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烟云-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依群滚出都昌去!”
“打倒卢依群!”
“不许卢依群乱说乱动!”
“------------”
当汽车徐徐开出车站的时候,人们把写着这些口号的标语都贴到车上去。有人爬上车窗口去看看,只见这个白发老人用手臂护着耳朵,紧紧地伏在车凳子上。他的肩膀在呼声中微微的颤动。几个同行见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便一边护着他,用一个大麻包袋遮住他的头身,一边向人们挥手。有人用照相机对准卢依群卡嚓一声,把他的狼狈样子摄了下来。
第七回 刁书记慷慨陈词;六君子在劫难逃。
    贴着标语的汽车在滚滚灰尘中远去了。高呼口号的人们陆续散去。易志良离开队伍,他到学校去见母亲。母亲脸上已有点儿红润,两腮也丰满了一些。她比过去好看多了,显得恬美和端庄,但眼角已出现了几条皱纹,忧愁仍然挂在眉际。她在学校里主教音乐,也兼教语文。一些学生说,听她朗读课文如在听动人的诗歌朗诵,能引人入胜;她的歌声清亮,笑容甜美,能给人快乐的享受。她每天上四、五节课,工作虽然很忙,但却总是精神饱满,看得出来她的工作是胜任和愉快的。
一叶知秋。这些时间来,张书记告诉他,一场反击右派的急风暴雨般的斗争就快到来了。他开始留心最近以来的时事政治。他见到报纸上先是陆续地登载了一些突出的尖锐的反面言论,后来这些文章便逐渐减少和消失,再后来就有许多工人和农民对这些言论的痛斥和谴责。一些地方开始了群情激烈的批判。从一些报导和电影新闻上可看到,批判的场面甚是浩大,气氛紧张。联系到社会上人们对粮食和一些物资供应紧张所带来的情绪,他似乎窥视到了里面隐藏着的一种杀机。反击卢依群的斗争,正是这场厮杀的开始。他又有机会看到了上级的一些指示性文件,其中有的话使他隐隐地感到了一些担忧:“无论民主党派、大学教授、大学生,均有一部分右派分子和反动分子,在此次运动中闹得最凶的就是他们。”“要推动左中右三派人物展开争论,一定要使反动分子在公众面前扫脸出丑”。徐昌县没有大知识分子,但有几千个中小学教师。他们的队伍复杂,思想也复杂。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他们都必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他必须在一些问题上提醒母亲的注意。
“妈妈,你最近有关心时事吗?”
“我们每周星期五晚上有两个钟头的政治学习。”
“都学些什么呢?”
“无非就是读读报纸,议论议论时事罗。”
“议论多讲些什么呢?”
“最近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也有‘反对教条主义’的,更有‘广东农民生活接近饿死边缘’的,但谈得最多的还是粮食问题。”
“你都讲些什么呢?”
“我什么也没讲。古人说,‘言多有失’,我不过问政治,我只想教好书。”
“你不过问政治,可政治会过问你的。妈,以后的政治学习你应该发表一些正面的意见,要说好话,不能唱反调。比如应该说,广大农民都有温饱,没有旧社会的逃荒和饿死人的现象;又比如说,共产党是领导人民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等。这些大道理你都知道的。”
“可我不明白,报纸又为什么要登载那么多反面意见呢?”
