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敢顶撞本帅,不服本帅管束。绑缚手,将马武上绑,推出辕门一齐斩杀!”绑缚手将马武摘盔卸甲,倒绑二臂,推出辕门。姚期一见,说:“好兄弟,你跟哥哥共同生死。”马武不语。刀斧手把刀一举要杀姚期和马武。到底姚期和马武性命如何?这才引出一段贾君文智斗阎虬的热闹节目,请听下回分解。
第四部分 贪大功巨发陷重围 悔前过先锋自刎身第58节 救姚马阵前斩阎虬(1)
上回书说到姚期和马武被绑辕门,刀斧手举刀要杀,忽听有人喊嚷:“刀下留人!”刀斧手撤刀一看,由外面来了一骑马,马上之人乃是胶东侯贾复。原来,贾复并不愿意当这二路押粮官,他也不放心姚期的事情,在路上不住地督促护粮兵快走。他这二路粮车追上了第一路粮车,没看见马武,他更着急了,叫护粮兵小心保着粮车,自己催马如飞够奔大营。
贾复到了营中,正赶上刀斧手要杀姚期和马武,贾复才喊:“刀下留人!”刀斧手不敢杀了,贾复来到近前问明原因,好言安慰:“二位兄弟放心,愚兄进帐求情。”说罢,催马进了辕门。中军帐前下马,有人接过马匹,贾复走进了中军宝帐,躬身施礼:“贾复参见元帅。”马大帅问:“二路粮官来了,可是交粮吗?”贾复说:“并不是交粮。因为元帅要斩杀有功之人,贾复特来求情。”马大帅说:“姚期所犯的罪是不能宽容的,千岁与众将求情俱皆未准,你贾复求情也是不准,退立一旁。”马援刚要传令速斩姚期,忽然,报事的小校进帐跪下说:“回禀大帅得知:现有潼关战将阎虬来到营前,点名要贾复出战。”马大帅吩咐:“贾复听令,带兵三千出营一战。”贾复说:“请元帅收回原令,末将不愿出战。”马大帅说:“贾复,你敢抗令吗?”贾复说:“我在昆阳马踏王莽百万雄兵大营,入昆阳城报号,拖肠大战,立下了功劳。千岁封我胶东侯,户封八县,家给千兵,上殿不参,下殿不拜,金殿赐座;生子招驸马,养女送昭阳,随军休养不必出力。请元帅想想,我已受封侯爵,有了不赏之功,又蒙千岁之旨叫我随军休养,我焉能出战?这怎算抗令呢?”马大帅被他问住了。
马援可是一军之主,除去刘秀之外,汉营中所有人都得受他节制。若是动不动就叫人问住,这元帅还怎么当呀?宁可不当元帅,也不能失了权威。马援说:“贾复,你若能将敌将杀死,本帅就赦了姚期和马武之罪。”贾复说:“元帅有此恩典,我贾复愿意为他二人出战。”于是,他出帐点兵三千,帐前上马,来到了辕门之外,对姚期和马武说:“二位贤弟,元帅有令,叫我出营立功,给你二人赎罪。如果我得了潼关战将阎虬的人头,元帅就能饶你二人死罪。”姚期说:“贾大哥,你是勇冠三军、天下无敌的大将,出去就能得胜。如果打了胜仗,小弟我就活了;如果打了败仗,那是贾大哥不肯出力。”马武听姚期说出这几句话来,恨不得咬他几口,用眼睛直瞪他。贾复说:“兄弟,愚兄若杀不了敌将,誓不生还。”说罢,率兵而去。马武说:“姚期,你不是英雄。”姚期问:“怎么?”马武说:“你畏刀避剑怕死贪生。”姚期说:“我不是英雄,我是狗熊还不成吗?我这个人是想开了,什么英雄、狗熊,想法能活了是真格的。”气得马武再也不理他了。
再说潼关战将将阎虬得胜回营,他得报大队汉兵来到了,便带兵来到汉营找贾复报仇。三千人列开了队伍,他大喊大叫:“让贾复出战,前来受死!”等了工夫儿不大,就听汉营炮响,冲出来三千人马,真是军中三声炮,遍地绣旗摇,儿郎杀声喊,战将胆气豪。三千儿郎分为左右,当中间闪出一将,人高马大,胯下马鳌头银雪豹,手擎方天画戟。阎虬在军前见这支汉营兵将与众不同,当中间高挑一杆素缎子大纛旗,旗子周围红火焰儿,大红绸子飘带,相衬紫金铃,旗上红月光儿绣黑字,绣的是“大汉胶东侯”一行小字,当中间斗大的“贾”字。他料定必是贾复了,遂在两军阵前喊叫:“呔!对面的汉将听真,今有潼关守将阎虬在此,有不怕死的前来纳命。”贾复催马出来,问:“你是何人,报上名来?”阎虬说:“我乃大新朝潼关战将阎虬是也。你可是雪天王贾复贾君文吗?”贾复说:“然也。”阎虬说:“你在昆阳扎死了我父阎明与我两位胞兄阎龙、阎虎,我在此等候你多时了,父兄之仇不共戴天,你今天休想逃生!”他跳起多高来举棍便打。贾复横戟招架,两个人马上步下杀在了一处。
