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顺口熘-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形成因素 经济文化俱落后,专制残余根基深。 
 党内斗争权集中,独行专制斯大林。 
②积极作用 高度集中新体制,特殊时期立功勋。 
 正确方针全贯彻,效率提高势日增。 
③消极作用 计划经济多命令,效益低下有原因。 
 中央集权独专行,缺乏民主听命令。 
 缺乏生产积极性,各项事业难前进。 
4、消极影响 苏联体制危害深,缺乏民主独专行。 
①个人崇拜盛行 集中领导成历史,个人崇拜大盛行。 
 歪曲事实成偶像,党史教程⑤歌神明。 
②大清洗运动 个人崇拜渐盛行,清除异已运动兴。 
(1935…1938) 广大干群遭迫害,民主法制荡无存。 
 经济文化遭破坏,二战初挫有原因。 

'注释' 
①两五计划:苏联从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1937年间为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进期。②农轻:指农业和轻工业。③“八大”:指1936年苏联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④制度体制:指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⑤党史教程:指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113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19…1922) 
一、凡尔赛体系(1919…1920) 
1、背 景 列强一战四秋春,盟国失败遭处分。 
①一战结束 巨头①聚会凡尔赛,操纵会议美法英。 
 争夺霸权争殖民,列强要求略说明。 
②列强外交 a美国 美国原则十四点,领导世界为核心。 
 b英国 殖民帝国英维护,削弱德法势均衡。 
 c法国 法败德国收领土,称霸欧陆目标明。 
 d意日 扩张领土意大利,德国领地日吞并。 
2、体系内容 巴黎和会有中心,处置德国略说明。 
①凡尔赛和约 德国疆界重判定,法取阿尔②与洛林。 
a领 土 国联代管萨尔区③,莱河④两岸新规定。 
 东岸德国不设防,西岸英法来占领。 
 奥波两国皆独立,禁止德国来吞并。 
b领 地 海外领地全丧失,英法日本来瓜分。 
 山东权益给日本,宰割中华民抗争。 
c军 备 废除义务兵役制,轻型舰艇显凋零。 
 限制军备无空军,保留陆军十万人。 
d赔 款 巨额赔款激民愤,赔款结果似烟云。 
②奥匈保土和约 奥保匈土战败国,分别签约遭处分。 
 五大条约成体系,列强分赃初完成。 
3、影 响 巴黎和约影响深,领土变更最鲜明。 
①欧洲中东 奥匈解体建三国⑤,其余领土三国分⑥。 
 格局变化 中东土国亦解体,丧失领土遭外侵。 
 《洛桑条约》后签订,民族独立共和兴。 
②国联成立 国联源于威尔逊,宗旨合作与和平。 
(1921.1) 总部设于日内瓦,主要机构三部分⑦。 
 维护体系为工具,英法操纵美愤恨⑧。 
③评价 a实质 列强瓜分按实力,欧东⑨秩序重确定。 
b进 步 性 列强关系初协调,恢复经济局稳定。 
 民族自决或自治,民族国家渐复兴。 
c局 限 性 战后世界新格局,体系隐含多矛盾。 
严厉处分战败国,两类⑩国家有矛盾。 
 分赃不均心难平,英法美国有矛盾。 
 亚非国家遭奴役,东方西方有矛盾。 
二、华盛顿体系(1921…1922) 
1、背 景 一战欧洲炮声声,远东格局有变更。 
①日本扩张 一战日本侵山东,“二十一条”显野心。 
 夺取德属三群岛⑾,扩张亚太激矛盾。 
②美英扩张 战后美国实国增,运河⑿通航扩海军。 
 世界最大债权国,扩张亚太有后盾。 
③海军竞赛 三国⒀拨款扩海军,争夺亚太步步紧。 
2、体系内容 九国⒁聚会华盛顿,激烈较量签协定。 
①《四国条约》 四国⒂面对太平洋,属地领地互承认。 
 《四国条约》生效日,英日同盟漂烟云⒃。 
②《五国海军条约》 意法日英美五国,主要舰艇渐递增。 
③《九国公约》 一战中华日独吞,中国代表勇抗争。 
 与会九国订公约,战后中国遭瓜分。 
④中日协议 中国英美压日本,会外中日签协定。 
 山东主权归中华,“二十一条”得修正⒄。 
3、影 响 九国聚会华盛顿,亚太格局大调整。 
①亚太格局变化 最大赢家数美国,抑制日本拆同盟⒅。 
 海军吨位赶英国,在华势力步步升。 
②总体格局 凡…华体系终形成,战后格局大变更。 
 世界秩序暂稳定,经济发展好环境。 
 体系隐含多矛盾,战后休战二十春。 
'注释' 
