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陈震等人眼里却比生孩子的事情要大得多,因为陈子豪在年前提出辞去万山厂的职务,想学罗浩罗胖子做生意当老板,对于儿子的想法,陈震自然极力反对。因而父子二人从年前一直吵到邻近春节,最后陈子豪一气之下留下一封信便带着行李离家出走。气得陈震差点没病倒。

    好在卢嘉栋和陈子玥及时赶回来,经过一番劝说,将陈震和杨欣的情绪稳定住,然后卢嘉栋又联系了罗胖子等人,让他们帮着找找陈子豪,就这样这件事也算暂时平息下来。只不过看着往年团团圆圆的一家,如今少了一个人,老两口的心里还是很难受。

    可不管怎样,春节毕竟是春节,祥和喜庆还是这一天的主流。所以相关的话题说上一说也就过去了,开心的谈笑以及对外来的憧憬和希望才是谈话的主题,而对卢嘉栋来说,没有春晚、没有微信、没有QQ抢红包的除夕夜,少的是一种毫无畅快却缺乏生气的机械式的体验,而多的则是更为真挚的沟通和交流,相交之下,卢嘉栋更觉得后者更为亲切,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真挚和真切还能持续多久。

    对于这个问题,卢嘉栋即便是想思考估计也根本没有时间,因为伴着除夕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正式来临,至此开始从大年初一直到初五破五,各种迎来送往的拜年活动可谓是多得不亦乐乎,其忙碌程度不比卢嘉栋通宵达旦的搞武器装备研制设计差多少。

    只是位于西南万山厂的卢嘉栋在春节期间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而位于几千公里之外的北方机械厂厂专家住宿区中间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的书房内,一位头发虚白的老者坐在自家的书案前,正埋首各种技术资料和数据模型中,也是忙得废寝忘食,而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北方机械厂顾问委员会总顾问,当今坦克装甲车辆界的技术权威,祝光荣。

    此时,他正带着一个厚厚的老花镜,双手捧着一本《装甲技术概论》的参考书,一边翻着,一边微微的摇着头,没过一会儿又把手中的书放下,从旁边的书架中找到几本装订很好的手写的技术资料笔记出来,看着这份笔记的新旧程度,以及所放的位置,可以看得出这基本必定是这位老者经常翻阅查找的宝贵资料。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扉页上标注出日期和所记录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他按照自编的目录很快便找到所要找的内容,只不过当他仔仔细细的从头看到尾之后,一双略长且有些斑白的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进而微微的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

    “不对呀,一百毫米的穿甲弹怎么可能把坚固的复合装甲给打穿,而且还是用59式上的老式100mm线膛炮,这个小朱是不是搞错了!”

    说完,祝光荣把自己多年整理的技术笔记放下,随手又把年前刚刚收到的信件拿起来,从头到尾又读了一般,随后又拿起旁边的铅笔在自己的笔记上找了几个关键的数据,接着在桌面上那张刚刚铺开的演算纸上,下意识的写了几个计算公式,进而越写越快直到最后整个头再次埋了下去

    “老祝,老祝,老祝”也不只过了多久,老者的耳边忽然传来外屋妻子于云霞的呼唤声,一下子让正沉浸浩瀚的数学海洋中有滋有味的进行理论演算的祝光荣,瞬间从畅快的遨游被硬生生的拉回到了现实,这让老者心中很不痛快,尤其是在最关键的公式计算上被打扰,整个思路都有可能被彻底打断,因此,当一声接一声的呼唤由远及近时,祝光荣那双略显斑白的眉头顿时拧紧,随即偏过头对着屋外不耐烦的喊道:

    “我不是说过了吗,不管是谁来我都不见,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是一样,实在不行就说我回老家了,还是不成就说生病需要静养,反正理由随你”

    “是,理由都随我,搞得大过年的冷冷清清,就连孙男弟女都来去匆匆,什么都比不上你的研究重要,都退二线的人了,搞得比在领导岗位上还忙,你说你是何苦呢!”没等祝光荣把话说完,书房的门便被推开,一位两鬓有些斑白,身材微微发福的五十多岁妇人,手中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看到书桌上和周围的各种参考资料和相关书籍弄得到处都是,而她的丈夫正握铅笔一脸倦容的看着自己,让于云霞一时间既觉得心疼又觉得难受,于是便没好生气的抱怨了几句。

