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左车遭部下囚禁,河东军十万尽出上党,项梁那袭扰秦军粮道的计划便彻底流产。
答应出兵相助的燕王韩广,以防备匈奴入侵为由,只派了两万军马,由上将军藏荼的长子藏擒龙率领,兵入上谷,筑起高垒望楚军动静而定行止。
这两万燕军,战斗力还及不上韩淮楚在鲁运河一战击毙的秦骑五千。在这秦楚赵三国均是十万以上大军的巨鹿大会战中,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那藏擒龙的意思很明显,楚军得胜就跟在后面捡战利,楚军败就滋溜一声脚底抹油,退兵回他的燕国。
赵国上将军陈余,也是与藏擒龙一样的打算,口里是满口答应发兵相助,却一直在常山按兵不动。韩淮楚与钟离昧听说了,直把他俩这位好师兄骂了个狗血淋头。
更令人担心的是,一直只是作牵掣河东李左车用的涉间率领的秦国西路军,突然发起了猛攻,一路连战连捷,直取河东治所安邑。
楚军过了黄河,所有的情况皆与起初的设计不同,全是利空的消息,焉叫项梁高兴得起来?
进则是赵地平原,章邯挖好了陷阱,只等楚军来钻。项梁深通韬略,自然是明白得很。只是若退则大军白来一场,徒劳无功,还要遭天下英雄的笑话。何去何从,颇费思量。
项梁即后悔没有听从张良之计,致有今日之进退维谷。
当晚,项梁召集文武,共商大计。
项梁先试探了一下,问道:“吾欲引军东归以避敌锋芒,诸公以为如何?”
众人大哗。大将周兰道:“大军到此,用度颇费,岂能空来?我军若退,则赵地皆为秦人所夺,再想有所图谋则难矣。”
项梁问道:“如今盟军尽按兵不动,我军孤立无援,广武君身陷囹圄,原计劫掠秦军粮道不售,为之奈何?”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又拿不出什么好的主意。
项梁见韩淮楚正在沉思,问道:“韩信,你平日多谋,为何今日一言不发?”
韩淮楚“嗯”了一声,说道:“我有一计,不知项公可有胆量采纳?”钟离昧擂了他一拳,没好气骂道:“你既有主意为何不早说,还这么吞吞吐吐。快快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韩淮楚乃道:“我这计,便是在秦军的心脏中跳舞。”
跳舞大家都知道,在心脏中跳舞却是新名词,众人都没听过,皆饶有兴趣道:“怎么个跳舞法?”
韩淮楚道:“我军不须西进,而是南下直取邯郸故址。那邯郸已被秦军毁弃,无兵屯防,取之不难。黄河北岸现下几成真空地带,无兵防守。我军而后沿黄河而走,西进上党,救广武君于河东。再与涉间的敌西路军决战,一战溃之则可兵进函谷,直捣咸阳。”
他这主意,貌似与张良的西进计划差不多,区别在于韩淮楚想的是在黄河以北进军咸阳,而张良的主意是在黄河以南。
南方秦军兵力空虚,只有杨熊的五万人马还陷入与项羽的攻防战中。更有魏豹,韩成等诸侯响应,自是进军容易。
而那北方布有王离,章邯,涉间三个兵团,大军密集,想要进军咸阳,必遭秦军的前堵后追。如能一口吃掉涉间的西路军,攻进函谷则罢,可以据关坚守,屏秦军重兵于关外。若是吃不掉涉间攻不进函谷,或是被章邯王离的大军如响尾蛇般紧紧咬住,则陷入三十万秦军的重重围困,大军处境便极为危险。
而这条行军道路也不平坦,多有山川峡谷。设伏与被伏击的可能性都有,便是看谁的手段更高,正是将帅们斗谋略比拼智慧的场所。谁取得最后的胜利,要看各自的本事。
那成功的诱惑也是巨大。拿下函谷,则关中尽收囊中,章邯王离皆成孤军,没有粮草军饷接济,便是有大军数十万,又如何撑得下去。正是诱惑与艰难共存,生天与绝地同在。
众人听了韩淮楚这个大胆的主意,皆在沉思,琢磨可行度有几高。
项梁问道:“若章邯王离追来,弃之不掉。如何应变?”