贾复乃百万军中第一将,盖世无双第一魁,他的武艺万夫难当,哪把阎虬放在眼里。等动上手了,贾复见阎虬把这条棍施展开了,泼风十八打、三十六路行者棍,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受过高人传授、名人指教,实是不弱。加上他是为父兄报仇雪恨,所以拼命死战,招招进逼,一棍紧似一棍,一棍快似一棍。他恨不得一棍把贾复打死,方解心头之恨。那贾复是为了搭救姚期和马武,要与阎虬分个强存弱死,真在假亡,得不着他的头,誓不回营。两个人杀了五六个回合,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难分上下。又杀了十几个回合,那阎虬精神倍长,棍如长蛇,千变万化,招里藏式,式里套招。工夫大了,贾复渐渐不敌了,一招比一招慢,一招比一招迟,净剩下招架之功,决无还手之力。他虚点一戟,拨马便跑。阎虬喊:“哪里走!”随后就追。两个人马上步下,一前一后往南而去。
按说贾复的马快,阎虬步下太慢,焉能追得上?那阎虬两只手攥住了棍的一头儿,另一头儿拄地,一悠一丈多,一悠一丈多,悠欢了真叫快,在贾复的背后拼命追赶。贾复又往正东跑,阎虬就往正东追,他们俩跑到了汉营正南。贾复一看,这地方成,他要用暗器打阎虬了。原来,贾复不是敌不住他,他想不能叫阎虬跑了,无论如何也得要他的人头,拿着阎虬的人头去见马大帅,才能给姚期和马武二人赎罪。因此他故意放迟了戟法,成心往下败,把阎虬诱到了这个地方,好用暗器打他。贾复暗把八宝电光锤拿在手中,双足扣镫,叫马慢走。阎虬在贾复的马后举棍便打,他的棍刚举起来,贾复左手持戟,右手锤刚要撒手,忽听对面吧嗒一声弓弦响处,有人射出了一支冷箭。贾复若是撒手锤,这支箭准得把他射死。他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对面弓弦一响,他往后一仰,后脊梁沟儿贴在马屁股上。这种功夫叫铁板桥。贾复使了个铁板桥,那支箭由打贾复身上过去了,不偏不歪,正中阎虬的哽嗓咽喉,噗的一声,红光崩现,鲜血直流,阎虬死尸栽倒在地。贾复在马上一直腰儿挺身坐起,往对面儿看那射箭之人,正是神射将吴汉。贾复越想越后怕,差点儿被吴汉射死。
书中暗表,这吴汉是三路押粮官,他也不放心姚期的事儿,催促运粮兵往前急奔。离着大营近了,只见一、二路的军粮都在一处,可不见马武与贾复。吴汉不知道他二人出了什么事儿,忙命兵丁护着军粮,他催马绕奔大营。走到大营的南边,看见雪天王贾复被人追下来了,他大吃一惊,心说:贾复的武艺都杀不过追他的敌将,自己的武艺不及贾复,过去也是不行啊!有了,用箭射他,助贾复一臂之力。想到这里,他抽弓拔箭,认扣填弦,照着贾复射去。他料定贾复听见了弓弦响,必然躲闪;只要他一躲,箭准射在敌将身上。果不出吴汉所料,贾复一躲,正把阎虬射倒。贾复心说:好险哪!这时候,吴汉就到了。吴汉问贾复:“贾大哥,小弟这支箭如何?”贾复说:“这支箭好倒是好,我得问问你,你是冲谁射的?”吴汉说:“冲大哥射的呀!”“你怎么冲我射呀?”“我料定大哥一躲,那支箭准能射在敌将身上。”“兄弟,你往后可别这样射了。倘若我躲闪不及,岂不要了我的命?”吴汉说:“以后也遇不见这样的事了。”吴汉这才问贾复怎么叫敌人追杀到此,贾复将姚期损兵折将,岑彭生死不明的事,以及他立功给姚期和马武赎罪,诱敌使锤的事情说了一遍。吴汉听明白了,忙说:“贾大哥,你快将阎虬的人头带回去给二位先锋赎罪吧。”贾复这才下马,用宝剑把阎虬的人头取下来,然后提着人头上马回营。
贾复到了大营,那阎虬的兵已被副元帅寇恂杀败了。贾复催马进营,到了辕门,对姚期和马武说:“二位贤弟,你们等着,我进帐去见元帅,凭此人头给你二人赎罪。”说罢,他催马入辕门,来到中军帐前下马。贾复手提阎虬的人头到帐内躬身施礼:“元帅,末将贾复已杀死敌将,人头在此,请元帅验看,早赦姚期和马武二位先锋之罪!”马大帅说:“将人头号令营门。”中军官接过人头,交给值日旗牌官,值日旗牌官接过人头到营门悬挂去了。马大帅又说:“看在贾复立功的分上,赦他二人无罪。”贾复施礼拜谢。马大帅吩咐:“将姚期和马武推进帐来。”中军官传令,绑缚手把姚期和马武推回中军大帐,给他二人松了绑绳。马大帅说:“姚期,我给你十天的限期。如若有活岑彭见我,你的官职照旧;如果过了十天不见岑彭归营,你这先锋是革职不用。”姚期和马武无言而退。工夫儿不大,副元帅寇恂收兵回营,将阎虬满寨的东西俱皆得来。马大帅办完了公事,散了帐。
