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死恋-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说资江嘛!资江并不在桂林城里呀!”白玉竹俏皮地说。
她们在群众路口搭上去资江县城的汽车。途经兴安县时,白玉竹说:“这里就是著名的古灵渠了。你看,左边那水渠,就是灵渠水道了,时值今日还用作农业排灌呢!读初中时,学校搞夏令营活动,我就游了灵渠。可是,你做记者这么长时间,怎地还没到过灵渠啊!”
“我父母在支边时生的我,小学读‘天山’;中学读‘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学读‘鲁艺’;后来随了姐姐去柏林辗转伦敦读‘剑桥’。茫茫书林弄得我苦不堪言!后来在上海做编辑,难得外出,加上我不好游乐,所以去年到桂林参加‘全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仅三天,游了阳朔即返沪去。”
班车很快穿过兴安县境,驶入资江山区。凉风袭人,暑气顿消。
汽车不断拐着之字弯,颠颠簸簸爬上山去。
“这叫打鸟界。桂林人常说:‘好狗不过灵川界,好鸟不过打鸟界。’这灵川地上的男女老幼均好吃狗肉,妇女坐月子时,外家婆婆就送狗肉补身子呢!”白玉竹拢拢长发,又说:“而这打鸟界,属候鸟南迁必经之地。小雪前后十来天,山民在山头上点燃松膏火,就会将大大小小鸟儿诱至旁边,然后,张开大网。瞅准时机,将网落下,就会满载而归哩!——你看!山脚下吧!”
西门子仪伸长脖子,朝山脚下望去——车轮底下是数百米的深谷。半山连片竹林, 有几处木皮屋脊浮现于雾端,使人感觉到汽车是在天上行驶般!
“这样的路我走过,吕梁山、太行山,还有贵州安顺地区的矮岭县,盘山公路均入云端啦!”西门悠然地说。
这时,汽车行驶在长坡上,只差十来米就到山顶了。突然,汽车朝后倒退了,滑溜着……
那剃着光头的司机慌慌张张地说:“该死的汽车!乱档了,啊——”紧接着是凄历地喊叫声。
因为乱了档位的汽车是刹不住车的——一场车毁人亡的悲剧,眼看着就要发生……
“快!快!快!向右靠——往左打方向盘。”西门子仪倒是冷静。但是,他十分担心司机弃车,不顾乘客,只顾自己逃命。便又说:“没关系!要冷静!往右靠——”
汽车死了火,乘客惊呆了,车内噤若寒蝉。
“对!再往左靠——。”西门子仪指挥着。 
可是,这是一个长坡,足有一百米的长坡,惯性让汽车不断地加速,往下滑。
西门子仪很清楚……连遗书也来不及写了。那次坐飞机时,空中小姐还叫写了遗言……
汽车继续加速后退,一直滑过八十来米——“轰,哗!”巨响过后,汽车尾部撞着右边山坡护墙,停住了,车窗玻璃全被震碎。
车停了二十分钟,西门才将紧紧抱在怀里的白玉竹与一名小女孩松开手来。
原来,西门与白玉竹坐在头排位置,是兴安乘客下车后,才挪过来的。西门靠左手车窗,白玉竹居中,右边坐着一位不知名姓的小女孩。在紧急关头,白玉竹本能反应,迅速地将那女孩揽在怀里,而西门又紧紧地将白玉竹抱在了怀里。
二十多分钟死一般地沉寂过后,车上乘客方清醒过来了。有人呻吟,但并无哭声。
这次车祸中,死一人,重伤十一人,轻伤十五人。西门子仪腿部受轻伤。白玉竹与那小女孩却安然无恙。
大家互相扶持下了车。因西门在大学里曾经受过军训,懂些战地救护知识。就指挥着轻伤员,把重伤员安置于路旁的树荫下。又将自己穿着的白衬衣脱了, 撕成布条给伤员包扎伤口, 但还不够,就想叫伤员脱衣做绷带,可是,他发现全车的人没有一个穿的衣服是洁净的,不是沾满尘土,就是污垢斑斑,邋邋遢遢。
白玉竹上车,从行李袋里掏出换洗的内衣来撕了……
见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跳车时被一块碎玻璃刺穿足掌,血流如注,西门子仪连忙将他扶到草地上,叫白玉竹按住他腹股沟下肢动脉。暂时止住动脉出血,才将玻璃片拔出来,然后进行包扎。只见这老人面部表情十分痛苦,可是自始至终连哼都没哼一声“哎哟”哩!