韩淮楚脑中印出革命伟人四渡赤水的经典战役,答道:“我军如陷入险境,则渡过黄河南下。再寻敌军防备薄弱之处北渡黄河,目的不变,直取咸阳。天高海阔,任我驰骋。”
钟离昧笑骂一句:“师弟你真敢想。这哪里是在敌军心脏中跳舞?而是在黄河中跳舞。”
项梁思索良久,摇头道:“将大军带入险境,非项某用兵之道。”
韩淮楚叹了口气,心想项梁锐气还是不足。说道:“这是上策,既不为项公所纳,吾还有中下二策。”项梁摆手道:“先说说中策。”
韩淮楚道:“这中策取邯郸不变,我军南下河内郡,与项羽的西路军会合,击溃杨熊,走南阳进武关,直取咸阳。”
这进军路线便同张良所说一样,乃是刘邦攻入咸阳的行军路线。韩淮楚想也不想,便照搬出来。
项梁点头道:“南方秦军兵力空虚,此计可行。你再说说下策。”
韩淮楚道:“下策同样要取邯郸,再与赵夕部会合,一同救援巨鹿。项公得赵兵十万相助,成算便大了几分,只是还须在巨鹿周围与秦军决战。是胜是败,实难预料。”
项梁摇头道:“下策不可取。就依你中策,与项羽军会合。传令三军,明日三更造饭,四更开拔,进军邯郸!”
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
好的消息与坏的消息同时传到秦军大帅章邯的耳中。
赵夕的十万大军,兵进太行山,一头扎进了秦将少上造苏角精心布置的口袋中,兵陷葫芦谷。
那葫芦谷形状便像一个葫芦,谷内极大,进来只有一条如葫芦嘴般的小道。本来出谷在葫芦底部有一条大道直通邯郸郡,却被苏角拖来大石把出口封住。等赵军悉数入谷,再突然出现在葫芦嘴,把口袋一扎,这十万赵兵便成了瓮中之鳖,一个也逃不出来。
那赵夕也不是无能之辈,怎会不勘察地形,这么容易就中计了?原来那河东军这一路上不停地遇到伏击,过河便遇到河水决堤,过谷便遇到暗箭齐射,饮水便发现水源有毒,走得慢一点掉了队就遭人狙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搞得人都麻木不仁。
赵夕救赵王心切,一路急行军,就这么闯入葫芦谷。那谷中藏有火药硝石,易燃草穗。赵军一入山谷,苏角便点起一把大火。十万赵兵,一半变成了烤全羊。没有被烧死的,也熏得七窍生烟。千军万马直往葫芦口挤来逃命,却被苏角一阵乱箭,先见了阎王。
那山谷的熊罴野兽,均被这一场大火烧死,带的粮草也全部着火。赵夕军剩下的五万军马断了炊,活活困在谷中等死。
另一个利好的消息是老将涉间率领的西路军进攻安邑,那赵夕留下的守将赵严欺涉间年老,并未把他放在眼里,出城交战。结果被涉间一槊劈于马下,一命呜呼。河东治所安邑就这么被涉间攻打下来。
遗憾的是那狱中的赵国右丞相李左车在城破之前,被狱卒放走,不知去向。章邯闻讯叹道:“广武君贼党元老,在赵地一呼百应,此人不除必有后患。”
坏的消息是挖好的陷阱被项梁识破,那项梁不往西进,却弃了武城连夜直扑邯郸方向,看样子是要攻取安阳,从宿胥口渡河南下。
安阳只有两千军马防守,是挡不住十余万楚军一击的。
这么大一条鱼竟不上钩!章邯闻知这消息,苏角涉间的两场大胜都不能减轻他心情的沮丧。
关键是楚军渡河要干什么?若是帮魏豹韩成这些亡国后裔复国还可暂且忍耐,倘若他是要与项羽合兵一处,从南阳走武关入关中,可就大事不妙。
关中只有两三万军马防守,只要楚军入到关中腹地,无人能挡住他们进军咸阳的步伐。
章邯大可回师函谷关,领军抗敌。可把战火烧到大秦的后花园,实在不是章邯这位老秦人能容忍的。
那项羽在襄城屠城,连妇孺都不留一个,焉知楚军到了秦境不会再度烧杀屠戮。要是关中的百姓父老也遭受一场像襄城那般的荼毒,章邯连死一百次的心情都有。
楚军到了南方,必然四处征兵。这年头想投军混碗饭吃的一茬接一茬,项梁的势力必将飞速膨胀。
那项羽打起仗比起原来的秦国先锋英布还恐怖,听说在他戟下无一合之将,大军到处无城不破。老谋深算的项梁,若是同他侄儿合兵一处,再想歼灭可就难如登天。
章邯坐在帅椅上听着斥候的禀报,眉心紧锁,面目阴沉不定。众将站于阶下,一言不发。
便有行军长史司马欣打破沉默道:“大帅,为今之计,只有速召杨熊舍弃陈城,北上堵截项梁。再令各地府兵死守城池,脱住楚军的步伐。我军离开巨鹿,追击敌军。”
章邯点点头,说道:“也只有如此。”
只听帐外一小兵喊道:“武成侯到!”
