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曾经被毁灭-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变化。
  那么,洪水来自何方呢?洪水来自大海,大洪水是海浸事件!《孟子·滕文公》记载说:“当尧之时,水逆行。”大家知道,条条溪流归大海,由于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因此中国的河流也基本上是东西走向。“水逆行”明确地说明,由于受到东南方向强大的压力,河水形成倒灌。而中国的东南方就是大海。因此,这是海水扑向陆地形成的反常现象。“精卫填海”的故事,也是在暗示我们,大海曾经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所以人们才那样痛恨大海。这难道不是在说史前那次大洪水吗?
  上引公元前3500年前的苏美尔泥版文书,它在记述大洪水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情节,“第一天,南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从地图上我们知道,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就是现在的中东地区,它的南面也是大海。这个情节也在告诉我们,大洪水来自南面的大海。当洪水发生时,滔滔的海水扑向北方大陆,几百米高的浪头像一道道水墙,压迫着空气,形成一股可怕的南风,所以记载中才说“南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
  那么,大洪水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索菲亚天文台台长埃斯·鲍奈夫认为,如果一颗小行星(其直径770公里,约是月亮的1/5),从地球半径6倍的距离(37800公里)的地方通过,地球将因此发生比普通涨潮大10倍力量的汹涌波涛,海水会向小行星通过的方向集中。
  根据我们以上所有的分析,我们认为大洪水是这样发生的:当被击毁了反引力装置的月球宇宙飞船,从现在的西北方向(以前的正北方向),缓慢离去的时候,月球本身强大的引力,加上分离时产生的巨大拉力,使南半球的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向地球北半部,几百米高的浪头一个连着一个,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呼啸着扑向北方大陆,吞没了平原,吞没了谷地,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北方的海水上涨了1000多米,大陆上一片汪洋。在波涛中,一些高山的顶端孤露出水面,看上去像一个个小岛。高山在海浸中颤抖,陆地在巨变中呻吟。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凡是海拔在1100米以下的地区,统统淹没在洪水之中,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绝大部分都被洪水淹没,这真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悲剧。
  随着月球的引力影响越来越小(月球越升越高,距离地球也越来越远),也随着地轴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北浸的海水随惯性力的方向,渐渐向东南退去,故古史记载“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地轴又经过一系列小的波动后,停留在现在的位置上。这就是大洪水来得快,退去也快的原因。
  第七节 幸存的人类
  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类大劫难——大洪水成因的全新假说:由于地球与月球的分离,导致了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世界上一直流传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神话,有许多神话就把月亮看成是宇宙灾变的罪魁祸首。例如,芬兰的故事诗(卡列瓦拉)和南美洲的各种传说,都认为宇宙大灾变的原因在月亮上,这与我们的假设不谋而合。可悲的是,这场宇宙巨变并非出于自然原因,而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我们不应该指责那些创造了我们的月球人,尽管他们制造了这场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洪水,因为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在生存的面前是没有道理好讲的。相反,我们还要感谢那些创造了我们生命的“神”,是他们的警告,使许多人逃脱了这场灭顶之灾,才使我们人类得以延续下来。
  在巴比伦的叙事诗中,谈到水神埃亚向科希斯特劳斯的国王发出有关洪水将要到来的警告,他说:“乌巴尔的儿子特乌特啊!拆了自己的房子造船吧!不要考虑自己的财产,如果生命得救,请为这件事高兴吧,别忘了在船上装上各种动物。”在阿基斯台卡的古写本中,神也这样说:“停止用龙舌兰造酒吧!再挖空大杉树的树干造一个独木舟,到特索斯顿特里(古月名)这月,洪水滔天时,请进到这个独木舟中!”
