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信-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淮楚厉声斥喝:“天下英雄,死在你章邯之手不知凡几。他们的英灵,又怎生告慰?今日韩某就在这运河东岸,与你决一死战!”
章邯将手微微一抬,一杆白色的羽箭,赛如流星追月,风驰电掣跨过河面,直射韩淮楚而来。
那河面也就一箭之宽,加上韩淮楚所处的位置,似乎已处于寻常雕翎箭的射程以外。但从这羽箭破空带来的强劲利啸听来,似乎那暗中偷袭之人压根就没把这距离放在眼中。
楚军根本来不及醒悟出声提示叫喊,韩淮楚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箭已到身前。
那将门虎子李烈便用这灵宝穿石弓一箭射杀赵国名将李齐。今番章邯故意唤出韩淮楚上前答话,用意便是要李烈故技重施,放冷箭取了韩淮楚的性命。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韩淮楚在电光石火中作出反应,伸手在脑门前虚空划了一道弧,咫尺天涯大法施出。
“咔”得一声,韩淮楚盔上红缨应声而断,直把他骇出一身冷汗。
“这箭来得好快,若非莫庄传我的绝技咫尺天涯,今日小生便要丧命在这冷箭之下。”
随即他想到的是,谁能发出这么快的一箭?
张眼一看,对岸一将还手持一颜色泛黄的古拙长弓没有放下,正是在他手中折损了五千骑兵的李烈。
韩淮楚长笑一声:“暗箭伤人,非好汉所为。泾阳侯,咱们便各凭本事,在战场斗个胜负。”
章邯偷袭不成,暗叫一声可惜。偷眼看了一下那渡桥,心中一阵犹豫。
“若能强渡这桥,大军便可随之而到,把韩淮楚钟离昧的军马剿灭在武城。歼灭楚军四万劲旅,救出武城被困的蒙起部,这份诱惑实是巨大。
但更大的诱惑是,将楚军主力引到巨鹿城以西的广袤平原。在那里凭借我军的强弓大马,诸侯兵无法比拟的精良装备,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歼灭战。相信那歼灭战,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章邯。
要强渡这鲁运河必须付出代价。别的不说,这渡桥便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秦军过桥时,便成了楚军弩手练箭的活靶子。有几成能过这石桥,还难预知。
过了桥便要筑起滩头阵地,接应大军过桥。那韩信纵横家高弟,自不会让我军轻易筑成阵地,一定会乘我军人少之时,派兵摧毁。这番血战,又不知要死多少精兵强将。
只有付出这份沉重的代价后,才能收获胜果,把四万楚军歼灭于武城城下。到底这买卖合不合算?”
章邯素以用兵大胆,惯于偷袭著称,几场生死大战都是靠袭营奠定了胜势。但他大胆并不等同于他用兵不小心翼翼。每次大胆出击,便是经过他反复思量,综合敌我各方面优劣,计较代价与战利定出。若是他只是一个只会斗狠的莽夫,在戏下一战便败于张楚周文手中,哪里还容他在关东大地呼风唤雨,叱咤风云。
他不敢贸然派兵渡河,内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面对的对手是韩信。在龙武坡章邯在蒙毅麾下,便领教了韩信的厉害。在临沂城外,更是损兵折将,数万大军折戟。最难以忍受的是,李烈的五千精骑,连楚军的人影都没看到一个,便糊里糊涂炸得灰飞烟灭。以至于章邯当时恨韩信入骨,赏金封爵以求韩信的人头。
若能斩杀韩信于一役,对于章邯同样是一份不小的诱惑。
章邯终于下定了决心,高喊一声:“正副先锋听令!”
便有章平,李良二将趋前,道声:“末将在!”
章邯便道:“着副先锋李良领本部人马当先开道,正先锋章平督三千军压阵,过桥接应大军渡河!”
那李良听到这命令,气得差点两眼翻白。
那秦人从来不把降兵降将当成是自己人。张楚宋留降秦,却被秦二世胡亥斩首于市;东海秦嘉领两万军降秦,却被当做炮灰去与项羽死磕;李良领五千军降秦,前不久还立下大功阵前引诱赵国名将李齐,助李烈一箭射杀李齐,不料还是被章邯作了挡楚军利箭的盾牌。
那章邯说得轻松,轻飘飘的“开道“二字,却谁都明白这二字的含义。先过河的先死,不死也要脱层皮。李良五千亲信中只有两千骑兵,今番全部带出。章邯一句话,便让他们全部沦为炮灰。
这一边章平已经应诺,那一边李良还没吱声。章邯眼现峻色,右手紧握太阿剑,冷冷道声:“李将军,本侯的军令,你可听到?”