刘秀一人回到了寝帐,闷闷不乐。他觉得潼关没拿下来,还损伤了一员大将,甚为可惜。又想岑彭为臣则忠,为子则孝,为将英勇;自从在棘阳关前奉母命归汉,直到如今有数十件汗马功劳。他还没有孝顺高堂老母,也没报答他舅父杜颜的养育之恩,就在潼关遇险了,真是天道无情,不佑忠孝之人。刘秀想岑彭,坐卧不宁。当差的把晚膳摆上,刘秀看着饭想起岑彭来,心中万分难过,看着酒饭无心下咽,吩咐说:“撤下去,不用。”当差的不敢违背,只好把酒饭撤下去。刘秀躺在床上无精打采,心中郁闷。天到二更时刻,忽然营门小校走进帐中说:“回禀千岁,岑彭回来了。”刘秀忙问:“现在哪里?”小校说:“现在营门外。”刘秀说:“快快叫他进来,孤看看。”小校说:“千岁,岑将军他不进营,他说请千岁到营门外答话。”刘秀立刻吩咐鞴马。王官把马鞴好,刘秀就在寝帐前上了逍遥马,也未回报元帅,由王官牵马,刘秀够奔营门。
刘秀到了营门外,也就在三更时刻,只见对面岑彭银甲白袍,胯下马、掌中九耳八环刀,勒马停蹄正往营门观看。刘秀喜出望外,忙问:“岑王兄,你请孤出营答话,有何话讲?”岑彭在马上一横九耳八环刀,说:“千岁,恕臣披挂在身,不能下马,马前见过。”刘秀抱拳还礼。岑彭说:“千岁,臣自从在棘阳关前遵母命投在贤王麾下,就立志恢复大汉天下。不料难趁心愿,你我要分别了!”刘秀问:“岑王兄何出此言?”岑彭说:“臣替姚期欲报一石之仇,追赶潼关守将阎虬,不料落在陷马坑中被敌人生擒活捉了。敌兵将臣押入潼关,臣欲为大汉尽忠,没想到那潼关守将是卓茂。那卓茂与我舅父杜颜是盟兄弟,他劝我岑彭,尽忠不如尽孝,说我母亲孀居守寡,就守我一人,我死后无人侍奉老母。他叫我归降王莽好保全性命,将来好在我母亲膝下尽孝。我说当年在长安赶考,王莽御笔钦点我为状元,榜下用为棘阳关守将,待我不为不厚。我在棘阳关归降大汉,那王莽岂能与我善罢甘休?卓茂说他与王莽虽为君臣,私交甚厚,他能在王莽驾前保我立功赎罪。我岑彭万般无奈,听其所劝又降了王莽。但我唯恐千岁不知,特来禀报。大丈夫做事来去光明,望千岁多多原谅,事出无奈也。”刘秀说:“岑王兄,孤不恼你降敌,只要有你的命在,日后能在贤母堂前尽孝,接续岑氏门中后代香烟,孤也就放心了。孤若是小人,就杀你舅父杜颜、表弟杜茂和你老母。你只管放心,孤不但不杀他们,你的舅父杜颜和表弟杜茂照旧供职,你先锋官的粮饷照发,按月派人送到杜家,为你老母衣食所用。”刘秀说到这里,岑彭说:“千岁,都说你是贤德之主、有道之君,今日听千岁所言,臣实感激万分!我来见千岁,一者是求千岁原谅我,别杀我母亲、舅父、表弟;二者是要诈降卓茂,遇机会里应外合取潼关。千岁这样贤德,我一定诈降敌人,赚取潼关。”他说到这里,冷不防用九耳八环刀向刘秀便砍。刘秀听见刀环子一响,刀到了,急忙拨马往旁边一闪,岑彭的刀砍空了。刘秀跟岑彭的马错开了,刘秀一慌催马便跑,岑彭在后催马就追。
岑彭在后边边追边喊:“妖人刘秀,你往哪里走?好好地把人头留下。”刘秀慌不择路往南跑,岑彭还是在后边连追带喊:“妖人刘秀你休想逃生,快快将人头留下!”刘秀马跑如飞,一边跑一边回头说:“岑彭,你不可如此!自从你棘阳关归降了孤,直到如今,孤家待你不薄,你应当有点良心才是。你如果杀了孤,王莽待你也不过是封侯之赏。你个人虽有富贵,可是你母亲、舅父、表弟都在我的势力范围之中,马大帅要知道你杀了我,他一定杀那三人。依我相劝,你回潼关去吧!”岑彭说:“妖人刘秀,你不用跟我废话,你就是说得舌焦唇烂,也是白废话,快把人头给我!”刘秀说了半天他不听,气得破口大骂:“岑彭,原来你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朝秦暮楚,你将来焉能有好结果?像你这样只图富贵不顾仁义的人,天地不容,迟早必有报应!”