武成侯王离是世袭的爵位,等阶还在章邯之上。章邯一听连忙起身,下座迎接这位将门世家。
王离满面春分地进来,一见面便道:“泾阳侯可是为楚军南窜之事烦恼?”章邯点头道:“正是。那项梁南下渡河,欲与他侄儿项羽合兵一处。武成侯今日到此,可有良策应敌?”
王离笑道:“章帅何必多虑,吾有一计,可让项梁无心西向。”
章邯连忙问是何计。王离乃道:“那项梁欲夺我关中,从南阳绕道而行路途遥远,可令涉间回师关中镇守。关隘重重,项梁能否攻入咸阳还难预知。若大帅出一旅之师从平原津渡河进军盱眙,现楚地军马尽出防守空虚,泗水,东海,会稽三郡唾手可得,贼王熊心可擒,那项梁岂能不回师救援?章帅再以逸待劳,伏击楚军于张惶之中,可收全功于一役。”
章邯一听,心想你比我狠。若是项梁不回师救盱眙,则关中父老尽受楚军战火荼毒。这是拿圣上与几百万老秦人的生命做赌注的一场豪赌。就看项梁的心硬不硬,是否忍心江东父老与楚王熊心也遭受荼毒。赌胜则先机在握,有机会重创楚军于途中。赌败则胡亥被杀,关中成一片焦土,他章邯变成大秦的罪人。
但是那王离说出的话非常在理。从一个统领十余万大军的元戎角度来说,就该这么铁血无情,在战场不能掺杂任何感情色彩。
帐下众将一片哗然,纷纷议论开来。
司马欣道:“武成侯此议断不可行。若涉间敌不过项梁,圣上有危,社稷动摇,则你我皆成大秦的罪人。”董翳道:“你我家小亲眷皆在关中,武成侯难道不怕他们被楚军所屠么?”
王离笑道:“那项梁多用族中弟子,家乡情结颇重。本侯料定他必会回师救援,汝等多虑了。”
章邯闻言眼睛一亮,“兵法书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知彼其中的一条,便是要了解对方主帅的性格。看来王离对那项梁的性格有所研究,听起来头头是道。”
见章邯还在犹豫,王离长笑道:“泾阳侯既不敢纳本侯之计,何如咱们两军换防,你领军去围巨鹿,我率本部兵马从平原津渡河击楚。到时骂名由本侯承担,功劳泾阳侯也不要抢喔。”
章邯一听,堆笑道:“两军换防延误战机。就依武成侯之计,本侯领军去袭击贼都盱眙!”
当下飞檄传令,命涉间在河东按兵不动,若项梁军不西向则罢,若西进则速入函谷关加强防御;命关中各郡火速征兵操练,以备不测;命杨熊弃守陈城,速往雍丘截击楚军,命东郡治所濮阳守将周内速引军西向,于宿胥口截击楚军渡河,命章平,李良督两万军从平原津渡过黄河南下,攻打济北首府庐县。
章邯分拨既定,即自提大军,南下追击项梁。
楚国西路大军攻打陈城的战役历时半月,打得异常惨烈。
项羽一路上节节胜利,连克蕲县,酂县,柘县。这三县均是张楚故地,楚人蜂拥而来投奔义军,项羽打到陈城时,兵力已发展到八万。
被亚父范增一通教训后,项羽这一路倒也安静,没有再干出屠城这等暴行。
每到闲暇时,项羽便来到佳人虞芷雅的帐中,向她学习读书。虞芷雅学识渊博,诸子百家典籍均有涉猎,但教给项羽的书却只是墨家的典籍。她只希望以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将项羽潜移默化,变成一个有一腔博爱思想,能伸大义于天下的大英雄。
每每项羽听到虞芷雅用娓娓动人的声音念诵经书,便像一个好学生一般聚精会神,那样子要多乖就有多乖。亚父范增从旁路过,心中暗笑,“老夫略施小计,便让羽儿有了这么多亲近虞姑娘的机会。羽儿这份不爱读书的性子,就得要虞姑娘来治。这虞姑娘人长得美,学问又高,脾气又好,羽儿若能娶到她为妻,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
只是大家皆知,那佳人曾明言未来夫婿要是一个顶天立地,能伸大义除大害的顶天立地的英雄。项羽虽然对虞芷雅深深倾倒,却将一腔爱慕压在心底,从不明说。而范增也装聋作哑,任由他俩关系自由发展,心想日久便会生情,等到项羽的大军攻入咸阳,那时揭开这层窗户纸便水到渠成。
陈城秦军守将杨熊,也是深通韬略的老将,知道与项羽硬拼不行,只坚守城池不出。
