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真没想到崔贵妃会在要不要给姝贵人封妃的这件事上与皇上死扛,还联合了一大帮妃子去仪清殿绝食请命,不想都被恼羞成怒的皇上关了禁闭。
而她,却因为前段时间不小心扭伤了脚,没来得及参加她们的请命,反而因祸得福的被皇上带到了西山行宫。
要知道,这样的殊荣,以前都只会属于崔贵妃一人。
她不动声色的先是给建武帝斟上了一杯酒,然后出言训道:“三儿媳妇,你就坐在他旁边怎么也不知道劝着点?你不知道他一喝多了就有点管不住自己么?”
在这种事上,自己先发制人,总比让皇上来开口问罪要好得多。
此刻的三皇子妃早已吓得脸色铁青的趴在了地上,她知道皇上并不喜欢她那个嗜酒的丈夫,因此平常为人处事都一贯的保持低调。
而窦德妃一见她那瑟瑟发抖的模样,心中就更是不喜了。
不是她说,别人家的儿媳妇个个都是八面玲珑能说会道之辈,就她家里这个,木讷得要死,遇事只会像只缩头乌龟似的低头求饶。
她有时候都在怀疑:是不是崔心月故意指了个这样的人给儿子,为的就是让她在关键的时候拉后腿?
窦德妃心道这个人她是指望不上了,目光一转的便看到了跪坐在邻桌的姜婉。
从刚才三皇子不小心打翻杯碟开始,姜婉就一直密切的关注着高台上的动向,见窦德妃一脸若有所指的看向自己,姜婉也就盈盈的站起,向外碎走了几步再恭恭敬敬的跪拜了下去:“回皇上和德妃娘娘的话,刚才因听闻三皇子殿下头头是道的介绍起今日所饮用的葡萄美酒,臣妇一时好奇便多问了两句,三皇子殿下一时说得兴起这才不小心打翻了杯碟,要真算起来,当算是因臣妇而惹的祸,恳请陛下和娘娘恕罪。”
“哦?老三,你对这葡萄酒还有研究?”建武帝一听,也不再追究刚才究竟是什么原因打翻了那些杯碟,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萧睿昔道,“不如说来与朕听听。”
那萧睿昔一听也是来了兴致,如果让他分析朝中大事他肯定是两眼一抹黑的什么用不知道,可要让他品酒论酒,他却可以神采奕奕的说上三天三夜不停歇。
窦德妃见姜婉一句话,竟然轻松的就将建武帝的注意力给引开了,不由的就对她高看了一眼。
她端了桌上的一道胭脂鵝脯对站在身后服侍的人道:“去,把这道菜也拿去给晋王世子妃尝尝。”
其实今日大殿上,大家案桌上的菜色都一样,姜婉的桌上也有着这么一道胭脂鵝脯。
可德妃娘娘赐下来的菜,自然又有不同,至少这是一种善意信息的释放。
姜婉跪坐在那,冲着高台上的德妃娘娘拜了拜,就当是谢过娘娘赐菜了。
窦德妃见了,欣慰的笑了笑,端起了面前的水晶杯轻抿了一口,看向了别处。
第119章 封妃
坐在另一侧的姜姝对于这殿上发生的事却显得有那么些心不在焉。
她用手指轻轻的摩挲着手中水晶酒杯的杯口,心里却想着怎样才能让皇上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晋封她的位份?而且那个总是坏她好事的崔贵妃不在,如不抓住这次机会的话,回了皇宫后,她必定又是百般阻挠。
一想到昨晚自己昨晚伺候皇上食用芙蓉膏时,他那满口答应的松快模样,姜姝就觉得满心激动。
当日进宫时,她为自己能当上一个正七品的贵人还小小的得意了一把,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博得皇上的宠爱。
可入宫后,她才知道自己的地位有多低,随便遇到个什么人,她都得给人让道行礼。
这样也就算了。
最气人的是,当她和那些妃子们聚在一起时,也不知是她们嫉妒自己,还是因为人微言轻,往往只要她一说话便会冷场。
如此几次之后,她都借口天气炎热,不耐烦去园子里逛了。
可这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她也不能永远这么让着她们呀,不然的话,这辈子不都只有被人踩在脚下的份?
贵、淑、德、贤的四妃之位她是不敢妄想,但至少也应该是一个让别人见着她行礼,而不是让她总给人行礼的妃位吧?
