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绝对领导陷入尴尬。

    所以,当赵如松说完这番话后,秦景斌和吴天明随即便异口同声的开口劝解,只是由于两人太过一致,话语又南辕北辙,所以听上去很乱,只是这样的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卢嘉栋伸手阻止了下来,接着带着脸上一如既往的淡然笑意,看着对面的赵如松:

    “所以,我来这儿就是想请教请教赵教授,有关长杆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相关原理的论文怎么写!”

    “哼!怎么写!写个文章还要我教,嘉栋你可真是恩写论文?嘉栋你要发表学术论文?”

    赵如松先是冷哼了一下,紧接着便余怒未消的继续说着,可是说着说着,赵如松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进而反应过来,然后眯成缝的双眼顿时睁大,不可思议的盯着卢嘉栋,颇为惊讶的确认道:

    “嘉栋,你真的确定要发表学术论文?”

    “赵教授,您是知道我的,确定不了的事情,我是不会说出来的!”

    “好!好!真是太好了”卢嘉栋话音刚落,赵如松顿时转怒为喜,进而连说三个“好”,只不过还没等赵如松把话说完,卢嘉栋的一席话又让这位老专家的的脸色由晴变阴:

    “当然,这篇论文算是我和赵教授您合著的”

    “不行!”卢嘉栋这句话仅仅说了一半,赵如松便断然否决,只是他这两个字刚脱口而出,坐在他对面的卢嘉栋便针锋相对的大声说道:

    “如果赵教授您不同意合著,那我也不准备发表了!”

    “嘉栋你”听了卢嘉栋这句话,赵如松双眉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沉稳的双眸也顷刻圆睁,虽然目光烁烁甚是坚定,但在隐约之间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慌乱的神色,坐在他对面的卢嘉栋则是坚定异常,迎着赵如松固执的双瞳相互对视起来,而整个屋子也在这一时间陷入异样的寂静当中。

    在场的众人,无论是朱海峰还是秦景斌亦或是董方卓,都对卢嘉栋和赵如松两人极富戏剧性的对话而感到惊诧莫名,吴天明相比这几个人还算好些,但看着卢嘉栋和赵如松相互之间好不退让的对视着,也是被惊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在心里不住的抱怨,当初真不应该听卢嘉栋的。

    就这样,整个屋子里出现一个奇怪的场景,卢嘉栋和赵如松相互对视,大有点火就着的架势,朱海峰等人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正在对视的两位为什么前一秒还笑逐颜开,下一刻便剑拔弩张,至于吴天明则是腹诽埋怨的同时,也在思索应对的办法。

    如此对视、无措和思索,让这间房间里顿时有着难以言说的压抑充斥其中,可就在这份压抑愈演愈烈,大有让人喘不过来气之时,与卢嘉栋对视的赵如松那张微黑的面庞忽然泛起一丝无奈却又和蔼亲切的笑容,随即将身子向椅子背一靠,宽大的手掌拍着椅子背,叹了口气:

    “唉!罢了,罢了,嘉栋你能有心发表论文,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合著就合著,总比你一篇不发要好,不过”说着,赵如松不由得顿了一下,进而脸上的笑容一收,接着便颇为严肃的正色道:

    “不过,咱们丑话可要说在前头,也就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明白,明白!”这回卢嘉栋并没有顶着来,而是点头称是:“不过这次虽然有理论,但是还有不少没有在实践检验中得到论证,所以”

    “这个我明白,接下来的穿甲弹的实践检验论证,我这个老头子还是能够尽一份力的!”

    “赵教授,咱们不走了?”赵如松这句话刚说出口,坐在一旁的董方卓即刻反应过来,随即便带着兴奋的颤音询问着,而在场的其他人也如董方卓一般,很快就领悟到赵如松这番话的深刻含义,进而几双眼睛不约而同的看向赵如松,而赵如松则环视了下屋子里的众人,最后把目光定在助理董方卓的身上:

    “我这个老头子还有论文要写,走了,还怎么完成?”

