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岁月匆匆-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的杰作,心里无限地欣慰。他跳下灯塔的塔基,抱起勇敢的儿子,夸奖他说:
  “卡佳,你长大啦,象一名战士!”
“爸爸,我能参加少先队吗?”
“能,一定能!”
轮船平安驶过,船长在甲板上向小英雄们挥手致意。甲板上所有的人都向他们挥手致意。
在回儿童教养院的路上,歌声仍然伴随着我们的队伍流动。回到儿童教养院,同学们争吵着:要学娜塔莎,还是学卡佳?
第二天第一节语文课,昭英老师就布置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5
儿童教养院在思想教育方面,抓得比较紧。虽然当时没有政治课本,各班级根据需要和可能,自己选用教材或讲义。我们六年级,昭英老师就以苏联英雄的生平故事。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等,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少年英雄的形象。特别是《普通一兵——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老师逐章给我们讲解,叙述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课后还给我们留下讨论题,组织我们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表达得比较好的,选出在黑板报上刊登。我虽然不擅长画画,但我的一幅画也被选中。画面是这样的:左边几棵树,代表森林;稍中有一副石制的桌椅板凳,桌面上有一只闹钟,桌边靠着一杆猎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萨莎(就是马特洛索夫)是个流浪的孤儿,他扒火车时与同伴走散了,被车警送到守林员马卡尔爷爷这里来,请马卡尔爷爷送他去附近的儿童教养院。马卡尔爷爷看到刚从煤炭车下来的萨莎,脏兮兮的,让他到河边去洗澡,换上孙子的衣服。吃了午饭,让集体农庄过路的马车,将萨莎带到儿童教养院去。这时候,萨莎刚从河里上来,面对闹钟和猎枪的诱惑力,脑子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在这里等候马卡尔爷爷,从此倍受约束,过儿童教养院没有自由的生活呢?还是借此机会,偷了闹钟和猎枪,再去流浪?最终,诚实的思想占了上风,他决定留下来。他答应过马卡尔爷爷,他要信守承诺。承诺是金。他坐在石桌旁,静静地等候马卡尔爷爷回来。
马卡尔爷爷回来了。他夸奖萨莎:
“你很诚实。诚实的人,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萨莎跟着集体农庄过路的马车走了,要去儿童教养院。他依依不舍地和马卡尔爷爷道别。
儿童教养院的生活,塑造了马特洛索夫忠诚老实、积极向上、助人为乐、爱护集体荣誉的精神。萨莎的这些优良品格,深得教养员的喜爱和信赖。很多事情都喜欢差遣他,或者由他带领人去完成。有一次,由他带领鲁道夫,划着小船去集体农庄。鲁道夫和萨莎商量,一起出走,去周游天下。今天是特好的机会。但被萨莎拒绝了。萨莎耐心细致地动员鲁道夫,返回儿童教养院,顺利地完成了事任务。
在一次学习钳工技术时,技师问萨莎:“困难吗?”
萨莎回答说:“困难,但是很有趣。”
是的。困难,但是很有趣。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有畏难情绪,你勇敢地面对它,研究它,克服它。在这其中,蕴藏着多少的乐趣!“困难,但是很有趣。”这句话,后来成了我的座右铭。它鼓励我上进,勉励我不怕挫折与失败,鞭策我不懈努力与奋进。
萨莎犯错误了,被教导员关在禁闭室里。三天的禁闭,他想了很多很多。他反省自己错在哪里,虽然过错并不在他,但他需要负主要责任。他正在仰望天空,从高高的小天窗望上去,只能看到有限的几颗星星,但他却浮想连翩……
这时候,教导员进来了。
教导员亲切地问:“问题都想好了吗?”
“想好了。”萨莎说。
“你没犯错误吧!”
“不!我应当负主要责任。”
“好,很好。你能这样思考问题,就进步多了。”
萨莎:“不过,我还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说出来听听。”
“我想,要是能发明一种机器,控制乌云的来来去去,让它听我们人类的指挥,哪里需要下雨,就到那里下雨……”
“好,这想法好。你只要努力学习,将来当上科学家,愿望就会实现的。”
“真的吗?”
“真的。”
“我一定努力!”
“好了。你可以出去了。”
“是吗?”
