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海权-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们可以联系德国。让他们对法国施压,这样法国人就要担心担心他们自己,而不会给我们添麻烦了。”张伯伦建议到,其实张伯伦一直都比较希望和德国结盟的,当然前提是,德国人你只要承担义务就行了,最好能让德国当大英帝国的驴子,而且是光拉磨,不吃草的驴子。

    “没用的,德国人现在根本只想着自己在远东刚到手的地盘,德国人现在至少抽调了6个师前往菲律宾了,而且还是他们的常备力量,现在德国陆军的实力大幅降低,而他们本国陆军却没有因此而进行补充那些精简的部队,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海军的扩军计划挤占了陆军的资源,但是德国人现在巴不得把自己家的门关起来谁也别去烦他。

    之前禁止德国公民前往南非就是摆明了不想掺和,他们眼里早就容不下除了菲律宾以外的东西了。”索尔兹伯里推测到。

    约亨要是知道了索尔兹伯里这么想,一定表示虽然自己很想掺和啊,但是首相阁下不同意,不过能让英国人产生这样的错误印象也不错,原本出于速战速决解决菲律宾问题而派重兵前往现在还能起到误导的效果,真是无心插柳了。

    “阁下,不试试怎么知道德国人的反应,如何应对法国人,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计划,而德国人会不会插手,对于我们如何准备十分关键。”

    “嗯,你说的有道理,那么就先接触一下德国人,不过想让让德国人插手,我们估计得拿出一些利益来进行交换,一些能让他们觉得有价值的,能让他们把注意力从菲律宾身上挪开来的利益,这可不容易。”索尔兹伯里其实心里有些打算,那就是当年想推销结果没推销出去的滞销货,赫尔戈兰岛。

    这么些年过去了,皇家海军越来越觉得想要在赫尔戈兰岛附近水域维持军事存在实在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想要丢掉包袱的打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初德国人是宁愿要经济利益也不要“战略要地”,现在让他们出面给法国人施一下压就能换到赫尔戈兰岛怎么看怎么是笔划算的买卖。

    先和德国人接触一下,相比德国人不会那么痛快的答应大英帝国的请求,那么到时候再把赫尔戈兰岛给抛出去,估计这帮德国人会立刻上钩吧。

    果不其然,德国方面在接到英国方面在非洲问题上进行“协助”的要求后,根本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我们现在事务很多,帝国的主要精力都被牵扯了,而对于非洲问题,我们的意见是维稳,维稳很重要啊,所以您另请高明吧。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你爱咋地咋地,我们不掺和。

    不过就在索尔兹伯里准备拿赫尔戈兰岛勾引德国人上钩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一个噩耗传了回来:委内瑞拉对英国提出了对英属圭亚那西部62%的领土要求。

    委内瑞拉是在地图上的哪里啊?居然敢对大英帝国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是不是?

    不过很快,英国人就弄清楚了,委内瑞拉的背后,是那个刚刚揍了西班牙的暴发户。索尔兹伯里当时心中就有一种一万头羊驼飞奔而过的感觉:这帮王八蛋都盯着帝国现在腾不出手来的情况来找茬!

    对刚刚打赢美西战争自信心正爆棚的美国人来说,这次只不过是一次试探,是门罗主义的试金石,也是为大张旗鼓的扩充舰队提供了借口,所以无论怎样美国人都不会亏。

    但是对英国人来说这就是要了命了,最然在美洲水域英国海军可以轻松捏死那些自以为打赢了西班牙就了不起的扬基佬的舰队。

    但是现在整个皇家海军都围绕着布尔战争为大英帝国的航运线保驾护航,哪有闲工夫去西大西洋?而且现在帝国海军还在呢,就有法国佬跳出来折腾,要是再把海军舰队调走,那简直就是打开了潘多拉的墨盒,谁知道那些居心叵测的欧洲国家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索尔兹伯里第一次觉得,也许英国是该放弃光荣孤立,找个盟友了。(未完待续。)

