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5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真正将政府法制系统,建设成为政府信赖,百姓信任,各执法机关信服的靠得住的工作机构,不辜负肩负的使命。“
    齐天翔的讲话被热烈的掌声再次打断,使得他不得不停顿了下来,借此环视着主席台上的各位,与大家交换着会意的眼神,直到掌声平息之后,才面对着台下接着说:“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任务,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像我身后的横幅上所写的,是全省机构改革工作动员会,是更好地发挥执法机关的行政效能,更好地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一次总动员,将开辟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篇章,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第七百五十三章 莱州盛会(7)
    讲完了政府法制工作,齐天翔讲话的重心就转向了执法管理和监督的问题上来,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特别是对执法管理乱像和执法扰民的现象,以及成因进行了很深刻的剖析。
    齐天翔的讲话很有针对性,也很平和,可却带有很强的领导意图,尤其是对台下众多的执法单位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受到所有人热情的关注和掌声支持,以至于不得不多次停下来等待掌声平息。
    这样讲讲停停,也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结束了讲话,获得了更为热烈的掌声支持,使得罗剑的主持不得不等待了很久。
    林东生和齐天翔两位主要领导的讲话之后,李前方作为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做了主题言。
    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并不是每年都会举办的重要会议,经常召开的也不过是政府法制办工作会议,规格和待遇要差的很多。不仅不可能邀请到省委书记和省长参加,就是主管副省长也只是到会讲一下话,象征性地表示一下重视和关心,更多时候能够参与会议的,除了省政府办公厅的秘书长,也还就是主管副秘书长了。
    这也是有着很严格的规格限制,可在李前方却是心里很不平衡的事情。省政府法制办尽管明确为正厅级编制单位,他李前方也在很多年前就明确了正厅级待遇,虽然是括号标注的正厅级,可李前方却是经历了法制办展全过程的,甘苦自然心知肚明。
    省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很多年前就有,最早时是设在省司法厅的一个内设机构。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之后,随着国务院对口关系管理的便利,将设在司法厅的依法治省办公室收归省政府办公厅,改名为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可也只是办公厅下属的处级处室,既没有财权,也没有人权,可以说就是一个临时筹起来的单位。
    可随着回归省政府办公厅,特别是接受国务院法制办业务指导之后,法制办的工作任务和业务工作多了起来,尤其是国家依法行政战略的提出和建设法治政府,成为一种有着很强经济和社会展问题时。政府法制工作迎来了最好的时期,不仅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且级别也明确为副厅级,成为办公厅管理的可以内设处室的特殊单位。
    李前方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从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位置上,调任任副厅级的法制办主任的。上任伊始还没有反应的时间,就面临着全国范围内的执法普查工作,在人员、交通工具、资金和资料都不完备的情况下,李前方就开始了全省的奔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全省流放。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李前方是既开展执法类型和项目的普查工作,又协助各地抽调人员组建政府法制办,还承担着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及建章立制工作。尽管李前方有着一副说不烂的铁嘴钢牙,有着河海省“十三不靠“和李公子的名头,素有天不怕地不怕的秉性,更有敢于蔑视所有高官的自负,自称河海省没有他不敢推门就进的办公室,是河海省官场人人皆知的刺头。可面对严峻的工作状态,以及基层重重的阻力,即使他李前方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开口骂娘,也还是难以推动法制办全省开花的目标,只能是心有不甘地回到了省城。
    为了给基层政府法制办的建立争编制、争待遇,一向看上去玩世不恭的李前方认真了,据说为此还跟办公厅秘书长拍了桌子,官司一直打到了主管政府法制的副省长林东生哪里,最后还是林东生拍板强制各地设立政府法制办,并确定了人员和编制数量,算是理顺了政府法制系统的管理体系。
    也就是因为这场争权行动,客观上也为省政府法制办理顺了机构。尽管还是又办公厅代管,可法制办却独立出了办公厅序列,成为了拥有四个业务处室,一个行政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并有了自己的办公楼的独立单位。因此,很多人都在传说李前方与秘书长拍桌子,目的还是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不管议论怎么说,李前方最终实现了法制办的正规化建设,并最终坐稳了法制办主任的位置,不久之后更是先于法制办完成了级别升级,尽管只是括号待遇,可也能够与所监督的委办厅局的头头们平起平坐了。
    李前方很有能力,也很有一些工作方法,可由于他公子哥的秉性,还有不可一世的眼中无人和不可一世,使得驾驭起来很是费劲,也很伤脑筋,所以能够用他和欣赏他的人并不多,而他能够看上眼的人也不多。也就是这样的原因,李前方和法制办事情办的不少,成绩也很大,可却没有获得过多的表演和赞许,他也没有再往上走一步的机会了。