    “那真是太好了!。”闻听此言,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坐在卢嘉栋旁边的吴天明顿时拍了下大腿叫了一声,而此时在场的其他人也明白过来,欣喜的笑容也随即挂在每个人的脸上,赵如松也是一样,不过他还有一件事埋在心里,要不是因为此事,他也不会跟朱海峰他们闹得那么僵,更不会出现今天这样差点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他觉得有必要跟朱海峰解释一下,毕竟人家已经主动上门道歉了,也没必要搞得那么僵,因此,在几个人笑谈之后,赵如松便再次开口说道:

    “朱副厂长,其实我跟你的老师祝光荣年轻时有点误会”

    “不就是您在哈军工共事的时候,祝老经常把您给灌醉嘛,这事小董刚才就跟我们说了,我们都知道了!”没等赵如松把话说完,吴天明便在一旁插话道,进而拍着胸脯保证着:“等下回祝老过来,我吴天明帮赵教授您灌晕他几次,给您老解解气!”

    吴天明这番话说完,董方卓不由得尴尬的抓着头,秦景斌和朱海峰则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赵如松脸上阴沉,卢嘉栋却是无奈的摇摇头,只有吴天明茫然无措的望着屋内的一众人,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赵教授,我知道我又说错话了,不用你说,我这就去食堂把自己灌醉!”说吧,吴天明一溜小跑,逃命似的奔出房间,而卢嘉栋和赵如松等人见此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杨式的技术全才

    “我说嘉栋,你可不知道刚才赵教授那脸色一变的功夫,可把我给吓死了”夜色渐浓,但位于武器装备测试场接待区三楼东侧的窗户依旧灯火通明,屋内卢嘉栋坐在窗边,面带笑容的听着对面吴天明在谈着刚刚在赵如松哪里发生的事情。

    后怕、担忧、反悔以及最后的如释重负,反正把他从进门开始一直到最后结束,所有的想法和感受一股脑的全部宣泄出来,最后把身子往椅子背上一靠,朝着卢嘉栋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嘉栋,下回办这样的事情,你可别找我,实在是让人太压得慌,比在战场上打越南猴子还麻烦,借用赵教授说过的那句话,我呀,也是下不为例!”

    吴天明说得没错,他去赵如松那里确实非常压抑,不是别的原因,只是为了完成卢嘉栋既定的事情,当然事情的结果却如卢嘉栋所料,可谓毫无悬念,但其中的过程却是跌宕起伏,让吴天明这个在战场一贯直来直往,杀进杀出的热血汉子,实在是觉得太不适应,而坐在他对面的卢嘉栋听了吴天明的抱怨,却不以为然的笑了笑:

    “如果不这样,赵教授也留不下来!”

    “要我说,还是赵教授看重嘉栋你!”卢嘉栋话音刚落,吴天明便把身子又直了起来,进而带着提醒的意味说着:

    “他跟当年的老杨一样,都想着你能够成为未来军工界的技术权威,要不然,就算旁人说破天,凭赵教授的脾气也不会轻易答应,所以让我说。他看中的不是你要不要发表什么论文,而是嘉栋你这个人!”

    听了吴天明的话,卢嘉栋也不由得赞同的点了点头,对此,卢嘉栋很清楚,尽管赵如松因为测试负气而走。但从他内心来讲,并不想离开新式坦克研制团队,只不过在中控测试大厅的时候,赵如松做得太过激烈,即便是卢嘉栋将新式100mm穿甲弹的研制功劳归功于他,那也没有将赵如松从骑虎难下的境地里完全带出来。

    然而卢嘉栋主动上门邀请他合著有关弹药的学术论文就不一样了,这样在纯学术的包装下,给了赵如松一个很好的台阶,只要是赵如松没有笨到家。必然会借此台阶下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赵如松对卢嘉栋依然信任和看重。

    “赵教授能留下确实对咱们新式坦克的研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虽说他在某些技术上钻了牛角尖,但我相信凭着这次测试给他的震撼、他本身扎实的基础以及丰富的经验,迅速的转变过来并取得突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是呀!”卢嘉栋喝了一口水,进而不免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句:“如果像赵如松这样的老专家能够在多几个就好了!”