姜姝也就细细的看了眼建武帝。
虽然她以前不善察言观色,但在与建武帝相处的这一个月里,皇上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烦闷,她还是能把握一二的。
至少他现在就是圣心大悦。
姜姝放下手中的水晶杯,示意身旁负责添酒的宫女将装有葡萄酒的水晶酒壶递给她,然后笑意盈盈的对建武帝道:“听得三皇子殿下这么一说,原来这西域进贡来的葡萄美酒竟然和芙蓉膏一样也是延年益寿的佳品,皇上不妨再多饮上几杯。”
姜姝虽是轻言细语,可她却是有意将“芙蓉膏”和“延年益寿”特意说得重了些,也是想借此来提醒皇上,昨晚说过的话,今天千万可别忘了。
正在兴头上的建武帝先是微微一迟疑,当他看到姜姝那略带天真的大眼睛看着自己时,便想起了自己之前和她说过的话。
封她为妃么?
虽然最开始只是自己一时兴起说过的话,可是君无戏言。
建武帝微眯了眼。
帝王之术,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
他用崔贵妃背后的崔家制约着镇国公佟家,又用李淑妃和窦德妃背后的李家、窦家牵制着崔家……
让他们既不能一家独大,又不能彼此联合。
这些年,他让萧睿昭坐着太子之位,却又在诸多场合力捧萧睿呈,也是出于这个道理,因为他是决不允许他们之中的任何一方坐大而威胁到自己。
可自从崔贵妃接替了康懿皇后掌管了六宫之后,他刻意营造的那种平衡局面却被破坏了。
在后宫一家独大的崔心月竟然能联合那些妃子来要挟他,这可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
他需要一种力量来打破这种联合,这个有点楞头青的姜姝……也许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想到这,建武帝便笑了起来,举起了手中的水晶杯朗声道:“今日难得喜庆,朕就再宣布一个好消息,静贵人姜姝丽质轻灵,风华幽静,深慰朕心。即日起册封为芙蓉宫寿妃,享正二品俸禄。”
正殿里的众人均是一愣,而早有了心里准备的窦德妃最先反应了过来。
她就知道,皇上不会无缘无故的只带了她和姜姝来西山行宫,因为她是后宫之中唯一一个没有参加绝食抗议的妃子!
一想到这,她立即侧过了身子向着建武帝行了个大礼,大声道:“臣妾恭喜皇上!恭喜寿妃妹妹!”
正二品寿妃?
姜姝在听到这个封号时,就已经在心里暗暗的计较起来,贵、淑、德、贤四妃是正一品,她这个正二品也仅仅次于她们四人,作为一个进宫才一个月的新人,已经是很不错的收获了。
而高台之下的姜婉却惊愕在大殿众人的道喜声中。
姜姝真的被封为寿妃了?
就是上一世最后自焚在如意轩的寿妃娘娘!
看着正一脸洋洋得意的姜姝,姜婉的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那这一世,姜姝会不会重蹈上一世那个寿妃娘娘的覆辙?
在这大殿之中,和姜婉同样惊愕的还有一直坐在角落里几乎没有什么无存在感的姜妧。
因为太子萧睿昭被留在了京城监国,她以太子良娣的身份就只能陪坐于末席。
但心中的那份不甘,却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一个成了正一品的世子妃!另一个成了正二品的宠妃!
品级竟然都比自己高!
那是不是以后见到了她们,自己都得给她们行礼呢?
要知道,在一个多月以前,她们两还要视自己的脸色行动,靠仰仗着自己的鼻息而活。
想到这,姜妧内心就沤得却无处发泄,面上还要摆出一副与有荣焉的幸福表情。
“这真是恭喜你了~!”也不知道是谁在姜妧的身边多了句嘴道,“有了个在皇上身边说得上话的妹妹,看那崔莹莹以后还怎么狂!”
一句话,说得她心如擂鼓!
这些年她斗不过崔莹莹,不就是宫里缺了一个像崔贵妃那样帮自己说得上话的人么?
而现在,一母同胞的妹妹成了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寿妃,那是不是说,自己也可以在府中碾压崔莹莹那个贱人了呢?