“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有更高的追求呀!”教导员说着哈哈大笑。萨莎也会心地笑了。
一天,萨莎正在车床前,忽然听到急促的广播声:德国法西斯罪魁祸首希特勒,公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闪电式的侵略战争。苏联进入了艰难的卫国战争时期。国家发出紧急征兵令。斯大林同志向全国青年发出号召:“到前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萨莎虽然还不足十七岁,但在祖国危难之际,他再也不能容忍了。他要报名参军。他死磨硬缠,终于如愿以偿。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在急行军中,他帮助弱小的伙伴扛枪、背行李;在宿营地,他总是先忙着找干树枝,生火,让同志们取暖;在取暖时,他总是将近火的地方让给他人……大家都认得那个个子不高,身体并不健壮的小伙子。他就是:亚历山大·;
马特洛索夫·;萨莎。
在一次扫除敌人堡垒重机枪火力时,他看着一拨一拨战士纷纷倒下。他虽然只是连队的通信员,他坚决要求去炸掉敌人的碉堡。他俯伏前行,迂回接近敌人的碉堡,向枪洞里扔进集束手榴弹。但已经冒烟的手榴弹却被敌人扔了回来。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瞬间,萨莎坚决地将手榴弹再塞进碉堡,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他一只手向同志们挥舞,高声喊:
“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同志们,冲啊!”
同志们迅速起身,抓住敌人机枪暂时停歇的片刻,冲到敌人的面前,俘虏了敌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马特洛索夫却壮烈牺牲了。团长心情沉重地抱起萨莎的遗体。全体官兵肃立在雪地里,面向萨莎,摘下了钢盔。
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被追认为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嘉奖为苏联英雄。他所在的团和连,被命名为“马特洛索夫团”和“马特洛索夫连”。并决定,在连队每次集合点名的时候,首先要报萨莎的姓名,然后由列队第一名的战士,来简要叙述马特洛索夫的英雄事迹。
“普通一兵,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
“到!苏联英雄,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在一次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机枪枪眼,为大队进攻赢得了时间,使战斗取得胜利,壮烈牺牲!”
普通一兵,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的事迹,影响了许多后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英雄黄继光,就以他同样的事迹,为后人传颂。
6
元旦之前,需要出版一期黑板报。林昭英老师一早把我叫去。我到了她和她姐姐同住的大房间门口,轻轻地叩响房门。里面传来昭英老师的反问:“谁呀?”我立即一声:“报告!”显然,她已经听清是我的声音,出来开门,让我进去。她姐姐不在家。桌子上摆满了桔子、柑、花生、糖果等。林昭英老师拉着我的手,让我在桌子边坐下,用她那带着浓重鼻音的语气,对我说:
“来,吃水果,吃糖果。”她掰开一只桔子,将桔瓣放在我的手里,接着说,“吃吧!这是老师们凑份子买的。大家都有,我也分了一份。吃,尽管吃。”昭英老师又从小缸子里掏出花生来,往我上衣的两个口袋里塞,塞得满满的。说:“还有花生,多装点,回去慢慢吃。”
昭英老师和她姐姐,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那分情,那分爱,我只是把它藏在心里。几十年了,不知道其他孩子有没有去看望她们,但我始终没有去看望她们。我只是把她们对我的爱,藏在心里,默默地缅怀回忆,让爱的种子在自己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能开花、结果吗?不敢说。