    “没想到,这么快就中午了!”见到妻子手中托盘上的饭菜,祝光荣不由得偏过头看了下挂在墙上的那个正滴答滴走个不停的摆钟,时刻正好指在十二点半,不禁转过头对着自己妻子哑然失笑:

    “我还以为又有谁来拜年了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中午了,这时间可真是”

    “这时间可真是够快的,一转眼你都六十多了,还把自己当成年轻时的小子啊?你再这么搞下去,你那老胃病保准又得犯,快,趁热吃吧!”于云霞没好生气的把托盘放到旁边的小茶几上,其实于云霞与这个年纪的妇女都一样,嘴上听上去像是抱怨,但心里比谁都心疼,不过也没办法,自己老头子的性格她比谁都清楚,搞起研究来跟不要命一样。

    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不然也不会落下个胃病,也因为这个原因,自己老头子才会无奈的退居二线,本想着能过几天清闲日子,没想到祝光荣是人闲心不闲,没有研制任务就自己精心摸索,尤其是去年他的学生朱海峰来信之后,整个人又回到原来拼命搞研究的状态,特别是过年前的一封信,彻底让自家的老头子成了魔怔,这让一直担心自己丈夫身体的于云霞再也看不下去了(未完待续。)

    PS:2016真的到来了,巧的是书中也刚好是过新年,哈哈哈!!!柚子在此祝大家元旦快乐,带上我的诚心诚意,送上我“成字”的祝福。祝你:大器早成,马到功成,家业大成,笑容倾城,成心想事,事事都成!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死不瞑目

    “老祝,我说真的!”看着吃着正香的祝光荣,于云霞的心又软了下来,坐到祝光荣的身旁,语气也和缓了不少,继续劝道:“咱们退下来就把心态放平和了,安安稳稳地过几天舒坦日子,你看着隔壁的老孙,退下来之后成天带着小孙子玩玩闹闹,偶尔在家种种花养养草,有多好,何必还跟个年轻人似的”

    “怎么?你也以为我贪恋权力和职位?”没等于云霞把话说完,刚才扒进一大口饭的祝光荣便囫囵的说了句,而坐在他旁边的于云霞不由得白了他一眼:

    “我还不知道你?职位和权力都比不上你那几本技术资料,可是你又不看看你自己,头发都白了,还有多年的老胃病,真的不比当年啦!”

    “人闲的下来,可这心呀无论如何也闲不下来!”说着,祝光荣把碗筷放到托盘里,然后掏出口袋里的手绢擦了擦嘴,然后接着说道:

    “所以,我想云霞你比谁都应该清楚,从年轻时起,我就想着能造出一辆与与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比肩的完全独立自主的坦克!”

    “你不是造出来了吗,59式,不就是当年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嘛!”于云霞反驳着,而祝光荣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咱们是造出来,但是独立自主吗?苏联跟你好的时候,给你设备,给你厂房,给你图纸,甚至给你专家帮你制造,可是翻脸之后呢?”

    这番话说完之后,祝光荣不由得顿了一下,刚才一双温和的双眸瞬时变得有些愠怒,斑白的两道剑眉也不由自主的立了起来。原本和蔼的面庞上泛起些许的无可奈何,但更多的则是愤恨的神色,以及自力更生的坚强品格,进而咬着牙一字一顿的接着说道:

    “他们撤走了所有的专家,销毁了能够销毁的所有的技术资料,使得咱们在坦克装甲车辆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所以说,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咱们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支撑国家实力的重型武器装备,千万不能受制于人,不然的话,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卡住脖子,正因为如此,咱们必须要研制出属于自己的。能跟世界军事强国一流坦克相抗衡的主战坦克出来,这样咱们才算真真正正的打了个翻身仗!”