攻城战役打响,无数墨家弟子打造的云梯、轒輼车、挡箭运兵车、填壕用的蛤蟆车、跨壕沟用的飞桥、投石机、弩箭机皆派上了用场。那杨熊也拿出守城手段,热油、火箭、投石机、防鼠挡、滚木、礌石、二十柄长矛排成的撞墙,各般战械悉数亮相。一边是无所谓生死的关中硬汉,一边是悍不畏死的荆蛮,战场之上,双方展开了对射,矢箭如雨。楚军一次次地攻上城头,又一次次的被凶猛扑过来的秦兵秦将打下城墙。
城墙三百米内,布满了楚军的尸体。连续三日的猛攻,楚军丧师人数接近两万。项羽望着铺地的尸体,直杀红了眼,近来连续三日三夜不合眼督战,换了十批人轮流对陈城发起猛攻。
“呼”的一声,一枚巨石从城上投来,又砸毁了一辆挡箭运兵车。车上二十名楚兵,皆被砸得血肉模糊。项羽“嗷”地怒吼一声,提着天龙破城戟就要亲自上阵。
范增急忙伸出拐杖一拦,说道:“羽儿,你是一军主帅,岂能有失?还是呆在这里指挥吧。”
项羽怒嚷一声:“再这么下去,这城不知何时攻下!”用力一推范增的拐杖,硬往前挤,险些将年过七旬的范增推倒。
眼前飘然闪过一袅婷的身影,正是那旷世佳人虞芷雅。虞芷雅轻声道:“少将军千金贵体,尚有铲除暴秦的重任在身。将军麾下战将如云,这攻城的事何用你亲自历险?”
同样一句话,范增说不管用,旷世佳人说却有效果。项羽一听,便即站住。
范增乃道:“连续攻城三日三夜,我军伤亡虽大,估计秦军也快顶不住。只须再加一把劲,便可将这张楚故都拿下了。”
楚军用墨家弟子的投石机,弩箭机发射飞箭大石,这几日也给城中的秦军打来了巨大的伤亡。估计杨熊手中的兵马已不出三万。
更大的是精神上的压力。
项羽是铁人,三天三夜不合眼,杨熊也要陪着三天三夜不合眼,哪里吃得消?攻城战攻的一方伤亡较大,却心理压力小,而守方伤亡小,却要顶着巨大的压力。要知道这城墙这么大,不知何时楚军便会从哪个方位纠结一帮人发动猛攻。万一破城,在耗去了两万个生命的巨大代价下,以项羽那杀人不眨眼的名头,还不屠宰泄恨?(当然城中居民皆是楚人,楚军的屠刀只会落到他们这些拼死顽抗的秦军头上。)
遇到项羽这样一个完全不计较代价的疯子般的对手,杨熊日夜胆战心惊。要不是这陈城的战略意义重大,他早就弃城突围而去。
佳人虞芷雅提起放在地上的一篮米饭,对项羽娓娓说道:“少将军昼夜滴米未进,哪有力气打仗?还是把这米饭吃了,好长气力过后与敌军厮杀。”项羽点了点头,抓起碗筷大口咀嚼起来。
范增看得暗笑,“这米饭换了几篮子,也不知有多少人劝羽儿吃,就是没人劝动。这虞姑娘一劝,羽儿便吃了。”
项羽吃罢,喝一声:“蒲将军,再率五千人压上,这次一定要把城攻下来!”
便有大将蒲耳应声:“末将遵命!”
突然,城中传来一阵号角声。
这号角一吹,便是要冲锋。而秦军被围城中,吹号角意味着有军马要出城。
范增将龙头拐杖向地下一顿,喜道:“秦军要弃城突围!这陈城要被攻下了!却不知他们要向何方突围?”
只听一声炮响,从北城方向传出。震天的呐喊,直传到城东这厢来。
项羽将天龙破城戟一举,高声呐喊:“楚军弟兄们,敌军已弃城而逃,随我攻入陈城!”
破城在即,想必秦军也无心抵抗,这次范增与虞芷雅便再未阻拦。
在项羽亲自领军的凶猛攻势下,楚军撞破城门,杀入陈城。城中绝大多数秦军已随杨熊突围,剩下的皆是负伤不能行军的残兵与老得不能动的老卒。
抓来一俘虏闻讯,得知那杨熊接到了章邯的一封军令,命他向雍丘突围截击楚军。
那军令是一位冒充楚兵混进攻城队伍的秦军军侯射上城头,字迹皆是章邯亲笔,还盖着平虏大将军大印,绝对不是西贝货。
同时从那俘虏口中得知,章邯已领十余万秦军南下,追击项梁的西路楚军。
项羽一听,大叫一声:“我叔叔已率军渡河南下。我军速速北上,去接应武信君大军!”
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
便有范增说道:“羽儿,你难道想引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