烧火做饭,然后送给皇爷爷和父亲吃。
    那些火焰和欢呼仿佛还在耳边,那威严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可人呢?
    “皇爷爷……”
    她引着了经书,火焰和烟雾一起升腾。
    “皇爷爷,您在天上还好吗?”
    婉婉怔怔的看着火焰,喃喃的道:“父皇,您还好吗……”
    火焰忽高忽低,无风的御花园里,烟雾渐渐笔直。
    “谁在烧火?”
    路过御花园的俞佳皱眉问道,身边的太监马上跑去询问。
    俞佳带着一队人,他回身道:“宫中要经常巡查,若是有人违禁,要提出来惩治,并要通告各处,引以为戒。”
    有人说道:“公公,御花园里的怕是……”
    能在御花园里的大多是皇帝的女人,你这话不好吧。
    俞佳有些火大,说道:“陛下对宫中动火历来重视,不管是谁,报上去再说!”
    “公公高见。”
    一阵谄媚的奉承之后,去问话的太监回来了。
    “是谁?”
    俞佳决定要给这些人上一课,教教他们什么叫做威势。
    在宫中除去太后和皇后之外,也就是孙贵妃能让俞佳忌惮,其余人等哪敢和他对峙。
    而太后和皇后今日都在各自宫中,孙贵妃正在等着皇帝,所以此刻的宫中,俞佳认为自己最大。
    “公公,是长公主。”
    俞佳脸上的威严依旧,干咳一声道:“回去。”
    那些太监们都面面相觑,因为婉婉近几年不大出门,让他们忘记了宫中还有这么一位。
    有人回忆起了当年,“当年文皇帝在时,长公主可是宫里的头一份,那些皇子公主谁敢闯乾清宫?也就是长公主。到了仁皇帝时也是这样,只是现在……哎!”
    当今皇帝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国事上,闲下来后更有孙氏添香,乐不思蜀,于是难免就冷落了婉婉。
    “是长公主自己不大出门的吧,经常是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遣人去十次,长公主最多出门四五次。”
    “哎!现在说这些干嘛?已经看了驸马了,最多再过一年,长公主就要出宫了。”
    一阵唏嘘后,御花园被抛在了身后。
    烟雾渐渐的单薄,渐渐散去……
    婉婉带着青叶行走在宫中,有老太监见了就唏嘘道:“当年长公主还小,在宫中都是蹦蹦跳跳的,身后跟着一长串人,到处跑,就是文皇帝和仁皇帝的心头宠。那时候宫中就没人不喜欢长公主,哎……”
    婉婉低着头缓缓而行,青叶提着木箱子在后面,主仆二人看着很是安静。
    “哎!该神采飞扬才是啊!”
    一阵唏嘘后,老太监背着手转身离去。那驼着背看着就像是一座石碑。
    微风吹过,落叶飞起,飘飘荡荡的旋转着……

第2530章 箱子
    “婉婉要嫁人了。”
    方醒得了消息,这次太后并未请他去查看定下的李维,而是让锦衣卫出马。
    “那家人怎么样?”
    张淑慧问道。
    “不怎么样。”
    方醒想起来就有些头痛:“那个李维的老娘是头河东狮,把自己的丈夫管的服服帖帖的,而且李维大多时候都听他娘的,头痛。”
    这种人以后就叫做妈宝,长不大。
    张淑慧一听就笑道:“再怎么河东狮她也见不着公主,除非公主主动说要按照民间的规矩来,否则谁能欺了她去?”
    “婉婉心善!”
    方醒真的有些头痛:“心善在许多时候就是弱点,被人抓住之后,那些要求你答不答应?还有一个,跟着她出去的嬷嬷可是掌管着她的对外事宜,要是个不妥当的,她的后半辈子就算完了。”
    张淑慧想了想,说道:“是哦!那下次进宫妾身就去求见太后娘娘,虽然说多事了些,可好歹也是多年交情的关切。”
    方醒点点头,“陛下那边不好插手有些事,皇后那边也不好涉足,就是太后娘娘那里。”
    “少爷,那等河东狮难道不怕皇家吗?”