①巨头:指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等人。②阿尔:指阿尔萨斯,1871年该地区与洛林曾割给德国。③萨尔区: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15年,后来公民投票重归德国。④莱河:指莱茵河。⑤三国:指在原奥匈帝国属地上分为奥地利、匈牙利,并成立捷克斯洛伐克。⑥三国分:指意大利、南斯拉夫和波兰获得原奥匈帝国部分领土。⑦三部分:指国联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和秘书处。⑧美愤恨:指巴黎和会结果对美不利,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拒绝参加国联。⑨欧东:指欧洲和中东。⑩两类:指战胜国和战败国。⑾三群岛:指德国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⑿运河:指巴拿马运河,1921年通航。⒀三国:指美国、英国和日本。⒁九国:指出席华盛顿会议的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等九国。⒂四国:指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⒃似烟云:这里指《英日同盟条约》中止失效。⒄修正:日本代表发表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⒅同盟:指英日同盟。  
 
  
 

 
115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三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1931…1939) 
一、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的策略 
1、背 景 三十年代局势紧,世界力量三派分。 
 德意日本法西斯,英法纵容势严峻。 
 共产国际与苏联,指导人民去斗争。 
2、“七大”决策 号召工人团结紧,建立统战力量增。 
 各共①反对法西斯,独立自主去斗争。 
3、影 响 国际“七大”策略新,反侵团结各阶层。 
 统一战线力量大,反法西斯大促进。 
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  
①原 因 东非埃塞②地形胜,南扼红海南大门。 
 控制红海地中海,意军侵埃想吞并。 
②概 况 兵分两路炮声声,埃塞军民勇抗争。 
 英法纵容助侵略,美国“中立”利意侵。 
 运输石油过运河,意军侵略极残忍。 
 施放毒气轰平民,首都沦陷后变更③。 
2、中朝抗日斗争(1931…1945)  
①原 因 东方会议图满蒙,田中奏折显野心。 
 广田内阁定国策,侵略亚太目标明。 
②概况 a中国 全面侵华卢沟桥,国共抗战八秋春。 
 b朝鲜 中朝军民共御敌,东北根地出奇兵。 
 跨江奇袭普天堡,抗日领袖金日成。 
 组织抗日义勇队,战败日本史有名。 
3、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1936…1939)  
①原 因 西国④大选势喜人,人民阵线获全胜。 
a西班牙内战 共和政府多改革,重创极右⑤民欢欣。 
 反动军官佛朗哥,发动叛乱内战兴。 
b德意侵西 叛军受挫德意侵,民族战争最鲜明。 
 德意出兵西班牙,控制海峡⑥反法英。 
②概 况 西国战场三派分,德意侵略势严峻。 
 英法绥靖不干涉,祸水东行图太平。 
 苏联援助民心振,国际纵队⑦挫敌军。 
 叛军攻占马德里,军事独裁从此兴。 
三、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936…1937) 
1、德意协定(1936) 三十年代德意日,对外侵略势日增。 
 利益相同初勾结,德意两国签协定。 
 对外侵略互合作,柏林罗马为轴心。 
2、三国轴心(1937) 三国侵略谋略狠,蒙蔽英美招牌新。 
 共产国际齐反对,签订协定⑧结同盟。 
 三国轴心终形成,世界大战将发生。 
'注释' 