第207章 运河开通() 
1899年12月2日,德国基尔湾聚集了大量的船只,这些船只有大有小,整齐的排成两列,在静静的的等待。在这个队列的最前端,通体雪白的皇家游艇霍亨佐伦号上,腓特烈三世和约亨站在舰桥上方专门设立的观光平台上,俯瞰着正前方。

    12月的基尔湾冷风呼啸,不过密封的观光台内却温暖如春,脚下木地板下方的管道内是50度的热水,这些流动的热水不断的给这里带来足够的热量。

    作为皇家游艇,也许不必极尽奢华但是绝对要十分舒适,因此霍亨佐伦号上约亨绞尽脑汁,提出各种创意来让这艘船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要求,反正是自己掏钱,地板下方的地热供暖就是约亨想出来的点子,这样也不用再在舰船里设置什么壁炉了。

    父子两人站在这里,透过窗子看着前方那笔直的水道,正前方一座巨大的船闸缓缓打开,霍亨佐伦号将有幸成为这个船闸的第一个使用者。

    当霍亨佐伦号驶出船闸之后,航行在这条航道之上,看着这个人工开凿出来的河流,腓特烈三世显得激动万分,苦苦等待了12年,基尔运河终于开通了。

    为了能赶在1900年之前开通,基尔运河最后的收尾工作算得上是争分夺秒,帝国政府为了让工人能够在天寒地冻的冬天继续工作还付出数额不小的报酬。终于赶在1899年的最后一个月彻底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而这条工期12年,投入了整个德意志帝国大量人力物力,巨额资金的运河的通航,标志着德国大西洋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航线缩短了超过500海里,这对整个帝国的商业、军事都有这无与伦比的价值。

    而作为自己还是皇储时期就主导开始的浩大工程,现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完工,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幕的腓特烈三世感慨万分:“它真壮观,不是吗?”腓特烈三世低声说到。

    “是的,父亲,它美极了。这是您的功绩,是您留给整个帝国的福祉,所有德意志人都将感谢您的贡献,这是您的运河。腓特烈运河。”约亨在一旁恭维到。

    听到自己儿子拍自己的马屁,腓特烈三世十分受用,看着英姿勃发勃发的儿子,腓特烈三世伸出手去拍拍儿子的肩膀,然后笑着摇了摇头:“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绩。是所有德意志人的功绩。12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当年你还是个毛头小子,现在却也是2个孩子的父亲了。”

    接着又叹了一口气:“可惜了,列奥没能看到他亲手主持的运河的开通,他应该受到所有人的赞颂,这是他应得的荣誉。”

    “父亲,首相阁下在天堂会看到这一切的,回归到主的怀抱,我们不应该为此伤感。父亲。看看那些跟在我们后面的那些船舶了吗?

    那里面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原油运输船、矿砂运输船,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滚装轮和集装箱运输船,这些大型船舶正是我德意志飞速发展的标志,虽然帝国的商船总吨位现在只有大英帝国的31%,但是全世界都明白我们正在引领着航运技术的革新。

    我们的海上运输能力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对运河的通航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运河能够满足我们未来近百年的需求,所以12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你这个小子,那些油轮是你旗下的皇家石油公司的船吧,而滚装轮的用户全都是BMW吧?我都开始怀疑当初你要求扩大运河规模是不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私利了。”调整好心情的腓特烈三世开起了自己儿子的玩笑。

    见到父亲高兴了起来。约亨也有意配合了起来:“父亲,您这么说就不对,集装箱船可是引领了世界货运的新方式,铁道交通配合集装箱运输船可是解决全德国的散货装卸困难的问题。这个和我可没什么关系。

    矿砂运输船可是国内的那些冶炼工业巨头的需求,同样也没我的份。再说了海军的新开工的战列舰,要是按照原来的运河标准可绝对过不来。我这可是为了全局着想,怎么能说是为了我的私利呢?”

