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藏师-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轩记得当时自己是这样回答的:“唐僧师徒过火焰山的时候,必须去找牛魔王、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才得以扇灭了大火,顺利过关。没有芭蕉扇,就算到了火焰山我也无计可施。”

    在他看来,火焰山是相当遥远的事物,并且是神话传说中的死亡之地,几乎不可能在西藏遇上。

    大火燃烧的声音之外,他还听到了宏大的水声。

    水声不是溪流或者暗河发出的,而是有着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和声响,激情澎湃,无可遏止。

    从声音中,林轩就能想象出那道白亮的水练从极高处跌落下来后的浩荡奇景。

    水火无情,无论是火焰山还是九天瀑布,对于林轩和堂娜来说,都是瞬间致命、万劫不复的。在如此狭隘的山洞中,一旦出现水火扑面而来的厄运,他和堂娜就只能束手等死了。

    除此之外,他还听到了隐隐约约、含含混混、曲折回绕、诚心诚意的诵经声。

    那声音从至少几百个人的口中送出来,又在一个巨大的空间里回响发酵,最终进入他的耳朵里,形成了一种“人有百口、口有百舌”的说话效果。刹那间,除了诵经声,他什么都听不到,思想也像被抽空了一样。

    “前面一定有某种神秘的东西!这一次,我们是来对了!”大喜之下,林轩跳起来,拉起堂娜继续前进。

    “你听到了什么?除了那水声,还有什么?”堂娜问。

    林轩摇摇头:“很多很多,但我不确定自己到底听懂了没有。”

    听力毕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才是最科学的。

    “走吧,见机行事。”林轩说。

    堂娜掸了掸裤脚,无言地点头。

    两人大步前行,很快就到达了一条宽约二十米的暗渠旁。

    堂娜的“地听之术”相当灵敏,准确地感知到了暗渠的存在。

    “水很深,至少有五十米。”她说。

    暗渠里的水很平静,流速极缓,如果不用心看,几乎看不出水的流动,会误以为它只是纹丝不动的一潭死水。所谓“静水深流”正是如此,一切波诡云谲、暗流纷涌全都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掩藏着。

    如此宽的暗渠是无法飞越的,幸好暗渠上有道石桥,但看它的结构,却不是人工搭建而成,却像是某个鬼斧神工的匠人在山腹中刀刻斧凿切削而成,结构浑然一体,竟是林轩从未见过的制作工艺。

    石桥宽有一米,只能容许一个人通过。

    “走,过桥。”林轩向前一指。

    两人上桥,堂娜又止步,低头看着桥下,若有所思地低语:“这里的水看起来很熟悉,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山中深潭吗?”

    那段经历奇异之极,林轩当然记得:“记得。”

    堂娜接着说:“这里的水与那里的水颜色相同,内部水质也相差无几。我甚至怀疑,两个地方的水是同一水系,密不可分。”

    严格意义上来说,天下的水都是相通的,所以地球人经常说“五湖四海皆兄弟”。

    “那说明了什么?”林轩看着堂娜。

    堂娜苦笑:“说明发生在藏区的一切神秘事件都是有关联的,从来没有一件事是孤立存在。可惜,我快精疲力竭了,无法全力思考,将那些内在的东西清清楚楚地揭示出来。”

    她的话启发了林轩,因为林轩也总觉得在骆原身上藏着深不可测的秘密,但又不知从哪里下手来打开缺口。

    古语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眼下,他就是想找到蚁穴的位置,准确切入,发见真相。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浮力暗河

    “我听到了很多无法理解的声音,以前从未这样。”堂娜沉郁地说,“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所谓‘地球轴心’是什么样子的,前辈们并未留下先例可供参考。”

    “你累了,不如暂时停下来,什么都别想——”林轩拉着堂娜过桥,举起手,轻轻抚平她眉间皱起的疙瘩,“堂娜,人的思维能力是有极限的,如果想得太多太远,必须及时中止思路,否则会损伤你的脑部记忆力。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秘密在被揭示之前,都会有无数探险家前赴后继地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这是规律,也是必然。你想想看,自古以来有多少空前绝后、才智卓绝的探险家最终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中国的‘大游侠’徐霞客、美国的‘地球放大镜’查伦斯、法国的‘独狮’南都、俄罗斯的‘高原血蜥蜴’波多拉斯基……一生轰轰烈烈,创造了无数受后人赞赏跪拜的传奇,但他们哪一个得以善终?”

