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海权-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吧?

    那些声称是因为“克鲁格电报”导致英国人下定决心血洗布尔人的最后结论,是根据一个制造出这种颠倒黑白、奇谈怪论的强盗逻辑的思维定式:被害人遭难的原因不在于凶手的贪婪残暴,而在于旁边一个讲了真相的多嘴旁观者。

    在约亨这个后世人看来,英国人在德兰士瓦所做的一切和后世那些帝国主义国家每次出来进行一次霸权展示的时候,重视有一些满嘴《国际法》的专家们出来论证这种行为的合理性,以引导旁观者得出受害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活该”的结论。

    这些专家们似乎在一个问题上集体失明了:到底哪一条国际法允许一个国家公然排除自己的军队去侵略另一个国家,而且失败了还不许别人说?

    不过强盗就是强盗,有借口要抢,没有借口创造借口也要抢,创造不了借口那就不需要借口继续抢。

    现在腓特烈三世可从来没发过什么克鲁格电报,德国人可都是安安心心的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英国人不照样拿布尔人开刀了?

    不过和那个光说不练的威廉二世不同,约亨向来信奉嘴上不说,手上要做。克鲁格电报捅了那么个大篓子,于是英国人把所有脏水都泼到了德国头上,而知道自己“伤害了亲戚的感情”的威廉二世在之后的布尔战争老老实实的做了一个旁观者。

    结果在荷兰、法国、比利时、美国甚至英国自己都有志愿者支持布尔人的正义战争的情况下,战争结束后的英国还是把一肚子气撒在了德国身上。

    那么既然如此,咱们什么都不说,但是什么都要做,也许没办法把德兰士瓦打造成阿富汗那样的帝国坟场,但是让该死的英国佬在非洲的土地上放更多的血,花更多钱,死更多的人德国还是可以努力努力的。

    而且布尔人有黄金,咱们能不能从中捞一笔?不过前提当然是,别让英国人抓到把柄,而且最好能有个人帮德国人“不要说话,安心背锅”

    不过想要这么干还有一个巨大的阻碍,一个稳妥的帝国皇帝以及一个谨慎的帝国首相,他们会不会同意给英国佬下黑手?(未完待续。)

    PS:  好不容易赶出来了,困死了

第205章 我们要坑英国佬() 
事实上情况比约亨想象的要简单的多。英布战争刚开打没多久,法国人就先跳了出来对布尔人表示同情,并且对英国人的强盗行径进行了谴责。

    毕竟在现在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法绍达危机,在非洲问题上和德国早早达成协议的英国在推进自己的2C非洲计划上进展顺利,而法国人在推行2S非洲计划则因为邻居德国人的一些异动而受到了影响。

    因此苏丹早早落入了英国人的控制之中,法国人自然没有能力去和英国人虎口夺食,因此对英国人在非洲的殖民扩张一直看不过眼。

    这次英国入侵德兰士瓦,让法国人找到机会向英国佬发难了。法国人的报纸在尖酸刻薄上可不输给英国舰队街的同行,在法国报纸的描述下英国人成了十恶不赦的无耻流氓,在法国国内难得的出现了骂英国人比骂德国人多的情况,然后英国人和法国人开始打起了嘴炮。

    有法国这么配合的跳出了出来,让英国人把矛头都对准法国人之际,德国却在为要不要为布尔人说话而产生了分歧。

    “我们不能发表这样的声明,陛下,我明白您对这些布尔人的支持,以及对荷兰政府的友谊,但是现在并不是我们公开反对英国人的行动的时候,哪怕我们都知道英国这次将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是这些反对者当中不能有我们,不能有德国政府。”新上任的首相马沙尔对于腓特烈三世想要发表反对英国人入侵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声明提出了反对意见。

    “那么我们难道眼睁睁的就这么干看着?看着英国人占领德兰士瓦全境?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反对英国人的行动,阿道夫。”腓特烈三世虽然不会因为马沙尔的反对意见而发火,但是对此感到不满是必然的。