    “臭小子,到学会顶嘴了,你现在也是一个大资本家了。你的全局是你们这些大资本家的全局吧。”腓特烈三世满脸笑意的批评到。

    “父亲您咋么说就不对,皇室产业现在同样发展前景良好,霍亨佐伦家族的资产也在不断增加吧,父亲您也是我们这些大资本家的一员啊,而我们的企业发展的越好,说明我们的帝国发展的越好啊。”约亨笑着调侃到,自己的父亲手中可是还有着大约20亿马克的私人资产呢。

    腓特烈三世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也难怪他这么开心,这些年德国的所有大型基础工程项目都是在自己的主导下进行。当初在经济危机中为了扩大内需开展的各种基础建设陆续投入使用所带来的回报开始慢慢显现。

    一方面德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被加快,即使在兼并了奥地利被拉低了平均分的情况下依然超过了历史上54%的标准达到56%,而更好的城市环境,更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更高的工资待遇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让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飞速上涨。

    这也让德国的1899年的GDP一举突破400亿马克大关,达到419亿马克,折合20。95亿英镑,让德国的GDP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虽然因为人口总量是英国人的1。9倍,所以人均GDP只能勉强超过英国人的50%,不过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足以让腓特烈三世自豪了。

    并且奥地利内部交通环境的不理想,尤其是铁路交通水平差的问题在整个德国贸易飞速发展,尤其是德国的商品开始大量走地中海出发的情况下开始越来越成为发展的阻碍。加大奥地利内部的交通建设力度,尽快让奥地利的运输能力能达到德国境内发达地区的水平的建设工作也在缓缓展开。

    当然奥地利的那个多山的地形是让德国人发愁的要死,不过铁路建设好歹还是在稳步推进,就是速度比较慢就是了。所以一旦奥地利的交通网络能彻底并入帝国体系,想必还能带来一个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

    而各种农村基础建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机械的规模化应用,让德国的农产品产量也有所提升,不过还是因为奥地利的耕地面积不足,德国农业自给率依然只能勉强维持在70%左右。

    不过好在此时德国和匈牙利之间的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在工业品上完全依赖于德国的匈牙利则将自己的农产品大量输出给德国,而作为匈牙利女王的德国皇储妃的存在,自然让匈牙利的各项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德国的影响。

    所以虽然匈牙利得到了独立,在政治上外交上获得了远超奥匈时期的独立自主的权力,但是在经济上却无限向德国靠拢,这样的靠拢对德国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在粮食问题上,只要能够一直维持匈牙利现在的这种紧密关系,德国倒也不用过于担心。

    所以整个德国对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而这种信心会进一步的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用十年时间让人均GDP赶上并超过英国已经成为了整个德国的努力方向。

    而作为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也因此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威信,现在基尔运河的开通,更让他的功劳簿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腓特烈三世自然心情舒畅。

    而基尔运河的开通对约亨来说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毕竟整整12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而且当年卡普里维估计的2亿马克的投入也早已超标,总共接近3亿的马克的资金投入了这个巨大工程里,对年度财政收入不过30亿马克的德国政府来说的确是不小的负担。

    现在运河开通,德国政府等于一下子甩掉了一个大包袱,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干点别的事情了,比如支持刚刚通过的《海军法》,又或者支持德国在菲律宾的军事行动。

    短短不到100千米的运河很快就行驶至尽头,这为穿行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船只节约了整整两天的航程。皇帝的游艇穿过运河抵达易北河口,标志着这条运河的正式贯通投入使用。

    基尔运河的开通不仅仅是德国的盛事,作为沟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运河的开通标着着一条便捷的贸易航线的出现,因此也是所有北海…波罗的海贸易航线上的国家的盛事,所以英国、法国、俄国、荷兰、挪威等多个国家纷纷前来祝贺。

    德国政府干脆在运河通航之际邀请各国前来参加庆典,而各国来访军舰则聚集在威廉港准备进行一场阅舰式。(未完待续。)