    谈及这一点,林轩也极为感慨,毕竟他也是身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

    如果这次探险就是他人生的重点,那么他也将被并入徐霞客、查伦斯、南都、波多拉斯基的行列,成为后人教科书里的失败例子。

    “越接近巅峰,心情就越忐忑,你们中国人那句‘高处不胜寒’所表达的是不是就是这种意境?”堂娜问。

    她额头的疙瘩在林轩的轻抚下慢慢舒展开,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两人间小小的亲昵是彼此放松的良药。

    “应该是‘低处不胜寒’才对。”林轩一笑。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最高理想是“飞天”,所以,他才考虑到月宫内的嫦娥仙子会“高处不胜寒”,并且心向往之,期待将来有一天能够飞上九天揽月,疼惜呵护寒月中的仙子。这种情怀,史上没有几人能比得上、比得过。

    同样,唐代大诗人李太白写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绝句,将明月当成了毕生之友,最终才演出了“赴水捉月”的千古悲剧。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真正的高手必定能到达他理想中的目的地。譬如眼下,林轩在藏地潜藏三年,目标锁定地球轴心,现在已经无限接近目标了。

    苏东坡飞天,李太白赴水,而他和堂娜则是“遁地”。每个人选择的方向不同,但人生的追求却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最大的终点”。这样的终点是平凡人永远无法企及的,唯有当世绝顶高手才能涉足。

    堂娜闭上眼睛,起初眼珠在眼皮下骨碌碌地滚动不停,过了一分钟,那种滚动慢慢停止。当她再度睁开眼睛时,眼中又出现了奕奕的神采。

    “我好了。”堂娜微笑,“这一分钟里获得的快乐,胜过虚度光阴十年。”

    她虽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俄罗斯间谍,但女孩子的羞涩却没被磨平,尤其是在林轩面前,仍然时时露出本色。

    林轩凝视着堂娜的眼睛:“你很奇怪,外国人都认为俄罗斯女孩总是火热开放、无所顾忌的,但你在这一点上却像个中国女孩,含蓄内敛,进退有度。”

    “是吗?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喜欢哪一种?火热开放的还是含蓄低调的?”堂娜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妩媚动人。

    “我喜欢——”林轩只说了半截话,他们身后那座桥突然断裂,齐着暗渠的边缘跌落,眨眼间就被暗流吞没。

    “啊?真是——”堂娜吃惊地低叫,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两人同时回头,却见水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直径足有十五米,卷住断桥,飞速旋转。漩涡产生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竟然在几十圈之后将断桥直竖起来,诡异地立在漩涡的中央。断桥的重量至少有五吨左右,而在漩涡扭力作用下,它却轻得像一根细竹杖,一边旋转,一边没入暗流中。

    林轩退回岸边,水果然极深,水面上已经看不到一点桥的影子。断桥被吞噬,那漩涡也渐渐消失,水面依旧平滑如镜。

    桥断,也就等于是断了他们的退路。

    “看起来我们只能一路向前了,上天把我们的退路都斩断了。”林轩淡淡地说。

    他不想猜测“桥断”的原因,只知道在困境中尽量选择正确的道路,把损失降到最低。

    “也许我们在归程中可以游过去?”堂娜试探着说,“只要避开那漩涡,或者刚刚那一幕只是因为断桥太重,才导致水中出现异状。”

    林轩摇头:“这暗渠非常古怪,不信,你看我做个试验。”