    提起老专家,吴天明也不免有些感怀,进而想起当年在老万山厂时的往事。不由得轻叹一声回应道:

    “谁说不是呢,当年咱们研制的那些个武器装备。除了嘉栋你之外,就属老杨这个老专家能够支起半壁江山了,你们一个有超前的想法和思路,一个有扎实的基础和专研的精神,你和老杨的合作可谓是相辅相成,珠联璧合。这才创造出78式突击步枪,枪挂榴弹发射器、80式自动榴弹发射器等一系列步兵装备的经典之作,而现在”

    说着,吴天明不由得话音一滞,虽说他在之前在赵如松的房间内表现得粗枝大叶。但那是为了配合卢嘉栋给赵如松台阶,而真正的吴天明在战场之上那是猛如虎,狡如狐,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一样的目光如炬,洞彻是非。

    就如当下新式坦克研制领导小组当中存在的弊端,吴天明早就看得明明白白,只是他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早已摆脱当年轻浮和躁动,变得沉稳和内敛,甚至有了一些掩饰的技巧,让人察觉不到罢了,但并不意味着什么事情都能瞒过他的那双锐利的双眼:

    “而现在咱们新式坦克研制小组里只有一个赵如松在技术上造诣很高,但也只是在弹药系统方面,至于坦克装甲车辆全面的技术能力,赵教授显然还担不起来,至于其他人,技术能力是有。

    比如说朱海峰在钢铁材料上,秦景斌在复合材料上,齐俊文的火炮技术,但这些人毕竟经验有限,学识功底也比不了当年老杨那般扎实和全面,更何况像秦景斌这样的功利心极重的人也为数不少,别说让他们掌控全面,就是独当一面都不怎么让人放心!”

    “有功利心不怕,怕就怕没用到正途上,只要引导得好,必然能够激发出无线的创造力,不然的话,国家搞改革开放干什么,不就为了让国家更有活力,让人们更有进取心,更加富足安康嘛!”

    卢嘉栋说的没错,他确实不担心秦景斌的功利心,因为在他看来,秦景斌的这点私心照比后世那些各个成了精的人相比,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况且在后世这样的私心在大企业和大集团内会得到充分的引导和利用,使其为己所用,得到共赢,对此,卢嘉栋还是很有研究的。

    所以,在他看来,重要的还是引导和目标,哪怕是画一张虚无缥缈的大饼,也能让有志于此的人激发无限的可能,因此,对于秦景斌的事,卢嘉栋并不放在心上,现在他所担心的其实正如吴天明所说的那样,

    自己身边确实缺乏如同一个像当年老杨一样,既能撑得起场面、技术也全面,又能跟自己互为补充的坦克方面的专家,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在停顿片刻后,也不由得无奈的一叹:

    “所以,现在咱们缺的就是这么一个了解坦克装甲车辆全面技术的军工专家,最好是像老杨那样的一流专家,不管怎么说,咱们这个新式坦克研究团队在这方面的经验实在是太匮乏了,尽管咱们联合了十几个配套厂,可是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没有一个生产过跟坦克装甲车辆有关的产品和零部件。

    至于研制人员和各厂的职工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是我这个新式坦克的总设计师看似技术全面,但大部分也是照本宣科,很多想法看上去新奇特,但适不适合用在坦克上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今天测试的弹药和装甲我多少了解一些,如果明天的转动系统,动力系统和观瞄系统,甚至整车检验,说句实话我也是两眼一抹黑!”

    “嘉栋,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多年,还这么谦虚,每次开会看你把坦克各项技术说得是头头是道,怎么可能是两眼一抹黑?”吴天明有些不以为然,只觉得卢嘉栋是在谦虚,然而卢嘉栋的脸上却泛起一丝苦笑,进而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如果我把办公室里还有家里的书拿给你看,你也能在会上讲出个一二三来,可是那些东西也只是讲讲,真要是实践确是纸上谈兵,所以,你刚才说起老杨,而我何尝不想老杨呢!”

    吴天明听了卢嘉栋这番话,不以为然的笑意渐渐收了起来,进而沉默了下来,可就在这时,吴天明的脑海中闪过一丝光亮,进而睁大眼睛,对着卢嘉栋带着兴奋的神采高声的说道:

    “唉,对了,朱海峰朱副厂长的老师祝光荣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咱们如果能把他请过来,或许能够有所改观,刚才在赵教授的房间里,朱海峰不是也说了,回去要给祝光荣写信,通报今天测试的事情,嘉栋,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

    吴天明欲言又止,但他的意思早已溢于言表,而卢嘉栋也微微点了点头:“其实我也有这个意思,既然他肯帮朱海峰搞复合装甲,而且听说他一直关注咱们新式坦克的研制,所以,我想祝老心里还是有着回归坦克研制一线的心思在的,所以,我想在过年后去趟北~~京,亲自拜见这位老专家,看看有没有可能请动他!”

