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军事 日军篇-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怨偶次冶卣兀桓┢冢锩⑿郾渤觯词怯忻某ぶ莼O。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矢野英雄 (海兵41期) 昭和16。8。20 

  久宗为次郎 (海兵41期) 昭和17。11。10 

  早川干夫 (海兵44期) 昭和18。8。2 

  兄部勇次 (海兵45期) 昭和19。12。20 

  大冢干 (海兵39期) 昭和20。4。28 

  杉野修一 (海兵46期) 昭和20。7。24

  【陆奥号Mutsu】 

  战舰陆奥号的竣工大约是在长门号完成的一年后,但是真是生不逢时,刚刚好就愈到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这是由英国提出的裁军计划,当时各国都在彼此竞争海军的实力,像日本的八八舰队计划,而美国更是打算建造更多的主力舰,如此下去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并很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冲突,造成难以收拾的大战。所以在华盛顿海军军缩会议中就限制了日美英三国的主力舰保有量,于是,在日本的许多旧型战舰或新建造的八八舰队舰就因此遭到悲哀的命运,前者如战舰香取号,鹿岛号,萨摩号,安艺号,摄津号,巡洋战舰生驹号,伊吹号,鞍马号等,都遭到解体的处分,而后者如新造的战舰加贺号,被改成航空母舰,未完成的土佐号,被拿来当做标的舰,而长门级的二号舰,陆奥号,也差一点成了废舰。 

  军缩的问题…陆奥号,本来是在美国提出的废舰表中,但是问题在此,军缩会议从大正十年十一月一直开到第二年的二月六日才落幕,而陆奥号的竣工日期却是在开会之前几天的十月二十四日,所以日本方面的回答是‘本舰为一艘完成舰‘,但是英美仍不承认,决议要废止这艘四十厘米主炮战舰。为此,还真是伤透了日本交涉人员的脑筋,但是,说实在的,陆奥号是一艘刚刚完工的战舰,怎么忍心将之废弃呢?所以,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全权代表下定了决心要让陆奥号战舰能起死回生,因为如果陆奥号被取消了,那么日本就只拥有四十厘米主炮战舰一艘长门号了,也有传闻说是因为陆奥号的名字‘Mu…Tsu‘相当于日本发音的‘睦‘字,而那正是当今大正天皇陛下的名字…睦仁的第一个字,当然啦,当作是一则笑话吧。结果,和英美双方多次妥协的结果是,将同种的英美战舰加以复活,而日方也只好答应。结局是,日本保住了陆奥号,而英国原本被删除的四十厘米主炮战舰纳尔逊号及美国的同级战舰科罗拉多号,西维吉尼亚号则将付诸建造。 

  如此辛苦才保住一条命的战舰陆奥号,和长门号一样,在昭和九年到十一年之间进行了近代化的大改造,防空兵装的强化,长宽的增加,加装了水上机弹射装置,还有将那被弯曲了的第一烟囱撤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较粗的烟囱。陆奥号和长门号是日本海军的象征,深受国民的喜爱和信任,他们是当代最大最强的战舰,给予了国民伊种日本绝对不会遭受他国的攻击的信念及安全感。对于长门号,陆奥号更是受人欢迎,有‘国民最爱的战舰‘的称号。 

  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和僚舰长门号一起隶属于高须四郎中将领导的第一舰队第一战队麾下,属于山本五十六大将亲率的联合舰队主力部队而停留在泊地柱岛。陆奥号的初次出阵就是昭和十七年五月底的中途岛海战,和其它几艘战舰一起编为山本长官亲领的主力部队,埋伏在南云机动部队的后方,但是却没有机会和敌方交战。在归回内地之后的两个月…七月,随着超级战舰武藏号的完成,陆奥号也重归前线,和僚舰长门号一起编入第二战队,担任所罗门群岛方面的支持部队,进驻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泊地…土鲁克。然后,昭和十八年一月,回到横须贺港整修,并回到柱岛泊地训练。 