昭英老师将元旦一期黑板报的稿件交给我,我就去找林茂同学,商量怎样排版和插图,开始忙碌起来。
周厝巷一号,我们的近邻,原来是一座破庙,被我们买了下来。我们把连接传达室和办公楼之间的围墙拆掉,直接使用原房屋的围墙,并将它修好。将通向破庙的甬道平整好,甬道两旁,摆满花草,一直通向破庙。破庙则被我们改造一新,圆柱刷上红漆,变成一间游艺室。有图书、各种棋类,体育器具等。
元旦那一天,几挂鞭炮响过之后,游艺室开放了。借书的借书,借棋类的借棋类,有在那里现看连环画的,十分热闹。此后,游艺室按规定在星期六下午半天和星期日全天开放;其余为周一、三、五的晚上七至九点,让学生到这里来借书、还书。
教养院还发动同学,以班级的名义,给赴朝作战的志愿军叔叔写慰问信。不久,我们就收到志愿军叔叔的来信。其中有一封来信的字,写得十分秀气。一定是一位文化很高的叔叔写的。从他的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他对我们的无限关爱。昭英老师挑选了几封,在黑板报上刊登。
看到六年级同学玩一种叫“国头国仔”的游戏,很感兴趣。到了六年级,我们也学着用旧课本和作业本,折叠糊成 128开、如扑克牌一样大小的纸牌。选一些常见的国家,取一张作为“国头”,写上它的首都和四个重要城市的名字;再取四张牌,分别写上该国的这四个重要城市的名字。游戏开始,将牌洗乱,参加者轮流取满12张牌。然后决定谁先叫牌。凡手中据有“国头”的,可以呼叫该国的城市名,也就是“国仔”,手里有“国仔”的,应该将牌放出来,交给据有“过头”的。被叫出牌的一方应将不足的牌补足。这样轮流叫牌,最后确定,谁拥有最多“国家”的得胜。
“国头国仔”游戏的发明者是谁,无从查考,但它对学习地理知识确有帮助。特录于此。
1954年初夏,六年级下学期即将结束了。舅父接到儿童教养院的通知,到院里来了。有同学告诉我,说我舅父来了,我根本不相信。当我到办公楼的会客室时,舅父和教导员已经谈了很久了。我一声“报告”,得到教导员应许,进到屋里。教导员指着一张沙发,让我坐下。继续他们的话题。大意是:一九五三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社会主义建设五年计划”。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时期,国家需要大量资金。因此要实行增产节约的有力措施,精减压缩孤儿院等慈善事业的开支,也是措施之一。现在我小学即将毕业了,希望我唯一的亲人——舅父,能够将我领回去。继续升学或学手艺,政府都不会撒手不管,仍然会给适当帮助的。
他对舅父说:“你现在也是工人阶级中的一员,建设国家,人人有责。希望你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我们儿童教养院在七月一日前放暑假,你可以在七月一日至十五日这段时间,前来办理你外甥的领养手续。
舅父的织布生意破产后,经人介绍,进入福州造纸厂。他年轻时学过的钳工手艺,正好派上用场,被推荐到机械制浆车间作机械维修工。舅父当了工人以后,对工作认真负责,得到领导的器重。在文艺活动方面,也很热心。他喜欢自编自演福州评话,将先进人物的事迹,在文艺会演中演出。他不但在厂区各车间之间表演,还参加厂际之间的交流,到港头工人俱乐部去演出。据说,他还向车间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呢!
有着以上这些因素,舅父爽快地答应了教导员的要求。在七月二日,到孤儿院办理了一应手续,将我领回了家。
以后的命运如何?有升学再造的机会等着我吗?请看第五章《金兰姐弟》。
第五章金兰姐弟
    胡振铎考取福州第八中学。此时舅父不再经营织布作坊,改租地种菜了。当然,他得一边读书、一边挑水浇菜、卖菜。
一个孤儿,在学校享受免交学杂费、助学金,得到政府和老师的关怀。又结识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姐姐,使中学的生活丰富多彩。这其间,经历了1955年蒋帮对福州的大轰炸,目睹达道路繁华街区在顷刻之间夷为废墟。学校上课时间改为早晚两个时段,以避免人员的过度集中,减少危险。福建空军基地完善后,蒋帮飞机被堵截在沿海地带,福州平静了。学校恢复正常上课时间。
为了表达对前线解放军的感谢,学校发动同学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胡振铎在姐姐的家里做作业(因为舅父家用不起电灯),想起给毛主席写信,得到姐姐的支持。1956年1月20日,中共中央秘书处办公室代表毛主席他老人家……
