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鸡一个人就就可以了,你凑什么热闹。”
郝坏喊住了李墩儿,随后对小鸡男道:“事情不能怪你,我看这件事并不那么简单,你先去和那李老板照个面,看他怎么说。”
“老坏。还打什么罩面。”李墩儿大声道:“以我看,先给丫打一顿在说。”
“不对,李老板那人我见过,而且我知道他并不是个喜欢搞这种下三滥手段的人。”
早在之前,郝坏就和李云聪见过几面,前不久他还买过一件外销瓷。那人斯斯文文的真心不像是个用假币来骗钱的主,有句话说的好,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所以郝坏感觉到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坏哥说的没错,事情是我搞砸的。我先去看看。”
秦玉见小鸡男脸色不好看,忍不住走到了郝坏的跟前,哀求道:“郝哥,小鸡只是想多给您赚些钱,您别生他气好不好。”
秦玉这些天在郝坏的大力撮合下,和小鸡男的关系发展的非常好,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所以她忍不住上前和郝坏说好话希望他不要生气。
小鸡男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了秦玉的话,随后转过头道:“玉儿,你就别添乱了,让坏哥安静会儿。”
“放心吧,我不会怪小鸡,我的脸色难看是因为我在考虑事情。”
郝坏见秦玉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道:“难道你不知道这家店是我们兄弟三人的,别说几十万,就算几百万、上千万,哪怕是上亿也不会影响我们兄弟的感情。”
“那为什么还要去找李云聪?”秦玉毕竟是个大学生,有些事情他甚至比不上小强。
“秦姐,你难道没有看出来吗?”柜台里的小强开口道:“这件事情只是个引子,如果是有冤家对头找茬,那就只是个块敲门砖,不弄清楚会吃更大亏。”
“小强说的没错。”郝坏说完,对秦玉笑道:“还记得我们店里的规矩吗?宁丢命不丢脸,那句话在现在正是场合。”
郝坏绝对不允许自己吃哑巴亏,所以才让小鸡男去试探下军情,好做好下一步的准备,但不管怎么样,那件冬青釉的大碗,他是肯定要拿回来的。
秦玉点点头,不在说话。
李墩儿见郝坏不说话,上前小声问道:“如果李云聪只是一把刀,那你觉得用刀的会不会是陈方明父子?”
郝坏点点头,他也想不出会有谁更狠自己。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半个小时候,小鸡男垂头丧气的走了回来,东西没有拿回来,这点郝坏早有所料。
第209章 弟窑()
“坏哥,你猜对了。”小鸡男咬咬牙道:“假币的事情李云聪不承认,不过我通过打听其他的店铺的人得知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李墩儿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云聪经营失败,将店铺抵账给了陈方明,他现在只不过是陈方明店铺的店长而已。”
郝坏露出了满脸的笑容,起身伸个懒腰道:“这就都明白了,事情也就好办了,都给我听好了,这段时间谁也不许给我惹事,我不在场,不许收取任何的古玩,我说的是任何东西。”
“老坏,我们怎么报仇?”
“这个没想到,但办法总会有。”
郝坏向来不喜欢没有对手和挑战,现在既然陈方明打到了自己家门口,那他就有了还击的动力,但也不至于慌乱了手脚。
李墩儿是个急脾气,被人惹上了,就想还击,当然这也和之前郝坏的风格有些像,只是现在后者已经不在是初出茅庐时那个郝坏,他学会了沉着冷静。
“郝老板”门口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铲地皮。”郝坏对铲地皮自然不会陌生,见到他喜上眉梢的样子,立刻问道:“铲到什么好东西,把你高兴成了这样?”