  悲剧发生了,昭和十八年六月八日午后十二时十分时,系留于柱岛的陆奥号的第三炮塔附近突然冒起白烟,接着一声轰天巨响,弹药库大爆炸,陆奥号的巨体沉入大海。此时舰上共有一千四百七十名的乘员,其中只有三百五十三名生还。为了调查这次的爆炸事件,成立了查问委员会,但是陆奥号的大爆炸至今仍是个谜。从一诞生就遭逢坎坷命运的陆奥号,连临终都是如此的悲命,陆奥号的一生真是充满了不幸,但是相对于一直存活到战后,还被拉去当作原爆试验舰的兄长长门号,真不知道哪一种命运是比较可怜。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大正七年六月一日 

  进水 大正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竣工 大正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排水量 32720吨 

  全长 225。8m 

  全幅 28。96m 

  速力 26。5节 

  航续力 16节/时5500浬 

  兵装 40cm45倍径主炮8门 

  14cm副炮20门 

  8cm高角炮4门 

  53cm鱼雷发射管8门 

  ‘ 

  近代化改装后 

  昭和十一年九月三十日近代化改装完了 

  改装后的变更要目 

  排水量 39130吨 

  全长 224。94m 

  全幅 34。6m 

  航续力 16节/时10600浬 

  速力 25节 

  兵装 40cm45倍径主炮8门 

  14cm副炮18门 

  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20挺 

  水侦3机 3

  射出机一基 

  丧失:昭和十八年(1943)6月8日 ) 

  舰名由来:因为是战舰,所以依古国名来命名。所谓的陆奥是指陆奥国。就是现在的福岛,宫城,岩手,青森四县所涵盖的地域。以源平时代的奥洲藤原三代,江户时代的伊达氏,南部籓闻名。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小幕军治 (海兵41期) 昭和16。8。7 

  山澄贞次郎 (海兵44期) 昭和17。6。20 

  三好辉彦 (海兵43期) 昭和18。3。10 

  性能诸元:

  排水量 38,625吨(标准)/43,580吨(最大) 

  动力 91,000马力 

  载机 3架浮筒式水上飞机 

  航速 25节 

  主炮 四座双联装16。1英寸(409mm) 

  副炮 5英寸(127mm)8座 

  高炮 3英寸(76mm)4座,25mm98座(改装后) 

  鱼雷 8座610mm发射筒,4座在水上,4座在水下 

  舰员 标准1350人(战时1480人)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长门级


 


二战军事 日军篇 第4节 日本扶桑级战列舰
(更新时间:2007…1…8 13:06:00  本章字数:5896)


  
  论坛 …东线战场 …西线战场 …太平洋战场 …陆战武器 …海战武器 …空战武器 …精锐部队 …二战名人 …美女酷图 …软件下载 

  日本海军战列舰——扶桑级(Fuso)【扶桑号、山城号】 

  【更新日期:2006…12…31 】 

  日本海军战列舰

  ——扶桑级(Fuso) 【扶桑号、山城号】

  舰史:

  扶桑级战列舰,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级“超弩级”战舰,即无畏舰。该级共有两艘,扶桑号(Fuso),建于吴县海军造船厂,1912年3月11日开工,1914年3月28日下水,1915年11月18日竣工。山城号(Yamashiro),建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1913年11月20日开工,1915年11月3日下水,1917年3月31日竣工。 

  在1910年的日本造舰计划中,扶桑级战舰原本要建造8艘,由于预算被删减,只完成了扶桑号及山城号。

  扶桑号是日本海军最初建造的‘超弩级‘战舰的第一号。所谓的弩级舰是指英国的无畏级战舰,它的火力大大的超越了当时的水准,当时一般的战舰大多配备30公分炮四门,而无畏级战列舰则破天荒的装用了十门30公分主炮,分别装在五个连装炮塔之上,依前一后二左右各一排列。为什么要叫‘弩级‘呢?因为‘无畏‘的英文是‘Dread nought‘,那么以日式英文来念就是‘Do le do… no to‘而取其第一个字而叫它‘Do‘级舰,如果用汉字来发音的话则可以用‘弩‘这个字,因为它也发‘Do‘的音。战列舰的发展也就由弩级舰作为一个里程碑。 扶桑号是日本海军最早建造的超弩级战舰第一形式的第一舰。在同时和民间造船厂一起建造巡洋战舰时,海军工厂开始着手建造这艘新造的大战舰。 

  扶桑号在竣工时,不管是排水量,兵装,舰型都是世界最大,最强的战列舰,连乘员也比巡洋战舰‘金刚‘级多出约一百人,拥有一千三百五十一名的乘员。本舰装用了三十六厘米炮共十二门,分别装置在六个主炮塔之中。 

