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金山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脸色凝重地慢慢说着:“当时的曙光厂,正处在内外交困的最困难的时期。几次所谓的战略调整之后,最精良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被日资企业合资走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农用车品牌和核心技术,以及生产加工设备,被战略合作伙伴整体搬迁到了西北,厂里的书记和总经理,跟着过去拿高薪去了。一个以研发生产车船用大型发动机的重点国有企业,只能生产农用三轮车车厢和金属构件。三个主要的车间,空空荡荡的,全厂能够正常上班的只有不到四百人,而企业全盛时期,仅一线工人就有七千人啊!”

第三百五十五章 部长来了(17)
    路金山说不下去了,声音有些微微地饮咽,眼角也渐渐地湿润了,以至于坐在他身侧的李正,伸出手来轻轻地拍着他的手背,安慰着他。
    “想想那时的情景,就觉得心酸。”路金山似乎觉察到了自己情绪的变化,赫然地咧嘴笑了一下,提高了嗓音说:“生产不正常,职工生活更是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几千职工下岗,加上家属就是将近二万人,日常生活都成为问题,加之多年积欠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等问题,使得那个时期,整个企业人心惶惶,看不到希望,更不知道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路金山竭力调整着情绪,慢慢地接着说:“那个时候,我正在安居楼工地忙活着,面对着很多觊觎企业厂房土地的开发商,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车间变成安居房,不让黑手再把我们的厂房也抢走了。那个时候我是欲哭无泪,有劲使不上啊!”
    “这话可是不准确啊!你这个身高八尺的堂堂汉子,当时可是哭的感天动地的。”李正感觉到了路金山的情绪变化,就打断了他的叙述,似乎是认真地纠正着他的说法,其实是想让他平复一下情绪,略带戏谑地说:“而且老厂长家的饺子,也是吃的狼吞虎咽的,这我可不是瞎说,齐省长是可以证明的。”
    “这我可以证明,而且是连呼哧带喘地从工地赶来,一身工作服带着汗渍,两个裤腿高高地挽起,像刚从河里打鱼回来一般。”齐天翔呵呵笑着回应着李正,看向路金山的目光饱含喜爱,侧脸对姚秉新缓慢地说:“在工地上忙碌着,可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工一样,被人忽视到竟然没有他的午餐,如果不是在老厂长家对付了一盘饺子,恐怕就要饿到晚上了。”
    姚秉新从齐天翔的眼光中,看出了他对路金山的喜爱,就不失时机地说着:“这就是我们以前国有企业干部的基本素质,干部首先是企业的排头兵,上班来的最早,下班走的最晚,要求工人做到的;更应该率先垂范。这是我们的政治制度和国体决定的,也是长期创新发展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手段是应该的,可不能丢掉我们自己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成果。这些我们企业管理干部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更要明白这个道理,摆正了创新发展与继承发扬的关系,我们的改革才能更顺乎民意,更符合国情。”
    姚秉新侃侃而谈着,忽然觉得自己又把话题引申开来,就温和地笑着对路金山说:“不好意思打断你的讲述了,还是请你继续回顾过去吧!”
