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抚慰心灵-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段来获取荣誉与地位。

    2。虚荣心理的成因

    1社会阶层及地位的影响。由于社会存在不同的阶层,各阶层所占有的资源比重又不同,就促使某些人想进入社会高阶层,或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如果因种种原因不能达到其目的,个人的自尊受挫,就会启动自我调节机制,即通过虚荣心来达到心理平衡。

    2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等心理观念,促使一些人通过自我拔高印象装饰等手段在故里或社会上显示自己。

    3面子观念的驱动。〃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对面子的珍惜和爱护是昭示和维护自己荣誉、身份、地位的直接表现。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受到维护面子的心理训练,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

    4与戏剧化人格化有关。爱虚荣的人多为外向型、冲动型,反复,善变,做作,具有浓厚、强烈的情感反应,装腔作势,缺乏真实的情感,待人处事突出自我,浮躁不安。

    5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虚荣心较强者,大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为弥补这些缺陷,于是竭力造慕浮华,在所不惜。

    李女士是个体户,她的情况如下:

    〃我社会地位不高,祖宗三代都是工人,现在我有钱了,就可以在手指上戴四个金戒指,以显示经济实力,从而补偿自己的社会地位不足。

    〃你看社会上,有些人即使债台高筑,也要打肿脸充胖子,与他人比吃,比穿,比用、,比收入。当官的则比轿车,比住房,比待遇,比职位……就是不比贡献。一般人家在『操』办红白喜事时,讲排场,摆阔气;在住房装修中,比豪华气派;在生活消费中,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借贷消费,以求得周围人的赞赏与羡慕。有的人吹嘘自己是xx要人的亲戚、朋友,自己是xx家、xx长,有xx大作,有xx专利,自己的儿女如何孝顺,如何有出息,或者对子女抱有高期待,施以高压。有的人在名片上冠以夸大不实的'头衔'、'职称'等;有的人将自己的某些短处隐匿起来,或以李代桃、偷梁换柱,欺世盗名。这种情况已蔓延到一些单位、部门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之,在不真实的面上制造一炫目的'光环',使你真假难辨。

    〃往回头看,瞧瞧过去的物价,深感货币贬值之苦。50年代一人1年挣四五十块钱就可以养活四五口之家;60年代一块钱可以买几斤带鱼,70年代一块钱可以买一斤多肉,而现在一块钱甚至买不了一块雪糕,真是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现在不如过去,越比不公平感越强烈,越比嫉妒情绪越严重,越比工作的积极『性』越低,越比越沮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因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导致的虚荣心理。其表现是对物质生活的极度虚荣。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对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较强者为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甚至犯罪等反社会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很大,个体极有必要克服虚荣心。

    对虚荣心理的矫治,可采用如下方法:

    1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2在社会生活中把握攀比的尺度。社会比较是人们常有的社会心理,但要把握好攀比的方向、范围与程度。

    3学习良好的社会榜样。从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中,从现实生活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努力进取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努力完善人格,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人。

    4对不良的虚荣行为进行自我心理纠偏。如果个人已出现自夸、说谎、嫉妒等病态行为,可以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进行自我纠偏。即当病态行为即将或已出现时,个体给自己施以一定的自我惩罚,如用套在手腕上的皮筋条反弹自己,以求警示与干预作用。久而久之,虚荣行为就会逐步消退,但这种方法需要本人超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才能有所收效。

    

抚慰心灵 第四章远离烦恼

    别让金钱烦恼自己

    人类70%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而人们在处理金钱时,却往往格外地盲目。

    大多数人感到烦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

    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次也只能啃一口面包,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一个挖水沟的人也能做到这一点,也许他们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亚诺·班尼特五十年前到伦敦,立志做一名小说家,当时他很穷,生活压力大。所以他把每一便士的费用记录下来。他难道想知道他的钱怎么花掉了?不是的。他心里有数。他十分欣赏这个方法,不停地保持这一类记录,甚至在他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富翁,拥有一艘私人游艇之后,也还保持这个习惯。

    约翰·洛克菲勒也保有这种总账。他每天晚上祷告之前,总要把每便士的钱花到哪儿去了弄个一清二楚,然后才上床睡觉。

    所以每个人,必须去弄个本子来,开始记录,记录一辈子?不,不需要。预算专家建议我们,至少在最初一个月要把我们所花的每一分钱作准确的记录……如果可能的话,可作三个月的记录。这只是提供我们一个正确的记录,使我们知道钱花到哪儿去了,然后我们就可依此作一预算。