只要李良再一犹豫,他便一剑斩下,杀了这降将以正军纪。
李良倒吸一口凉气,说声:“末将遵命!”
章邯以嘉许的神情点了点头:“将军冲锋在前,本侯亲自为将军击鼓助威在后。”
要人去当炮灰,少不得要说些甜言蜜语匡人。章邯身经百战,对于此道是炉火纯青。

眼下的焦点便是过桥。楚军并未派兵阻截在桥的另一头,只是用弩手分三面将桥围住,看得出他们的目的便是在秦军过桥时用利箭饱喂。
章邯对此倒想得清楚,“楚军的弓射程没我军的远。只要他们敢上桥阻截,我军的强弓硬弩便会把他们射成刺猬。”
那李良也是沙场老将,既接受了过桥的命令,便要考虑将伤亡降至最少。他望了望那石桥,对章邯道:“敢向大帅借橹盾两千。”
古时打仗的盾牌,按分量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各有利弊。轻型利于奔跑,却不利于挡箭。重型防守甚严,却不利于机动行军,快速穿插。最大的重盾无敌神牌,能藏25人。又按材料分为木盾,藤盾,柳条盾,金属盾,铁皮镶边毛皮包裹的混合盾。那金属盾只有大力的将军才提得起,当时普通士兵用的皆是铁皮镶边毛皮包裹的木盾。橹盾便是一人高一米半宽的混合大盾。
本来骑兵马辔上只挂有轻盾一面。为了渡河作战,章邯带了大盾数千而来。听李良借盾,便道:“将军自取便是。”
李良便令部下到拖放盾牌的战车上各取橹盾一面。
“咚咚咚”,大鼓响起,章邯亲提棒槌,催促李良进军。
李良高喊一声:“下马,蹲伏前进!”
要过这石桥,想纵马而过,绝对是楚军弩手的活靶子。前面的马被射杀,只会阻碍后队的驱驰,不闹得人仰马翻才怪。半蹲过桥,以橹盾挡箭,便是最好的方式。
两千骑兵皆下马,改作了盾手,以膝支地,鳞次匍匐上了石桥。
只见韩淮楚令旗一摇,漫天的箭雨如飞蝗般向石桥飞来。只听“哚哚”之声,飞矢如同倾盆大雨打击在橹盾之上,不绝于耳。
橹盾虽然防护严密,却也不能做到密不透风。抛物线轨迹的箭兜头落下,秦军中不停地有人中箭,不能前进,被后队一挤,跌下了石桥,落入了滚滚流淌的运河之中。是生是死,便只有天知道了。
石桥之上,秦军步步接近,转眼过了三分之一。坠桥而亡的士兵,人数也达到了两百人之多。越往前走,楚军的箭雨势道越强,死亡的概率也越大!
到了桥心,李良部已丧命三百余人。那李良见自己那点家底一点点消耗在楚军的利箭之下,头发倒竖,眼珠变得通红,提了一盾,亲自杀上桥来。高声呼喝,督促士卒继续前进。
眼看又过了三分之一,死亡者已达到五百人,李良高喊一声:“全体起立,冲锋前进!”秦军一阵呐喊,手提重盾,拿出吃奶的劲一阵快跑,冒着如蝗的箭雨冲过了石桥。
过了桥,楚军的箭雨依旧没停。李良的任务便是要去冲击楚军的弩手,以命相搏,换来后队的安全渡河。
李良大喊一声,左手提盾,右手挥舞大斧,带了剩下的千余人马,径直朝正面楚阵冲来。
那章邯见李良过了桥,将战鼓敲得震天作响。章平部随之而动,上了石桥。不过他们不是匍匐前进,而是如李良部一样,手提橹盾快跑过河。
季布的骑兵锥阵,当然不是吃干饭的。随着韩淮楚令旗一摇,季布一声呐喊,五千骑兵冲突而出,将李良部冲得稀烂。随着长刀劈落,便是一番骑兵对步兵不对等的血腥屠杀。
而正面楚军的弩手,也恐伤了自己人不敢射箭。只有侧翼的项庄项佗,依旧指挥部下向过桥的章平部射击。这么一来,箭雨的密度减弱了不少,秦军在桥上的伤亡也随之减少。
那李良果然是赵国名将,提起一斧劈倒一位楚骑,夺了他的战马自己骑上,手挥大斧,在乱军中一阵疯狂的劈杀。他心知只有多挨一阵,章平能带来的援兵便多一分。在这性命攸关的生死关头,他焉能不拼命?大斧挥处,挡之即死,蹭之即伤,大有万夫不当之势。
转眼之间,章平已带兵杀到,李良压力骤减,不过此时他的部下只剩下了三百人不到。
那章平也学李良抢了一匹马,高喊一声,拍马提枪便往运河上游下游的项庄项佗部冲去,只想将二人的弩阵冲毁,为后续的援兵铺路。数千秦军,皆拿出悍不顾死之态,对着楚军的箭雨发出一阵如洪水般的冲锋。
此时此刻,项庄项佗只有率领骑兵迎头痛击,眼看又是一场好杀。
转瞬之间,桥上的箭矢密度大减,已由大雨变成了零星小雨。
章邯在对岸看得分明,一声令下,李烈一马当先,领着秦军铁骑,突上石桥。手中半轮圆月混金镋舞如泼风,将已经寥寥无几射来的箭矢悉数拨开。
韩淮楚暗笑一声:“时机到了。”手一挥,道声:“放火箭!”