    经过李正的调侃,以及齐天翔的添油加醋,特别的姚秉新的点评和拔高,路金山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听到姚秉新鼓励的话语,望着齐天翔,真挚地接着说:“齐省长和李书记来曙光厂调研的时候,正是厂子最困难的时期,企业开工不足,没有主导产品,研发和生产,既没有设备,也没有资金。职工大量失业和待岗,生活面临的困难,使得人心惶惶,看不到出路,更看不到希望。可以说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候,甚至连破产倒闭的资格都没有了。”
    路金山又不由激动了起来,但显然要比着刚才好一些,短暂调整了一下后继续说道:“齐省长来看过之后,敏锐地看出了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另外就是企业原有的科技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回去之后就着手促成了厂技工学校与省科委的对接,依托学校的软件教学和编程能力,推动软件外包项目在园区的落地,并协助园区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
    “文涛和他的研发团队,就是那个时期来到园区的,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很快就使园区有了一些起色,带动了试验机厂首先复苏了起来。”路金山侧脸看了一眼文涛,随即接着对姚秉新介绍说:“齐省长协助建立了园区,又争取园区升级为市管,并争取了宝贵的配套资金,并依托曙光厂发动机研发生产的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给企业开发生产电动车指明了方向,使得企业逐步恢复了部分生产,稳定了职工队伍,也稳定了人心。”
    路金山看着姚秉新兴趣浓厚地专注听着,就没有停歇,继续说道:“解决了生产恢复的问题,接下来齐省长就开始下力气,解决企业合资合作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不但理顺了与日资企业产权和专利问题,而且补缴了多年积欠的专利补偿款,以及偷漏的税款,让日资企业心服口服的补缴了欠款。同时,对于名为合作,实为侵吞国有资产,玩空手道的所谓资本运作,齐省长也已娴熟的技巧予以反制,官司打到了国资委和发改委,结果不但将搬迁走的设备大部分迁了回来,而且补缴了企业被强行剥离和占用的农用车品牌价值,使得企业真正地扬眉吐气起来。”
    “有了清缴回来的六个多亿元的资金,加上省、市政府配套的技术改造资金,企业引进了大量急需的数控机床和精密仪器,使得曙光厂的研发生产能力,一下子就上了一个新台阶。”路金山不由兴奋了起来,没等姚秉新有任何插话的机会,就急忙说道:“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特别是以电动车为主导的生产销售走入正轨之后,企业也就有了更加充足的时间和资金,进行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和开发,齐省长又不失时机地为我们争取来了军工订单,而且协调了我们与岛城船舶的强强联合。曙光厂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才算是真正看到了曙光。”
    “好啊!企业看到了曙光,这话说的太好了。”听完路金山的讲述,姚秉新再也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忍不住大声地赞叹道,随即望着齐天翔,激动地说:“企业从衰败到振兴的过程,尽管老路讲述的很简略,可我能听出其中的甘苦,特别是解决企业发展中积欠的遗留问题,很多地方政府都是避而不谈,或者是绕着走,生怕这些问题的解决,会暴露出更多的贪腐和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甚至会牵扯到现任的很多官员,你能不回避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可以看出你坦荡的胸襟,以及无私的情怀,让人佩服啊!”
    齐天翔看着姚秉新兴奋的神情,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下级单位领导的面,毫不掩饰的溢美之词,齐天翔感觉出来姚秉新深深的用意,也就不再掩饰自己的想法,缓缓地笑着对姚秉新说道:“姚部长说出了问题的实质,解决遗留问题,不但不能建功,而且还可能会出力不讨好,因此大多数人都觉得棘手,觉得难。至因为觉得难,并不是难在过程,而是将要达到的效果。”
    齐天翔看着姚秉新缓缓地点着头,就环视了会议室内众人一眼,刻意停顿了一下,突然莫名其妙的笑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也许是我是搞纪检监察工作的关系,本身又是研究行政法学的,经济法和行政法,以及刑法和纪律处分条例,我吃的比较透,而且我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对事不对人,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适用经济法的,就按经济法办事。如果不愿意好好解决,组织法和刑法,都有条款摆在哪里,用不着刻意地去找,因此问题往往都能顺利地解决。”
    齐天翔说着话,自嘲地笑着,仍然是温言温语地接着说道:“河海省官场给我了一个称谓,叫做铁血判官,我不知道这个称谓从何而来,但我倒是很喜欢这个称呼。起码在某些人看来,齐天翔知法、懂法,而且善于用法,只要我愿意做的事情,我都能依法依规做下去。不管是我做纪检监察工作,还是现在出任省政府省长,我都是这个观点,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永远没有结局的长跑,该付出的代价,谁也跑不了,天理昭昭,法理昭昭,我坚信不疑。”
    “说得好,对于你的执着,以及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我也是深信不疑。曙光厂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管拖得再久,也一样要解决的。”姚秉新呵呵笑着对齐天翔说着,随即似乎想起来什么,转向路金山和李正,诙谐地说道:“说了这么久,也听了这么多,不知道曙光厂的两位当家人,是不是就一直让我们听下去,还是先赏口饭吃,然后才接着说也不迟,肉末川沙再美味,也不能一顿顶一天吧!”
