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搜:通向世界的巨型引擎-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节:创意工厂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创意工厂 

如果你同格罗斯一起在IdeaLab的办公室里呆上一个下午,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要不是创立了这家公司的话,他可能早就走向自我毁灭了。IdeaLab就是他的庇护所,为他的创造能量一波又一波的爆发提供平台,让他可以呼吸。 

IdeaLab开始是(现在也仍然是)一个企业孵化器。不过,因为它诞生于因特网繁荣时期刚开始的时候,它很快就不仅仅是这样一家公司了。在不长的一段时期内,IdeaLad曾经不仅仅是因特网行业的中心,更是最先进的经营理论的中心。格罗斯的理论是,企业最大的价值在于人才,而从雇用员工到找寻办公场所这样一个费时费力的创立公司的过程,使得资本不能高效率地实现这一价值。在IdeaLab,出色的人才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空间、资源和支持来把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而且,如果一个创意没有成功,没有关系,整个团队会接下来做另一个。不慌也不忙。 

〃在我早期的事业中,我总是注意恰当地组合工作团队。〃格罗斯解释说,〃我想,如果不用每次有一个创业想法就组建一个新的团队,那该多好啊?〃 

格罗斯着手组建一个可以迅速孵化出企业的团队。IdeaLab也开始迅速地将他源源不断的创意(当然是一理论形式出现的)变成企业原型。然后,他们会大力推动那些可以在市场上成功并进一步成为上市公司的项目。IdeaLab会为每家公司提供最高额度为25万美元的本钱,介绍它接触其他的风险资本公司,然后持有少数股权。当时格罗斯对下面的推理津津乐道:只要有一个创意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它就可以永远为IdeaLab提供资金。 

原先的时候,看起来格罗斯肯定会有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创意,然后就会再有新的成功。仅仅列出一部分IdeaLab曾经创立的公司,你就会发现,那简直是一个1998年前后因特网行业的'该做的事'清单。其中包括:FreePC(免费为客户提供个人电脑,让后端的因特网服务来买单),CitySeach(当地服务列表及信息),Ticket。(网上票务),以及eToys(网上销售玩具)等等。格罗斯甚至创立了人工搜索引擎服务answers。,听起来很耳熟吧?这就是1998年前后的GoogleAnswers服务。 

投资界热爱格罗斯的创意,而且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他们也青睐他的那些公司。前康柏董事长本·罗森(BenRosen)也是IdeaLab的投资者之一。他曾经告诉Inc。杂志:〃很少有企业家可以创办许多家成功的公司,更难想像一个人能够拥有两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比尔将来却有可能建立十几家大获成功的公司。我想,在5年内,比尔·格罗斯就会用技术界每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样出名,即使今天的他,除了在某个特定的小圈子之外,还是寂寂无名的。〃 

当然,5年后,Google才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在1998~1999年间,IdeaLab创办的多家公司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态势先后上市。以股票来计算,格罗斯和他的投资者们都变成了巨富。IdeaLab以及它创建的各类公司都被广泛当成模仿的榜样(比如,IdeaLab开办了第一家网上宠物店,第一家烹饪网站)。在很短的时间内,IdeaLab从数量惊人的一大批受人瞩目的基金和投资者那里,吸收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本,创办了十几家公司,而且在筹划自己的估计总值达到100亿美元的IPO。像大多数初期的因特网公司领导人一样,格罗斯有一点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了,而热闹的聚会也突然地以不愉快的方式结束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看起来我们一个月就能把一个创意变成公司。〃多少受到惩戒的格罗斯告诉我,〃只要上升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公司就可以繁荣下去。〃但是上升趋势停止了,资本市场也不再给概念公司投资了。2001年底,IdeaLab的投资者们仅得到了一份落花流水的业务报告。他们最后起诉格罗斯,要求他将IdeaLab以及它的所有物折现。这样,至少他们还能收回部分投资。因为他们在IdeaLab的废墟里看到了一颗至少可以部分补偿他们的损失的闪闪发光的宝石,一家在。公司横尸遍野的情况下仍旧像野草一样生机勃勃的公司,Overture。 
 