便见“嗖嗖嗖嗖”,数十溜火箭,如火树银花,齐向桥底射去。章邯一见,旋即心底一沉。
“糟糕,怎么忘记韩信有炸桥这么一招!这么一来,章平李良皆成了孤军,只有看着他们被楚军剿杀,望江兴叹。”
那李良的性命他还不在乎,章平可是他一奶同胞的亲弟弟。为了栽培这位弟弟,章邯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章邯不忍目看,双眼一闭。
再说那李烈纵马正在桥心,便见楚军射出火箭,瞬间意识到不妙,一提马缰,直向河心跃去。他身后的骑兵可没他反应快,皆被一阵巨大的热浪气流冲击到,炸得肢解血爆,尸骨不存。
李烈马入江心,连人带马一沉。那马便卷入江水,死翘翘了。好在李烈熟识水性,在水中憋了一口气,挣扎着浮上水面,奋力向岸边游去。章邯急令军士,手持长矛接应。看他游近,用长矛拉他上来。
对岸的章平,李良却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军。不到三千的步卒,与楚军的一万骑士对抗,那还不是挨宰的份。便见血肉横飞,秦军将士纷纷倒地。看得章邯在对岸阵阵揪心,却是爱莫能助。
韩淮楚见那章邯的大军过不了河,也就不再保留,将手底的两千人马悉数放出,掩杀过去,欲将困在河岸的秦军一口吞下。这支生力军一出,章平李良愈加不利。
更加不妙的是,就在这时,钟离昧的援兵也到了。

第十一章 心脏跳舞
钟离昧见到韩淮楚部放出的烟火讯号,唯恐有失,急提一万兵马赶来援助。
只听运河下游号角连天,楚军的黑熊大旗旌旗招展,马蹄声惊天动地。
章邯提气高声呐喊:“章平李良速速突围!”
再在这里与楚军厮杀,简直就是嫌命长死得不快。章平二将也不是傻子,一听到章邯喊话,迅速纠结残部,向运河上游的项庄部发出猛烈地冲击。
项庄奉命守住这一面,哪里能让到口的肥肉溜走,率部仗着高头大马迎头痛击。韩淮楚,季布与项佗皆是围追上来猛砍猛杀。一方欲逃命,一方欲全歼,秦楚双方将士皆是杀红了眼,喊杀声几里之外都能听见。
对岸鼓声再度响起,却是章邯亲自擂鼓,为章平二将鼓舞士气。在这生死关头,若是连士气都没了,那便是真的全军覆灭。
只听章邯高喊一声:“起歌!”秦军军乐响起,唱的便是里的。那歌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两万五千秦军一起唱起了秦军军歌,歌声悲怆雄浑,在运河两岸激荡回扬,其声直让天地为之萧瑟!
多少年来,无敌的秦军便是伴着这歌声称霸天下,扫平六合,最后统一天下。而今这唱歌者却眼睁睁看着对岸的兄弟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之中,两岸秦军听着这歌声,心中均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付出了九成以上伤亡的巨大代价下,杀红了眼的章平,李良终于突出一条血路,领着两百名武功高强的将士,骑着从楚骑夺来的战马,向河床上游冠城狼狈而去。
西岸的秦军,望着东岸战场遗留下来的具具死尸,皆是心情沉痛。他们虽有把对手踏为齑粉之力,却是被一条运河所阻拦,浑身的气力无处宣泄。尤其那李烈,更是目眦俱裂,看那样子,恨不得要把韩淮楚生吞。
而那屠杀还没有结束,武城还有四千秦军得不到救援,只有等着城破楚军的屠刀落到他们的头顶。
章邯面色阴沉,说一声:“暂且撤兵!诸君今后谁能获韩信者,不论生死,赏万金!”