    家住纽约杰克森山庄的娜莉·史皮尔夫人,就是这样去赚外块。1932年,她自己一个人住在一间有三个房间的公寓里,她的丈夫已去世,两个儿子都已结婚。有一天,她到一家餐馆的苏打水柜台买冰淇淋,发现柜台也兼卖水果饼,但那些水果饼看起来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她问掌柜的愿不愿向她买一些真正的家制水果饼。结果他订了两块水果饼。〃虽然我自己也是个好厨师,〃史皮尔夫人对我讲述她的故事说,〃但以前我们住在乔治亚州时,一直请有女佣,我亲手烘制饼干的次数大概只有十多次而已。在那位掌柜的向我预订两个水果饼之后,我向一位邻居请教了制苹果饼的方法。结果,那家餐厅的顾客对我最初的两块水果饼……一块苹果,一块柠檬……赞不绝口。餐厅第二天就预订了五块,接着,其他餐馆也陆续来向我订货。在两年之内,我已经成为每年必须烘制五千块饼的家庭主『妇』。我是单独一人在我自己的小厨房内完成全部工作的,我一年收入已高达一万美元,除了一些制饼的材料之外,我一『毛』钱也没多花。〃

    对史皮尔夫人家制烤饼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她不得不搬出厨房租下一间店铺,雇了两个女孩子帮忙。水果饼、蛋糕、卷饼。在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排队一个多小时等着买她的烘制食品。

    〃我一生中从未如此快乐过,〃史皮尔夫人说,〃我一天在店里工作12至14小时,但我从不觉得厌倦,因为对我来说,那根本不算是工作。那是生活中的奇异经验。我只是尽我的能力来使人们更加快乐,我太过忙碌,无暇忧愁或寂寞。我的工作为我弥补了自我母亲及丈夫逝世后所留下来的家庭空隙。〃

    娥拉·史令达夫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她住在一个三万人口的小镇……伊利诺州梅梧市。她就在厨房里以一『毛』钱价值的原料开创了事业。她的丈夫生病了,她必须赚点钱补贴家用。但怎么办呢?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只不过是一名家庭主『妇』。她从一颗蛋中取出蛋清加上一些糖,在厨房里做了一些饼干;然后她捧了一盘饼干站在学校附近,将饼干售给正放学回家的学童,一块饼干一分钱。〃明天多带点钱来,〃她说,〃我每天都会带着饼干在这儿。〃第一周,她不只赚了四元一角五,同时也为生活带来情趣。她为自己及儿童们带来了快乐,现在没有时间去忧愁了。

    这位来自伊州梅梧市的沉静的家庭主『妇』相当有野心,她决定向外扩展……找个代理人在嘈杂的芝加哥出售她的家制饼干。她羞怯地和一位在街头卖花生的意大利人接洽。他耸耸肩膀,说他的顾客要的是花生,不是饼干。她给他一块样品。他蛮喜欢的,于是开始出售她的饼干,第一天就为她赚了二元一角五。四年后,她在芝加哥开了第一家商店,店面只八尺宽。她晚上做饼,白天出售。这位以前相当羞怯的家庭主『妇』,从她厨房的炉子上开创饼干工厂,现在已拥有十九家店铺……其中十八家都设在芝加哥最热闹的鲁普区。

    此例想说明一点,娜莉·史皮尔和娥拉·史令达不为金钱而烦恼,反而采取积极的做法。她们以最小的方式从厨房出发……没有租金,没有广告费,没有薪水。

    看看你的四周,你将会发现许多尚未达到饱和的行业。例如,如果你自己是一名很优秀的厨师,你也许可开设烹饪班,就在你自己的厨房内教导一些年轻人,这也是赚钱之道。说不定上门求教的学生不绝于途。

    有许多书籍教导人们如何利用余暇时间赚钱,你可到图书馆借阅。不管男人、女人,皆有许多工作机会。但必须提出一句警告:除非你天生有推销的才能,否则不要尝试去挨户推销。大部分人都痛恨这份工作,终告失败。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也有他们的财务烦恼。林肯和华盛顿都必须向人借贷,才能启程前往首都就任总统。

    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根据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的说法,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罗马政治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忽略别人恶意的批评

    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

    林肯说:〃只要我不对任何攻击作出反应,这件事就会到此为止。〃

    凡事尽力而为,然后避开他人的批评之箭。

    有一次,当问及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多彩多姿的少将……斯梅德利·巴特勒,他如是说。

    他年轻时,急切想要成名,渴望给每个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个时候,只要有一点点批评都会令他很难过。不过他承认30年的海军陆战队生活把他磨练得坚强多了。他说:〃我曾被人批评得像条狗、蛇或臭鼬,我也被诅咒专家诅咒过。所有英文字汇中最不堪的字眼,都被人用来骂过我。现在我听到有人骂我,连头都懒得回。〃

    巴特勒对批评可能太无动于衷了,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却又把它看得太过严重。再看看耶稣身上的遭遇。

    他的十二位最亲信的门徒中,有一位仅仅为了现在算来大约19美元的金钱,就背叛了耶稣。另一位门徒三次公开宣称他不认得耶稣……甚至还发了誓。12位中有二位背叛了他,也就是有六分之一的比率!

    既然连耶稣的遭遇都不过如此,我们凭什么期望得到更好的际遇?

