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唐子然,世居外洋,虽通解西洋诸事,且又纵横之长,然其未受教化,若遣之于外洋,恐若外洋耻笑我国朝无人。”

    这四九城里本就没有秘密,原本自己想借《泰西纵横术》为自己扬名,可未曾想,这名声是扬了,可谁曾想,名声来了的同时,那位庆记公司的老总,却给自己添了这么个堵。

    这满清若是不亡,可真他娘没天理了!

    想到国家都到了这份上了,那位朝中要员竟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唐浩然反倒在在心里抱怨着,这老天当真是没天理,竟然让满清苟延残喘的继续存在了二十一年。

    就在心生抱怨的功夫,那边却听着谭嗣同的家仆胡理臣于走过来说道。

    “唐少爷,门外有个东洋人求见!”

    话的功夫,胡理臣又朝着院中的那位这几日成天登门拜访郑少爷瞧去,这位可不也是会东洋人嘛,这家里是怎么了,怎么尽招些洋鬼子。

    “东洋人?”

    接过仆人递来的名片,唐浩然倒是一愣,来的居然是位日本公使馆的“外交官”,得会会!

    不过是刚走进门,看到屋内的郑永林时,田边次郎不由一愣,但他还是连忙深鞠躬行礼,又是标准的九十度鞠躬。

    “你好,唐先生,鄙人是日本驻清国公使馆参赞田边次郎,请多关照!”

    关照!

    嗯,一定会关照的,回头连日本都一起关照了,脸上堆出满面笑容的唐浩然连忙笑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欢迎……”

    亲热的欢迎着田边次郎,唐浩然又指着身边的郑永林笑道。

    “田边先生,这是郑永林,也是来自贵国!”

    “唐先生,我与郑君也是老相识,鄙人与公使馆内即负责学务,郑君能与唐先生门下受教,实在是郑先生之幸!”

    田边次郎连忙与郑永林套着近乎,他的一嘴中国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郑永林还地道,不过唐浩然也知道,这只局限于官话,郑永林的闽南话说的更为地道,先前见几位福建籍的士子时,郑永林甚至还帮自己做“翻译”。

    “唐先生可曾不知,现在于日本国内皆称先生为东洋之大贤,先生之《泰西策》更倍受日本官民追捧,便是天皇陛下,亦深为赞之!”

    虽说不知田边次郎说的是真是假,唐浩然倒是有些好奇他的来意,这个典型的身高不到一米五的日本小矮子,找上门来不会只是为了给自己灌两碗迷魂汤吧!

    而郑永林同样不无疑惑的看着田边,对田边他并不陌生,因为他同样负责留学生的学务,可他为会来找唐先生?

    “哎呀,田边先生谬赞了,在下些许浅薄见识,焉能当此之赞!”

    唐浩然的客气让田边次郎继续称赞道。

    “唐先生太过谦虚了,在日本现在谁人不知唐先生于东洋有如福泽谕吉,郑君能与先生这里受教,实在是荣幸至极!”

    好嘛,这田边又把自己比作日本的福泽谕吉了,这马屁拍的,虽说被人拍马屁的感觉着实不错,尤其是先前一番心恼之后,不过面对日本人的马屁,唐浩然倒是清醒了过来,这小日本安的是心思,于是便笑道。

    “不知田边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第8章 捞一把(求推荐、求收藏)

    “不知田边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突然的一声反问,只令田边次郎顿时一哑,原本在来的路上,他可以准备满腹的称赞之言,使华近一年的他深知清国文人的性格,好虚名,尤好他人称赞,即便是那位李中堂明知道日本对朝鲜的野心,只需对其所创办的洋务稍做夸奖,其立即变得眉飞色舞,喜不胜收,那里像眼前这位,不过是刚夸上两句,便立即收敛心神直切正题。

    怎么这般无礼!