    小白觉得自己都还对皇家保持着敬畏,一个普通人难道也敢藐视公主吗?
    张淑慧叹息道:“虽说是尚公主,可公主出宫了之后,还有几人能回来的?就算是回宫赴宴,多半是连皇帝和皇后的面都见不到。”
    大多数公主从出宫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直至死去。
    方醒随口交代道:“你这里也准备些东西,到时候送到太后娘娘那里去。”
    张淑慧说道:“妾身有数,这几年闲着就计算着各家可能的红白事,礼物早就拟好了单子。”
    “我媳妇果真贤惠。”
    方醒口花花的逗着妻子,张淑慧自然是照单全收。
    可张淑慧却知道丈夫心中的杀机渐盛。一旦那个李维果真不是良配,他最好祈祷太后最后看不上自己,否则方醒会让他知道什么是宽宏大量。
    “老爷,黄先生有事找您。”
    方醒对嘟嘴的小白说道:“跟着你家夫人好生学学,早日变成淑女。”
    小白一翻白眼,“少爷就喜欢哄人。”
    方醒一路到了前院书房,看到黄钟面色凝重,就问道:“什么事?”
    “伯爷,杨稷的事大概要板上钉钉了。”
    “说说。”
    方醒点点头,随即就在盘算着杨士奇垮台后,谁能接班。
    “刚接到到的消息,杨稷去年打人致死。”
    方醒哦了一声,然后抬起头,有些郁闷的道:“老杨是个好人,可就在孩子的身上犯错,御史们可得了消息?”
    黄钟点点头道:“最多三天,这些消息就会被送到京中。”
    方醒用手顶着紧皱的眉心,说道:“京城中不少人都该知道了,只是谁会去告诉他?还是说”
    黄钟微微前俯,说道:“伯爷,金幼孜不行了,有些人在盯着那个位置。若是杨士奇再下台,您想想看,这一下就多出了两个位置,人心浮动啊!”
    “辅政学士越发的重要了,陛下甚至想让他们实任六部尚书,有希望的那些人不会去告诉杨士奇,他们不会给杨士奇反应的时间,只想一击致命。”
    方醒揉揉眉心道:“金幼孜他这是被活活气病的。”
    黄钟咦了一声,问道:“伯爷,为何这般说?”
    方醒说道:“他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一心想改良儒学,当时在山东各地奔走,结果”
    “这个时机不恰当啊!”
    黄钟分析道:“您和陛下才和士绅们连番争斗,几乎是你死我活,这种时候去说改良儒学,伯爷,那些人没把他骂死就算是”
    黄钟苦笑道:“现在可不就是要被骂死了。”
    他问道:“伯爷,那可要告示杨士奇?然后咱们坐山观虎斗,好歹能看出谁跟谁是一伙的。”
    他分析道:“在陛下想让学士们担任尚书实职的当口,最有可能的就是六部尚书。在下觉得胡濙的希望最大。”
    “胡濙的希望是最大,剩下一人难说。”
    方醒觉得朱瞻基在辅政学士的责权上还在沉思,“辅政学士的责权一旦定下来,后世子孙怕是难以撼动这个格局,所以陛下要深思熟虑才行。”
    “那杨士奇那边”
    黄钟知道方醒的心思,可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会采取什么态度,这和人品无关。
    方醒没有犹豫,他微微摇头道:“杨士奇不会相信这个结果,唯一能让他相信的只有陛下,所以咱们就看着吧。”
    黄钟点点头,“最多三日后,就是风起之时。”
    方醒看着外面,悠悠的道:“风起了好啊!”
    起风了。
    青叶检查了一下门窗,然后去了寝宫。
    寝宫的门关着,两个宫女正在外面蹲着玩耍。
    “公主呢?”