整车乘客三十二人,勿论是伤者,还是死者亲属,都不哭泣,也不责怪司机,似是麻痹了。
司机受了伤,伤得也不轻,左手臂折断了。他来不及呻吟,就拦了一辆过路班车。只见那车上几十位乘客争先恐后,都主动下了车,把位子让给伤员,送医院去。
此情此景,令西门子仪感慨万千:
——你看,在大街上那位漂亮的女士,因为人家不小心弄脏了她的衣裙,便拉长脸儿,与人吵闹起来;
——在商场里,那位风度翩翩的先生,只为被人踩了皮鞋,便顾不得斯文相,与人大打出手。
——有位老人骑自行车闯着一位姑娘,被她男友发现,就将这老人打得个半死,还索赔哩!
——面对突发事故,他们都惊谎失措,哭天叫地,谁也不顾谁了。
而这山里人——面对大自然——习惯了忍耐。
其实,人是最虚伪的,也是懦弱的。虚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与卑鄙;懦弱是因为孤独无援。勿论你是勇士,还是豪杰,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人人需要同情!需要忍让!需要理解!
“西门,上车了!”白玉竹叫他,西门才从沉思中惊觉过来。
他们换乘了另外一辆班车。在车上,白玉竹情不自禁地一头歪在西门怀抱中,柔声地说:“西门,你害怕吗?”
西门摇摇头说:“人生面临许多危险呵!生时艰难,死时只在一瞬间。我想:一个人只要活着,勿论贫穷与富贵,都是强者!我们要爱惜生命啊!”
§;16
玉竹与西门子仪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全家团聚自然高兴。
白仲迫不及待地谈起了他的最新科研成果。他对西门子仪说:“——将相机直接安装彩色相纸拍照,再直接在暗室冲洗,就能成相,我想,如果这种技术成功,利润就可以翻倍。现在,我照一张彩相收费二元,成本一元三角,只赚七角。如利用一次成相技术,预算成本仅四角钱,把房租水电及税费摊入后,每张利润可达到一元四角。可是,我买了原材料,试验了几百张,相是出来了,就是色彩失真,不是偏蓝就是偏红色。你来了,正好……但坐车累了,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你与玉竹过照相馆去。反见你成玉竹男朋友了,一家人就不客气了。”  晚饭过后,大家安寝了。只是,玉竹陪奶奶床上聊天,没完没了。
翌日,西门子仪早早起床。白仲起得更早,叫醒白玉竹,就到暗室做实验去了。
西门按照《摄影》杂志介绍的配方,又重新配置了显影液与定影液,冲洗了几张进行分析着。
白玉竹开亮了十瓦红灯照明,西门立即制止说:“不能按常规操作,因为这彩色相纸与黑白相纸的感光量不同。彩色相纸对绿色、红色均感光,所以要在纯暗室,即无光线的条件下操作才是。”
“依你的看法,这技术可靠不?”白玉竹关了灯说话。
“我也不敢肯定。因为彩照还原工艺很复杂,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自然色彩,完全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色调和的,就象电视彩色显像原理一样。可是,现在,这技术省去了胶卷拍摄这个重要过程,而直接在彩色相纸上完成感光与成相步骤,其操作工艺就比传统工艺难度大得多。”
“尽管难度大,我爸爸不是搞出来了吗!你看,这些照片色彩还是有的,只不过是失真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就成功了么?”
“从实验的结果来进行分析问题,主要出在暗室这一关。我想,第一必须把握准确的拍摄时间,第二必须严格控制显影时间。由于第一步是在摄影厅内完成的,就可以根据经验控制灯光照明感光量。而第二步是在暗室中完成的,只靠手工操作,又不能用光,所以显影时间无法控制,就出现色彩失真的问题。”
他们将白仲这二天来拍的相纸,反复地实验了五、六盒 ,最后才发现在纯黑暗条件下这彩色显影时间,定于黑白显影时间的二倍,效果最佳。
西门说:“这只是凭经验罢了,勉强可以应付。要切底解决色彩的问题,必须采用先进设备,购置电脑自动晒相机才行的。”
白玉竹高兴了,一头扑在西门怀里……在暗室中, 白玉竹与西门子仪初次拥抱接吻……剧烈地冲动,令她像孩童情急般地哭泣着——热泪扑簌簌下落……
今天是星期日,也是资江圩日,又因正值颁发身份证明时期,白仲照相馆被公安局列为标准身份证照相点,所以等待照相的顾客排成二列长队。玉竹爸忙得团团转,待到下午二点, 大家才吃午饭。饭后, 白仲继续忙他的生意,白玉竹便领西门子仪逛市场。
第六章 资江恋
    §;17
资江县地处广西最北端,与湖南兴宁县交界,公路直达双牌,武岗县城,农贸市场比较繁荣。每逢圩日山民将各种土特产品上市交易,圩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由于,资江位于越城岭山脉腹地,海拔二千多米,属温带高山形气候生物带,且全县林多地少,森林覆盖面积达百分之七、八十,因此土特产品十分丰富。
只见:杜仲、黄皮、天麻、黄连、田七、麝香、乌梢蛇干、蜈蚣……珍贵药材摆满半条街。
又有冬笋干、板栗、银杏果、香米、柿饼、香菇、白木耳、黑木耳……,这些特产占据着整条江滨路。
在菜市上有熊、鹿、麂、羚羊、野猪、野鸡、野鸭、竹根鼠、果子狸、穿山甲、大鯢……山珍。这些是西门子仪在别处市场难得一见的。
白玉竹对他说:“这些野味,桂林市里人特喜欢,每到圩日各单位都派人来这里采购。因此农民上山捕捉的积极性很高。捕一个果子狸卖了,可以买回一条牛呢!”