“还真让你说对了,自从上次得到那只渣斗后,我对瓷器可是格外关注。”
铲地皮说完,将身后背着的登山包摘了下来,放在大茶几上,随后拉开拉链取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蓝色锦盒。
“郝老板,上次您帮我那么大的忙,我早就想找机会报答你,看看这东西怎么样,如果好的话,就放您这里,卖了钱你把本钱给我就成。”
铲地皮话里话外都是对郝坏的感恩。随后他将锦盒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一只扁平的大盘,釉色如同梅子的青色的大盘,却明显不同于之前从出现过的清三代单色釉中的冬青釉和天青釉。
“青瓷!”
李墩儿对瓷器比郝坏和小鸡男都要熟悉一些,所以在看到里面那是大盘后立刻道出了一句:“好东西。是件青瓷大盘,我看看有没有底款。”
郝坏对青瓷稍微有些了解,就在昨天晚上他还在看到了两个有关青瓷的故事,所以他早就对青瓷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
龙泉市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
出产于浙江龙泉的青瓷是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史称中国五大名窑的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中的哥窑。指的就是龙泉的青瓷。
龙泉在西晋时便开始有烧制青瓷的瓷窑,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著名的龙泉窑系,为宋代中国最大的瓷业中心,前后辉煌了数百年。
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
龙泉青瓷曾经扬名海内外,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法国巴黎有一家以收藏瓷器闻名于世的博物馆,在它收藏的几乎涉及中国瓷器史整个体系的一万二千多件瓷器中,就有许多是龙泉青瓷。
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收藏瓷器,几乎都会有龙泉青瓷。
一九七六年,韩国新安地区道德岛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龙泉窑瓷器达九千余件。从这些瓷器可以看出,龙泉青瓷在当时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中占首要地位。
龙泉青瓷到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衰弱,到上世纪初,龙泉青瓷窑火几乎完全熄灭。大窑群落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成了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铲地皮见郝坏等人如此开心,高兴之余不禁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郝老板,刚刚听李老板说这是龙泉窑,但买的时候那摊主说的可是弟窑,我不会上当受骗了吧?”
一句话,李墩儿差点没晕倒,他暂且放心观看底款,大笑道:“铲地皮,你的单子可够大的,地摊上买龙泉窑。”
“嗨,我还不是想报答郝老板上次的帮忙,要不然”
“感恩的话就别说了,听着别扭,大家都是好哥们儿。”郝坏说完,不禁心里也有同样的疑问,转脸对李墩儿道:“别让铲地皮着急了,快告诉他龙泉窑和弟窑到底是这么回事?”
郝坏之前只是看到了两个关于青瓷的故事,而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一窑口,所以他自然也想知道其中奥秘。
“只要玩瓷器的其实都知道,龙泉窑青瓷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哥窑特点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呈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征”
李墩儿开始讲述其了哥窑和弟窑的区别,弟窑的特点是白胎厚釉,外形光洁不开片。
弟窑瓷品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在宋、元时,出口到外国的龙泉青瓷大多是弟窑所产。
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书中如是说道:“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
传说,宋朝龙泉曾有兄弟二人烧窑,哥哥的技术比弟弟高明一些,因而招致了弟弟的嫉恨,为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往哥哥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待烧制出来后,瓷器已经全裂开了,虽然这种裂痕和一般的裂痕并不一样,有的像是冰裂纹,有的像鱼仔纹。还有的像蟹爪纹,裂痕中自有一番情趣,但却已经变成了瑕疵品。
