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言辞冠冕堂皇,初听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不妥,可却是很牵强,不同意回归到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又不坚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只是从法理和法律上去找原因,请这位同学不要忘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初推行时,也只是一种政策,而不是法律问题,后续的完善措施也只是实践中的补充。”可以看出来,男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显然要高过刘丽莹,在众多同学的哄笑中,不由自主地继续说道:“农村太远,我们可以不去说它,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找依据,集体经济的优势在哪里,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没有感受,可教科书上我们却可以看得到。”
    男同学神情自若地侃侃而谈道:“王进喜、史来贺工业经济和农业领域的的楷模,是集体经济的大背景下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社会稳定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典范。这样的群体大量的涌现,产生的正能量足以使社会充满温暖,也充满向上的动力和凝聚了。可现在是什么一个情况呢?相信这女同学也有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大批量的集体经济从产生到消亡,谁是真正的受益者,而最大的受害者又是谁?改革开放的初衷和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是最大限度地改变人们生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不是创造无数的低收入和困难群体,更不是产生多少个亿万富翁,本末倒置的理论设计如果再有着合理合法的法理依据,那么我们的改革究竟所为何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国家展定义。”
    看着男同学洋洋得意的神情,听着他严谨周密的话语和观点,刘丽莹一时语塞,还真是想不出有力的话语来反驳,而坐在自己身边的同学们,似乎除了低声议论,也实在给不了自己什么实际的帮助,就不由咬紧了嘴唇,可也是心有不甘地恨恨地望着男同学,陷入了无助之中,只好求助地望向齐天翔,希望能得到省长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争论了,直面陈词,不留情面,也就是不同院系的同学在一起,才能有这样的场面,这很好,很有效果。”看到教室里有些混乱的场面,齐天翔摆摆手微微笑着,制止着学生们的议论,然后才是温和地对男同学问道:“这位同学观点很有针对性,也很有些系统性,介绍一下你自己,姓甚名谁,哪一个院系的学生?”
    齐天翔的话音不高,却很有震慑力,很快就将教室里的嘈杂平息了下来,注意力也渐渐转移到了齐天翔和那位男同学身上,也使得气氛变得不那么尖锐和对立,瞬间松快了一些。
    “我叫何浩,社会学院政治系研一的学生。”看到齐天翔温和的神情,何浩坦然地面对着齐天翔,声音清晰地说:“我也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是与田冬平不同的是,我来自海东市的海边渔村,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相对要好一些,因此田冬平同学经历过的哪些苦难,我感受不是很深。可作为社会学院的学生,这么多年我的注意力,也还关注着农村和农民的多一些。”
    何浩的目光从齐天翔的身上,转向了始终站着的田冬平身上,友善地笑着说道:“我所说的好一些,不是只是指的我们家,而是我们哪个渔村,欢迎有时间你能到我们家去做客。”