“这是有意让一些人把内心的不满都表露出来,然后再进行批判斗争。通俗一点地说就是‘引蛇出洞’。现在有许多大蛇都引出来了,报纸上的争论很是激烈。但他们乱说坏话,必定自吃其果要倒霉的。卢依群就是个活事例。如果有那么一天要每一个人都提意见时,你只能说好话。”
陈兰英点头笑了。她看到自己这个快二十岁的孩子已变成个大人了。孩子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他正顺着时代的节奏在谱唱着自己人生的歌曲。这两三年来通过在农村的踢、打、滚、爬,提高了他的思想素质,炼就了他的工作才能。她相信孩子能走好人生的道路。看到孩子过早的成熟,她心里既高兴而又隐隐地感到担忧。
过了国庆之后,文教队伍的反右运动开始了。城区的中小学教师反右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学习和发动阶段,安排在学期之中。学校老师每星期有两个晚上学习文件;第二是鸣放阶段,各人向党组织提意见,以利整改,安排在期末;最后是斗批阶段,安排在放寒假的时候。这三个阶段各做些什么,怎样进行,是运动的领导者掌握的。城区中小学老师反右运动成立一个办公室,下设中小学各一个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管几个由各校党支部书记组成的核心组织。在各个阶段的适当时候,领导把意图和做法有分寸地向下面逐层布置,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最基层的工作。开始的时候,也不叫反右运动,只叫整风学习。老师们没有经过什么运动,只知道要听领导的话去做,并且对新事物往往都怀着一股热情。
政治学习的内容丰富,多是报纸上的社论或一些文件。大方向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帮助党组织整风。那一天晚上,城镇培英小学党支书兼校长刁玉正在动员会上拿出一份文件来大家共同学习,题目是《为什么要整风》。
“几年以来,在我们党内,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有了新的滋长。因此中央认为有必要按照‘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方针,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这次整风,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
“目前,中央机关以及一些地方党组织,都正在邀请各方面的非党同志举行各种座谈会,倾听他们对党的批评。实际上,这就是吸收非党同志参加整风运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现在我们革命的内容找到了它的很适合的形式,就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我们找到了这个形式,适合现在群众斗争的内容,适合现在阶级斗争的内容,适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抓住了这个形式,今后的事情好办多了。大是大非也好,小是小非也好,革命的问题也好,建设的问题也好,都可以用这个鸣放辩论的形式去解决,而且会解决得比较快”。
读文件后,接着便是讨论。讨论很是热烈。副校长唐参才首先带头发言。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子说:‘是吾而当者,吾友也;非吾而当者,吾师也’。这是我国古代哲学家留下的名言,也反映了我国祖先的优良美德。我们应把它作为座右铭。今天我先表个态,我一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积极投身到党的整风运动中去帮助党员同志,搞好工作。”
唐参才是抓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他抓教学在城区中很有威望,工作认真,又为人和气,故很受人尊重。但他出身地主家庭,所以不是共产党员。他是副校长。他的表态有一定的号召力。
接着是教导主任黄术光发言。他检查自己过去只重业务而轻视政治学习的错误偏向,说这是走白专道路的表现。建议非党员的教师都要更好的加强理论学习,紧跟形势。党员教师则多加强业务学习,更好的熟悉教学业务,大家做到又红又专。再接着是团支书兼数学科组长黎志甘发言。黎志甘长得鼻正口方,一表人才,说话的声音铿锵有力。他说,这些时间来,看了报纸上的许多报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感到真是春到人间,受到极大鼓舞。青年人要站在时代的最前面。他写了一首诗在会上朗颂道:
青年人高声歌唱,
要把我们的痛苦和快乐一齐谱成曲子,