 

 


第23节:网络上的新模式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GoTo。:网络上的新模式 

如果说Google表演了一记漂亮的灌篮,那么Overture则在利落地打出一记三杀之后,因为跑垒手没有能够回到本垒而痛失得分良机。Overture创办于1997年下半年,当时叫做GoTo。。它至今还是格罗斯创办的公司里在财政方面最成功的一家。出售它的时候,不是卖了1000万美元,甚至也不是1亿美元,而是大大超过10亿美元。考虑到这个成就的水平和规模,你大概会认为格罗斯会以一种狂喜的态度来讨论他创造的奇迹。恰恰相反,他讲述这段历史时,带着一丝懊悔和淡淡的伤痛,从他犹豫不决的态度中能够明显能看这种情绪。不然的话,他应该如往常一样兴高采烈。Overture确实大获成功,但是它本来可以成为Google的,或者,至少它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过。 

格罗斯犀利地洞察到搜索正面临绝境,而那些门户网站却对此毫不介意。Google后来证明搜索是有价值的,但是在GoTo创办之时,Google还是默默无名的研究生项目,而传统的智慧认为搜索已经过气了。GoTo初登场的时候,市场充斥着建立门户网站的疯狂热情。搜索已经〃足够好了〃。路易斯·莫尼尔在2003年回忆他的智慧产物AltaVista日渐衰亡的那段日子时,告诉我这些情况,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轻蔑。 

搜索差不多变成一个问题了:经营者们知道,当一个人搜索网络的时候,如果他发现了能够同他的意图相吻合的结果,他就很可能会离开门户网站。所以,改进搜索结果绝对不是门户网站感兴趣的事。像AltaVista、雅虎、Excite和网景这样,曾经因搜索服务而建立起他们的用户群和访问流量的网站,现在也改变了策略,行为方式开始变得和那些嫉妒他们拥有如此众多的用户的媒体一样。(事实上,帝姆·库格,当时雅虎的首席执行官,甚至在一次分析会上自夸他的与搜索相关的访问正在减少)。 

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们对访问流量的控制权,门户网站将它们过热的股票货币连本带利押作赌注,进行一场并购豪赌。它们购买一切可能帮助它们将访问者留在自己网站上能力的东西:电子邮件服务、影视服务还有主页制作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末,整个因特网行业都加入战团。例如,雅虎在1998~2000年期间,就斥资100亿美元,购进了Geocities,Broadcast。,Four11,ViaWeb以及其他几家公司。 

在门户网站们巩固自己对因特网访问流量的控制权的同时,来自独立的电子商务公司对访问流量的需求也狂飙不已。获取流量的代价也变得非常昂贵,主要的门户网站开价数百万美元出售他们网站上的地盘。而因特网公司也大肆挥霍来自风险投资人和股票市场的现金,排起长队等着在大门户网站占据一席之地。1998年和1999年的访问流量买卖协议的清单,读着就像。公司的死亡行进:CDNow花了1850万美元同Lycos达成协议;PreviewTravel花费1500万美元购得Excite网站上的一席之地;AutoConnect,1700万美元,同美国在线。 

而这些大量的访问流量买卖的基础非常薄弱。商务网站在购买通往顾客群的通路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这些顾客是否对它们的网站所提供的商品有任何的兴趣。成为美国在线上唯一一家信用卡供应商,或是成为Lycos上首要的CD销售商也许会显得好像很具吸引力,可是,很难证明这样的交易能够给公司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回报。其实,警报讯号随处可见,就连通常凯歌高唱的网络研究机构Jupitermunications都于1999年发布报告,详细介绍此类交易失败的案例。但是,这是一种土地抢占,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做那个被排除在外的人。这个时代的风气是:先进去抢占一楼6,然后比竞争对手出更高的价格,紧紧握住可爱的生命。 