    “我们家在海边,曾经很长一个时期是靠出海打渔维持生活的,自从沿海水域开始水产养殖以来,很多的渔民就已经不再依靠远洋捕鱼生存了,而是依靠分给自己家的水域养殖海参、鲍鱼、明虾之类的水产增加收入。家庭劳力多的,水域经营的就好,反之就差一些,这也成为很多渔村通常的现象。”何浩看着教室里的同学们说着,随即才是看着齐天翔坦诚地说:“我们村不一样,从海域承包之初就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海域不分包,远洋捕捞不停止,而且建立了村集体所有的生产管理模式。逐渐组建了海产品加工厂,远洋捕捞船队,近海养殖基地,以及旅游餐饮一体化的渔家乐。对外是渔业集团公司,对内还是以前的作业队。”
    何浩看着齐天翔耐心倾听的神情,尤其是鼓励的眼神,就进一步补充说道:“这也是针对渔民的生产方式采取的必要手段,也很符合渔民的实际需求。远洋捕捞作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马力的捕捞船,还需要有接驳和运输服务的船只,而且每次出海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随着近海养殖业,特别是海域环境的变化,以及过度捕捞产生的后果,近海渔业产出已经很难满足生产量和消费需求了。”
    “小的机帆船和近距离的捕捞作业,已经渐渐不适应渔业生产的形势了,远洋作业就是必由之路,只有远洋和深海才能获取优质的海产品,也才能获得不菲的收入。”何浩很是娴熟地介绍着情况,而且脸上还浮现出一丝自豪和得意,认真地说:“从事远洋捕捞作业,需要的是船队,更需要多人多船的协作。一条大船动辄几百万元,一次远洋捕捞作业至少也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以及几十名渔民船工的劳作,还需要有船只运输和提供后勤补给,这是单门独户的渔民家庭根本难以做到的,也是想都不敢想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众人共同才能达到目的。”

第六百一十七章 进京述职(3)
    “我们村从以往与大多数渔村一致的情况,拥有两到三条渔船,经过这么多年的展,现在已经是有了一只十几条捕捞船,还有几十条运输和后勤补给船在内的船队,不仅可以轻松到深海远洋捕捞,而且还可以做到人歇船不歇,连续出海作业,既可以保证渔业收入,又可以避开国家每年休渔期对收入的影响。?”何浩并不准备就此停止介绍,而是饶有兴致地接着说:“远洋捕捞船队集中了全渔村大多数的青壮年,还有在外地招聘来的渔工,近海渔业养殖,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妇女从事的事情,由于海域集中规划,统一养殖,生产和管理也可以统一调度。这样既可以避免多种水产品混合养殖,产生的实际影响,也可以做到科学养殖,规模养殖。不仅是近海养殖,渔家乐和渔业加工厂,也是村里根据需要招聘和各家各户的人员进行经营。”
    直到说完了这些,何浩才有些达到了目的的意味,就郑重地看着齐天翔,也像是在对所有在场的学生们说道:“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生活的渔村,也是我亲眼见证的集体经济的优势和实际效果。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县和周边县市区,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村不少,可像我们村一样家家洋楼、户户别墅的村子真不多。不仅仅只是收入和住房,我们村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是免费提供给每一个村民和家庭的,尤其是像我一样进入大学学习的子弟,不但有奖学金、助学金,而且还有就业保证金。我们村几十户人家,几百口子人,除了出外上学和工作的,没有一人出外打工,而且还吸引了几百人来我们村打工。”
    何浩的话音刚落,就引起了一阵嘈杂的议论,还有一些善意的哄笑,既有对他们村生活现状的议论,也有对他的话语的认同。齐天翔耐心地听他说完,才微微笑着接过他的话来说:“何浩同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现实图景,很美好,也很诱人,引起大家的羡慕也是理所应当的,我也就此想替同学们问问何浩同学,面对这么好的农村生活条件,以及这么好的展前景,就没有想过回乡创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富裕起来的渔村更加的繁荣兴旺,文明和谐吗?”
