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了很多时间在他身上,可是他就是学习缓慢,这些可能与胎儿的发育有关,不过,他带给茂仙和庞川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小孩该上幼儿圆了,茂仙每天去接送,心里特别开心。
玉清已经和倪建中出去几年,一直没回过家,偶尔通电话,只是说倪建中已经变好很多啦,没有打过她,没有原来好吃懒惰,而且他在火车站干了几年下铁的工作,很是辛苦。玉清这些年还清了家里欠债,还会寄些钱回家给茂仙他们做为孩子的抚养费用。在往家里的来信中,常常自责,让自己父母辛苦的带大还子自己又没有能力让父母享福,甚至连余钱也存不了,要不一定会多寄些钱回家。信让庞川看得辛酸,他明白玉清的苦衷,毕竟是他的付出换来了家里这些年的平静。玉秀在上海的几年,家里已经建了两层小楼,玉清在外工作也有几年,为何存不了钱,他知道一定是那倪建中不务正业让玉清养着,还对家里人说他变了,可真难为玉清了。
此时的玉华已经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领了毕业证书,宿舍里一片狼迹,被子衣物,书本该扔下的都扔下啦,离开这里,开始了各自全新的生活。玉华没有离开,他要在这个海港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他将几个宿舍的垃圾书本杂志收集起来拉到费品收购站卖了个好价钱,买了几个大西瓜与宿舍楼里的几个还未离开的学友大吃起来。
“玉华,你还在吃东西,我们再去碰碰运气。”玉华的女朋友徐凡到宿舍来叫玉华,可能又有什么工作机会。
毕业得自己找工作,想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十分不易,毕业的最后学期,整个毕业班已经开始各自找工作,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希望与企业和厂家签约,对外省市学生而言,就可以将户口留在城市,玉华很希望这样。记得最后一个寒假,雪下得特别大,玉华从学校出发,南下经盐城、泰州、镇江、无锡再到上海,希望能在经过的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是一无所获,看来户籍只有被送回家乡了,开学后他有些情绪低落。就在六月毕业答辩后的一月日子给玉华带来了希望,带给他希望的是他的女朋友徐凡。
徐凡是玉华人生中唯一的女朋友,也是初恋。他们是同班同学,开始认识是在学校的食堂,在班里干完班务工作后,两人一起吃饭,在饭桌上玉华感觉胃口打开,心情特别爽,两人喜笑颜开,攀谈起来,特别投机,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却是“饭逢知己数碗多”,此后,玉华慢慢发现同班的这位名叫徐凡的同学将给他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变化,徐凡有着善良的心,美丽的面庞,家境和玉华有些相似,都是没钱没势,这可能给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带来共视,他们能互相体谅对方,互相迁就对方,互相包容对方,互相理解对方,互相鼓励对方,他们感觉到可能恋爱了。
在一个周末的夜晚,天下着蒙蒙细雨,两人在学校操场的讲台上情不自禁的接吻,对双方而言都是第一次,也是一生最难忘的一次,他们从此开始相爱,在此后长大七八年的交往后两人终成正果,结婚生子,步入人生另一境界。
交往的点点滴滴都让他们回味无穷,常常成为他们的枕边话语,说起起来让人陶醉。
还有一月就毕业了,大家都在紧张的忙毕业设计,而徐凡最担心的是玉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要不就得回家乡,可能会给他们的交往带来地理、空间和时间上的困难。玉华无心恋战,听天由命,他想等毕业了,在什么地方找工作都一样,户籍在哪里没什么区别。对与徐凡的执著他很理解,大家都很珍惜这段美好的感情。
徐凡还未毕业就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于客户的交往中得知客户打算建大型网站,开展网上贸易,这在2000年时可是最新的思维,很多后来的大型网上贸易企业还没有诞生。徐凡找到了玉华和班上几个对网络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和那个客户交流,达成意向,他们开始很有诚意,将玉华的申请递到省里审批,获得了人才引进名额,可后来对方忽然失去兴趣,不再联络,玉华和徐凡都感到特别是失落,他们都在等待奇迹的出现。