韩淮楚在章邯手里悬赏的价码,经过这一役,已从千金暴涨了十倍。
真正的战场不是在这武城,而是在巨鹿以西的广袤平原。章邯要用一场加倍的屠杀,来报今日战败之辱。只听他一声号令,秦军大军掉头,撤往巨鹿。

当钟离昧率部赶到,韩淮楚正在派人打扫战场,清捡战利。
无论是敌是我,所有战场留下的战死者的兵器,弓箭,战甲都归战胜者所有,这是战场的惯例。
毙敌数目接近五千,而楚军的伤亡仅仅只在五百之数。十比一的比例,绝对是一场鼓舞人心的大胜。
河水中漂浮着一具具秦军的尸体,头下脚上,头上脚下,在桥面上射死的,被自己人挤下桥跌死的,在河中挣扎被射死的,还有被炸药炸死的,死状千奇百怪。河面已经被染成红色。那一箭宽的鲁运河被塞得满满,几乎断流。
钟离昧一来,便拍着韩淮楚大笑:“师弟,五千骑兵就这么被你一口吞下,你这一仗可打出了我楚人的士气,大煞他章邯的威风。”
这一次虽然只歼敌五千,击杀的均是秦军精骑。要知道这年头饿殍满地,随便抓起一人,给他披一件战服,塞一把兵器便可成为一名步卒。而要训练好一个合格的骑兵,代价却是十倍不止。
韩淮楚望着武城方向,笑道:“那武城还有敌军四千,咱们下一步该计划怎么把这城池拿下来。”钟离昧哈哈一笑,说道:“师弟已立下如此大功,你便在此留守,这攻城的功劳便让给师兄我吧。”
韩淮楚抚掌道声好:“就看钟离师兄怎么拿下此城!”
钟离昧笑道:“要破此城,还须向师弟借些物事。”韩淮楚道:“要借什么,师兄尽管开口便是。不知师兄要借何物。”钟离昧指着堆积在河岸来不及焚烧的秦军尸体,说道:“便是这些。”
他一说,韩淮楚立即明白到钟离昧所想,笑道:“师兄要把这些尸体拖到武城城下去焚烧立威。”钟离昧笑呵呵道:“师弟简直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刚一开口,你就猜出我的心意。不错!我把这些尸体拖到城下,烧他个焦烟弥漫灰飞烟灭,还要扬言若不投降,破城后屠城,这些人的下场便是城中秦兵的下场。那城中的秦兵定是吓破了胆,说不定会献关投降亦未可知。”
韩淮楚笑着补充一句:“你还要射出书信,说他们的大帅章邯弃他们生死于不顾,已经败退回巨鹿去了。”钟离昧脸上笑得格外灿烂:“这正是兵法书上说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城,方显我纵横家弟子的手段。”
韩淮楚叹了口气,粲然道:“咱们师兄弟都是这臭毛病,太过追求结果的完美。”钟离昧哼了一声:“在邯郸师弟弄出的那场空城计中,要不是二师兄有这个毛病,师弟只怕连骨头渣都给二师兄卸下来了,哪里还容你今天在此说笑。”韩淮楚笑呵呵连称侥幸。
纵横家弟子凑到一块,便总是这般拿打仗当说笑。

武城守军,在看了钟离昧焚尸立威,收到楚军射出的百余封书信后,果然陷入了满城的惊惶。
那蒙起是蒙氏一族,骨子里反动到底,是打定主意要与武城共存亡。可他手下那些将军,不像他那般要考虑家族的荣耀,也就不会像他那样一条路走到黑。
城中发生了兵变。想要献关投降的将军纠合在一起,同蒙起的亲信大干了起来。不等楚军攻城,城中已是血肉横飞。一边要维护大秦军人的尊严,一边要献关向楚军表功,斗得是你死我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那城中百姓皆是赵人,没有人愿意陪着秦军去死,便自发地组织起民团帮助叛军。最后叛军占了上风,杀光蒙起的亲信,成全了他们大秦军人的尊严。然后大开城门,竖起白旗迎接楚军兄弟进城。
其实经过这场兵变,城中只剩不到一千军士。那城墙便像虚设的一般,只要钟离昧一声令下,楚军的军旗便会插上城头。
钟离昧兵不刃血,收武城于囊中。
韩淮楚与钟离昧二将,各立一功,以初战大捷,迎接武信君项梁进入武城。
项梁入城心情却并不见好。只因局部战役虽胜,全盘大计却失败了。
李左车遭部下囚禁,河东军十万尽出上党,项梁那袭扰秦军粮道的计划便彻底流产。
答应出兵相助的燕王韩广,以防备匈奴入侵为由,只派了两万军马,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