①各共:指各国共产党。②埃塞:指埃塞俄比亚。③变更:1936年意大利军队占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1941年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在盟军的帮助下,解放了祖国。④西国:指西班牙。⑤极右:这里指西班牙的法西斯势力。⑥海峡:指直布罗陀海峡。⑦国际纵队:三十年代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期间,中国、苏联、加拿大等五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⑧协定:指1936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116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一节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1939秋…1942夏) 
一、背景 
1、根本因素 二战爆发多原因,西方发展不平衡。 
 德意日本法西斯,反对民主独专行。 
 三国经济军事化,军备扩张图外侵。 
 德国经济超苏联,日本财政多扩军。 
2、历史因素 三国过渡①多局限,封建军事长留存。 
 凡…华体系多矛盾,束缚德国抑日本。 
 意国要求未满足,突破体系皆同心。 
 对外扩张互勾结,三国轴心终形成。 
3、西方因素 英法外交初调整,祸水东行施绥靖。 
①绥靖政策 维护利益怕战争,姑息纵容略说明。 
 日侵东北来李顿②,“共同管理”作结论。 
 意侵埃塞俄比亚,英法制裁空虚名。 
 德意出兵西班牙,英法观望势严峻。 
 德国吞并奥地利,绥靖高峰将来临。 
②慕尼黑阴谋 德侵捷克苏台德,英法强迫捷承认。 
(1938。9) 四国③聚会慕尼黑,强行割占订协定④。  
 德国侵略受鼓舞,次年控制捷全境。 
 经济军事实力增,二次大战将来临。 
4、东方因素 英法纵容施绥靖,祸水东引激矛盾。 
①苏联中立自保 苏联中立图自保,苏德两国签协定⑤。 
 双方休战各备战,助长德国好战争。 
②弱国各自为战 埃塞中朝西班牙,反法西斯有特征。 
 无力制止战争 各自为战战强寇,世界统战未建成。 
 无力制止法西斯,二战压顶续抗争。 
二、二战爆发和初期战争(1939。9…1941。5) 
1、二战开始 三九⑥金秋炮声声,德侵波兰战术新。 
 三军猛扑闪战战,波兰惨败惊世人。 
 英法宣战勿进军⑦,波兰亡国有外因。 
 苏军西进拓疆土,“东方战线” ⑧终形成。 
2、初期战况 德占丹挪卢荷比,绕过防线⑨到法境。 
①敦克尔克撤退(1940 )敦克尔克英撤退,反攻力量得保存  
②法国灭亡 战前法国行绥靖,德军进攻未料定。 
 (1940。。6) 德意总攻法投降,亡国局势两派分。 
 维希⑩政府成傀儡,“自由法国” ⑾勇抗争。 
③不列颠之战 德占法国侵英伦,猛轰征服计未程。 
 (1940。7…10) 抗德领袖丘吉尔,领导国人去抗争。 
3、北非战场 意侵东非到北非,德军增援力量增。 
(1940…1941) 德意英军拉锯战,势均力敌待援军。 
三、二战的扩大和同盟形成(1941。6…1942。1) 
1、苏德战场 德侵苏联用重兵,兵分三路势压顶。 
①战争爆发 重创苏军推进快,苏军失利多原因。 
 (1941。6。。22) 战前将帅遭清洗,军心涣散难取胜。 
 依赖条约⑿蒙双眼,临战准备不充分。 
 兵力物资驻国境,闪电之下难留存。 
②莫斯科战役 德军进攻莫斯科,狂妄嚣张势严峻。 
 (41。10…42。1) 苏联军民奋抵抗,次年反攻初获胜。 
2、太平洋战场 广田内阁定国策,东亚南洋目标明。 
①制裁日本 日军图谋东南亚,美英制裁激矛盾。 
 (1940…1941) 钢铁石油禁出口,冻结资产日怀恨。 
 援助中国运物资,日本受挫袭美军。 
②珍珠港事件 日军奔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势强盛。 
 (1941。12。7) 乘势攻取东南亚,太平洋里不太平。 
3、反法同盟⒀形成 战前西方施绥靖,推波助澜大战兴。 
①原 因 自食苦果遭侵略,美国政策大变更。 
 对英援助弃“中立”,⒁美英两国初结盟。 
②《大西洋宪章》 美英会晤大西洋,发表宣言表同心。 
 尊重领土及主权,自由和平反外侵 
 对苏政策亦变更,援助苏联败德军。 
③《联合国家宣言》 各国聚会华盛顿,目标一致签协定。 
 (1942。1) 共同击败法西斯,竭尽全力皆保证。 
④意 义 宣言发表举世惊,反法同盟喜形成。 
盟国力量超轴心,击败敌人有后盾。 
世界人民增信心,二战进程利人民。 
'注释' 