    “当然,陛下,但是这并不值得我们因此和英国人翻脸,尤其是我们在远东还有更重大的利益的情况下。”马沙尔不卑不亢的回答到。

    德国人当然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布尔人中有相当数量的德国后裔就因为这种血缘关系而对他们另眼相看,德兰士瓦的金矿同样是快速发展的德国所需要的,而为了对抗英国人,德兰士瓦共和国政府是向德国靠拢的。

    而且布尔人中更大一部分是荷兰后裔,对于荷兰这个同样说着低地德语语系的同族人。德国是一直非常希望进行拉拢的,而荷兰政府对英国人的这次入侵从一开始就表示了极其强烈的抗议,因此德国也希望通过支持荷兰来获取好感。

    然后才是德国人本身对布尔人血缘上的天然亲近。

    也许马沙尔说的对是对的,德国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和英国人翻脸。尤其是远东的利益牵扯着帝国的精力的时候,但是让约亨放弃这个可以坑大英帝国的机会又有些心有不甘。

    在约亨看来,有的时候躲着麻烦,麻烦却会自己找上门来,就算德国人现在什么都不做。未来英德的对抗也不可避免。而且布尔战争牵扯了英国人太多的精力,就算德国人现在给英国人添堵,英国也没办法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不过既然帝国首相都说了帝国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那么我们就换一种方式去坑英国佬:“首相阁下,帝国政府不能参与进去,那么不是帝国政府的民间是可以支持布尔人的吧?只要保证帝国政府置身事外就可以了。”约亨特意在帝国政府这个词上加重了语气。

    此话一出,腓特烈三世立刻琢磨过来了,笑着看约亨然后询问到:“约亨,帝国政府如果置身事外,那么帝国民间‘可能’会支持布尔人。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行为呢?”腓特烈三世笑着问到。

    “‘民间’的行为可能会多种多样,这很难预测,父亲。不过我认为‘民间’的商业行为应该不会停止,有可能会有一些物资通过‘民间’渠道流入布尔人手中,这些物资中可能会有一部分‘危险品’。”约亨一本正经的回答到。

    “殿下,德国不能被卷进去,这种行为很危险,如果我们的行为让英国人发现对他们造成了危害,英国依然会敌视德国,他们可不会管是民间还是政府。”马沙尔急忙反对。

    “首相阁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不过现在全欧洲都在反对英国人的野蛮入侵。”约亨说到:“所以会有动作的可不止我们。我相信应该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和直接干涉这件事,就和我们一样。但是各国国内对布尔人抱持同情态度的人很多,所以我相信其他国家的民间行为同样会出现,所以德国混在里面的目标就会小得多。只要我们做的隐蔽些,我相信英国人不会将主要的矛头对准我们的。”

    “嗯,的确有听说法国和荷兰国内有组织志愿者前往非洲帮助布尔人作战的消息。”腓特烈三世思索着说到。

    “父亲,既然首相阁下担心民间支援布尔人的行动被英国抓住把柄,我认为让志愿者去布尔和英国人发生战争是不明智的,相反出于保护我们的国民的目的。我们应该关闭帝国前往德兰士瓦的航线,呼吁帝国人民不要前往混乱地区。

    另一方面在物资、武器等方面可以对布尔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持,我想那些外国志愿者也不可能带着什么物资进入德兰士瓦,所以他们会需要食物、药品和武器的。”约亨建议到。

    一些普通的民间人士去了德兰士瓦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约亨原本的计划是让特种部队扮演志愿者这个角色去给英国人捣乱,但是现在看来是绝对不会被马沙尔同意的,那么就还是别让德国公民去送死了。

    “没有德国公民卷入这场战争,这的确会让帝国政府可以置身事外,至于物资支持的确可以做的更加隐蔽一些。”腓特烈三世点头同意到

    “陛下,殿下,就算是‘民间志愿’的‘自发行为’,我希望帝国政府也能够做到监管和监督,以控制规模。”见皇帝陛下和皇储殿下都决心支持布尔人,马沙尔也知道再劝也没用了,那么也只好希望德国人的行动能收敛一点,不然这个“民间志愿”也就成了笑话了。