    听了祝光荣的这番话,于云霞先是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最后还是紧紧的闭上选择了暂时的沉默,她是祝光荣的妻子,因此,他比谁都要了解祝光荣。更何况当年苏联援华专家撤走时,她也是亲历者之一。很清楚当时对北方厂,乃至整个中**工产业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也正是那一年,她的丈夫便立下誓言,今生无论如何也要亲手造出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坦克。

    为此,她的丈夫历经艰辛终于将59式坦克的所有技术完全消化。并全部实现国产化;为此,在用生命换回的T—62坦克前废寝忘食的进行研究和记录;为此,即便是在特殊时期被下放农场劳改,也不忘沉下心思对未来坦克的相关技术进行初步的预想和探索;为此,当因为胃病而影响工作。组织上不得不让其退居二线时,她的丈夫平生第一次留下了懊恼的泪水。

    也正因为如此,当他得知自己的学生朱海峰参与跟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新式坦克项目后,才会不遗余力的提供帮助,甚至为了一封年前来的一封信,整个人把过年的事情推个一干二净,闭关似的将自己锁在书房里进行演算和研究,所为的就是几十年前曾经立下的誓言能够有朝一日得以实现。

    对此,于云霞比谁都明白,而就在这时,原本坐在一旁的祝光荣忽然站起来,缓缓的走到书房的窗边,望着窗外已经纷纷落下的细小雪花,以及远处早已被朦朦胧胧的光秃树干和建筑楼群,倒立的眉头渐渐舒缓下来,目光中懊恼的神色不知不觉的褪去,脸上那份愤恨之情也被平常的和蔼所取代,然而就是这副一如既往的闲淡气度,却又显得无比的郑重和坚韧,以至于所说的那句平静的犹如深潭中的一汪清水,看似静谧无奇,但却深重无比:

    “云霞,还是那句话,搞不出咱们自己的坦克出来,我死不瞑目呀!”

    “死不瞑目?”同样的话不止是祝光荣在说,位于北方厂专家住宿区几公里外的北方厂厂部三楼的厂长办公室内,北方厂厂长谢朝阳口中也说着相似的话,只不过与祝光荣那种坚定的决心相比,谢朝阳的这句话却显得有些幸灾乐祸,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要不然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的他,脸上那份不屑的笑容不会灿烂的比过年还要绚烂几分,进而对着刚刚被自己提拔为厂长助理的廖永远,笑容满面的说道:

    “这个词用得好,如今巴基斯坦的提议得到了总部和老首长的首肯,我看卢嘉栋确实是要死不瞑目了!”

    “厂长说得没错!”谢朝阳话音刚落,廖永远便把刚沏好的茶水双手递给谢朝阳,然后小心翼翼的坐到旁边继续奉承道:

    “我听说卢嘉栋主持的新式坦克研制团队自成立到现在,都快半年了,连个坦克的初步方案都没拿出来,这还是外贸型号,性能比自用的要差出不少,这样的情况下都拿不出方案,实在让人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我当时说什么来着?”

    “额”

    见廖永远没有第一时间接上,谢朝阳蹙了两下眉头,灿烂的笑容也为之冷了不少,但兴致却丝毫没有减退,进而自答自话道:

    “他卢嘉栋捏合起来的几个厂子就是群乌合之众,别说坦克了,就是辆小汽车都造不出来!”

    “你看我这记性,连厂长这么重要的指示都没记住,真是不应该,真是不应该”闻听谢朝阳的话,廖永远赶紧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做出一个恍然大悟状,而后便是一连串自我批评似的自责,而谢朝阳见此看似大度的摆了摆手,然后毫不在意却一语双关的说道:

    “没记住也没什么,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什么都能记得住,做得出,你说,那还是人了嘛?”

    听罢谢朝阳的话,廖永远自以为领悟了其话中的含义,赶紧笑着回应道:“那是当然,如果真是什么都记得住、做得出,除非是神,可卢嘉栋顶多也就是比常人聪明那么一丁点,但究其本质还是血肉之躯,就算他有心想把所有的东西全都搞出来,他也没那个精力和能力,所以要我说,咱们前段时间根本没必要那么担心!”