    李前方似乎并不是很看重这些,依旧是我行我素地做着自己该干的事情,依旧是该骂娘骂娘,该拍桌子照拍桌子而且牢骚怪话始终不见少,就这样也就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却没有想到临近谢幕,还有一个盛大的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等着他。
    对于个人仕途,经过这么多年的摔打,李前方看得很淡。因为父辈的关系,李前方的仕途似乎与自己的能力无关,甚至与他的存在无关。
    所谓成也父亲,败亦父亲,这些看似残酷的事实,在李前方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父亲,不仅为这个国家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了这个家庭的存在,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李前方很小的时候起,就很少能够见到父亲,可却时时处处能够感觉到父亲的存在。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许多人的神情和目光中,都能够感觉到父亲显赫身份带来的荣耀,还有无处不在的影响。从小学到中学,以及当兵入伍,李前方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自由和选择,都是在父亲的安排下一步步走过来的。
    当兵是在父亲下属的部队,一天连队没有下却得以提干成为军官,部队大院成了他的新的人生舞台,别人多年奋斗苦撑苦熬才能获得的东西,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这一切都得益于父亲的福荫,曾经给了他很多的荣耀和自豪,可却感觉压抑和无奈,享受的同时,也产生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恢复高考的时候,李前方瞒着父亲办理了退伍手续,并顺利考上了河海大学,成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大学生。可就这次唯一的自作主张,却引起了父亲强烈的震怒和不满,按照父亲的设计,是要让李前方在军营建功立业的,而李前方的几位哥哥姐姐都是按照这样的轨迹成长的。可李前方却自作主张擅自离开了军营,这怎么能不让醉心军旅的父亲震怒和失望。
    尽管自己选择了退伍高考,可毕业分配却以父亲的强制安排而告终,进入了省政府办公厅,又回到了父亲的羽翼之下。李前方一番的努力,结果依然是没有逃出父亲的手掌,心灰意冷的李前方,自此就再也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也再也没有了叛逆之举。
    父亲离开了权利位置,还有父亲的部属和继任者,权利的阴影始终没有离开李前方,父亲可以离休,可李前方却离不开省政府办公厅,几十年间就在省政府的各个内设机构中混着。尽管职务也做到了正厅,可却始终难以舒张自己的志向。
    李前方不在乎自己的仕途,可却不能不在意法制办其他同志的前途,因此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部属疏通着关系,创造着一切顺利的条件,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心安理得,就如这次的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就被李前方重视,并认为是一个难得展现法制办工作的机会。
    李前方明白这些,也清楚自己该如何的表现,讲话中既对省委、省政府,以及各方面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对这些关心支持推动政府法制工作进行了高度的肯定。与此同时,更是不遗余力地对政府法制系统的工作,特别是基层法制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给予了极大的赞扬和肯定,尽管有着很强的自夸意味,可其用意却是十分明显的。
    李前方不长的言时间,除了一些必要的数据是照稿宣读以外,基本上是不看稿子的,可却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显示了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工作的熟知,而且始终情绪高亢,充满激情,与往日玩世不恭的李前方,简直是判若两人,也让人有刮目相看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不仅主席台上的很多人有,台下坐着的听众更是感觉明显,可却一点也不显得意外。毕竟善变的李前方,总是变幻莫测,怎么样的表现都是正常的。

第七百五十四章 莱州盛会(8)
    李前方发言之后,上午的大会就宣告结束了。这也是全省性会议的一般程序,主要领导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主题单位负责人发表主旨发言,也就等于是完成了会议的重要议程,随着新闻报道的见诸报端,会议的重大使命也就达到了。
    下来的议程就进入到小会程序,除了闭幕时的再次集聚,是不再进行大会了。这样说的意思,只是说明了领导的时间安排可以灵活,也就是说不用再参加下面的会议,只需要在闭幕时再发表重要指示就可以了。
    大会结束,全场起立,掌声欢送领导离开。这都已经是进行了无数次的程序,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安排,领导也能坦然地接受,享受着这份尊崇和权威。
    林东生和齐天翔等领导,依旧是在肖朝贵和李前方的引领下,在众人的掌声中,缓步离开主席台,依然是走专用通道,然后乘车离开体育馆。尽管没有人刻意地介绍,可每一个人都清楚,下来的目的地就是政府宾馆了。
    政府宾馆其实就在体育馆附近,步行的话也不过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可这样盛大的场合,这么多重要的省领导光临,无论是从安保角度,还是领导形象考虑,没有人敢于安排领导安步当车,当然几分钟的车程,也就是正常的事情了。
    莱州市政府宾馆,与体育馆一样,都处在老城区。其实也不仅仅是这些,就连政府驻地和一些重要的教育、医疗、娱乐设施,也都设在了老城区,这也是历史沿革必然的结果。
    没有莱钢就没有莱州市,这话说起来有些夸张了,可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最早时的莱州市的雏形,只是华沂市下辖的沂县的莱阳镇,因为扼守华沂山区咽喉,古来就是河州连通华沂的交通要冲,有着很悠久的商贸史,也使得这个小镇有着不俗的名声。