大家顺利的拿到了毕业证书,各自离开校园。玉华没有打算离开港城,也没打算回家,他想在港城实现自己的价值。徐凡也没有离开,他们想用双手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等到离开校园的那一天,玉华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和徐凡租了个四五平米的小屋,开始自己艰苦的求职谋生路。
对于玉华不积极找工作的态度徐凡很有意见,两人手里一共只有百十来元现金,如果不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徐凡在广告公司还干得不错,全靠一个拼字,一向沉默寡言的她变的风风火火,让众人刮目相看,让学校的老师们都不敢相信。徐凡看到玉华每天躲在屋里不知道想办法,不知道出去找机会,她心里着急,她不想自己的付出付之东流,再牢固的感情在身无分文时都难以经得起考验。在她眼中那个潇洒、自信的玉华怎么就消失了呢?难道玉华是和自己交往后变坏了,她开始不太自信起来。
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两人发生了矛盾和争执,结果是玉华被赶出了家,他只能到另一个同事那里去借住。玉华知道徐凡的想法,是恨铁不成钢,希望自己能重新振作起来,找回自信。玉华其实没有堕落,他只是想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毕竟从校园一下进入社会,进入失业的大军,他的确有些无所适从,他必须拿出自己的万丈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家人,面对深爱自己的徐凡,他知道徐凡对他们的未来还充满了希望。
玉华调整自己的情绪,开始找工作,他先找到一家佳能打印机销售公司做送货员,他的工作原则的骑驴找马,在一次往开发区送货时他向送货的大公司毛遂自荐,回来后老板对他说了几句话。
“玉华,我知道,你在我们这里感到屈才,我也相信你是个人才,为了你自己我们希望你能有更好的工作。”
“为什么?我在这里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原因我就不说了,我只告诉你如果你到其他地方还是那样没有一家公司能留你。”
老板结算了三天的工资给玉华,玉华拿着褶皱的三十元人民币行走在港城的街头,他知道,是自己向送货单位求职的原因,他不生气,只是觉得茫然。自己是不是只能干每月三百元的工资的工作,这大学不是百读了吗?难道就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不相信自己前途渺茫,他一向乐观,这可能也是徐凡认为他不思进取的误解吧。机会一定有,玉华这么觉得,他用这三十元钱请同住的朋友吃了一顿。同学安慰他“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叫他不要灰心,工作多的是,只是好工作难找些,慢慢等机会。
第二十四章 求职(中)
其实,他这个同学工作经历也很坎坷,毕业后去港城日报社找了份记者的工作,先交了近两百元培训费,他兴致勃勃的梦想着自己的记者生涯是多么的美好,等待他的是失望,甚至是绝望,工作并没有象他想象的那样到来。他知道自己被骗了。手里的余钱也所剩无几,他每日都在为工作发愁,玉华和他象难兄难弟一样只能互相安慰度日。玉华有时翻起自己的皮箱,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证书,想起那时书法、绘画、写作为班级得奖多多,省优秀干部的证书等对现在一无用处,这些让他觉得自己好似虚度了大学时光。
玉华住的巷子里有不少学校学生住在那里,有时互相聊聊天,他在一个学友口里听到城里有个网络公司正大量招聘人员,玉华觉得是个机会和自己所学又对口,看来是机会来了。他一直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可能对自己都很有用,看看是不是能把握住。
他马上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市中心的网络公司飞弛,他预感到自己将有好的工作,他确信。网络公司的地址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招牌上地址和电话都是18结尾,要发,要发,这对一个渴望找到工作的人来说,都会是个幸运数字。玉华踏上楼梯,步入公司的大门,眼前是一片电脑,原来是个网吧,门口的对联写着“鼠标一点连天下,网络连接千万家”,玉华没有去考虑对联的工整与否,拉开大门,直往办公室走。
接待他的是一个二十五六的年青人,他是网络发展部经理,他没等玉华介绍自己就开始介绍公司的优势,他们和市电信局有很好的关系,主要从事的是企业上网工程,最近还获得了省里颁发的企业上网工程合作商单位资质,前途是一片光明,形势是一片大好。
“对了,你是来应聘什么职位?”经理才想起自己还没问玉华的情况,只顾自己畅想未来。
“网页设计……或其他工作都可以。”玉华在经理的兴奋下有些慌张,有些没有自信。
“ASP语言会吗?”
