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抚慰心灵-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不合时宜。有些服饰、装束、语言、物品过去风靡一时,现在已不合『潮』流,但有病态怀旧心理的人仍然保持过去的装束。因为不合时宜,故被称为〃古董〃、〃怪物〃。

    2对社会抱有偏见。偏见是一种心理定势,认识上极端保守,对新生事物看不惯,崇尚传统,尤其反对任何形式的变革。

    3回避现实。病态怀旧者不满现状,但又无能为力。大多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不看报、不学习,怀疑与否定一切。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反对者,也是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者。

    4普遍『性』与差异『性』。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分儿童的怀旧、青少年的怀旧、中老年怀旧三种类型。

    5依恋过去的事物。如保存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籍:给孩子取旧时代的名字;饭馆酒楼仍取旧时期名称;流行歌曲的歌词越〃土〃越好等。

    6病态地依恋过去的友人。如认为现世人心险恶,朋友只有过去的好。造成现在不能正常交友,在婚姻爱情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导致现在不能进行正常的婚恋生活。

    7病态地追念过去的经历。时常追忆和炫耀过去的辉煌,感叹今不如昔,与现实格格不入。

    上述特征中,前四种是病态怀旧心理的内在特点,后三种是病态怀旧心理的外在表现特征。

    2。病态怀旧心理的成因

    1客现原因。

    社会变迁,导致世界观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重构。使一些人不能适应。

    随着现代文明和大都市的大规模崛起,原有的生活环境在无情地解体。在大城市,人们告别了四合院、胡同、里弄,但又被困在钢筋水泥的框架中;在乡村,诗篇一样的田野不断被公路、铁路吞噬;在城市,工业污染;电视使世界和人们接近,却又使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这一切都使一些人感到不适与恐惧。

    2主观原因。

    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逃遁。怀旧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面对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致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而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致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

    怀旧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失落导致回首,以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

    毕某是一个典型的病态旧怀心理患者,我们来听一听她的自述:

    〃我现在老想回到过去,回到童年的小摇床,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我做梦都想恢复少女时轻盈的身姿,澄清如水的心灵。我甚至宁愿又回到『插』队那会儿,虽然是苦点儿,但那时多年轻,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我记得上小学时,特给咱妈『露』脸,年年'三好',还是'班干部'、大队长。我保存有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报;给孩子取的名字都很古朴,一个叫'卫红',一个叫'老图';只要看到饭馆酒楼取的是什么'向阳屯食店'、'黑土地酒家'、'老三届饭馆'、'北大荒火锅城'等的名称,我就特爱去,觉得进去心情都不一样,从头到脚都舒坦;歌曲的歌词还是'土'点好,什么'篱笆墙'、'牛铃摇春光'、'向你借半块橡皮'等,我听着就仿佛回到了当年,浑身的『毛』孔都舒展着。

    〃我喜欢睡厚棉絮铺的木板床,因为它有以前的味道,那席梦思睡着可太让人心颤悠悠的了!我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我们同学中有一位作家,天天在家打电话,与校友联系。这包括幼儿园园友、小学校友、中学校友、大学校友……如今他已是七个校友会的核心会员。

    〃我和他一样,觉得朋友还是过去的好。过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单纯、纯洁!哪像现在,人人为了钱,不顾一切,尔虞我诈,亲兄弟姐妹都会变成冤家对头。过去大家都比较平静,都有工作,有饭吃。这几年都是钱闹的,有时我想要是时光总停留在过去就好了!

    〃对于我的这些表现,儿女们都不理解,还常常骂我有病,可我能吃能喝哪有病啦?不过也确实有些想不通,只要看到电视里外国又在打仗,越发担心哪天会大难临头,整日整夜失眠。医生,我是哪方面出了『毛』病呢?〃

    毕某病态怀旧心理症表现在:对社会抱有偏见,认为今不如昔,对过去的东西夸大地美化,对现在的一切只看到不好的一面,连上山下乡也溢美赞扬,没有客观公正地评价。患者的病态怀旧心理阻碍其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抵触,在人际交往中只能做到'不忘老朋友',却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更重要的是这种病态的怀旧心理会使患者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其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发展到严重程度时不仅害己,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病态怀旧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心理。由于怀旧是人之常情,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视。用心理调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应纠正患者看问题的片面『性』,并在行为上引导其参与现实生活,感受自己的价值,才能很好的治疗这种心理异常症。

    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适有如下方法:

    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多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事物,积极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学会从历史的高度辩证地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

    要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找一个突破口,从而逐渐接受新事物。

    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因此,也不应对怀旧行为一概反对,正常的怀旧还要提倡。

    摒弃『迷』信心理

    『迷』信,一般指信神信邪。从心理学上讲,指人们对内心中认为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对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

    1。『迷』信心理的特征

    1它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即相信有鬼神并有烧香拜佛、算命占卜的行为。这种观念与行为过程常可促使个体形成观念上的宿命论和在行为上对『迷』信约定俗成的规范的遵循。通过社会心理的暗示、感染、模仿等形式,然后在社会上逐渐传播开来。

    2它是一种偏见与无知,是对科学的反对,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认识。它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暂时无法解释,而产生的一种群众『性』的错误认知,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3每一种『迷』信都伴以假想威慑力的存在。认为自然现象或某些自然物对宇宙和人类有强大的控制力,如果人类违背或不〃尊重〃它们,将遭到〃制裁〃。

    4与宗教有明显的区别。从结构上看,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严格的组织、教规、教义与制度。而『迷』信则相反,不是由通过正规的神学承认的组织来传播,而是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密切交织在一起,在传统和习俗中自下而上,在代与代的潜移默化中被继承。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一种信仰,『迷』信则是一种经验,停留在感『性』的经验上,是片断的、零散的、易变的。

    5主体分为『操』纵者与遵循者。『操』纵者是巫婆、神汉、算命先生与『迷』信职业者,以『迷』信为生,用『迷』信指令『迷』『惑』、愚弄人。遵循者指『迷』信的真正受害者,愚昧且易被欺骗,但又可能加入『操』纵者的行列。

    『迷』信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在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当代『迷』信有以下特征:

    1人为的『操』纵『性』。如今仍有部分专门从事此项职业者。

    2过程上的突发『性』。当代『迷』信来势大、蔓延快,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死灰复燃。

    3『迷』信内容的复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其内容常令人真假难辨。

    4『迷』信的反社会『性』。一些不法之徒仍通过『迷』信骗取他人钱财,破坏社会团结和稳定。

    2。『迷』信泛滥的原因

    1病态文化的复兴。病态文化的复兴是当代『迷』信泛滥的主要原因。

    2社会管理不力。社会对『迷』信的打击一度不力,是当代『迷』信泛滥的直接原因。

    3与社会人群文化素质低下有关。一些落后地区和文化素质低下的人们仍对『迷』信缺乏深刻的认识。

    4与人的需求和错误推理有关。『迷』信的『迷』『惑』『性』仍可能使部分人在短时间内(如受挫后)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患者王某多次聚众参与封建『迷』信活动,被公安机关收审,不知悔改。最近又参与『迷』信活动,为一生病的六岁女孩治病,结果延误病情导致女孩死亡。王某向心理医生作了如下自述:

    〃我的父母文化都很低,历来相信命运,说自己今生受穷都是前世修来的,还请了算命先生给我算命。后来我从算命书上了解到,人都有四柱八字,四柱就是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都处于一定的天干地支,把每个人出生年份的干支、月的干支、日的干支、时的干支凑成八个字,就是八字。据八字可以推算人的吉凶祸福,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出生时就决定了。你说玄不玄?本来开始我也不相信的,但在十八岁那年,我身患痼疾,高考落榜,又加上失恋,到庙里去求了个签,求人解了,还真神,每条都说中了。于是,我真的相信了这世界上有神灵。你看,如今我仍穿着红袜,挂着护身符,只要我虔诚,神灵一定会保佑我的,如不敬重神灵,就会被五雷劈顶。〃

    算命、占卜、相面、拆字、扶乩、斩草、九宫是『迷』信『操』纵者惯常施用的手法。他们多是些江湖术士,常常故弄玄虚,善于应变,牵强附会,有极大的欺骗『性』。

    再来看看李某的自述:

    〃我们那地区的人都认为'三十八'是个不吉利的数,说每个人的三十八岁都是生命的一个'坎儿',这个'坎儿'是个招灾引祸的节骨眼。因此,我们那儿就特别讲究在过三十八岁生日时大『操』大办,把亲戚朋友都请来隆重庆祝一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这个三十八岁的人顺利度过这一年。许多人虽然知道这些做法无任何道理,却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今年我也到了这个'坎儿',过完生日心里就感到不安。在家里,在外头,听见喜鹊叫就满心欢喜,听见乌鸦或猫头鹰叫就惶惶不安。

    〃我每天早晨按时给观世音菩萨上香、参拜,求菩萨保佑我平平安安,求菩萨保佑我的生意能够越做越红火。拜过菩萨后,我心里确实感到踏实得多;若是哪天没拜,就心慌意『乱』,做事也老出错。

    〃上个月我生了一次病,乡亲们和家里人都说我是妖魔附体,不让我去看医生,而是请法师巫婆来给我驱妖避邪。巫婆告诉我:'你是冲犯了土地公公,必须每天到山上去朝着老鹰峰磕二十个头,否则今年过不完,你就得死于非命!'