都写在纸上。
不要暗自忧伤,
不要觉得迷茫,
把心中的苦恼和悲凉都倒出来吧,
在太阳底下,它们都会变成花香。
------------
诗歌给发言增添了气氛,人们报以赞许声和热烈的鼓掌。全校六十多个教师差不多都说了话。最后,校长兼书记刁玉正做总结。他说:
“今天的学习,大家发言很热烈,很好。这说明老师们都能正确认识这次整风运动的意义。回去之后,大家把要鸣放的意见写成书面交上来。每个人都要写。希望大家在这次政治学习运动中都有一个良好的表现,向党交心。我代表党组织给大家表个态,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凡是向上反映的意见或建议,我们都上呈领导;凡是向学校党组织提的意见,我们都认真研究,并且一定虚心接受批评和改正错误。”
学期结束后,大鸣大放的整风变成了反击右派的运动。由于每所学校收上来的鸣放材料都有一些典型的右派言论,说明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右派分子和反动分子,所以,必须进行深刻的批判,才能达到教育群众。各学校的鸣放工作都发动得很好,人人都能提意见或表达自己认识,太大超过了估计,超额完成了任务。领导小组根据各人写的鸣放材料,先分清哪些是香花,是善意的意见;哪些是毒草,是放臭屁。然后再分析那些毒草的阶级背景,于是第一批右派份子便定出来了。寒假一开始,中小学教师各集中在一所学校。第二天便把那些典型的材料用大字报的形式先抄写出来,奇文共观赏。黎志甘的那首名为《勇敢者》的诗贴在文化走廊的第一块板栏上,许多人争相阅读,有人唧唧称赞,说读起来朗朗成声,热情洋溢;但更多的人觉得写这首诗的人锋芒毕露,用词夸张,会招来是非,不免有点儿为他担心。开始的几天,黎志甘听到人们赞许的议论,感到有那种在台上表演听到了观众热烈掌声后那样的高兴劲儿。但他也看到了有些人似乎有点顾虑的目光,心里便又有点儿发毛。这首诗,不是他的提意见稿,只不过是运动开始时他的即兴发言,却不知为什么竟作为鸣放意见抄贴出来了。或许是领导把它用来当作一种鼓动吧,或许,这里面隐藏着什么不祥。想到这里,他有点儿坐立不安起来。
果然,一个星期过后,批判《勇敢者》的大字报就铺天盖地贴出来了。
“当前,农业高级社年年丰收,城市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形势一片大好。可是,面对这种大好形势,黎志甘却感到痛苦和忧伤,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悲凉。请问:这是什么思想,什么立场?”一篇署名为黄蜂针的文章说。
“黎志甘出身剥削阶级家庭。他父亲是大资本家。解放后,他的店产改造了,生意合营了。所以对现实不满,刻骨仇恨,所以感到痛苦和悲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他的丑恶嘴脸,批判他的资产阶级立场!”另一篇署名叫马一鞭的文章说。
“黎志甘仇视党的领导,在学校常说党员校长不熟悉教学,经常说党员校长听课提的意见不对。说刁校长不熟悉业务,是教学上的外行,这是仇视党领导教育的表现。这些言行与他的资产阶级立场是分不开的。”这一篇署名是一群革命教师。
“黎志甘经常与一些人一起不听刁校长的话,经常借业务研究为名,不参加劳动,不加强政治学习,走白专的道路,有意抗拒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我们不但要批判他的思想,还要深挖他的后台。”这一篇署名是透视镜。
------------
看着,看着,黎志甘不敢再看了。大字报一篇比一篇激烈,一篇比一篇尖锐。他仿佛感到一支支明枪暗箭在向他射来,无数火炮在向他发起攻击。他开始感到可怕,他好象觉得一夜之间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自己的面貌变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他变得象一个面目全非的传染病人,有些同事已开始避离他。看到人们冷漠的眼光,他惶恐得吃饭走路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人。
果然,几天之后,他在大会上受到了群情激昂的批判。那些往日看来是温良恭谦让的同事,一下子个个都变得非常激动而无情,甚至咬牙切齿。大家都狠批深挖,把他写的一些词语上纲上线;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他觉得自己真的成了十恶不赦的人了。他不敢看大家,只有心怀懊悔可怜巴巴的低头挨批。两个多小时的斗批,低垂的头直把颈背都压得僵直起来了。
批判过后,刁玉正代表领导小组对他说:
“你错误性质严重,组织决定对你实施隔离反省。你要进行深刻的检查。希望你能好好的认识错误并揭发他人,立功赎罪。”