    廖永远这句话前半段听得谢朝阳的心极为舒坦,心中还暗自忖度自己确实没看错人,这次担任厂长助理不到半年,就有这样的眼力确实难能可贵,可当谢朝阳正想着日后可以在提拔提拔自己这位心腹爱将时,那句“咱们前段时间根本没必要那么担心”却如同一根锋利的鱼刺突然扎入谢朝阳的咽喉,以至于原本还算欣喜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未完待续。)

    PS:双倍月票、推荐票、打赏,新年新气象,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有的就赏点给柚子们,套个好彩头,先拜谢大家的鼎力支持啦!!!么么哒~~

第四百一十七章 有他卢嘉栋好看的

    谢朝阳没办法不对这句话敏感,因为在过去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他这个部级大厂的厂长常常因为这件事而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忽然惊醒,自从卢嘉栋与巴基斯坦谈好联合研制坦克项目后,他掌管下的北方机械厂绝对是该项目当仁不让的任务研制方,对此,整个北方厂上下无不是这样认为。

    就算是谢朝阳本人也觉得这个项目会毫无悬念的落到他的头上,只不过他这个在军工系统中堪称素有“老狐狸”之称的部级大厂厂长,绝不可能像一般中小厂那样,上级指派个项目就屁颠屁颠的去双手接下来,而是要把目光放得长远,最起码也要为自己争取一些平日里难以获得的政治利益和相关好处。

    对此,谢朝阳可谓是门清,所以当他接到相关任务的通报后,并没有立即接受,哪怕是被叫到北~~京由总参装备部谭斌和国防科工委主任钱磊一同找其谈话,也是顶住压力,没有立即接受,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把他看中的卢嘉栋给逼到北方厂来,因为在他看来,在中国能研制坦克的地方非北方厂莫属,而卢嘉栋想要研制也只能到他的手下来,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而卢嘉栋来到北方厂之后,不但可能削弱新崛起的万山厂,以及其他西南三线的小军工集群,从而将诸如78式枪械的后续研发、新式便携式火箭筒的进一步拓展、还有新式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的相关改进项目,也会随着卢嘉栋的加入,而成为北方厂的囊中之物。

    进而在这个军费削减,军工系统不知道要在寒风瑟瑟的漫长冬日里还要忍受多久的大背景下,这些项目就好似微风拂面的春风,能让北方机械厂熬过凛冽寒冬的同时。也能塑造一个扭转乾坤立于不败之地的神话。

    当然,作为厂长谢朝阳会因为这段他力主推进的神话,而成为整个军工行业中最为有眼光、有决断力和执行力的领导,凭着这份评语和巨大的功绩,谢朝阳相信上调北京,甚至进入高层都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被他逼来的卢嘉栋,他也是有安排的,那就是将这位天才般的军工专家,着力培养成北方厂未来的领导者和自己的接班人。

    毕竟从内心来讲,对卢嘉栋这个年轻人还是很看重,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也不介意帮这位能力非凡的年轻人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如此一来,他不仅能得到北方厂上下的拥护。而且在上级的眼中也会落得个用人得当、有开创精神的评价,总而言之,他所做的一切对他谢朝阳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然而俗话说得好,纵有千条妙计出,总有百密一疏时,谢朝阳这只老狐狸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卢嘉栋能够另辟蹊径。将一大批不属于一个系统的十多家相关军工厂整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新式坦克领导小组。而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新式坦克项目也毫无悬念的落到以卢嘉栋为首的所谓新式坦克研制团队的头上。

    这一系列跳出几乎所有人思维范畴的变动,不但将傲慢的北方厂撇到一边,置于一个异常尴尬的境地,也如同一记记重拳将如意算盘打得劈啪作响的谢朝阳揍得晕头转向,只不过此时的谢朝阳已经没有功夫再理会打在脸上的拳头,因为这个所谓的新式坦克研制小组不仅让谢朝阳看到一个几乎能与北方厂比肩的军工综合体的雏形就此呼之欲出。也从中看出高层的某些新动向,这让谢朝阳原本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设想彻底变成了有百害而无一利:

    先不说消息传出后,原本等着研制新型坦克的老专家和厂里的老职工老师傅们对他这个厂长极为不满,就连平日里对他一向恭顺的几个副厂长和中层干部也背后颇多微词,更为重要的是总参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以及总部和高层对他的看法。也在卢嘉栋新式坦克研制领导小组成立后变得冷淡和疏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