哥哥无奈,只有把它们拿到市场去想要低价处理掉。可没想到人们在见惯了传统的瓷器后,竟对这种有裂痕的瓷器十分有兴趣。
这批瓷器一抢而空,而哥窑也因此名满天下,成为了宋代的官窑。
弟弟则延续着原来地烧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誉为“雪拉同”,从此也就开创了龙泉青瓷哥弟窑在釉色、泥土等方面富有各自特色却各不相容,平分秋色的局面。
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无可考,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
“原来是这样。那龙泉青瓷的价格应该很高了?”铲地皮闻听李墩儿的将讲述后,解开心中疑惑的同时也关心起青瓷的整体市场。
郝坏对价格格外关注,所以他之前查阅资料最多的就是收藏品的价格,铲地皮询问后,他也将拍卖的情况说了一遍。
九二年。龙泉窑青瓷就在拍卖会上亮相。
九五年北市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龙泉窑堆塑造像,便以四万四千块万元成交。
三年后,苏富比春拍会上一件明龙泉窑青瓷棱口大盘拍得将近四十五万港元。
两千年在嘉德拍卖会上一件南宋龙泉窑琮式瓶拍出了二十七万元。
“就这么点钱?”铲地皮没等郝坏说完,便忍不住放出失落言辞,引得郝坏等人哄堂大笑了起来,尤其是李墩儿更是忍不住开口了。
“铲地皮,你小子胃口可够大的。你知不知道三个月前,我和老坏还有小鸡浑身上下都逃不出几万块。”
“行了。”郝坏笑了笑道:“在2000年以前,龙泉窑青瓷在拍卖市场上,的确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但随后一年却不同了”
原来,二零零一年开始。随着瓷器市场行情整体好转,龙泉窑青瓷市场行情也开始走俏。
又是北市翰海春拍,一件明初龙泉窑刻花花口青瓷大盘以三十八八千块,而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一件明龙泉窑青釉菱花口大盘以六十朵万元成交。
此后几年,先后有多件龙泉窑青瓷接近或突破百万元大关。
〇五年。龙泉窑青瓷在拍卖市场上倍受关注,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宋龙泉窑青瓷三足炉拍出八十四万多元。
一件宋代龙泉窑青瓷笔洗更是拍了三百万元成交。同年在上海信仁“梅子初春——龙泉窑精品”专场拍卖会上,共上拍三十一件拍品,成交率达百分之九十。
郝坏说完,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样,现在你满意了?”
铲地皮听郝坏说完,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道:“现在又过了十年,那岂不是价格更高。”
“当然,不过要看你这件到底是不是开门货。”郝坏说完,已经将目光看向了李墩儿手上的那只大盘,其实他早就在观察它的釉面。
如果单从郝坏现金的眼里来说,他也只是在刚入门的阶段,没有扳指的帮忙,他所能分析的也只有釉面的光泽是否是贼光。
“不是贼光,釉面很有沧桑感。”
郝坏开始试着自己来判断一件器物的真假,这一步他知道是早晚要走的,因为扳指毕竟是外力,尤其是坚定这一块,他有意开始自食其力了。
沧桑感是有,但这大盘釉面好像有些不大对劲。
郝坏心里正琢磨着,李墩儿依然看到了底款,随后道:“是明永乐时期的。”
铲地皮闻听后,忍不住问李墩儿道:“李老板,这东西到底是不是开门货。”
李墩儿笑了笑,大声道:“绝对的打开门。”说完,他将“青瓷大盘”递给了小鸡男,想要征求他的建议,而后者看了以后也认为那就是件打开门的东西。
“等等,把东西让我看看。”郝坏说完,从李墩儿手里拿过了那只大盘。
小鸡男和李墩儿都发现了郝坏脸上的那丝凝重,他们心中都有疑问,但却并没有开口询问。
郝坏自知现阶段还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来鉴别古玩,但不管出于怀疑还是放心,他还是要请扳指来一探究竟。
伸手接过大盘,郝坏期待着扳指给予信息回复,但两分钟过去了,扳指依然没有任何的提示,这在以往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扳指并不是对每件古玩都有“兴趣”。
但问题是在升级为青色灵光后,郝坏层多次实验过,扳指也没有一次不给出答案,这其实已经说明如今的升级阶段扳指已经被郝坏牢牢操控,只要是真品就会给出提示。
上诉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郝坏手中的这只所谓了“龙泉青瓷”是个不知不扣的新仿。
郝坏心中依然有数,心想:“如此做工的仿品,难怪会难倒了李墩儿和小鸡男,而铲地皮这个门外汉就更不用说了。”
“郝老板,这盘子有什么问题吗?”铲地皮是个聪明人,这一点郝坏认识他的第一眼就看了出来。
郝坏想了想,露出了平和的笑容道:“没问题,打开门的物件儿,东西我收了,你多少钱来的?”