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只有三年,以事物的发展而言,确实非常短暂),是否物有所值根本无关紧要。这个因特网空间变成了职业橄榄球超级杯买卖。CDNow都把买来的访问流量做什么用了这个问题,远不如它买到这些流量的事实更重要。对于这个行业的许多公司来说,访问流量才是证明因特网公司价值的万金油。20世纪90年代末,有几家公司仅仅因为在像网景和雅虎这样的门户网站上成功购得一席之地而获得风险基金和/或者成功上市。 

其结果是,搜索技术创新衰败了,平民的悲剧迅速蔓延:搜索垃圾作弊者迅速占领了索引。搜索引擎垃圾网页,就是不道德的网站管理员为了获得免费的流量,设法置于索引顶端的非相关性搜索结果。这至今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尽管现在的搜索引擎对抗作弊网页的手段越来越高级,1998年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几个人知道搜索引擎作弊是怎么回事。 

在Google出现以前,大部分的搜索引擎都采用简单的关键词算法来决定等级。不过具体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要更比这个说法复杂一些。从本质上讲,他们先给某特定网页上的每个单词做索引,然后把它们同搜索语句进行比对。AltaVista的例子说明(见第三章),对于较小的,受控的数据体系,它非常好用,所以对于早期的因特网,它非常有效。但是一旦作弊者(尤其是成人娱乐网站)意识到他们可以用访问流量很多的词,比如〃汽车〃,来骗取访问流量的时候,他们就在自己的网站上放满这些关键词(比如,经常是在白色背景上用白色的小字)。这使得这样一种模式瘫痪了。这就是为什么1998年的时候,Lycos提供的同〃汽车〃对应的搜索结果大多都是色情网站。 
 



 

 


第24节:格罗斯找到了突破口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格罗斯找到了突破口 

比尔·格罗斯发现垃圾内容粘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列表中,他猜测同这一现象做斗争的唯一方式就是,使搜索过程真正同价值挂钩。〃搜索使市场推广变得更有效率,〃格罗斯说,〃但是,1998年时,搜索中的作弊现象已经严重到使搜索完全不起作用的地步。〃 

他推断,如果搜索结果的排列没有同经济价格挂钩的话,搜索垃圾就会完全控制这个系统。将价格这个摩擦力加入方程式,市场行为就会开始理智起来。3 

搜索垃圾无孔不入,侵入了每家主要搜索引擎的网络系统。可是,大门户网站的经营者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主流出版媒体对此也置若罔闻,只是偶然会刊登批判色情网站的文章。事实是,市场已经不再重视这项最初推动了访问流量的机制。访问者停留时间长短是重要性压倒一切的问题,因为原始的访问流量度量成为因特网繁荣时代的新货币,也是公司打开局面的机会。格罗斯看到,那些从门户网站购买广告权的电子商务公司并未能使他们的花销物有所值。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症结所在。 

格罗斯敏锐地发现,好的访问流量同未分化的访问流量有着天壤之别。所谓好的访问流量就是能够转化成付费用户或某项服务的忠实使用者的流量;而未分化的访问流量就是那些因为搜索垃圾、不明智的门户网站广告位交易、或者低水平的搜索结果而出现的流量。在开发GoTo的时候,格罗斯手头有十几家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与因特网相关的公司,而且他们都需要好的访问流量,也就是那些实际上对他的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顾客。他想要弄清楚怎样才能区别好的访问流量和废物。 

格罗斯被为他的公司获取高质量的访问流量困扰着。他筹建GoTo的一个目的也是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公司中没有哪一家能够负担得起同美国在线或者雅虎这样的网站进行广告交易所需的上千万美元的成本。而且,格罗斯非常睿智地感觉到,这样的交易带来的访问流量中没有用的远远比有用的多。那么,像CarDirect和CitySearch这样的网络公司怎样才能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以可以接受的价格,买到它们需要的访问流量呢?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GoTo的使命。格罗斯研究了他的IdeaLab系列公司购得的访问次数,计算出每个公司获得一次访问的平均成本。他注意到通过适当的操作,IdeaLab可以通过各种广告网络,以网幅广告的形式,为他属下的网站以7~10美分每次点击/访问的价格购买像样的访问流量。如果他能够很好地操控他的商业运作,他可以把价格降低到5美分或者更少。换句话说,格罗斯发现如果你够用心的话,访问流量可以用几美分就买到。 