黎志甘出身于一个商人的家庭。父亲在城里开文具书籍商店,养成他从小就爱看书的习惯。书籍给他带来知识,也使他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他觉得生活在生机勃勃的社会里,就好象置身于汹涌澎湃的时代的激流中一样,波涛滚滚,每个人都在这激流中前进。所以,他追求进步,崇尚奉献,一上初中他就加入了少先队,后来又由少先队组织保送入团,最近还写了入党志愿书。他在学校里工作肯干,但热衷于表现自己,好出风头。他的诗歌就是这种满腔热情的表现。原以为言者无罪,用满腔的热忱投入到鸣放的热潮中去,是响应领导号召的进步表现,没想到这里面却藏着玄机。原来,说的话一旦上纲上线,竟是那么的可怕!人们都说,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枝上开什么花,什么人就说什么话,语言和行动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他自悔由于没有改造好自己,所以内心深处才隐藏着这种资产阶级的情操。他痛心疾首,因此,检查起来也就在纲线上去狠批自己一番。但写了几次检查,领导都说不深刻,没有通过。真是欲哭无泪,他懊悔地躺倒在床上,只觉得头脑发麻,肠干肚燥,再也呕不出什么话来了。
“黎志甘起来,没有写好检查不准休息!”工作组派来的人把他从床上扯了起来。
夜,静静的。北风在窗外刮得呼呼地响,人们都卷缩在被窝里睡着美觉。可黎志甘已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工作组派人轮番监视他,一定要他写出深刻的检查。检查拿不出来,躺在床上就得起来。几天来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他感到头昏脑涨,眼睛发涩,耳朵鸣响。他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
第四天拂晓,刁玉正来作了指示。他指出:
“你的错误离不开思想根源和客观环境,你有白专的温床,所以才对抗党的领导。你不止一个人。你要立功赎罪,也要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要砸烂这个温床。”
于是,第四天早上,一份通得过的检查终于出来了。下午,徐昌县城区小学的大鸣大放栏上贴出了一张爆炸性的大字报:
《把反动的六君子组织揪出来!》
人们看见,署名为金猴的文章揭露培英小学有一个反动组织。这个组织有纲领,有行动,与党的领导对着干,抗拒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走白专的道路,叫嚣“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组织人员的名单是:副校长唐参才,教导主任黄术光,语文科组长李苑苓,数学科组长黎志甘,还有体育科组长夏伟强,音乐科组长陈兰英。
大字报像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把小学区的反右斗争迅速推向高潮,一场十二级台风漫天盖地卷来了。
培英小学的“六君子”在劫难逃。
第八回 四典型隔离审查;掌门人乘危猎色
    六君子的头号人物是副校长唐参才。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学校的教学领导。根据黎志甘交代,以他为核心的学校教学骨干都是“另类”教师。教导主任黄术光家庭成份富农,语文科组长李苑苓家庭成份是小土地出租者,体育组长夏伟强的岳父是坏分子,音乐组长陈兰英原是大资本家的老婆。这些人把持学校的教育教学主阵地,向老师灌输资产阶级白专思想,反对党员校长的领导。他们以“要把培英小学办成教学一流的学校”为纲,通过达到三个第一,即学生在区里的统考成绩第一,比赛成绩第一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一,抵制学校的政治学习,反对走又红又专的路。这三个第一的目标,使学生埋头读书,老师埋头教书,学校埋头抓教学。在这些骨干的把持下,“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多年来,只有教学业务好的才能评为先进。党员校长在教学上也没有威信。
这一天,批判唐参才的时候,一个叫肖华雄的老师率先发言。他说:
“唐参才出身地主家庭。他父亲是一方恶霸,解放后被镇压了。他怀念过去的生活,常常借物寓情。他把自己喻作一支撑船的竹篙,作了一首打油诗,说什么‘忆过去绿叶婆娑,叹今天叶少黄多。莫提起,一提起泪洒江河!’他又常常哀叹自己怀才不遇,说自己‘行迈悱悱,心中摇摇’。请问,你这是什么思想,什么情操?”
“这、这些都引自古诗词,非本人所作。打油诗是有一次大家猜谜语的时候我出的题,没有什么用意的;‘行迈悱悱’一句话是、是那一次城镇学区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