“刚刚都说了,我来可不是卖您东西的。”铲地皮闻听郝坏的话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并再次重申了东西放在郝坏的店里,赚了钱只收回本金就好。
“那你的本金总该告诉我吧?”
“没多少,不过十万块而已。”铲地皮笑着挠了挠头。
李墩儿和小鸡男闻听铲地皮的话后,不禁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清楚,如果那盘子是件真品,十万块就等于捡了大漏,但问题是铲地皮这种瓷器的门外汉
“你哪里来的十万?”
十万块对郝坏来说根本不算个什么,但他很清楚铲地皮的家境,他只是靠着收些家具来过日子,况且还要供养妹妹上学。
“嘿嘿,这您就别管了,总之我就是想报答您之前对我的帮助,这本就是礼尚往来吗。”
第210章 造假术()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郝坏就当没有你这个朋友,你走吧。”郝坏突然的变脸让铲地皮愣住了。
“郝老板,难道你瞧不起我是个‘打游击’的?”
郝坏脸色凝重的走到铲地皮的跟前,一字一句道:“我郝坏之前比你现在要惨上十倍,包括我这几个兄弟,哪一个是好出身?”
“那您?”
“我只是想让你说实话,你哪里来的十万块。”
铲地皮眼看瞒不过去只好道出了实话,原来,他这几个月也赞了些钱,加上妹妹在学校期间的兼职,才存了十万块。
铲地皮的妹妹一直惦记着郝坏之前的帮忙,所以她一直提醒哥哥找机会还人情,就这样,他下定决心买下了那只“龙泉窑青瓷大盘”
“我一直怕您瞧不起我,所以我才没有说那十万块是我全部的家底。”铲地皮说完,露出了一脸尴尬的笑容。
郝坏伸出手时间拍了拍铲地皮的肩膀,道:“朋友之交淡如水,以后不要在做这种事情,我郝坏绝对不是个喜欢拉朋友下水的人。”
郝坏说完,转身对小鸡男道:“拿十万块给铲地皮。”
“郝老板,我真不是来卖东西的,我”
“我知道你不是来卖东西的,我只是让你拿上本金,东西出手赚了钱,咱俩平分。”
铲地皮没有办法,只好收下了钱,郝坏本想留他吃饭,但他要去看妹妹。
“等等,有件事情我想知道。”临出门口的时候,郝坏叫住铲地皮,跟他询问起了是在哪里买的那大盘。
“报国寺”
听完铲地皮的话后,郝坏笑了笑,随后语重心长道:“以后别在碰瓷器,干你的老本行就挺好。等你妹妹毕业让她来我店里工作,每个月一万块。”
“认识您真是我的荣幸。”铲地皮带着感恩的心离开了。
郝坏面色凝重,以为他并没有将铲地皮真正当成朋友,而这一次。他却发现铲地皮兄弟的那份真挚的情义,所以他才没有道出那器物的问题。
“坏哥,你早就看出了那大盘有问题对不对?”
小鸡男和李墩儿通过之前的种种信息了解到东西肯定是有问题,之所以小鸡男没有吝啬,也同样是被铲地皮兄妹所感动。
“胖子,给张白给打电话,骗铲地皮的那个地摊我以后不想在让它出现。”
郝坏说完,想了想,补充道:“你带着大盘一起去,但必须弄清楚造假的手艺。盘子也必须给我完好无缺的带回来,我还有用。”
李墩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临走的时候还不免撇撇嘴道:“那地摊我他妈都给丫砸了,真不是东西。”
“坏哥,你想用那盘子对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