    齐天翔的提问引起了同学们一致的掌声,也充分表达了同学们的心愿,这似乎是何浩早就想到并准备回答的问题,就微微笑着认真地对齐天翔说:“齐教授所说的问题,其实大学这四年就有不少同学问过我,尤其是临近毕业的时候,更是有人这样问过,包括我的父母也是希望我能回村工作,这样既可以离家近一些,也可以了却他们心目中为我娶妻生子的心愿,而且村子里为我们这些大学生回乡,也安排好了很不错的展和成长路径。”
    何浩神情自若地说着,丝毫没有卖弄和做作的成分,看向齐天翔的目光也真挚自然,坦率地说:“对于我自己的未来设计,我有自己的想法,村子里需要我们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回乡工作,希望我们用知识和智慧给渔村带来更大的变化。可这样的愿望社会也有,当初资助我们出来上学的渔村领导人,他们的希望是我们能有更大的作为,能够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不是我在为自己逃避回乡找借口,也不是我有更大的野心,而是实实在在的所思所想。”何浩听到了周边响起的轻微的嘘声,就停顿了一下认真地说:“当今社会处在大变革的时代,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当年改革开放之初披荆斩棘的开拓斗士,是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拓荒者,而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的成果巩固者,已经甘愿为改善和修正问题的进化者,因为随着我们这艘改革的大船走向深海,需要的就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胆略和勇气了,而是一群有智慧、敢担当的群体,驾驭和指挥着这艘航船走向更远的领域,去谋划更远大的理想和希望。我愿意成为这艘大船的一名水手,用自己毕生的才智为更多的人奉献和付出。”
    “何浩同学很坦诚,不管他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我们都应该为他的这份理想和热情鼓掌,因为一个甘愿为更多人付出辛劳和才智的人,不论成功与否,这份精神都是值得赞赏的。”齐天翔说着话,率先鼓起掌来,引了全体同学一阵热烈的掌声,随即齐天翔才看着站着的何浩、刘丽莹和田冬平,温和地说:“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这正是青年学子应该有的精神风范。大学交给你们的,不仅仅只是学识,还应该有境界和眼光,这才是大学应该做到的重要内容之一。”
    齐天翔神情变得平和,可眼光却凝重了起来,语重心长地缓慢说道:“散的思维,缜密的思考,细致的观察,认真地求证,这是对待一个问题或现象应该有的态度,也是必须的方法。理想和信念是坚持这种方法的动力,可以提高,也可以理想化,可对待现实事物,却需要认真求实的态度和方法,两者缺一不可。现实社会纷繁复杂,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成熟的例子可以复制,这就需要智慧的选择和判断,可以从历史长河中找依据,也可以在横向对比中借鉴,但不论是历史还是借鉴,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依靠群体的力量,按照客观规律去找寻出路,按照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点,这才是可以持续展,而且不出偏差的展观和方**。”
    齐天翔话一出口,就觉得生涩了些,随即转换了方式,扬了扬手中的纸条,依旧是微微笑着说:“展问题不是我们今天这堂公开课的主题,可以放到其他时间去探讨,我手里现在还有不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抱歉不能一一解答了。今天不能解答,可却并不是关闭了对话和交流探讨的大门,我希望能有机会与同学们交流,也很希望在座的所有同学通过信件的方式与我沟通。也许这种方式有些守旧,可也正因为其守旧,才有留存的价值。”
    齐天翔的话语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随着掌声响起,教室里的气氛再度火热起来。齐天翔似乎很满意这样的场面和气氛,静静地等到教室里平静下来以后,才温和地面对着田冬平说道:“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很感兴趣,这不是客套话,也不是表扬,而是实实在在的欣赏你的努力和探索,也愿意为你的调查和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农村空心化,导致的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后续展乏力的问题,以及农村基础教育缺少展动力的问题,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需要政府各部门,特别是民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做出努力,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那是官方的作为,需要统筹兼顾,更需要时间。”齐天翔看到田冬平激动的神色,依旧温和地说:“作为你一个大学生所做的调查和研究,或者说是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所做的努力,我希望你能继续下去,作为你研究生学业的方向也好,或者作为就业前的理论准备也好,都能有一个善始善终,对于你自己,对于你的家乡,都是一个完美的交代。”