    他拉起自己的裤管,手指发力,撕下一圈布条,大概有一寸宽、一尺长的样子。

    “我猜,这块布根本无法漂浮在水面上。如果连布都沉,证明这里的水密度极低,相应的浮力就低,只会把人陷进去,就像大漠中的流沙那样。”林轩低语。

    浮力能不能托起漂浮物,只跟两者的密度对比有关。但是,正常情况下,一块布尤其是一块干布,百分之百能够漂在水面上,不会沉没。

    “如果连一块布都浮不起来,那这里的水比流沙还可怕。”堂娜半信半疑。

    林轩把那块布条拉紧,直到它变得像一块纸板那样。他深吸了一口气,双臂前伸,十指同时松开,那块步就平平地下落,由柔软的状态变成了平直的固体,中途没有改变形状,落在河面上。

    可怕的一幕发生了,那块布只在水面上停留了不到半秒钟,就慢慢下沉,直至消失。

    堂娜叫起来:“这里的水根本没有浮力,如果人跳下去,不管怎么挥臂摆腿,唯一的结果只能是沉没到底。”

    林轩点点头,之前他既然由“大火燃烧”联想到了“火焰山”,此刻自然而然地由暗渠联想到了“流沙河”。

    流沙河也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地点,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这一段中——此河水势凶险,又被卷帘大将沙悟净占据,常人根本无法渡过。有诗为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据地理学家考证,真正的流沙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的焉耆回族自治县开都河南岸。那条诡异的河流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中段焉耆盆地中央,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隔山相望,南与塔里木盆地毗邻相接,东面是烟波浩渺的博斯腾湖,西面是贺拉山旅游区。在中国民间,这条河伴随著《西游记》这一神话小说,一直保持着风光无限、神秘虚幻的地位。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堂娜低声吟诵着《西游记》中描述流沙河的诗,“林轩,你们中国人真的是无所不知,远在新疆蛮荒之地的一条怪河都能被小说家发掘出来,成为玄幻小说里的素材……你们中国又真的是地大物博、无所不包,除了这超低浮力的流沙河,到底还有多少神秘事物是外国人不知道的?”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林轩用这句古语作为回答。

    天下,是地球人的天下,人类还有太多的空白知识领域等着去发现、去填补,那将是一个无比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林轩甚至能够想象得到,人类就算到了全球大毁灭来临的那一刻,都未必能穷尽这个星球上的秘密。

    古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那么,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不知死,焉能生?

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寂世界

    中国古代人总结出的真理绝对句句是金,只看后人能不能理解罢了。

    “没了退路,也倒放心了。”堂娜的神情变得沉着而刚毅,“人这一生要的不是长度,而是质量,能跟一个值得同生共死的人放肆地闯荡一次,也是一件很愉快、很隆重的事。”

    林轩点头:“破釜沉舟,反倒在绝境中预先觅得了一线胜机。”

    他仍然在凝视那连布条都浮不起的暗河,暗自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这种流沙河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沙随水动,河水夹杂着极细的浮沙,水与沙始终不分,混同一处,构成了类似于大漠流沙般的效果。沙粒打散了水的浮力,一旦有物体落进水中,瞬间就会被沙粒捕获,在重力作用下沉底。

    “有了‘流沙河’,再有‘火焰山’,最终能遇到什么?是向阎罗地府沉沦,还是在西方圣山成佛?”林轩苦笑着自问。

    “走吧?”堂娜问。

    “走——”林轩转身,一手牵着堂娜,一手遥指远方,“去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

    大约前行了半公里之后,山洞豁然开朗,进入了另一处广阔的空间。

    林轩向上看,虽然看不见蓝天白云,但这空间的顶部是一种复杂的交叠结构,犬牙交错一样,每两层之间都能透入天光。所以,他能呼吸到雪山特有的新鲜空气,立刻精神大振。

    这空间足有数百米宽,顶高亦在五十米以上。粗略估算,两层交叠结构的高度为十米,由天光的层次可知,那种结构不少于十层。

    林轩默默计算:“如果此地距离山体表面有一百米的话,应该是位于某个未被发现的大峡谷中。凭人类自身的攀援能力,要从那里逃逸出去的可能性太小了。不过,能呼吸到真实的空气毕竟是好的,终于能透过一口气来了。”