两个人都是拼着命地跑,前边的刘秀是不知东西南北,后边的岑彭是豁出命地追。两个人一直跑到天光蒙蒙亮了,刘秀累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看出路来了,马就跑得快多了。刘秀回过头来看岑彭,见岑彭也是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仍然苦苦地追赶。这时,刘秀才知道自己是往西南跑,这样跑是越跑离大营越远哪!有心往回走,岑彭准得截住。刘秀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如果见着村庄、镇市或者树林子就好办了,我可以跟岑彭转圈儿跑。这样就能往回绕,绕回去有兵将来救就能截住岑彭。刘秀想到这里,他就往树林子里跑。岑彭一见,大声呼叫:“刘秀,你往树林子里跑也不行,我是非追上你,把你杀了不可!”刘秀说:“岑彭,孤若是被你杀了,自认命该如此;如果孤今日得了活命,势必杀你这个小人!岑彭啊,岑彭,我刘秀不灭王莽也得拿你!”
第四部分 贪大功巨发陷重围 悔前过先锋自刎身第59节 救姚马阵前斩阎虬(2)
刘秀正往前跑,忽然从树林子里走出来一个人,长得身高八尺,猿臂蜂腰,双肩抱拢。面如美玉,长眉带煞,二目有神,高鼻梁儿,四字方海口,颔下无须,约有二十多岁。头戴一顶紫缎子扎巾,身穿紫缎子短箭袖,紫绒绳前后勒着十字袢,腰中系着一巴掌宽五彩丝鸾带。下身红绸子中衣,足下青缎靴子,手中提着一支单鞭。刘秀一看,这不是岑彭吗?不由得一愣。这人问刘秀:“千岁,我为臣没有不忠的事,您为何骂我?”刘秀大惊,回过头来再看这个岑彭,也是那么高的身量,也是这么个相貌,通身戎装坐在马上。两个岑彭真假难辨,当时可把刘秀弄糊涂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书中暗表,岑彭自从掉在了陷马坑中被阎虬拿获,连人带马以及盔甲、宝剑、衣袍、大刀、镖等项,俱皆送入潼关。到了守将衙门,有人往里回禀,岑彭就听衙内咚咚咚聚将鼓响。工夫儿不大,里边传出令来:“潼关总镇卓大人命将岑彭推至大堂。”于是,有人把岑彭由马上扶下来,推推拥拥往里就走。来到了大堂之上,岑彭一看:大堂左右站立的刀斧手、绑缚手真是威武;站堂军各持鞭板锁棍,整齐严肃;一干诸战将盔明甲亮,人才济济。那帅案后边坐着一员老将,这位老将军年过花甲,中等身材,白方面庞,皱纹堆垒,两道苍眉,一双虎目,鼻直口方,一部银髯洒满了前胸,真是根根见肉,滋润透风。头戴素缎扎巾,迎门嵌一颗明珠,勒着一对亮银抹额,二龙斗宝,顶上一朵红绒突突乱颤,如意钩双搭珠穗。身穿素缎子蟒袍,狮蛮带一掌多宽,三环套月搭钩,肋下佩带一口双锋利刃。岑彭料定此人定是潼关总镇卓茂,心中暗想:他卓茂跟我的舅舅杜颜是盟兄弟,论理我应当高看他,可他不应当屈身事贼,扶保王莽。他不忠于汉朝,他就不是好人,我要气他一气。于是,他站在案前一语不发,怒目而视。
卓茂用手一指:“大胆岑彭,你见了本帅为何立而不跪?”岑彭说:“我乃大汉忠臣,当初一时不明误保王莽,在棘阳关前奉母命降汉,弃暗投明,扶保了汉太子殿下,将来能够耀祖光宗。谁像你,身为大汉子民,利令智昏,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