“会!”玉华听出他们有急切希望用人的愿望,幸好在毕业设计时为女朋友徐凡做毕业设计时自学了ASP语言,徐凡的网上教师任课管理系统获得好评,原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是如此。玉华本对学校学的东西没有任何用处而发愁,现在知道,多学一点总是对自己有帮助。
经理将玉华叫到办公室,在一台电脑面前让玉华操作,玉华很快用而熟练的用电脑设计了一个网页,并将自己所学过个专业网页设计开发软件介绍给他。这位经理象是发现了新大陆,马上将玉华介绍给公司老板。
公司老板五十来岁,特别健谈,语言文雅,举止大方有一股领袖卓然不群的风采,后来得知他原来是在政府里做过领导,现在下海经商,他认为现在网络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将来公司发展不可限量,何况他还有人事关系,一切都变得顺利成章,有时还能接到电信局的定单,现在就只缺人手。
老板和玉华聊过后,马上拍板录用,马上上班,工资还不错,试用期工资三百加提成,正式底薪八百再加提成,这一切来得太顺利,玉华感觉象做梦,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现在这样的正式工资比大学里的一般老师工资还高呢?他有信心成为正式员工。这是离开学校的第十七天,想想昨天刚失业,今天就有了好工作他何尝不开心呢?此时,他想到了徐凡,要不是徐凡他不会有今天。他想找个时候去哄哄徐凡,想到徐凡高兴的小样,心里痒痒的。
签了人事合同,到人事局正好有上次未办理的人才引进名额,在几个部门盖了一大堆红章后,公安局又盖一通,户籍总算保留下来。可是没有固定主所,只能是集体户口,也好,总算户籍保留下来,玉华感到很欣慰,没有辜负徐凡的一番好意。
公司在玉华上班的第二天就接到一个物资集团的网站业务,部门上下一片喜庆,其实这是老板的关系户,部门除了经理和一个美工就是玉华,整个部门才三个人,玉华觉得有些失望,带更充满信心,他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创造美好未来。
玉华的水平也是一般,学校里也没有教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在网络上查找范例,到书店去偷师,终于用十来天的时间完成了这个网站,当时看来功能和结构都很不错,现在看来只能是业余水准,不过老板和物资集团看来确是前所未有的,企业信息在互联网上能被全世界的人看到,这可是形象工程。物资集团马上付款,一笔一万多的生意就在玉华的拼拼凑凑中完成。公司老板非常开心,直夸玉华能干,夸部门经理有眼光。
玉华心里明白,自己离专业还有很远,但这是个边工作边学习的好机会,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将自己的设计和编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要不被公司发现自己也是个滥竽充数之辈将面目无光可能还会被扫地出门。
月末,玉华拿着十四天的工资五百多元简直不敢相信,试用期的才十几天会有这么多,经理解释是试用期三百元基本工资加奖金,粗略一算四百来元奖金,心里有飘飘然感觉,而且从下月开始就是正式员工,那天玉华兴奋得没有一分钟能安心工作。中午他将其中两百元寄回里家,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挣到第一份正式工资,他希望将快乐与家人共享。这是他最想见的是徐凡,他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还是那个充满朝气的玉华,虽然是运气成分较多,但能把握稍纵及失的机遇的人是还是不错的,他自己这样认为。可能是上天眷顾这一对恩爱的恋人,给在艰苦边缘挣扎的毕业生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们不对自己和所处的社会失望。希望就在自己手里,看我们是不是能把握。
港城的街灯柔和而温馨,对对恋人在灯下散步,玉华在那里等待徐凡的出现,他要给她一个惊喜。他觉得现在渴望与徐凡散步,想起在校园的日子,楼道里,天台上,树阴里,操场上等学好的任何场所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乡间小道的缠绵,旅游胜地的迤俪委婉,桃花涧里的戏水打闹、石蓬山大石上的撕摸呢喃、湖心扁舟的春波荡漾等等,都让玉华感慨万分。谁不想一直拥有恋爱的滋味呢?