1
在孤儿院两年之后,回到舅父家里。舅父家的成员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91岁的祖奶奶去世了。姨姨也出嫁了。嫁给正对门的做伞骨的师傅。姨父也是自幼失去父母的孤儿,单身一人。他为人忠诚老实,是谁牵的红线,只有大人知道。
姨姨结婚那一天,舅父为我向孤儿院请了一天的假。让我回来给姨姨做“小舅子”。随着迎亲的唢呐、十番队伍,到拐角处姨丈的远房亲戚家里,迎娶新娘。权当那是姨姨的婆家。三亲六眷忙忙碌碌,中午在舅父家吃了便饭,接着操持晚宴。
如今的“小舅子”都有红包。红包的份量,从三五十元,涨到三五百元,甚至三、五千元。所以,没有“小舅子”的,就找自家的儿孙充任,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小舅子”。为的是不让红包肥水外流。当时那个年代,有没有红包,我不知道。即使有,对我也没用。只有九泉之下的舅父、舅母知道了。
午饭过后,我睡得昏昏晕晕,一次又一次想起来,又睡过去,一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我急着要赶回孤儿院去,大人也不再留我,因为我的任务已经完成。再说,从横街步行走到下渡周厝巷,至少也要三个多小时。晚了怕赶不上吃晚饭,大人也没给我乘车的车费。
真正离开孤儿院,回到舅父家里并不惬意。舅父每个月56元固定工资,要负担全家七口,不太容易。后来联系租赁了达尝堂近二亩的废弃房宅地,垦荒种菜。我还在孤儿院的时候,大礼拜回来,也参加了垦荒。
说是垦荒,并非开垦腐熟的土地,而是从成堆成堆的瓦砾中,寻找那被遗忘的熟土。我回到家时,还有一小半的荒地没开出来。每天除了三点半起来,到园内的小池塘担水浇菜以外,就是继续开垦荒地。舅母用山锄开挖,每刨四五下,就要蹲下来,拣拾瓦砾。这样,一米宽、十二、三米长的菜畦,至少要四五天才能开好。可见它的不易。
达尝堂是富裕之家,对这片废弃地并不在意。到年底,去送租金的时候,我也跟了去。他们仅象征性地收了我们二十元人民币。这区区二十元,对他们如九牛一毛,可有可无。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种承诺,一种应许,一种获得垦荒种植的契约和权利。
上午垦荒,到九、十点钟的时候,舅母会给我五分钱,让我去铸鐤湾买油炸芋粿。好大的一块,娘儿俩一人一半,足够充饥,可以干到十一点左右再回家。
我当时才十二岁,挑水的水桶是烂了底、经修桶师傅整修过的,比正常的水桶短了一截,打满水也只有七八十斤。孤儿院回来正值暑期、夏天,小池塘里的水渐渐干涸了,涌出来的泉水不够用,我们要到园北角去打井水。对于娇嫩的小白菜来说,清晨、傍晚给它浇灌清凉的井水,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可以防止它因闷热而滋生蚜虫。但是,那么大的菜园子,每天要浇灌百十担井水,就十分劳累了。
我也帮助舅母掐空心菜或甘蓝菜。因为不知从哪里下手,常常遭到舅母的唠叨。还是那一句:“吃大猪的料,叫小猪的声音”。这句话一直闷在我的心里。到了星期日那一天,我对舅母说,让我去孤儿院玩一天。舅母答应了。
那一天,卖完了早市菜,吃完早饭,我去了孤儿院。在孤儿院吃过午饭,又吃过晚饭,其间与伙伴们玩得很开心。天色渐渐黑了,却没有回舅母家的意思。孤儿院里已经没有我睡觉的床位,我踟踟蹰蹰地到了昭英老师的房门口,眼里流着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昭英老师问明情由,将我送到办公室,交给教导员。
教导员和颜悦色地开导我:“你刚刚回去,总会不习惯的,过一阵子就好了。况且,我们孤儿院没有设立初中部,也没有工厂什么的,可以让你学手艺。你现在还很小,应该回到舅父家去,复习功课,考上中学,继续学习。我们已经跟你的舅父说过了,以后有什么困难,政府还会帮助你们的。你舅父也向我们做了保证,今后一定好好待你。你放心吧!”
我没有什么话好说,只有沉默。教导员扶着我的肩膀,继续说:
“那就这么办吧!天色已经很晚了,我们派一个员工送你回家,就让李叔叔送送你吧!”
他转身呼唤李叔叔,李叔叔来了。教导员对他说:
“小李,天黑了,你送胡振铎回家吧!看他家里人有什么说法。你就多劝劝他们。”
“行,走吧。”李叔叔拥着我,走出了孤儿院的大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