    〃我现在天天都要上山去磕头,把生意也耽误了,病也老是好不利索,心里怕得很,不知如何是好。我的女儿是个大学生,她要我不信巫婆的那一套,还给我讲了些道理。我觉得女儿的话是不错的,但我不敢照女儿的话去做,每天仍然上山去磕头,可是病情却在加重。现在,是女儿硬拉着我到您这儿来,说这也不算是找医生看病,不会触犯土地公公,只是来听听您的指点,所以我就来了。〃

    由于李某缺少科学文化知识,加上其生活的地区有较为浓厚的『迷』信风气,使之也形成了一种『迷』信心理。但其『迷』信程度不是极深,通过教育使之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并以事实和实践证明『迷』信的虚妄,可使其破除『迷』信,恢复健康心理。

    『迷』信心理是异常心理中的一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其影响广,危害大,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和积极防治的病态心理。在对个体患者进行自我调适的心理治疗时,主要应重视以树立患者科学的世界观入手,以科学知识武装患者的头脑,『迷』信心理便会不攻自破。

    不要轻意产生浮躁心理

    浮躁指轻浮,轻率,急躁,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浮躁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病态心理。

    1。浮躁心理的特征

    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头无底,慌得很,对前途无信心。

    2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的心情。

    3盲动、冒险。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这种病态心理也是当前犯罪违纪事件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2。浮躁心理的成因

    1从社会方面上讲,主要是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制度的冲击太大。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一些原有体制正在解体或成为被改革的对象,而新的制度相应又尚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很难把握自己的未来。那些处于社会中游状态的人更是患得患失,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2从个人主观方面来看,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的直接原因。社会的发展变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在变化中有的人较早获得了成功,这无疑对一些滞后者有着心理刺激,心理适应力差的人便常常与之攀比,后果往往便是造成浮躁心理。

    张某是某事业单位一般干部。张某主动向心理医生作了如下陈述:

    〃我近一年来一直心神不定,早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呆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我心里慌!以前也曾炒过股,倒腾过一些货,但都是赔多赚少。我就去『摸』奖,一心想『摸』成个万元户,可结果折子上几千元连个响都没听着,就没影了!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适合口味的工作难啊!后来听说那些在刊物上发表了大作的人很有钱,于是写了信去讨援,说自己好困难,可他们连信也没回,气得我去信大骂了一顿,那些威胁的话,准得让他们家惶恐一段时间的。为此我心里也确实觉得失衡,是变态,但这种恶作剧让我解恨呀!反正,我心里就是不踏实,闷得慌。〃

    患者张某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在于社会变革期由个人的攀比心理造成,其表现『乱』碰瞎撞,炒股『摸』奖、跳槽等等,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恒心,心急火燎。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因此必须予以矫正。

    心理浮躁,对人对己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正常运作极易造成危害,在运用自我调适的心理治疗方法时,更应注意启发患者认识其危害『性』,培养其现实的态度和务实作风,及对问题多进行分析思考的习惯,以达到治疗目的。

    自我克制产生心理虚荣

    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1。虚荣心理的特征

    1普遍『性』。因虚荣与自尊有关,自尊心人人都有,故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只是当自尊心受到威胁或表现过分时,才转化为虚荣心。

    2文饰『性』。虚荣心是为了达到吸引周围人注意,而有意采用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手法来达到引人注目的行为。

    3流行『性』。虚荣心与赶时髦有关。时髦是一种社会风尚,是短时间内到处可见的社会生活方式,其制造者多为社会名流。虚荣心强的人为了追赶偶像、显示自己,也模仿名流的生活方式。

    4不同于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种竞争意识与行为,是通过扎实的工作与劳动取得功名的心理,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健康的意识与行为。而虚荣心则是通过炫耀、显示、卖弄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取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