    全似西洋……险些忘了,眼前这位可是在西洋长大的,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田边次郎连忙将心下那一通赞美之词收回,连忙转入此行的目的。

    “是这样的,唐先生所著的《泰西策》于日本广为传播,纵是如天皇亦深赞之,称先生为当世之贤,我日本现在所行之事,虽丢掉自负,面对现实,全心全意效仿西洋,然仍处懵懂之中,而先生却将各国利弊一一解尽,实能令日本为鉴。日本上下无人不知先生知洋解洋之名,虽中日远隔重洋,亦难阻断我国上下求学之心,鄙人使华因其地利,先后为友人代购数百册先生之作……”

    若是旁人听着田边次郎的这番话,怕是最已经飘了起来,这书都传到日本去了,可谓是宇内皆知,这名气,这名声,焉能不得意,但唐浩然却突然警惕起来了,好嘛,自己原本意在告知国人西洋强大根源所在的书,虽说在国内也引起了轰动,可就官方来说,也就是作为“通志”去看,全不看解中其中的深意。倒是现在让日本人先注意到了!

    不过想来也是,在历史上,学习欧美的诸国之中,最成功的就是日本人,日本从来都是个“称职”的学生,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不足。

    “在下家中因开出版会社的关系,所以,希望能够获得先生授权,于日本发行此书!以将先生之学广为传播!”

    田边的话声一落,唐浩然不禁连看他数眼,这是找上门来问自己讨版权的。

    版权!

    突然,直到此时唐浩然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根本就未从《泰西策》一书中获得半分收益,不单白写了!甚至就连制版的银子,都是张之洞代出的,也就是《纵横术》弄了点几十两的稿费。

    好嘛!

    自己抄了那么厚的一本书居然没挣着一分钱!

    可,眼前的这日本人倒也奇怪,既然你们早都把书买到日本去了,直接印便是了,还来找自己要授权干?

    这倒是唐浩然对日本不了解,若是可以直接出版,田边次郎绝不会主动送上门来,日本确实是欧美的好学生,恰如当年学习唐朝一样,对欧美的种种制度一一加以引进复制,其中自然也包括“版权”与“版税”的概念,甚至在几年前,福泽谕吉亦曾为旧著索要过版税,并起诉多家出版会社,现在田边自然不会给自己那个麻烦。

    而他之所以会来拜访唐浩然,却是因吃准了中国士大夫的心思,为出版个人著作,他们甚至自己出钱著书,现在有人免费为其出书其焉能拒之,可他显然忘记了,眼前的这位是以“知洋”著称,他这么一提,唐浩然立即意识到自己先前亏大了,不行,得想办法捞回来,不能轻饶了这个鬼子。

    “这么说,你是想于我这里获得于日本发行此书的授权?”

    “若是可以的话,鄙人希望获得除中国之外,其它地区的授权!”

    好嘛!

    这小子可真够心黑的!不能这么轻松的放过他!

    “这不可能!”

    唐浩然摇摇头拒绝道。

    “非我不信任田边君,而是不信任他国翻译人员,若其译成如英语、德语者,若不解其意,恐会误解唐某之本意,所以对他国授权一事,我尚无此意!”

    听他这么一说,田边顿时急了,田边家的出版社规模一般,数年间因为新著刊出,不过只是勉强经营,现在《泰西策》于日本的风行,却让田边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日本与清国不同,任何有助了解西洋的书籍于日本都会倍受推崇,更何况,这本书于日本确定受到追捧,甚至父亲的信中曾言,若是刊版,第一版便将印20万册。

    “唐先生,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焉能不解先生书中之意!”,

    “这……”

    故做沉思状的唐浩然沉吟不语,全是一副犹豫状,直待到田边急不耐时,方才缓声说道。

    “若授于贵社发行日本版,到无不可,但是……”

    “请阁下放心,我们一定会用最好的机器和最好的纸张印制此书!”

    都到这会了还不知道我想要的是吗?

    这小鬼子,非得把话挑明白吗?见其还在那揣着明白装糊涂,急欲想靠这本书挣点银子的唐浩然,干脆直截了装模作样苦叹道。

    “长安居大不易!”

    熟读中国典籍的田边,顿时明白了唐浩然的意思,不是其它的问题,而是银子的问题!这人也太市侩了!

    “唐先生,请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给您最丰厚的润笔!”

    心里抱怨着,田边这会算是彻底明白了,眼前这人压根就不是中国的读书人,和他谈扬其之学之类的根本就是对牛弹琴,这人和西洋人一样,要的是版权。

    “……一万日元!”