    罗斯福总统夫人,她知道如何处理恶意的非难……当然谁都知道她受尽了这类批评。她可以算是拥有最多朋友,以及最多敌人的白宫夫人。

    她说,她少女时期曾经非常害羞,害怕人们的闲言碎语。她恐惧别人的批评,有一天她去请教罗斯福总统的姐姐,她问道:〃我想做一些事,可是又怕被人批评。〃

    罗斯福总统的姐姐看着罗斯福夫人说:〃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罗斯福夫人自己说,那一句话一直是她在白宫岁月中的支柱。她说:〃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因为你反正会受到批评的。你会因为做了某些事被骂,也会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骂。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她的忠告。

    美国国际公司(aic)的总裁马体·布鲁斯,问到他对别人的批评是否敏感时,他说:〃没错,我年轻时确实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当时我渴望全公司的人都认为我是完美的。如果他们不认为如此,我就会很烦恼。为了取悦第一个有反对意见的人,往往我得罪了另一个人。于是我又得安抚第二个人,结果搞得一群人都有意见。最后我终于发现,为了避免别人对我个人的批评,我试图安抚的人越多,我得罪的人多。我只有告诉自己:'如果你身居领导地位,就注定了要被批评,想办法习惯它吧?'这对我很有助益,从那以后,我只管尽力而为,然后撑起一把伞,让批评之雨顺伞滑落,而不再让它滴到脖子里,让自己难过。〃

    美国作曲家迪姆斯·泰勒干得更彻底,他不但不理会批评的伤害,还能在公开场合一笑置之。他在周日下午的电台音乐节目中的评论,有位女士写信给他,称他为〃骗子、叛徒、毒蛇、白痴〃,泰勒在他的著作《人与音乐》中提到这段往事:〃我怀疑她可能是随意说说的,于是在下周的广播节目中,我向所有的听众念出这封信,可是几天后,我收到同一位女士的来信,坚持她对我的想法,我仍是骗子、叛徒、毒蛇和白痴。〃

    我们实在佩服泰勒处理别人攻击的态度,我们佩服的是他的真诚、镇定以及高度的幽默感。

    美国企业家查尔斯·施瓦伯在普林斯顿大学向学生团体演说时,坦白提到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钢铁厂中的一位德国老工人教他的。这个德国工人跟另一位钢铁工人卷入一场激烈的争辩,结果别人把他丢到河里去了。〃当他到我办公室来时,满身都是泥泞,我问他到底说了什么,别人会把他丢到河里,他说:'我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笑置之。'〃

    施瓦伯把这德国佬的话……一笑置之当作座右铭。

    这句话对一个成为恶毒攻击对象的人,尤其正确。你回答别人,会引起针锋相对,但你一旦成为一个〃一笑置之〃的人,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美国内战期间的林肯总统,如果没有学会不理会排山倒海的各种攻击,恐怕他早就崩溃了。林肯应付恶意批评的方法已成为个中经典。麦克阿瑟将军把那段话挂在他的指挥总部办公桌上,邱吉尔同样有一份放在书房里,林肯是这么说的:

    〃只要我不对任何攻击作出反应,这件事就只有到此为止。我尽力而为,我将继续如此直到生命结束。到最后,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所有的责难都不具任何意义。反之,结果证明是我错了,那么即使有十位天使作证说我是正确的,也没有用了。〃

    如果你受到恶意批评,请谨记第一条原则:凡事尽力而为,然后撑起伞,避开非难之雨。

    批评他人的成就感

    如果你被人批评,那是因为批评你能给他一种满足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的,而且引人注意。

    不合理的批评往往是一种掩饰了的赞美。

    1929年,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许多教育界的人都赶到芝加哥恭逢盛会。好几年前,一位名叫罗伯特·哈金斯的年轻人一面念耶鲁大学,一面打工,当过侍者、伐木工、家庭教师。不过八年的时间,他竟受聘为全美第四名的芝加哥大学校长。他当时才30岁,这真不可思议!一些年长的教育学家都很不以为然。各种批评纷至沓来:他太年轻啦!他没有经验啦!他的教育理念是荒谬的。最后连报纸也不能保持客观,加入了这场攻击。

    他上任那天,一位友人对哈金斯的父亲说:〃今早报纸上连社论也在诋毁你儿子,真令人惊讶。〃

    哈金斯的父亲回答:〃真的是很严重,不过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的。〃

    确实如此!越勇猛的狗,人们踢起来就越感到满足。后来登基为爱德华三世的英国威尔斯亲王也有过这种经历。

    他曾就读达特茅斯学院……相当于美国的海军学院,当时他14岁,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本来不肯说,不过后来终于说出事端:原来他被一位海军幼校生踢了一脚。校长把大家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虽然威尔斯王子并没有抱怨,但校长一定要查清楚为什么有人行为这么粗鲁。

    过了许久,那些幼校生才承认是他们干的,原因是当他们以后服役英国海军,成为军官时,可以跟别人吹嘘他们曾经踢过英国国王。

    所以,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批评你会给他一种重要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而且是引人注意的。很多人凭借指责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来得到满足感。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小人常为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