〃我们使用这个了不起的软件来操控我们的访问流量购买行为,〃格罗斯回忆说。他所说的软件是Flycast,一个提供每次点击成本追踪服务的广告体系。这项服务同大多数现在新出现的因特网公司一样,比它所处的时代领先了五年。当格罗斯看着眼前闪动的测量值,他开始觉得这差不多就是他旗下的公司愿意为合适的访问所付的真实价格。他同时也意识到真正的价格是远远高于通过传统的网幅广告来获取访问流量的花费的。 

格罗斯发现,问题的关键不是访问流量的数量而是它的质量。任何一家企业都愿意付出远远高于7~10美分的价格来购买合适的访问流量。 

认识到这一点,就是格罗斯可以高喊〃我找到了!〃的时刻。正是这个时刻带来了今天的因特网广告经济。对每一家网络公司(甚至是,后来证明,门户网站)而言,未分化的访问流量几乎毫无价值,但是特别的访问流量却非常有价值,因为其中包含有同该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有关的行为意图。 

格罗斯意识到,企业会愿意付较高的价钱来购买适当的访问流量。他需要做的就是建成一个能够生成意图性访问流量的机器。如此一来,问题就都解决了:因特网上已经存在制造意图性访问流量的机器它就是搜索引擎。只不过还没有人注意到它而已! 

格罗斯的斗志完全被他自己的发现激励起来了。他着手建一个更好的搜索引擎,一个可以打败搜索垃圾,提供非常相关的搜索结果的引擎。格罗斯和他的团队首先考虑了人工编辑的办法。雅虎早些时候做过类似尝试。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网络搜索工作。他又尝试找到更好的算法(也是400英里以外,布林和佩奇采取的办法),但是格雷斯最后认定任何通过算法来进行搜索的方式最后都会被搜索垃圾制造者超越(到今天为止,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仍然有待商榷)。不管格罗斯尝试何种途径,他都觉得最终的结局都只不过是造出同当时已有的引擎一样的,充斥搜索垃圾、结果相关性极差的引擎。 

因此,格罗斯回到了最初的想法上:要消灭搜索垃圾,就要在方程中加入钱这个摩擦力。但是,怎么加呢?肯定不能让因特网用户为搜索付费。可是,如果向广告商收钱又怎么样呢? 

格罗斯最主要的发现就是,被因特网用户输入搜索框中的搜索语句本身具有价值,它是可以被订价的,这也是如今推动整个搜索经济的理念。〃我们走过的所有弯路使我认识到搜索的真正价值在于搜索语句。〃格罗斯说,〃我认识到,如果有人在搜索框中键入'戴安娜王妃'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想要进入戴安娜王妃纪念品商店,因为在那里,关于戴安娜王妃的信息和商品都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GoTo将成为促使这类商店出现的机制,就通过这种一次一个关键词的方式。 

至少,现在已经有理论了。但是想要吸引商人们参加这场GoTo试验,格罗斯必须至少说服他们给这个新引擎一个尝试的机会。现在,是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糖果套利经济学的时候了。 
 



 

 


第25节:糖果老爹1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糖果老爹:关于套利的一切 

12岁的时候,格罗斯住在加州洛杉矶市的恩西诺(Encino)社区一栋公寓楼里。根据格罗斯的回忆,那个小区里住着几百个孩子。他告诉我:〃我们一起滑旱冰,一起打棒球,一起游泳,干什么都在一起。〃而且,每当他们攒够了钱,一定会朝圣一样跑到当地的药房去买他们的心爱的糖果。〃我们通常都会翻跃绕小区外围的煤渣块砌成的墙,到西谷(WestValley)医药中心去买一角钱的糖果。〃他回忆说,〃我们总是往那里跑。〃 

故事讲到有趣的地方了。用格罗斯的话:〃有一天我在文图拉大街(VenturaBoulevard)的Savon商店看到他们正在搞糖果特买,25美分3块糖。于是,我用8又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