西门听了只是摇头。
下午六时之后,才散圩。玉竹爸把最后一名顾客打发了,才突然想起买山珍之事,忙对玉竹妈说:“我生意做昏了头。昨晚与你商量着的事情,趁圩日好买野味让玉竹他俩吃鲜。可,现在圩都散了。只好去碰碰运气吧。”
于是,他匆匆忙忙赶去菜市。
正好在大桥头,玉竹爸见着一个穿鹿皮面料上衣的老头,拿着一个铁笼子。他认识这老头,是八角寨有名的猎户叫“开山”,就连忙叫住他。
“开山大哥!开山大哥!”因为开山耳失聪,玉竹爸就急步上前拉他一把,开山才将铁笼子放下说话。
“哦!白仲老表!你发财人,把架果子狸卖给你呷嘛?呵,倮架果子狸。是花脸白花面狸,三年难捉一架的,真稀货!”这开山深怕别人也像自己一样耳背,一字一顿,高声说话。
只见那被关在铁笼子中的动物,长着白麻花脸,嘴尖腮长,黄褐色毛皮,是有架子狗那么大。也许因为秤头重,舍得掏出上千元钱吃一餐的人并不多的缘故吧?所以直至散圩时,开山还没卖出这山珍。
“多重?”玉竹爸问。
“二十五斤”开山扳着手指头回答。
“价钱多少?”
“平价五十元。”
“有少吗?”
“就少二元,四十八元一斤——恭喜你四季发财吧!”开山打着拱手,活像一个精明掌柜。
玉竹爸见那动物在铁笼中活蹦乱跳地咬钢丝,野性十足的样子就知道,这是捕捉时间不久的特鲜货,很是高兴。就叫开山送到家里复了秤,结算付款一千二百元整。
西门看着交易付账,心里想:“别小看这山区个体户,吃一餐就相当于自己教授级别一个月的工资。难怪白玉竹希望干个体户,肯定是她爸在信中透露什么信息的?”
只见,全家兴高采烈地议论,如何处理这果子狸。
玉竹说:“用锤子扪死好剥皮!”
玉竹妈说:“剥皮不好呷了。夏日里皮子也不值钱!应该放水池中淹死!”
玉竹爸说:“应该投入大水缸中用开水烫,便于刮毛!”
大家齐动手,烫皮——净毛,过后又用炭火苗烧去胴体残留细毛。
玉竹妈说:“如是在村里,用稻草将皮烤黄才香呢!”
西门帮不上忙,只顾不断地拨弄炉灶。
“西门老师,暑日炎炎不烤灶火。快去吹电扇!”玉竹妈笑着说。
晚餐,从傍晚七点开始忙碌,到十点钟才开饭。因为这果子狸生长缓慢,长到二十多斤体重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因此,骨坚肉硬,需要煲二个小时以上才可口。
开饭时,玉竹爸请了宣传部长、工商局长、马法官,还有邻居成衣店和电器修理铺段老板陪喝酒。
玉竹奶奶先是坐了首席。大家直让着:“新人上门,该由西门老师与玉竹奶奶同坐首席!”玉竹深怕西门不懂本地礼貌,就拉他打横坐了。玉竹奶奶虽是古稀之年,然而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昨晚由玉竹陪睡同床,婆孙俩聊天到深夜才入睡。因听玉竹说,与西门交上男朋友,也就把他当作本地订了亲的郎仔来看待了。酒席上玉竹奶奶直夸西门说:“五官端正,天方地阔为贵人相。早年时,我相玉竹爷爷相就如此。俺玉竹有福气遇贵人,前途无量……。”
奶奶本是出身富贵人家,又是位知识老人,在玉竹心里占居极重要位置。经奶奶一说,玉竹心里自然像喝蜜般甜馨馨的啦!