  其六个连装主炮塔都装在船身的中线,舰桥前面布置两个炮塔,采取叠在一起的一般方式,第三炮塔布置在舰桥后第一烟囱及第二烟囱之中,炮口向后(后来废止第一烟囱,第三炮塔改成向前),第四炮塔布置在第二烟囱和后部舰桥之间,炮口向后。第五和第六炮塔则布置在后部舰桥之后,也采用叠式布置法。因为主炮数目高达十二门,所以扶桑号从外观看起来就十分雄伟,各位可以想象六个连装主炮如果全部面朝左舷或右舷,再加上一边八门的十五厘米副炮,那将会是多么壮观。 

  和日本海军的大型舰艇一样,扶桑号也历经数次的大改装。首先是在大正十四年时,将舰桥由三脚樯改建成楼樯式,日本战舰的特色之一就是都拥有雄伟高大的舰桥,本舰也不例外。之后在昭和五年(1930)四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大改装。主要是防御装甲的加强,而主 轮机的燃烧罐数也由就是的二十四个赶换成舰本式(舰政本部式)的重油专烧罐六个,所以废止了以前紧贴着第一舰桥的第一烟囱。以前是三脚式的舰桥,所以第一烟囱对低矮的舰桥主体建筑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后来改建成楼樯式之后就不行了。楼强势的建筑雾由昔日只不过必第二炮塔高不了多少的舰桥主体沿着三脚樯向上延伸,如此一来‘爬‘道地一烟囱附近的舰桥就发生了一个问题…排烟口排出的浓烟往往会渗到舰桥里,让舰桥顿时陷入一片乌烟瘴气中。所以废止了第一烟囱。整个外观在改装后看起来就像另一艘船一样。 

  此外,主炮的最大仰角也由三十度增加到了四十三度。而且,第三炮塔被重新装置,炮口转向前方。根据东方人的心理观念来说,对称就是美,而且第三炮塔的转向能使前后火力达成平衡,所以扶桑号就成为了一艘拥有向前及向后主炮塔各六个的一艘战舰。然后,在第三炮塔之上架设了水上飞机用的弹射器,本舰在建造当初还没有布置水上飞机的发射场所,但随着时间的演进,只好 加装弹射器,但是本舰是一艘满载武装的大战舰,而且主炮数高达六个,不像金刚型或者是长门型只有四个,所以中线上根本就没有地方放置弹射器,所以就只好架设在第三炮塔之上了。但各位并不要以为只有本舰是如此的愚笨,英国的尼尔松号,美国的亚利桑那号战舰也都曾将弹射器架设在炮塔之上。 

  之后,昭和九年开始了第二次改装,为期一年多,主要是舰尾的延长工事,延长了大约八公尺左右。这时,扶桑号已成了一艘超过三万四千吨的大型战舰。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超弩级战舰也将走入历史。而本舰的性能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已经过于旧式化,哀哉!当年英姿挺发,号称日本海军第一艘超弩级战舰的扶桑号,在太平洋战争中竟成了一艘性能上的‘二级战舰‘。真是岁月不饶人。 

  在日美开战后,扶桑号的第一次出击是中途岛大海战,配属第二战队。当时隶属于山本五十六大将亲领的主力部队中,和大和,长门,陆奥,伊势,日向,山城并列洋上,埋伏在南云中将的机动部队之后。在中途岛惨败后,本舰就退居二线。扶桑号的速度最快不过25节,可以说是超慢速,如果替航空母舰群护航的话将会拖累整个舰队的行动。而且,众所皆知的,自从渊田美津雄在珍珠港上空发出‘Tora,Tora,Tora!‘(虎!虎!虎!)的电报之后,海战的时代就由巨舰大炮(日本人惯用的语法是大舰巨炮)主义进入了航空机至上的时代,像扶桑号这种落在时代之后的战舰,既没有长门号的火力,也没有金刚号的高速,所以就成了时代的废物。 