    青叶忍住了呵斥的冲动,低声问道。
    两个宫女被吓了一跳,急忙起身答道:“青叶姐姐,公主刚才说累了,要歇息,不许人吵闹。”
    青叶点点头,然后凑到窗户边往里面看了一眼。
    玻璃窗里面是一层薄纱。
    薄纱遮挡着,视线内有些模糊。
    青叶努力的看着,恍惚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人,就放心了,回头叮嘱道:“等公主醒来了叫我。”
    两个宫女应了,青叶见她们很是乖巧,就说道:“玩耍可以,但是不可耽误了正事,否则仔细皮肉受苦。”
    “青叶姐姐,我们再也不敢了。”
    寝宫里,婉婉躺在床上,双目微微闭合,长长的眼睫毛在苍白的肌肤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黝黑。
    而在床边,一只大箱子同样静静的摆放在那里。
    时光悄然流逝
    长长的眼睫毛眨动着,那双眼睛睁开
    黑白分明的眸子呆滞,渐渐的多了惊惶之色。
    “方醒”
    “兴和伯没说?”
    朱瞻基站在大殿外面,身后是安纶。
    安纶说道:“陛下,兴和伯的消息是从商人那里来的,得了消息之后,方家没有任何动向。”
    如果方醒得知自家被东厂盯着,大抵也不会怪谁,更不会觉得皇帝薄情。
    朱瞻基皱眉看着他,说道:“兴和伯那边的人撤掉。”
    安纶愕然,然后恭谨的应了。
    “他若是要背叛朕,大概这世上朕就再无可信之人了吧。”
    安纶心中艳羡着方醒的圣宠历经三朝而不衰,可自己却只是一介家奴。
    “陛下,杨稷在泰和多有不法,去年更是打死了人,地方官也有所察觉,只是被人压了下去。”
    朱瞻基微微挑眉,淡淡的问道:“谁?”
    安纶知道这个谁的含义,低头道:“只是当地的一个官员。”
    朱瞻基微微眯眼,不知道是遗憾还是庆幸。
    如果是杨士奇出手庇护,那么他将会毫不留情。
    “杨大人说杨稷很老实,可泰和杨家却越发的富裕了。”
    朱瞻基冷冷的道:“做官的不发财,子孙族人可不会老实!”

第2531章 黑暗降临
    薛禄去了。
    方醒站在外面,听着薛禄的孙子薛诜在转达他的话。
    “……祖父说自己于国无益,只是大明如今的外患虽说看似少了,可都离得远,大明鞭长莫及,容易养虎为患,所以要时时盯着,自家也不可懈怠……”
    方醒点点头,“节哀吧,有什么需要做的,尽管说。”
    薛禄的长子早逝,薛诜作为第一顺位接班人早就在皇帝那里过了明路,所以薛诜此刻就是阳武侯府的当家人。
    薛诜突然落泪,然后微微偏头过去,强忍悲痛道:“祖父说曾祖父当年从陕西迁徙过来,在薛家岛开辟了薛家的源头,他排行第六,最得曾祖父的宠爱,如今一朝去了,他想……他想葬在岛上,葬在曾祖父的……”
    他突然失声恸哭,方醒拍拍他的肩膀,眼睛有些发热,说道:“好。”
    “大少爷,宫中有人来了……”
    宫中来的是曹斐,算是方醒的老熟人。
    曹斐疾步而来,见到薛诜之后就说道:“陛下心中难受,已经停了政事。陛下说了,阳武侯当得起忠武二字。”
    薛禄才去,皇帝就说当得起忠武,这就是谥号。
    能有这般恩宠的,在大明没几个。
    薛诜跪下谢恩,曹斐安抚了几句,然后和方醒一起出了阳武侯府。
    “陛下说老将们越来越少了,许多老将从洪武年间就在为大明厮杀,所以要敬重,要厚待。”
    对于皇帝来说,伤感只是暂时的。
    而老将们的离去,这是吐故纳新,换上来的新人则是皇帝的心腹。
    就是这么新老交替着,帝王的威权渐渐的被巩固,渐渐的被加强。
    方醒点点头,然后走进了暮春的微风里。
    薛禄是老人,而他是新人。
    这就是时代。
    大时代!