    姚秉新诙谐的调侃,立时引发了会议室内一片会心的哄笑,也提醒了大家汇报会可以结束了,在欢快的气氛中,齐天翔与姚秉新对接了一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地笑了。
    尽管没有说什么,可却似乎已经进行了心灵的交流。

第三百五十六章 部长来了(18)
    午饭很简单,就在曙光厂食堂吃的快餐。
    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食堂里就餐的职工不多,篮球场大小的餐厅显得空落,可从食堂的规模,也可以想象出企业鼎盛时期,这里的热闹景象。一个近万人的国有企业,每天中午在食堂就餐的职工会有多少,想一下就感到兴奋。
    大食堂确实实至名归,说是像篮球场大小,设置也还真像球场一样,只是球场的四面看台在这里变成了两面,尽管是在一个水平面上,可玻璃窗后面卖饭的厨师,就像是看台上的观众,静静地看着大厅里来来往往的职工,以及排列整齐的桌子边大快朵颐的食客。
    餐厅里整整齐齐排列着几排宽大的八仙桌,条凳齐全地摆放着,玻璃窗隔开了餐厅,也分化出了功能区。一米来高的水泥柜台贴上了洁白的瓷砖,显得干净整洁,玻璃拦就的隔断,既起到干净卫生的作用,也自然间隔出合理的内外。玻璃幕墙很长,整整占据了食堂一长一短两个面,柜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盆子和器具,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区,看上去很完备,也很有气势。
    这个餐厅齐天翔曾经来过,那还是几年前,餐厅的格局没有什么变化,可以前就是水泥柜台,没有瓷砖,也没有玻璃隔断,长长的柜台稀稀落落地几处地方摆放着食物,吃饭的人不多,售卖的厨师也很少,显得陈旧和落寞,与现在的景象对比明显,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齐天翔和姚秉新一行,在李正和路金山的陪同下,依次进入食堂。姚秉新立即就被食堂的陈设和布局吸引住了,缓步走到柜台前,隔着玻璃观看着里面陈列着的菜品。尽管有很多方盘被罩子盖着,看不清里面的具体内容,可姚秉新还是兴趣浓厚地一个个区域地看着,直到走到了柜台的尽头才停住了脚步。
    姚秉新略显兴奋地转过脸来,看着路金山问道:“像这样的食堂餐厅曙光厂有几个,平时都有多少职工在食堂用餐?”
    路金山看到姚秉新兴奋的神色,认真地回答道:“现在只有这一个餐厅,平时有将近二千职工在这里就餐。”
    路金山说着,似乎觉得没有完全说明白,就赶忙补充道:“以前餐厅很多,几乎每个车间都有自己的食堂餐厅,家属区也有一些附属企业的食堂。这是企业以前的规制沿袭下来的,因为曙光厂最初是军工企业,采取的是半军事化管理的方式,刚开始一天三餐都是在各自划片的食堂吃的。后来由于有了家属和孩子吃饭的问题,就改为了午餐在食堂,由企业免费供应,沿袭至今。由于距离太远,来往不便,现在很多职工都不再来食堂就餐了,由食堂集中送到车间,这样既方便了生产,也方便了职工。”
    姚秉新微微地点点头,似乎很满意路金山的回答,一圈转下来才心满意足地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耐心地等候工作人员端来饭菜。
    齐天翔始终平静地陪同着姚秉新观看着,没有插话,也没有询问什么,只是饶有兴致地看着,对食堂和供应的饭菜品种,频频点头,一副很满意的样子,而且为自己选择了一份面条,满意地解决了午餐。
    与齐天翔的作法相同,其他人也是随意地选择着自己喜欢的饭菜,或自己端着快餐盘取用,或由工作人员送到所在的桌子,一切看上去都那么自然,也显得平和随意。
    其实这看似自然的背后,还是透着很大的不自然。姚秉新和齐天翔就不要说了,这个级别的干部,不论是在餐厅,还是饭店食堂,自己取用饭菜都是罕见之极的事情。其他大大小小的干部,也大多如此,只要是部门领导,或者是单位的一把手,自己端饭盛菜都显得怪异,仿佛与身份不符。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习惯,需要有人伺候,才能把简单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一顿午餐很快就解决了,依然是乘坐游览车回到了办公楼前,却并没有再次上楼,而是换乘了来时的车辆,结束了这一次插曲似的视察。