徐凡的出现让玉华感到安心,两人走在路灯下,回忆过去,谈论现在,畅想未来。徐凡说出了争执的原因,是希望玉华能积极面对工作生活,不希望玉华堕落颓废。玉华握着徐凡的小手,放在胸前,两人的心再次紧紧的贴在一起,从此开始共同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不经历风雨有怎么见彩虹,虽然他们经历的不是狂风暴雨,但却是人生中最平凡最真实的抉择。
两人又生活再一起,日子过的紧张而开心。一个同学的到来,让他们感到意外,那同学是个党员,学习很好,他到玉华的住处大谈他在徐州公司的经历,一个少许投入就能发大财的好机会希望徐凡和玉华加入。他舌如莲花,将自己从事的事业说得天上有地下无,希望徐凡能借钱给他。徐凡一听,那里有如此好事,投入一点点,就有大收获,听起来象传销,这可是要钱不要命的买卖,往往弄得家破人亡。徐凡劝说他放弃这个工作,不要陷进去,天上不会掉馅饼。
那同学失望而去,没等多少日子,就传来他们搞传销一个个惊险逃亡的消息。
脚踏实地才是刚毕业的学生应该走的路。很庆幸玉华他们俩走对了,日子辛苦不要紧,只要生活得开心就好。
玉华将徐凡介绍到自己公司,两人一起工作,一起下班,过得无比开心,他们不介意住是的几平米的小房间,相信只要肯奋斗就会有好日在。
第二十四章 求职(下)
玉华所在的网络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港城有绝对的知名度,还和固网国际、实达网络、清华紫光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公司风头如日中天。徐凡在公司的表现非常突出,成为公司业务明星,玉华其间被撮升为部门经理,看来一切都很顺利。但公司的发展也给老板带来了新的管理思维,他觉得公司现在应该引进高级的管理人才,原来的领导班子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公司的发展,象玉华就没有太多的管理经验,何况是搞技术的,他要的是高级的行政管理人员,使公司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准备在二板市场上市。每次会议上都大谈上市期权等概念让大家兴奋之于由摸不着头脑。
玉华所领导的网络发展部门在公司的要求下大量扩展业务人员,导致玉华与老板发生尖锐矛盾,新员工在辛苦一月后,没有业务的没有工资,这跟玉华招聘时的承诺有很大差别,玉华向老板争论无果。玉华知道老板的心态,自己已经在公司得不到信任,他决定与下面的员工一起辞职,老板没有丝毫挽留,立刻拍板定案。玉华和徐凡先后离开了这家给他们度过最艰难岁月的网络公司,他俩感到特别失落,但现实就是如此,不过他们俩还是对公司有感激之情。
徐凡常说要有感恩的心。
离开网络公司,玉华和徐凡想自己创业,开设一家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公司。玉华没有多想,租了办公室买了办公桌,一切准备就绪,兴奋让玉华和徐凡沉侵在创业的喜悦之中。可是一两月的颗粒无收让他们失望,还好其间玉华在一所培训学校找到了教师的工作,薪资还可以,要不就入不敷出。徐凡反省认为,现在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物力、财力和经验来创业,他们果断的结束了自己第一次创业经历。
徐凡再一次投入到找工作的人群中,一月多过去了,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闲在家里无事可做,一个朋友介绍广州有一家香港公司需要人手,徐凡决定南下广州,毕竟全新的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玉华希望徐凡快乐,同意了他的要求,他知道,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爱情才是最稳固的。他们都相信自己对对方的爱是一样是深,几年后,他们一定能再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