    回到家,小白正好要去厨房看晚饭,无忧带着珠珠也跟着起哄,说是要看花娘做饭。
    “去吧去吧!”
    方醒笑眯眯的许了她们,然后吩咐张淑慧准备东西,晚些让平安送去阳武侯府。
    “妾身知道了,只是想着阳武侯也算是英雄一世,陛下那里肯定会有恩旨,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忠武!”
    方醒说了朱瞻基给的谥号,至于追封的话,大抵就是国公。
    “忠武啊!这个谥号可不多见。”
    张淑慧有些羡慕,方醒也习惯了这种不同的观念存在。
    等他洗澡出来后,张淑慧突然说道:“夫君,土豆的事也该要着手了。”
    方醒点点头道:“此事你先别管,我这里有数。”
    张淑慧满眼幸福的道:“那时候他还是个小家伙,如今都成大人了,等以后他成亲生子,咱们俩就是祖父祖母……夫君。”
    “好,祖父祖母。”
    方醒觉得有些别扭。
    在以后的那个时代里,以他现在的年龄,按照普遍的婚龄,他的孩子才几岁呢!
    可现在眼瞅着再过几年就要做祖父了,真是有些梦幻般的味道。
    “结婚生子……咱们要慢慢的变老了。”
    ……
    “本宫老了。”
    太后坐在椅子上,小黑从外面跑进来,然后在她的身前摇尾巴。
    太后俯身摸摸它的脑袋,换来了更热烈的摇尾巴。
    “皇帝很好,太子也不错,本宫就算是到了地底下,见到了列祖列宗,见到了仁皇帝,也敢说大明昌盛,让他们也可以含笑九泉。”
    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听到这话,于嬷嬷赶紧劝道:“如今大明处处妥当,宫中也没有什么幺蛾子,娘娘您正好享享清福。平日里公主们也来,小皇子们也来,这便是祖孙同堂。等太子大了成亲生子,您可就是老封君了……错了错了,老封君哪有您这等福分,您啊!这是福气满满的,还福泽子孙呢!”
    太后摇摇头道:“太子是个好的,而且还机灵。端端有大姐的模样,明月也不差,只是玉哥看着有些羸弱,孙氏那边要提醒提醒,别太娇养孩子……还有婉婉。”
    于嬷嬷笑道:“长公主的事不是定了吗,那个李维年纪轻轻就是举人了,也就是比兴和伯年轻时差一些,长公主托付给他倒是合适,只是他那个老娘有些尖刻,得叫人告诫一番。”
    太后点点头,说道:“此事要着紧了,婉婉那边……本宫知道她不想离了宫里,可姑娘大了就得要嫁人啊!”
    于嬷嬷笑道:“这日子就是过出来的,只是要谨防不堪的那种。”
    于嬷嬷暗示的是赵辉。
    赵辉这个名字如今在皇室成了禁忌,宝庆公主的遭遇更是让皇室大为恼怒,所以在为以后的公主择婿时都加强了审核。
    太后的神色微冷,说道:“皇帝不是说要让公主的婚嫁少些规矩吗,若是再有不识好歹的,那也就别怪言之不预了!”
    她想起了婉婉,不禁叹道:“婉婉最近几年越发的孤僻了,几个孩子里面,最让本宫担心的还是她,所以出宫之后,要让人盯着。若是对婉婉不好?那本宫可不会吝啬逼迫皇帝。”
    于嬷嬷说道:“娘娘一片慈母之心,公主定然会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太后点点头,看着外面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