    犹豫着田边吐出一个数来,原本他想说五千日元,可临到嘴边还是加了一倍。

    “田边君,你可知前阵子,英商提出要以一万英镑买下〈泰西策〉于英国的发行权,且版税另记,田边君,您觉得你所提出的价格合适吗?”。

    先生似真似假的道出这句话时,郑永林的脸色全是一副惊色,虽说他家于长崎也算是小有资产,可却很难一次拿出一万英镑的现金,而唐先生的一本书便能卖此高价,完全超乎他的想象。

    “这……”

    一万英镑,那可就是近七万日元,七万日元买一本书的版权,这怎么可能,即便是福泽谕吉的书,也不过只是万元罢了。

    “嗯,不过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千年友好,岂能与英人相提并论,三万日元,发行后我收取15%版权费!”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唐浩然在说出自己的要求后,便端起了茶杯,心底却是一阵得意,在历史上福泽谕吉的一本《西洋事情》在二十年前,便可以数日元的高价卖出二十五万册,若是《泰西策》能卖上几十万册,没准能给自己挣一座小钢铁厂过来,贵州的青溪铁厂设备不过只值一万多英镑,没准到时候,自己可以在天津或者地方拿日本人的银子建个钢铁厂的。

    此时田边的心底却是翻出阵阵巨浪,三万日元,15%版权费,如此苛刻的条件,是接受还是拒绝,望着端着茶杯的唐浩然,他心知,眼前这人是不可能再做出让步了,想到的却是家中日益萧条的生意,。既便是答应他,利润依然是极为可观的!

    “唐先生,两万五千日元,除去日本境内的出版权之外,另外我希望待阁下的《泰西纵横术》完全后,亦由田边会社于日本独家发行!”

    “哎……”

    待田边离开后,望着田边的背影,唐浩然不禁长叹口气。

    “子然先生!”

    这几日一直恭随在唐浩然身边的郑永林,望着神显无奈的他轻声问道。

    “学生有一事不明!”

    已经留学清国一年的郑永林比唐浩然更了解中国的士大夫,更了解他们如何沉迷旧梦,身处危局而不自知,成日的说道着“天朝的体面”,全不顾诸洋临国现实。先生此时的叹息,恐怕也是因为日本对这本书的重视,而反观清国……

    “嗯?”

    “既然先生明知道,清国士大夫沉迷旧梦之中,无意睁眼看世界,更无锐意进取之心,为何仍愿居于清国?”

    郑永林的这个问题,于是是在问唐浩然,倒不如说是在替自己发问,郑家旅日数百年,虽家训使然自幼便学习国籍典章,虽与日人通婚,亦仍心怀故国,不过那个故国却是明国,而非清国,虽是如此,但于中国却又极为亲近。

    而自叔父使华后,叔父性情却是大变,对清国上下可谓是失望至极,反倒对日本的锐意进取充满期待,初时他尚不能解,但在来到清国之后,不过一年的时间,便明白了叔父的失望缘自于何处,那种失望是对将要亡国绝望。清国上下身陷将入亡国之境,而不自知,怎能不让人绝望。

    可他不明白,为如唐浩然者,明明看到清国没有希望,明明倍受冷遇,可为何仍然愿意留于清国遗贤于野。

    因为……我是中国人!

    答案再明显不过,但是看着郑永林,目光却变得有些复杂,接着他又听到其说。

    “先生,既然对清国如此失望,且先生之才于清国亦无从施展,以学生看来,先生不若前往日本,日本与我中国同文同种,若先生能往日本,以先生之名,必可得重用,他日日本雄起之时,若中国遭西洋威胁,日亦可以之为助……”

    不待郑永林把话说完,唐浩然便转身面向他正色说道。

    “永林,你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

 第9章 生意

    “叮、叮……”

    院子响起些许金属撞击声,坐在板凳上的谭嗣同好的瞧着穿着一身短打的唐浩然,他的双手提着那个铁疙瘩,不时的在煤泥上踩着,踩了一会之后,他便将铁疙瘩往锯末上的沾了下,然后便提到一旁。

    在谭嗣同的注视中,那个铁疙瘩里挤出一块圆煤。

    这一瞬间不单常年随着少爷走南闯北的胡理臣、罗升两人都惊呆了,就连见多识广的谭嗣同也忍不住站起身来,他的眼睛盯着那挤出的圆柱状的煤块,瞧着上面的“窟窿眼”,满面尽是不解,这是干什么?