    齐天翔的话语很多同学都听出来韵味,也引起了一片羡慕和赞叹声,齐天翔没有容这些声音继续蔓延下去,就接着说:“你可以继续你的调查研究,也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共同做好研讨和治理方案的设计工作,目的就是拿出你认为最可行,也是最有操作性的运作方案。时间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两年,不设底线和上限,经费由省政府拨付,作为省长调研项目进行列支,只对我负责。”
    齐天翔的话音未落,教室里瞬间就爆出一阵惊呼,这样的安排简直太过不可思议,谁也没有想到齐天翔会有这样的安排,更没有想到只是研一学生的田冬平,会有这样的幸运。成为省长项目的执行人,效果和结果不用想也能遇见得到。
    齐天翔摆摆手,制止了学生们的议论,平静地对田冬平说:“这样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你用自己几年支教和对待艰辛的不屈得到了,也是天道酬勤的必须,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我对你有信心。下一步你可以与我联系,提交你的实施方案,也可以联系我的秘书,或者是省政府办公厅,都是可以的,具体的细节咱们随后再谈。”
    齐天翔的安排引了更大更热烈的掌声,阶梯教室气氛火爆热烈,齐天翔的公开课也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久之后都是一场佳话被传递着。

第六百一十八章 进京述职(4)
    一进入郑明的办公室,齐天翔就被满屋堆放的书籍和资料压迫的局促不安。?不算小的办公室三面墙摆放的都是高大的书架,被各种书籍和资料占据着。书架前的地面上也是一摞摞的书籍和资料,一摞摞一直摆放到了屋子中间的办公桌前,使得办公室里除了这个办公桌,以及里外摆放的两个靠背椅外,几乎就没有了其他多余的空间了。
    与其说这是党校副校长的办公室,倒不如说更像一间图书资料室,或者说是藏书室更准确一点。不管是在北京工作的时候,还是到了河海省任职,这里都是齐天翔经常光顾的地方,而且也是可以不经预约直接上门的,只要郑明在里边就可以径直进入。这样的待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也就是齐天翔等少数几个郑明认可和喜爱的人才能有的厚待。
    齐天翔每次来,都感觉有种压抑感和压迫感,而且每次都感觉到书籍在增加,而空间在不断的缩小,可也就是这种感觉的持续,才让齐天翔对郑明的学识和修养,以及清心淡薄做学问的修为和执着所折服。身为资深的党建理论专家,桃李满天下的党建教育工作者,又担任着党校,甚至是中央党务工作的重要职务的高级干部,郑明身上并没有任何一点学者的傲慢和官架,也没有任何凌驾于人的霸道,始终是平和平易地待人接物,像极了邻居热心亲和的老者,总是给人安全舒心的感觉,多年来没有一点变化。
    “这哪像一个资深教授的办公室,到更像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间了。”齐天翔一进门就小心翼翼地避开到处摆放的书籍,打趣地望着周边逼仄的书籍说着:“这到处都是的书籍,压迫着身心,也压迫着智慧,在这里工作个十九年,一旦逍遥离去,会是爆出什么样的能量,谁也是难以预知的啊!”
    “你就说我青牛一骑过函关,从此终南不东还不就完了?我们**人就这么逍遥自在,读书求知的目的就是为了无欲、无为,终南隐居吗?老子可以五千言道德经倾诉他对天、地、人的理解,释迦牟尼可以以身饲虎体现佛的博大。可不要忘了还有老夫子呢,他的志向却是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一部论语既可以启迪人生,也可以指点江山。出世入世之间就应该是理想和信念的展示空间。”郑明站起身来,指指对面的椅子示意齐天翔坐,微微笑着瞪了他一眼,不无好气地说:“有一把椅子落座,难道还容不下你齐大省长了,你还要多大的办公室容身呢?”
    郑明当然知道齐天翔话语中的含义,也不介意他的揶揄,而是对他的睿智和恰到好处的表述感到高兴,这也是他打心里喜欢齐天翔的原因。齐天翔是有趣的,与他交往这是最直观的感觉,谁也不知道齐天翔的脑子里都有些什么,也不知道他会说到什么,跳跃的思维总能给人一阵震撼,一种启迪或意外。可这些却很难在他脸上看出端倪,更没有高深莫测的卖弄,纯净的眼神中透露出的也是坦诚和安然,让人不觉得任何的压力,更没有任何的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