  所以,堂堂的一艘超弩级战舰降格成濑户内海的海军兵学校的少尉候补生练习舰,就这样停泊在濑户内海之中。

  但是,太平洋战争的战局持续的恶化,所以二线级的战舰也奉命进入战场,在增加了新的电探(雷达的旧日式语法)及增设了一定数量的防空机枪之后,于昭和十九年(1944)二月进入了联合舰队在太平洋的泊地…土鲁克岛,成为联合舰队的附属舰。不管是练习舰还是什么,已经没有可以运用的新锐舰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接下来参加了真正的实战马利亚那海战。并于昭和十九年(1944)十月二十二日,和僚舰山城号被编入第二舰队第二战队第三夜战部队,隶属于西村祥治将军的麾下,冲入了莱特湾大海战之中。十月二十五日,冲入了苏利哥海峡,但在那里等着扶桑号的,是美国海军的六只战舰和四只重巡洋舰,扶桑号就这么沉了。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明治四十五年三月十一日 

  竣工 大正四年十一月四日 

  排水量 29330吨(第一次改装后32330吨) 

  全长 205。13m 

  全幅 28。65m 

  速力 22。5节(第二次改装后24。7节) 

  航续力 14节/时8000浬 

  兵装 36cm45倍径主炮十二门

  15cm副炮16门 

  8cm高角炮4门 

  53cm鱼雷发射管 

  近代化改装 

  昭和八年5月12日第一次改装完了 

  昭和十年2月19日第二次改装完了 

  排水量 34700吨 

  全长 212。75m 

  全幅 33。08m 

  航续力 16节/时11800浬 

  速力 24。7节 

  兵装 36cm45倍径主炮十二门

  15cm副炮14门 

  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16挺 

  水侦3机 射出机一基 

  丧失:昭和19年(1944)10月25日 

  +# a3 舰名由来:因为是战舰,所以依古国名来命名。所谓的扶桑是以前中国对日本的称呼,现在则被用来作为日本的美称。本来的意义是,位于东方日出之国的神木。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山下三雄 (海兵43期) 昭和16。9。15 

  古村启藏 (海兵45期) 昭和17。12。5 

  鹤冈信道 (海兵43期) 昭和18。6。1 

  阪匡身 (海兵42期) 昭和19。2。13

  【山城号 Yamashiro】 

  超弩级战舰扶桑号的姊妹舰山城号,是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度计划中的一艘战舰,而且是大正时代开工的七艘战舰山城,伊势,日向,长门,陆奥,大和,武藏中的第一艘。 

  山城号拥有一个十分雄伟的外表,装备了三十六厘米连装炮塔六个共十二门,其六个连装主炮塔都装在船身的中线,舰桥前面布置两个炮塔,采取叠在一起的一般方式,第三炮塔布置再欠桥后第一烟囱及第二烟囱之中,炮口向后(后来废止第一烟囱),第四炮塔布置在第二烟囱和后部舰桥之间,炮口向后。第五和第六炮塔则布置在后部舰桥之后,也采用叠式布置法。但这种布置法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如果全炮门一齐发射,那整艘战舰将被发射十二枚炮弹所造成的爆风所袭击,而这对舰桥内的指挥装置将会有很大的损害。 

  在建造之后,山城号陆续进行了装甲板的强化,射击方位盘的装置,以及对空兵装的增设。昭和五年(1930)十二月,山城号展开了真正的现代化大改造,为期四年多,到昭和十年(1935)三月才改装完成。其它的日本战舰多是历经两次的改装工事,而本舰则是一次就跨入了现代化的水准。 

  为什么山城号的改装花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呢?时为著名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时期,使得国内不景气,财政也不得不紧缩,军备的建造自然大受影响,何况是战舰的改装工事。而且加上战乱的影响,满洲事变(918),上海事变,都需要花费庞大的军费,所以,山城号的改装工事竟然花了近五年。 

  大改装的要目是,速力的增加,一艘只有十四节速度的战舰是没办法赶上时代的,为了增加速度,舰体延长了约十公尺,并且换装了新的机关部和燃烧罐,并增加了主炮,副炮的最大仰角,防御装甲的增加,加装了水上机的弹射器。本舰的水上飞机弹射器,并不像姊妹舰扶桑号一样架设在第三炮塔之上,因为延长了舰体,所以可以布置在舰尾。此外,本舰的第三炮塔并不像扶桑号一样改成炮口朝前。本舰由于改造工事的进行和姊妹舰扶桑号没有同期,所以舰桥的构造有所不同,大致来讲,两舰的舰桥都十分高耸,这是日本战舰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