    实际上,从一开始,谭嗣同便琢磨不透唐浩然要干什么,那个重达十余斤的铁疙瘩,是铁匠铺用了十来天的时间,花了十几块大洋都未制成,到最后还是唐浩然出了主意,用从天津买来的洋人汽船上折下的旧管子,截断制成机圈,这才算了事,唐子然看过后,似乎很满意,直接定了20个,差点没把那铁匠愁死。

    接着又吩咐罗升,去煤行买了200斤粉煤,然后在煤里掺进去了足足五六十斤土,一般的煤行至多也就掺20斤,再掺就不出火了,他可好竟然掺了五六十斤,然后便直接在院子里和起煤来,足足和了半个钟头。

    然后便在旁边备好一盆水和一堆锯末,接着便踩那咣咣作响的机器干了起来,至于那盘水是涮机器用的,夯实好煤之后要沾一些锯末,这样煤饼便不沾地面上的土,这谭嗣同倒是能看明白,可他看不明白天是,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在院内四人的注视中,唐浩然打用这与后世的煤球机有几分相似的“铁块”,接连打出了十几个煤球,依如记忆中的那样,将其整齐的打成一排,待瞧见似乎有些跃跃欲试的罗升时,唐浩然便说道。

    “胡理臣、罗升,要不你们试试!”

    他们俩是谭嗣同的家仆,在唐家粗活重活一般也都是他们俩干。这打煤球自然也不例外。

    “唉,唐少爷!”

    罗升一听连忙跑过来,学着唐浩然的样子,在那里打起煤球来,借着脚力夯实煤,然后提着它走到一旁,将那顶出来的杆子压下去,这活干起来倒是有些新鲜。

    “少爷,先洗把脸,擦擦汗!”

    不过是刚一闲下来,那边云儿便把洗脸盆端了过来。

    “子然,你这是……”

    看着刚洗过脸的唐浩然,谭嗣同有些疑惑的问道。

    “蜂窝煤!”

    吐出三字,唐浩然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不无得意的说道。

    “燃烧的更充分,热量更高,最重要的是,引一次火,只要炉子不灭,一天三四块煤,从年头到年尾,便不用再升火!”

    “就是这个……”

    谭嗣同瞧着那六寸大小厚不过两寸蜂窝煤,满面是尽是不解之色,再不用升火?这怎么可能?

    “只要闷着火就行!”

    放下手中的茶杯,唐浩然指着那边的蜂窝煤说道。

    “我寻思着能不能在京城里置几家煤行,专门做这蜂窝煤的生意,”

    “什么!”

    谭嗣同现在反倒是不能理解了,唐浩然在说什么,他是在做生意吗?

    “复生,难不成,你现在还以为这经商是贱业?”

    笑看着满面尽是疑色谭嗣同,唐浩然都怀疑自己给他的洗脑都洗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他又把话声微微一压。

    “再说,咱们需要钱!”

    唐浩然刻意加重了钱的音调,提醒着谭嗣同,他为什么做这门生意。

    “当,当然不是,只是子然,这煤真行卖掉吗?”。

    “少爷弄的东西,大家肯定抢着买!”

    云儿在一旁插嘴道,在她看来这蜂窝煤是少爷专门给自己做,为的是让自己不再每日受引火烟呛之苦,那能会不高兴,高兴的同时,对少爷也是更加崇拜了,那里容得了谭嗣同去质疑少爷。

    “会不会抢着买我不知道,可复生兄,那日你说过,一般五六口之家,一天需要十三四斤煤,若是一天只需要十斤煤呢?而且还不用每日升火?”

    “这……平民百姓过日子自然是精打细算,若是这样,一天能省出三四斤煤,想来百姓自然乐意用之。可……”

    瞧着那六寸大小的煤柱,谭嗣同又说道。

    “我瞧那煤一块至少有五六斤,若是用这蜂窝煤,一天至少十五六斤吧!”

    “所以,我才让铁匠铺打了小一圈的,这样煤的重量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