第208章 炮术演练() 
12月3日的威廉港内,德国海军最新锐的5艘战列舰都在紧张的生火烧蒸汽,以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命名的首舰接替了勃兰登堡号成为了新组建的大洋舰队的旗舰,虽然二号舰凯撒?威廉大帝号和三号舰凯撒?卡尔大帝号已经分别于6月和10月完工,不过她们需要在波罗的海进行为期6个月的训练后才能加入大洋舰队。

    此时德国海军连一个战列舰分舰队的规模都凑不齐,不过这并不能减少各国对这些战舰的的称赞,在邀请各国前来参加庆典,各国海军相互交流的几天里,德国军舰的漂亮外形都得到了极大的赞誉,而今天,这些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将在各国面前展现自己的性能。

    此次庆典,受邀来访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觉得光举行阅舰式似乎显得不够隆重的德国人决定举行一次联合操演,意在加强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的氛围。

    俄国人派来了德国为俄罗斯建造的格罗姆鲍伊号装甲巡洋舰,原本这艘装甲巡洋舰应该派往远东加强沙俄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不过俄国人可怜的造船能力就算是得到了德国人的全套设计图纸后都很难一模一样的复制出来。

    所以不得已,俄国人只能把格罗姆鲍伊号留在波罗的海给俄国造船厂拿来当实物参考,然后再在德国人的设计图上修修改改,来完成自己能造的出来的版本,因此这次格罗姆鲍伊号就被派了过来。

    法国人派来了波蒂奥号装甲巡洋舰,在他们的1。1万吨装甲巡洋舰圣女贞德号服役前,这是法国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新锐装甲巡洋舰。

    美国人派来了在美西战争大显身手的布鲁克林号,意大利人派来的自然是优秀的加里波第级的首舰朱塞佩?加里波第号。

    相比之下,英国人就显得有排场的多,他们来了2艘船,而且英国人来的是最新锐的威严级战列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装甲巡洋舰领域断档13年的英国人,才在去年开始建造1。2万吨的装甲巡洋舰克雷西级,而此时皇家海军手中的装甲巡洋舰还是1885年开工的奥兰多级,实在是拿不出手。

    按理说这种庆典活动。各国都派出巡洋舰级别的舰船来给个面子,作为客人的英国人派来2艘一级战列舰就显得有些客大欺主了,这让德国海军显得很不高兴。

    不过约亨倒觉得英国人已经很给面子了,要知道历史上1896年基尔运河开通之际,俄国人派来的是留里克(一代)号。法国人派来的是杜布伊?德?洛姆号,美国人派来的是纽约号,都是装甲巡洋舰级别的舰船,英国人可是派了4艘君权级战列舰前来“捧场”。

    这次只来了2艘威严,约亨有些自嘲的表示这次英国人算是很给德国人面子了。之后的英国人的行动似乎是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英国官兵相比于和主人德国拉关系,更喜欢往法国和美国官兵那里凑,估计是这段时间英国和法国、美国之间的不痛快让英国人想在这里找找场子,这个下马威也是摆给法国人和美国人看的,这些英国官兵相对的和德国同行显得亲切友善的多。

    不过德国海军海军还是对此感到相当的不爽,所以这次联合操演5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齐上阵。决心好好让英国佬看看,别把我们不当回事,想对法国人和美国人摆威风别跑到我的地头上来摆。

    此次演练,因为受到舰船性能和类型的限制,编入演练的只有英、法、德、美、意5国的舰艇,而其他各国舰艇则作为礼宾舰进行观摩。

    使用水管锅炉的德国装甲巡洋舰最先出港,只需要50分钟的生火时间让她们有着极为快速的出动能力,紧接着5艘战列舰,1艘小型巡洋舰,8艘驱逐舰也鱼贯而出。随后来访的各国舰艇也驶出航道,进入易北河口,然后前往赫尔戈兰湾。

    随着海面逐渐开阔,原本庞大的编队开始分散开来。参加演练的舰船开始排开阵势,随行的观演舰船则脱离大部队,腓特烈三世所乘坐霍亨佐伦号在小型巡洋舰的护卫下,带领着观摩舰船驶往预定的观摩区域。

    5艘德国战列舰和2艘英国战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