今夜,西门子仪不住宾馆了,就住玉竹家低矮的楼上,与玉竹爸同宿。因相约明天漂流资江,于是都早早就寝了。
§;18
星期一早晨,云雾锁江,这是山区放大晴的兆头。
一大早,玉竹就来叫子仪起床,一语双关地问:“昨夜盖棉被了吗?”
“盖了的,——几天前在上海,睡觉时开两把电扇对吹还淌汗水。没想到,同是一个季节,昨夜里贴着瓦片睡觉还得盖棉被。难怪你山里姑娘长得像剥了壳的竹笋——鲜嫩可口哩!”西门打趣地说。
白玉竹见西门说笑自己,就攥着玉拳擂了过去……
洗漱时,西门找牙刷不着,玉竹说用她的刷刷算了。
玉竹妈做了早点。玉竹爸去联系船家,玉竹去照相馆取了变焦镜头照相机。子仪将自备的摄影包捡查了一遍,整装待发。
因这时期,资江风光还未开发。偶尔有人漂流资江,就没有游船。
其实,资江与漓江同源,均发源于猫儿山。猫儿山是越城岭山脉制高点,海拔二千一百四十米,但并不是孤山一座,是由连绵数十座群山组成。其中有座山叫分水岭,由南岭聚涓涓细流汇成华江,朝南流向,汇成漓江,然后向东南经西江入南海。由东岭涓涓细流汇成资江——朝北走向汇入湘江——洞庭湖——长江——入东海。
资江两岸高山峻岭,但并非大峡谷,属丹霞地貌风光。旅游资源虽然不及张家界名胜,但生态环境可与亚马逊河流域相媲美。
“都八点钟过了,爸爸怎么还无音讯?”白玉竹等急了。
八点二刻,只见她爸骑着“嘉陵”摩托车转回来了。
“玉竹!船已备好,讲价八十元包一天,已付钱。但要走六里岸路,到合浦街村头才能上船。一路上要小心啊!这是月牙船!”玉竹爸交待了,又把租船凭据交给了玉竹。
锁江云雾渐渐散去。一轮白日挂在了东山巅顶上,白玉竹牵着西门的手,沿着江岸小路朝船埠走去。
“山青水秀太阳照,好呀!好风光……”白玉竹哼着歌儿。
“好呀!好风光……!”西门重唱着。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条条江水绕山转……
“雨咕咕……雨咕咕——雨咕,雨咕,雨咕咕——
白玉竹歌喉清脆,歌声像银莺,引得山川画鹛妒忌!
唱了好多通俗歌曲,西门说歌词太俗,叫白玉竹唱桂林山歌听听。
白玉竹就将儿时妈妈教的山歌调儿——《十二月情歌》唱起来:
“来来——啦嗦——咪嗦哆来,嗦咪来——;来咪来哆,啦哆来!嗦咪来哆,啦哆嗦……。”
白玉竹先唱了曲调。西门说有点似江西“采茶调”,又有点似印第安人的《祭酒》曲调,白玉竹说这是她们瑶族流传的古老腔调儿。叫他只管听,别钻牛角尖儿。
歌词唱道:
正月里来闹元宵,     闹呀闹元宵!
寨子里头好热闹。
问哥何方寻阿妹?
妹在阁楼绣荷包!      绣呀绣荷包!
二月里来是春分,    (是呀是春分!西门唱。)
雪霜冰骨妹当心,    (妹呀妹当心!——)
洗手莫到江边去,
日头落西莫出门。      ——莫出门哟!
三月里来是清明,
妹到寨社祭神冥,
许愿阿哥年景好!
早把阿妹娶过门。     (娶啊娶过门哟咿哟!)
四月里来是小满,
阿哥芒种要耕田,
牛丫犁弓早早备,  (牛呀!犁呀!西门学唱)
莫误农季金子天。
五月里来是芒种,
阿哥莫贪枕头公,                
  种瓜种豆种五谷,
勤挑勤灌桶莫空。
六月里来是大暑,
阿妹上山采香薷。
薷茶晾晾正解渴,
滴滴点点胜珍珠。
七月里来正立秋,
阿哥忙把灿谷收,
割完灿谷秧豆种,
扯了红豆有黄豆。
八月里来是白露,
阿哥进山掰苞谷
瓣了苞谷戛菽籽,
呷了红著有芋头。
九月里来是霜降,
阿妹为哥缝衣裳。
披肩袖口密密缝,
针针线线情意长。
十月里来小雪到,
起早贪黑割晚糙。
清清香香高粱酒,
糯米粑粑待妹挑。
十一月哩冬至到,
数九寒天猪长膘。
家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