①三国制度:指德、意、日三国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②李顿:英国人,1931年九?一八事后,李顿率国际联盟调查团到中国,于次年10月公布调查报告书,主张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中国东北三省变为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③四国:指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④协定:指割让苏台德等地的慕尼黑协定。⑤协定: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⑥三九:指1939年。⑦勿进军:1939年9月到次年春,英法对宣德而不战,史称“奇怪的战争”或“静坐的战争”。⑧“东方战线”:二战爆发后,苏联占领波兰、芬兰、罗马尼亚部分领土,并把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⑨防线:指德法边境的马其诺防线。⑩维希:法国南部小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傀儡政府设治于此。⑾“自由法国”:1940年,法国亡国后,以戴高乐为首的爱国者,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⑿条约: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⒀反法同盟: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⒁“中立”: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1940年,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同英国结盟。  
 
  
  
 

 
117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的转折和胜利(1942夏…1945秋) 
一、二次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进程势喜人,各大战场有变更。 
(1942。7…1943。2) 苏德战场炮声隆,双方鏖战在斯城①。 
①概 况 德军夹击趋城郊,苏军反攻获全胜。 
②意 义 掌握战争主动权,乘胜西进卷风云。 
 反法同盟②大发展,鼓舞人民去取胜。 
 轴心集团渐瓦解,二战转折态势明。 
2、中途岛战役 日本南进太平洋,二战规模达全盛。 
(1942。6) 日军主攻中途岛,计划泄密仍执行。 
 美军设计败敌人,日本势衰美进军。 
3、阿拉曼战役 北非大漠多风云,德意东进目标明。 
(1942。10) 控制运河③图中东,开罗告急英调军。 
 双方激战阿拉曼,德意惨败西远遁。 
 北非战场转折点,德意投降利联军。 
 4、意大利投降 北非战事刚结束,美英跨海又北征。 
(1943。9) 联军登陆西西里,意国政变签协定。 
 三国轴心初瓦解,二战形势好喜人。 
二、大国协作战胜敌人 
1、《开罗宣言》 开罗聚首中美英,发表宣言初声明。 
(1943。11) 中国领土日归还,对日作战必取胜。 
 中国地位大提升,大国协调作决定。 
2、德黑兰会议 三国聚会德黑兰,巨头讨论影响深。 
①会议内容 对德作战同行动,战后合作后施行。 
 第二战场快开辟,击败纳粹用重兵。 
②开辟第二战场 美英重兵驻英伦,进攻德国待顺风。 
 (1944。6) 跨海登陆诺曼底,第二战场败德军。 
 解放法国进巴黎,“自由法国”终获胜。 
 中欧德国遭夹攻,迅速败亡有外因。 
3、雅尔塔会议(1945) 三国④聚会雅尔塔,战后问题初确定。 
①会议内容 彻底消灭法西斯,惩办战犯设法庭。 
 实行德国民主化,分区占领德裂分。 
 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参加打日本。 
 中国主权遭损害,强权政治有烙印。 
②柏林战役 会后欧洲战事顺,盟军苏军快推进。 
 (1945。4) 美苏会师易北河,苏联重兵克柏林。 
 畏罪自杀希特勒,德国投降签协定。 
③波茨坦会议 三国聚首波茨坦,出席会议有新人⑤。 
(1945。7) 会议内容无新意,处置德国又重申。 
4、波茨坦公告 四五仲夏天放睛,美英中国又声明。 
①公告内容 促令日降无条件,开罗宣言将成真。 
②日本投降 各国举兵攻日本,苏军进攻关东军。 
(1945。8。15) 广岛长崎核爆炸,中国军民攻日军。 
 日本投降八一五,投降文件后签定。 
 六年浩劫终结束,二战影响略说明。 
三、二次大战的影响 
1、性 质 大战性质有争论,反法西斯最鲜明。 
2、人类浩劫 战争历经六秋春,人员物质遭巨损。 
 各洲城乡似坟场,生灵涂炭泪沾襟。 
3、思想方面 战争摧毁法西斯,经受磨难民觉醒。 
 和平进步新思想,深入人心反战争。 
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