    姚秉新对上午的视察很满意,上车之际还是不忘与路金山和李正交代着,一定要保证兼顾企业发展和职工生活改善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党组织在企业生产中的核心战斗力,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提高,而且还很有预见地提出,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曾经丢掉的东西,还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不但对路金山和李正交代着,姚秉新还特意对文涛给予了厚望,勉励他继续发扬自身的优势,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完善自己的经历,争取早日成为国有企业新一代开拓型的领导人。同时还刻意吩咐,企业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实际的帮助,可以到北京找他,他一定会鼎力相助。
    在众人热烈的掌声欢送下,姚秉新满意地率先登上了中型客车,并拉开了车窗玻璃,频频地向送行的人们挥手,直到车辆缓缓地启动,才含笑结束了这一切。
    按照行程安排,下来是要到陵水县视察的,然后是回到清河市,明天将要对河中市的考察。由于中间穿插了对曙光厂的视察,而且是将近一天的时间,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只好取消了对陵水县的实地考察,改为对清河市的视察,并听取陵水县应对水体污染的工作汇报。
    即使临时改变了行程,可清河市的正常视察时间也变得紧张,因此只能是加快节奏,从路途上抢回一点时间了。
    或许是车队速度加快了不少,也许是感觉到时间的紧迫,齐天翔觉得引路的警车的鸣叫声凄厉了很多,似乎也是急迫地赶路了。尽管明明知道这只是自己心中的感觉,但齐天翔还是愿意相信速度确实快了不少。
    应该提速了,不管是视察工作,还是环境污染事件,齐天翔默默地提醒着自己。

第三百五十七章 部长来了(19)
    似乎是配合着齐天翔的想法,清河市的视察就显得紧凑和高效了很多。
    车队直接开到了一个小区的门口,这是清河市无数个供水点中的一个,消防车将饮用水送到小区门口之后,通过手提小喇叭告知居民过来取水,然后有序地将饮用水灌入居民带来的各种储水器具中,放完了一箱水,再取就近装运,接着供应。一个一个这样的小区轮流供应,不定时、不定车,随到随供应,从早上开始,到夜深人静结束。
    由于只是饮用水源出现的隐患,居民其他的生活用水并没有什么变化,自来水公司仍然正常地供应着自来水,因此居民的用水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供水渐趋正常之后,排队取水的场景就渐渐地减少了,有时候消防车甚至还要等待着来人取水。
    听着王金龙低声的介绍,姚秉新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对这些变化很满意,又仿佛是对王金龙他们的举措感到满意,因此行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既没有走上前去与居民攀谈,也没有去慰问消防官兵,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有打扰这平静的供水场面。
    小区、居民住宅区、农村社区,几个点看下来,情况基本都是这样,经过初期的恐慌之后,居民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往日平静的状况,所不同的是附近时不时会出现消防车,而自家的饮用水还需要走出家门取用。
    一个个点看下来,没有了人群簇拥的场面,姚秉新似乎也没有了过多的激情,当车队最终回到了清河市政府,坐到了会议室里的时候,姚秉新似乎从平淡的视察中回味了过来,不由暗暗地长长的喘了一口气。
    陵水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赶到了清河市,专程来汇报县里应对水体污染的情况,由于陵水县是贵水河流入清河的第一个关口,全县饮水和农业灌溉,都是依靠贵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