    他想的所谓“透气”,一是指在地理空间上,一是指在时间长河中。

    “呜哈哈哈哈,呜哈哈哈哈……”一阵怪笑声从前方传来。

    “是骆原?”堂娜警觉地叫了一声。

    林轩听得出,那的确是骆原的声音,但又有些不同。之前骆原的声音低沉而干涩,很明显是没有内功根基的普通人,但现在则不同,每一阵笑声都在这广袤的空间里激起回声,犹如被顶级的广场音响放大过一样。

    平心而论,林轩就算全力大笑,都不可能产生这种震撼效果。

    唯一的解释,就是骆原有了某种奇遇,短时间内由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内功深不可测的超级高手。

    狭路相逢勇者胜,林轩已经没有选择,立刻拉着堂娜的手向前飞奔。

    地面渐升,当他们到达一个巨大的“门槛”形石堤之时,骆原的笑声突然停止,但嗡嗡的回声却袅袅不绝。

    那石堤约有两米高,左右延展超过百米,上面刻着繁复的诡秘花纹。

    “是一种文字……是古藏语和梵文混杂的一种文字,我粗略能读懂,意思应该是……”堂娜迟疑着,一个人缓步走向右侧。

    林轩将耳朵贴在石堤上,冷静地谛听,丝毫不受那些花纹的影响。

    石堤外无声无息,之前的各种声音像是被钢刀斩断了一样,再也听不见了,完全变成了一个死寂的世界。

    林轩有种奇怪的感觉,就像有时候他看着一个停摆的老式座钟那样,一旦座钟的机簧释放完毕,指针随即停下,机器内部的各种杂音也都消失,那机器就由一个“响着动着”的活物变成死物。由活到死,它只有一秒钟甚至半秒钟的间隔。

    由此,他又想到山洞外面那些凝立不动的石雕,那岂不也是一个个停摆的座钟?

    座钟停摆导致了时间也停止,反过来说,时间停止才导致了座钟的停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一切声音消失?难道是左右地球万物的那只“座钟”也停摆了吗?

    林轩摇摇头,重新梳理思路:“地球的自转、公转都是精密而恒定的一种运动状态,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名表更精确,所以地球人才专门成立了格林威治天文台来测算、追踪它的运行轨迹,并且设定了格林威治时间,给全球各个时区的钟表划定标准时间。如此来说,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一昼夜的时间、公转产生了一年的时间,就像《爱你一万年》那首歌中唱的——”

    演唱那首歌的是林轩非常喜爱的一个香港歌星,从前每次听那首歌,林轩的心灵都有所触动。

    “如果地球停摆……如果地球轴心停摆,那会怎么样?”林轩低声自问。

    地球同太阳系其它八大行星一样,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围绕着一根假想的自转轴在不停地转动,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自转是指天体沿著一条穿越自身的轴进行旋转,这条轴被称为“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而且穿越地球的质心。同样,卫星、行星、恒星、星系都存在这种运动形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跟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都是27天7小时43分11。5秒。

    如果自转停摆,则地球上的该时间段就不会存在了。

    可想而知,当地球的自转、公转全部消失之后,它将会变成宇宙中的一颗“死星”。

    “死星”一词来自于著名电影《星球大战》,电影上映两年之后,“旅行者”号飞船飞临土星,当飞船传回土星的卫星“土卫一”的照片时,所有看到照片的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土卫一和电影中的死星非常相似。土卫一的直径长轴为185。5千米,和电影中预设的死星大小也相差无几。

    土卫一上的赫歇尔陨石坑直径接近于该卫星直径的三分之一,是太阳系中与本行星比例最大的陨石坑,其坑缘高达5公里,部分坑底则深达10公里,而其中心山峰则高出坑底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