    “我看这样行,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

    这边卢嘉栋和吴天明在秉烛夜谈,位于二楼朱海峰的房间内也是一般无二的灯火通明,在靠近窗边的书桌上,朱海峰将“此致,敬礼!”四个字用钢笔工工整整在信纸上写完之后,拿起刚刚写完的准备寄给老师祝光荣的信件,又仔细的看了看,随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将其折好放进事先准备好的信封,最后拍了拍这封字斟句酌的信件,望着窗外如帷幕般漆黑的夜,轻声的喃喃自语道:

    “希望他老人家能有个好办法”(未完待续。)

    PS:今天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新年即将开启,柚子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把精彩继续带给大家。2016,祝福升级。温馨旋律,赐你魔力。好运簇拥,年年有余。心情舒畅,不生闲气。拼搏努力,也要自娱。元旦开心,快乐无敌!双倍月票,快快传递。票票打赏,新年继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魔怔的祝光荣

    岁月荏苒,时光飞逝,转眼间1982年的农历春节便不急不缓的如约而至,赶巧的是,今天春节恰好在一月份,正好与元旦新年在一个月份上,正所谓老话口中的“阳历年”,只不过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几十年后的21世纪,在老百姓的眼里所谓的“阳历年”根本就算不上年。

    只是位于后世的21世纪还算好些,由于思想上的活跃,别说诸如圣诞、复活这样的洋节都过得是有声有色,就连独创的“双11光棍节”也在商家的催动下,搞得风起云涌,因而对于新年来说,也当个不大不小的节日来过。

    但在八十年代初的当下,境况可完全不同,不管给它起多好听的名字,诸如“元旦”、“新年”之类的,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没有把他当年看,电视、汽车可以进口,可没听说“年”可以进口的,中国人真正的年叫做“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这才是真正的新年新岁,万象更新!

    正因为如此,待到春节那,万山厂可谓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家家户户的年夜饭做的都是丰盛香甜,孩子们穿着刚刚做好的新衣服,欢快的跳跃着,玩闹着,而大人们则会坐在一起谈论着一年来的趣事得失。

    位于万山厂新家属区中部三楼的陈振家也是一样,比往年都要热闹,这其中除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之外,最重要的则是卢嘉栋也回来了,这让陈震和杨欣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准备的年夜饭也是比往年更为丰盛,专挑卢嘉栋喜欢吃的做,搞得卢嘉栋抬起筷子都不知道该吃哪个好。

    当然,在席间以及之后的守岁聊天中。卢嘉栋和陈子玥的孩子问题始终是陈震老两口绕不过去的焦点,以往的时候这个话题只有杨欣最为积极,然而今年陈震也加入了进来,还将这将是上升到一个总揽全局的高度,足见陈震这个厂长还是很有水平的。

    只不过追根溯源究其本质却发现,他想要卢嘉栋和陈子玥尽快生孩子。除了两人的年纪也不小,确实到了该生育的年龄,更重要的是,这位万山厂到目前为止最具开拓性的一位厂长已经抱着要退二线的打算,抱着外孙或外孙女一来尽一尽外公的责任,二来也可以为他的赋闲生活平添一份乐趣而不至于成天闷得慌。

    卢嘉栋对陈震这种拿小孩子来解闷的老顽童想法,可谓是哭笑不得,但也无从辩驳,只能不置可否的笑笑。不过好在今年话题的焦点有人帮着分担,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陈子玥的哥哥陈子豪,至于缘由在卢嘉栋看来不算什么。

    但在陈震等人眼里却比生孩子的事情要大得多,因为陈子豪在年前提出辞去万山厂的职务,想学罗浩罗胖子做生意当老板,对于儿子的想法,陈震自然极力反对。因而父子二人从年前一直吵到邻近春节,最后陈子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