一想到这,她就想放声大笑。
姜妧向跟自己说话的那人看去,只见一个和自己一样,一身侧妃打扮的花信年华的女子正拿着帕子掩着嘴冲她笑。
“你是……”姜妧迟疑了一把,确信自己并不认识她。
“姜良娣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只见那女子又笑了笑,“九年前我可是与娘娘一同候选,一同入选的人。只是娘娘去了太子府,而我则到了七皇子府。”
七皇子府?崔家的人?
瞬间反应过来的姜妧也就微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的人,也就不知道她刚才对自己的恭贺到底有几分的真心实意。
毕竟连她这个身在后宅的人都知道,这些年,七皇子萧睿呈一直在和太子萧睿昭你争我斗。
第120章 芙蕖
那女子见到姜妧一脸的警觉,不由得低头一笑。
“我知道娘娘您在想什么,我只不过是单单不喜欢崔莹莹这个人而已。”说完,那女子施施然的离开,仿佛她刚才只是不经意路过姜妧身侧而已。
姜妧看了眼远处高台上正巧笑嫣然的姜姝,她身侧的那个男人已是花甲之年,却变得比以前更好猜忌,这也让萧睿昭变得越发的小心谨慎、步履薄冰。
毕竟在没坐上那个位置之前,谁也不敢以胜利者自居。
因为当年废后郭氏一门的灭门大案,就是前车之鉴。
姜妧收了思绪,正想着要如何才能跟姜姝说上话时,就有一个身穿着绯色女官袍服的人寻了过来。
“良娣娘娘,我是寿妃娘娘身边服侍的芙蕖,”那女官也没多和姜妧客套,而是直接摆明了身份道,“寿妃娘娘想在宴会后邀娘娘和晋王世子妃在杏花斋一聚。”
然后也没问姜妧的意见,仿若只是过来通禀她一声而已,说完便告退,神态之间的倨傲之气,让姜妧感受到了当年初入太子府时所受到过的怠慢。
而接到这一消息的姜婉则是看向了身旁的萧睿暄,她没想到姜姝竟会想要见到自己。
萧睿暄却笑道:“去见见也好,你们毕竟是姐妹一场,只是应有的礼数却不可少,可别忘了,她现在是当今皇上的宠妃。”
散席后,姜婉见到了之前领着她进殿的小禄子,便让他将自己带到了杏花斋。
当她赶到时,姜妧和姜姝两人正坐在西次间的临窗大炕上喝着茶,半支起的窗棂外一株枝繁叶茂的芭蕉树正挡住了直射而来的阳光,给屋内带来了一丝阴凉之意。
“臣妇姜婉见过寿妃娘娘,见过良娣娘娘。”一进屋,姜婉便记着萧睿暄叮嘱过的礼数,规规矩矩的给姜妧和姜姝行了大礼。
姜妧一见,忙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将姜婉扶了起来,笑道:“都是一家子的姐妹,讲这些虚礼做什么。”
姜婉低着头,顺势而起,却用眼角的余光扫到姜姝却是稳如泰山的坐,但脸上的表情却显得十分的受用。
姜妧要扶着姜婉与自己同坐,姜婉却谨守本分地避到了下首的太师椅上虚坐了。
“给晋王世子妃也上一杯茶。”姜姝扫了眼姜婉,拿着腔调的跟身边的人吩咐着,她身侧的小宫女应声而出,不一会的功夫却换了个女官端了茶上来。
姜婉正准备与那女官一番客气着,可在抬首的一瞬间却愣住了。
看那女官的眉眼,分明就是上一世的寿妃娘娘,只是为什么这一世她却成了姜姝的女官?
“怎么?我这女官的脸上长了花么?”坐在大炕上的姜姝不动声色的拨弄着茶盅盖,斜着眼睛挑眼看姜婉。
而那女官而是一脸戒备的看着姜婉,甚至有一瞬间还让姜婉感觉到了一股杀气。
姜婉暗自心惊了一把,却是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掩嘴笑道:“真是失态了,这位姐姐的玲珑耳坠好别致,竟让我一时看得出了神。”
听闻这话,那女官脸上的神色一松,这更让姜婉察觉到刚才确实不是自己的错觉。
“那是前些日子内务府送过来的新样子,可惜我不怎么喜欢。”姜姝的眼光一转,一脸满不在乎的说道,“你若是喜欢我送你一对好了,反正我那还有很多。”
深知姜姝那爱显摆的个性,姜婉便笑着应承道:“多谢娘娘赏赐,都说内造的物件精巧又细致,在宫外根本就是有钱都买不着。”
这样的话,上一世姜婉不知道听那些进宫领了赏的贵夫人们说过多少次,简直是闭着眼睛就能信手拈来。
姜妧听着姜婉这话里满满的奉承意味,就颇为诧异的看了姜婉一眼。
在她心目中,姜婉就是个木讷得像个算盘珠子一样的人,什么时候竟也会说这种八面玲珑的话了?