    “这是当然的,马沙尔,你是帝国首相,我相信你能把握好平衡的。”腓特烈三世这话也算给马沙尔一个交代,我不会给你搞出一个大新闻让你头疼的。

    “首相阁下请放心,我们不会让帝国政府难堪的,而且如果我们支援的物资不是德国生产的,那么我们的行动就更加安全,这样英国人会把矛头对准别人,所以如果是法国产的那就最好不过了。”约亨决心让法国人来背这个锅。

    “不过就算有外部的支援,德兰士瓦也就那么些军队,而且我们提供支援数量也不可能太过庞大,我认为对于布尔人来说,战略战术比一点点物资要重要的多。”约亨说到。

    “你有什么想法吗?约亨?”腓特烈三世问到。

    “父亲,大英帝国和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国力有着根本性的差距,如果战争长期进行,那么当英国庞大的运输力量和殖民地军队完全调动起来,布尔人最终获得胜利的能力几乎没有,除非有一个足够牵制英国人的力量的国家正式干涉此事。但是很显然,没有谁会这么做。

    那么布尔人的机会只有在战争前期,在英国人彻底集结起来之前就能不断获得胜利,最终打乱英国人的计划。”

    约亨这么说纯属瞎扯,英国人想要解决布尔人的决心可不是受到几次大挫折就能改变的,但是约亨又不能直说布尔必败,我们需要将南非变成消耗英国国力的泥沼,所以只能说布尔人在前期有机会。

    原本德兰士瓦的环境倒是很适合让德国人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不过想必帝国首相也绝对不会同意,因此想让德国正规军化妆成布尔人军队的样子去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也没可能了。

    德国人不能亲自上,那么就只能教布尔人怎么上了,英国人在战争初期打的糟糕无比,一方面是因为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军队军纪散漫、训练松懈、装备陈旧,另一方面就是英国人的陆军本身作战能力就跟不上时代了。

    至少知道玩蹲坑猥琐流的布尔军队,相比还在使用密集阵形的英国陆军在进行防御战时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所以战争初期的3万英国南非殖民地军队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在开战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克英国人的两座城市,包围了另外三座。

    然而这正是布尔人的战略失误,所以约亨决定给布尔人提个醒:“布尔人在国力上和英国差距太大,正面交战没有胜算,英国人强大的运输能力和广阔的殖民地让他们可以迅速集结一支庞大的陆军,因此布尔人想要硬碰硬那么下场会十分凄惨。

    所以我们最好能提醒布尔人,不要在攻占地盘上浪费时间和兵力,也不要去啃硬骨头,利用英国人集结军队的时间,进行零敲碎打,一点点蚕食,以减小双方的实力差距。”

    “可是要怎么才能让布尔人听我们的?他们可不会让我们的人去指挥他们的军队,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派人去指挥他们。”腓特烈三世问到。

    这的确是个问题,现在德国可是连军事顾问都不能派的情况,想让布尔人按照德国人的意见进行战争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约亨也没有更好地办法,只能一脸挫败感的说:“看来我们除了能把我们的意见告诉克鲁格总统先生外,剩下的只能看上帝的意思了。”(未完待续。)

第206章 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 
在如何提醒布尔人不犯战略错误的问题上约亨一筹莫展,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布尔人在战争初期的进展顺利。

    在懦贝尔将军的率领下,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联军充分发挥了自己熟悉地形,轻便灵活的优势,一路士气高昂凯歌高奏,将英国南非殖民地军队打得完全找不着北。

    在接连失败之后,开战仅一个月,英国人就丢掉了纽卡斯尔和格论科两个城市,而莱迪史密斯、马弗京和金伯利陷入了布尔人的包围之中。

    导演,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剧本拿反了吧?不应该是我大英帝国一路破竹横扫这些布尔人贱种吗?

    原本认为可以轻松解决,被英国人认为是一次“小规模殖民地冲突”的入侵行动却发生了远在英国人意料之外的结局。这让整个英国各界都难以接受,难道在德兰士瓦的土地上,大英帝国还要在被打一次脸,然后在全世界面前丢面子吗?