    在物流相对落后的时期,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还只是骡队,以及一些简陋的手推车,马车等车辆很少,行走的速度和距离,都是很慢、很短的,而处于道路之间的驿站和集镇,就充当了重要的补给休息的作用,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从河州出发的行旅,经过很多时日的奔波,来到莱阳镇,修整和补充之后,从这里出去就要进入华沂山区,艰险和困苦的旅程就要开始了。因此在这里的修整和补充,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同样的原因,从山区过来的行旅,经过了漫长山路的困苦之后,更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休息,使得这个集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除了行旅和骡队必要的休息和补充地,莱阳镇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换站的作用。山区来的运输队伍,由于不熟悉山外的地理人情,往往在这里将货物移交其他队伍,而同样的原因对平原过来的队伍也适合。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在这里都得到了满意的结局,换货之后,山区的运输队伍仍回山区,平原的重回平原,各取所需地从事着熟悉的买卖。
    可再好的规划也需要榫对卯的时候,有时候山区的运输队伍,没有遇到信任和熟悉的平原队伍,或者没有理想的货物需要进山,这就需要等待。山外的运输队伍,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等待的结果,极大地促进了莱阳镇的人流和物流增加,繁荣的基础上也催生客栈和餐饮业的发展。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商贸重镇的厚重,使得莱阳镇具有了独特的餐饮商贸化和积淀,也使得交通重镇的标签给了这里无上的荣耀和资本,即使没有莱钢的出现,这里也会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和前途。
    也正是由于地处平原和山区的缓冲地带,国家工业布局和战略调整时,首先就选中了这个地方,将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定位在了这里。究其原因不外乎这里地势开阔,依山傍水,有着广阔的土地也有着充足的水源供应,适合建立大型钢铁企业对土地和水源的基本需求。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可以就近利用华沂山区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减少运输成本。
    也就是这样的考量,最终使得莱阳镇变身成为莱阳市,尽管钢铁厂是在莱阳镇以西数公里建设,可莱阳镇的历史却不复存在,成为了保障钢厂生产和生活的后勤基地。
    随着钢厂的建设,莱州市也随之应运而生,县级规格的莱州市定位就是为钢厂服务,设置地点也自然放到了莱阳镇。初期并没有大规模的大兴土木,而是本着先建设后生活的原则,规划着钢厂和莱州市的发展,莱阳镇发达的客栈和餐饮服务,给建设初期的钢厂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为钢厂建设助益很大。
    钢厂的投产和产生的巨大效益,使得作为钢厂服务区的莱阳镇,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建设时期,尤其是莱阳市政府的成立并定址莱阳镇后,钢厂对这里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设计。按照当时奉行的多快好省的思路,莱阳市的建设采取了比较科学和超前的规划,商贸服务体系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工厂和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都集中规划在了钢厂附近,市政府所在的城区,重点发展的只是教育、医疗、商贸等设施,而且考虑到钢厂的规格,以及经常要接待来自中央部委和省里的重要领导,招待所的规格和建设水准很高,完全是以接待重要领导的要求建设的,初期取名也是钢厂接待处,是不对外开放的内部机构,后来才渐渐发生了变化。
    钢厂接待处,就是现今莱州政府宾馆的前身,只是已经今非昔比了。最初平房小院园林化的接待处,因为变身为对外营业的政府接待宾馆,容量和接待会议量已经远远达不到要求了,特别是莱州市升格为省管地级市后,更是难以适应庞大的接待和会议需求了。尽管经过了多次扩容改造,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推倒重建,只是相对原貌和规格的选择,依旧是倾向于园林化、庭院化的建筑风格。
    从宾馆外面看去,在众多高大的绿树掩映之下,初来乍到的人很难凭感觉判断,眼前的一大片绿色之中隐隐所见的建筑,究竟是住宿的宾馆,还是供人休闲旅游的公园,只有沿着绿树环绕的道路走进去,才能一窥其中的缘由。
    沿着高大雪松护卫着的静谧的道路,车行很久才来到一处仿古建筑前,远处是根本看不到这里的,只有走近之后才清楚地看出宾馆的端倪。眼前所见,应该说是一个仿古建筑群才更为准确,几排三层重檐建筑围成了一体,将一个古色古香的门楼拱卫的异常庄重。
    走进门楼,一处庞大的庭院呈现在眼前,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嶙峋怪石、修竹花圃,这些园林建筑中的要素,在这里都得到了了完美的集合,使得宾馆的概念被大大的淡化了,依旧是置身山水园林中的感觉。
    这样一个置身园林中的宾馆,齐天翔曾经来过几次,每一次的感觉都很是不同。除了感叹中国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感慨建筑与园林融合产生的视觉美之外,更多的感触还来自于建筑本身。一个置身园林中的园中之园,在莱州这样一个中小城市出现,既有迎合钢厂建设的原因,更多的也还是规格和待遇的问题。这么大一个建筑群,这么精到的设计和规划,也就是有着庞大财政支持的钢厂和地方政府,才能建设和运营的,计划经济造成的铺张和奢靡,是不考虑投入和收益比的,这样不计成本的浪费,造成的社会危害表面上显现不出来,可却是不容低估和忽视的。
    尽管齐天翔有着这样哪样的想法,可宾馆门前下车,齐天翔却没有丝毫的迟疑,紧随着林东生的节奏走进了宾馆,似乎根本就看不出齐天翔内心的波澜,更看不出他的情绪变化。
    进入宾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