“我们姐妹几个难得相聚一场,不如借着这机会多说说贴心话,”姜妧笑道,“特别是三妹妹,现在贵为皇妃,以后若想见怕是更难了。”
只见姜婉一边喝着茶,一边摆出了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而姜姝却是满脸的不屑,倒让姜妧站在那显得有些尴尬。
其实姜妧也知道,她们三姐妹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姜婉和姜姝更是多年的面不和心也不和。可她和姜婉不一样,只要萧睿暄那个病痨鬼不出事,姜婉这辈子便可衣食无忧,可她却还要和崔莹莹继续一争高下,没有姜姝的助力可是不行。
想着几个姐妹间,绝不能冷场的姜妧看了眼姜婉,便一脸关心的问道:“二妹妹嫁到了晋王府,可还觉得好?”
姜婉在心里冷笑,她就知道姜妧会挑软柿子捏。
“也无外乎好不好,”姜婉低了头,一脸为难的说道,“世子爷的身体不好,平常吃的药倒比吃的饭还多,像今日这样毫无预兆的晕倒也不是第一次,真真有好几次都把我给吓坏了……”
一想到萧睿暄惯常在人前装弱,姜婉也就不遗余力的帮他煽风造势,还佯装害怕的擦了擦眼角,好似吓得掉出了眼泪。
姜姝从小就不喜欢这个只比自己大了一岁多的庶姐,有什么事都要超出她一头。
今日亲眼见到那个病怏怏的晋王世子后,她心里就有了一股说不出的得意。
她抬了眼角看了眼姜婉,又轻饮了口茶,反倒是一口艳羡的叹了句:“可到底是少年夫妻呀~!”
姜姝这没由来的一句话,听得姜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姜婉更是听得莫名其妙。
依照姜姝的个性,她可不是会说这种话的人。
三姐妹间本就没什么话好说,而姜姝将她们二人招来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显摆一下现在自己过得有多好,见到自己的目的达成了,她也就轻打了哈欠道:“这刚用过饭就容易乏,皇上那还等着我过去伺候,也就不多留两位了。”
说完她站起身来,唤了之前一直守在屋外的女官进来,扶了她出去。
第121章 醍醐
本是想与姜姝好好絮叨絮叨姐妹之情的姜妧见正主已经离开,也就神色黯然的和姜婉道了别,她还想着去崔莹莹那看看。
毕竟谁也没想到这一场本为柔嘉郡主举办的朝贺盛会的最后赢家竟然会是姜姝。
一想到这,她就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崔莹莹脸上那精彩的表情。
果然当她一踏进丽景轩,就感觉到这里的气氛要比前两日显得紧张了许多。
宫人们一个个静得大气都不敢出,在这让人容易犯困的夏日正午,强打着精神立在廊檐下。
“崔娘娘,您怎么来了?”有机警的嬷嬷赶紧笑脸相迎的赶了上来拦住了姜妧的去路。
姜妧认出了此人是自王嬷嬷后,崔贵妃新赐给崔莹莹的田嬷嬷。
可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姜妧也和她笑道:“怎么?崔良娣娘娘这是已经歇下了么?”
“娘娘这些日子觉浅,睡不安稳,所以精神头总是不好,用过午饭就歇下了。”那田嬷嬷惯常是在崔贵妃身边服侍的,也就比一般人更加懂得表现出谨小慎微。
姜妧笑容淡淡地瞟了眼崔莹莹住的着的那间主屋,轻声道:“那还真是来得不巧了,我刚想着来和崔良娣娘娘来辞行,她怎么就睡下了?”
“怎么姜娘娘这就准备回京么?”那田嬷嬷也是惊道,但她马上意识到自己不该这么问,毕竟她一个做下人的无权过问主子们的去向,于是赶紧解释道,“我怕崔娘娘一会醒了问起,不好回答。”
“是啊,赶着回京。府里还有一堆的事务等着我回去处理呢,真羡慕崔娘娘命好啊,可以在此闲住……”姜妧也不以为忤,语调却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