    反正现在全欧洲都在反对我们的行动,现在要是缩了脸还往哪搁?必须要给那些布尔贱种尝尝厉害。

    在英国各界一片质疑、指责声中,索尔兹伯里侯爵知道,上一次就已经让自己的政府承受了巨大压力,现在要是再失败,自己的政治生涯也算彻底到头了,因此英国人必须全力赢得这场战争。

    于是整个大英帝国的庞大战争机器开动了起来,刚刚结束了血腥而残忍的苏丹马赫迪起义镇压的大英帝国再次将自己那无与伦比的力量投入到一个更加血腥残忍的战场中去了。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各个殖民地的开始进行动员,大量军队开始集结,在很短的时间内,英国陆军规模就从欧洲不入流,立刻扩展到接近45万人的欧洲前列。

    而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实力则保护着大英帝国的航线,1072艘舰船航行在大英帝国的命脉之上,让来自各个殖民地的军队开始在南非的土地上聚集。

    不过也许是该着英国人倒霉,在英国庞大战争机器开工后看出苗头的法国立刻意识到英国人要在南非搞出大新闻了。自从德国兼并奥地利以来。在国际上事务上一直不顺的法国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英国人将自己的殖民地军队向南非集结,自然会让其他地区的实力变弱,早就对苏丹被英国人占领,将自己的2S计划给从中截断的法国人知道。一旦英布战争升级,那么英国人绝对没有余力来找自己的麻烦。

    而原本需要担心的德国,这些年来一直在当素食动物,好不容易开荤了,结果咬下的肉在远东。抽掉了大量军队前往菲律宾镇压那些黄皮猴子起义,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所有注意力都在怎么赶紧把肉吞下肚的德国佬,估计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和自己过不去。

    约亨怎么也没想到,因为没有了法绍达冲突,没有因为担心德国而向英国妥协的法国佬,在看到英德现在都没精力管自己的情况下突然想要玩把大的,想从英国人的嘴里抢肉吃了。

    当初约亨还考虑过一旦法绍达冲突爆发,是不是要劝劝腓特烈三世要不要支持支持法国人,免得因为法德没谈拢。结果法国人宁愿向英国人装孙子也要先提防德国,最终导致英法之间的矛盾以法国人的退让而消失,最终为英法联盟打下基础。

    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约亨还诧异,难不成法国人最近脑子不好使,总理换得太多把2S计划忘记了?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之前小日子过得有点不太顺,先观望观望等机会而已。

    为了趁此机会能够继续进行2S计划的法国人,开始在法属刚果集结军队,而此时该地区英军兵力开始向南集结,无论重新回去防备法国人还是继续南下将法国人丢在那里不管对英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抉择。

    “这些该死的法国佬!居然趁火打劫!什么关于英法非洲殖民地边界问题明确划分?那里根本没有什么边界问题!整个苏丹都是我们大英帝国的!那些法国佬有什么资格要求和我们协商?!”在接到法国大使递交过来的关于苏丹南部地区的势力范围要求和英国政府进行协商的要求后。索尔兹伯里怒不可遏。

    “那么我们直接回绝法国人的要求,然后让苏丹地区的军队返回,和法国人进行对峙?我想法国人应该没有胆子和大英帝国在非洲进行一场战争吧?”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向首相询问到。

    “我还以为这些该死的法国佬因为他们那个强大的邻居能安分守己,少给我们惹些麻烦。现在看来这些法国佬还是帝国最大的麻烦!偏偏挑在这个时候,我们无论是放着不管还是针锋相对,都对我们不利。”索尔兹伯里有些烦躁,最近一段时间对他的政府的批评声让他头疼欲裂。

    “我们不能和法国人发生冲突,如果一旦冲突升级,早就因为南非局势而蠢蠢欲动的反对党和社会各界都会拿着这个作为把柄来攻讦我们的!我们不能在全力和布尔人开战的时候再全力和法国人开战。”

    “那么我们可以联系德国。让他们对法国施压,这样法国人就要担心担心他们自己,而不会给我们添麻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