  《圣经》里记载说:“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上帝就对诺亚说:‘……用你的哥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方舟的造法是这样的,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
  在太平洋诸岛,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传说,即出现了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使徒,向人们发出了灾变即将降临的警告。根据传说,凡是听了使徒的话,而建造了木筏子的人都得救了。缅甸的《编年史》中记载说,从最高僧院来了一位黑衣使者,“他穿着黑色的衣服,出现在人们集中的地方,在全国到处周游,以悲痛的声音,向人们发出近期内即将发生灾祸的警告。”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毕竟是无情的,在它肆虐陆地的时候,吞没了人类幸幸苦苦建造起来的家园,吞没了大家的亲人和朋友。从感情上讲,人们不可能轻易接受这样的事实。所以,在洪水过后的神话中,人们产生了对神的敌视情绪,把他们说成是想把人类斩尽杀绝的刽子手。比如,住在墨西哥的阿斯台卡人传说,一位名叫奇特拉卡凡的神,向名叫那塔的人发出了关于势必降临的大灾变的警告,并告诉他建造一只方舟逃命。大洪水果然来临了,地上的人都死光了,而那塔和他的妻子却逃脱了灭绝。当洪水退去后,那塔和他妻子开始点火烧鱼。烧鱼的香气四处扩散,阵阵飘到天上。诸神判断一定有什么人活了下来。他们生气地叫嚷:“谁点火了吧!为什么这样烟气冲天?”愤怒的诸神,想彻底灭绝人类。但奇特拉卡凡却请求其他神帮助逃得性命的人,这样人类才没有被灭绝。
  大家知道,《圣经》中的神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形成的,它直接发源于古巴比伦的神话。在古巴比伦的神话中也记载说,当抽水过后,幸存的人们开始点火做饭,诸神闻到烧烤动物的香气,“像苍蝇一样集合在一起”,议论纷纷,诸神知道肯定有人逃脱了洪水,他们也像墨西哥的诸神那样感到十分愤怒,想彻底杀死逃脱性命的人。这时,曾向人们发出洪水来临警告的水神埃亚,极力调解诸神的愤怒,人类才幸免于断子绝孙。
  从这几则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于制造洪水的诸神怀有极大的敌视情绪,这是一种悲愤的怨恨,神不再是人们颂扬的对象,不再是善良的象征,而是一群想灭绝人类、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人类真是多灾多难,在神与神的战争中,人类曾经被无辜殃及,许多城市和居民点被化为灰烬,紧接着又是一场滔天的洪水,人类没有在这一系列的灾难中灭绝,已属不幸中的万幸。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活了下来?看一看我们这一代文明的分布特点,大家就清楚了。现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几乎都在大平原,或者谷地,或者沿海岸线等地。这是历史的选择。我们的祖先往往会在上述地点建立居民点,因为这里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地势平坦,众多的河流使大家便于交通。那么,上古的人类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上一代文明遗迹,一般都具有以上的地理特点,像中国、印度、埃及、古巴比伦等。在这些地区,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各方面的发展也相对来说快一些,文明的程度也比较高。
  但也有一些民族或部落,他们散居在高原或山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相互之间的往来很困难,相应的,他们的发展速度也就十分缓慢,处于一种很原始的状态中,根本无法与平原和谷地的文明相比。
  但是历史证明,这些生活在高原或山区的人们是对的,他们是幸运的。北浸的巨浪首先吞没了文明发达的平原和谷地,那里的人类和他们的文化统统在洪水中消失了。而那些高山和高原上十分落后的牧羊人却幸存了下来。看一看世界上少数人幸存的神话吧!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逃到高山上才幸存了下来。我们相信,这类神话要告诉我们的是:在那场洪水中,惟有高山或高原上的人有机会幸存下来。
  据记载,雅典的立法者梭伦在古埃及访问时,遇到埃及的一位大祭司,他告诉梭伦说:“大灾变杀死了全部住在海边和河边的人,而安然活下来的,都是住在山里粗野、无文化的放羊人和放牛人。”
  大洪水过后,从高山上走下来了牧羊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自身发展就十分落后,根本没有能力将上一次文明接续下来。人类的文明中断了、萎缩了。这些原始人在记忆的深处保留了一些上次文明的灵光,当他们从高山走到平原,将记忆中的那点灵性记载下来,这便成了我们今天谁也读不懂的东西。然而,他们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是大洪水的见证人。于是,他们将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以神话的形式记载下来,一代一代传下来,又经过几千年历史岁月的风风雨雨,经过无数人的不断加工、改造,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神话和传说。
  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今天保存下来的神话,在剔除传讹附会的成分以后,我们依然可以嗅到很浓、很浓的大山气息。从神话里我们发现,离开了大山几乎就没有神话,神话中的绝大多数神仙都住在山上,他们都是山神。中国《山海经》中记录的神话最多,但这本书记载的基本上都是大山或高原。《山海经》可以看成三部分,一是山经;二是海经;三是大荒经。山经指的是高山,这没有疑问;大荒经指的是高原和戈壁,这也没有疑问,其中根本没有记载平原和谷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中国的文明应该起源于大平原,在祖先的神话里根本不应该有那样多的高山和戈壁,因为我们的祖先没有在高山和戈壁生活的经历。然而,事实却是,我们的祖先在所有神话里,都大谈而特谈他们本不熟悉的高山和戈壁,真是奇怪得很。由此,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从高山来到平原的人们,对他们早年生存地点有着一份极为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口传历史事件的时候,不知不觉将这种感情带人神话当中。我们之所以强调神话原型的重要意义,其理由就在这里,这其中有我们人类已经丢失或早已淡忘的记忆。
  第八节 文化和习俗中的洪水证据
  沧海桑田
  人类的记忆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人类的感情也可以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冷漠,但是,人类的文化却不可以漠视过去的历史,它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将淡忘或冷漠的东西注入在人们的生活中,你可以不去感觉它,但你无权阻止它默默地述说。
  在中国,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沧海桑田。据考证,这条成语出自《神仙传》。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就是那个献寿桃的麻姑,她见到仙人王平后,说了这么一番话:“接待以来,又川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沧海桑田”成语的来历。它的本意指大海变为农田,农田又变为大海,现多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人们从来没有问一问这个成语究竟是怎么来的,它仅仅是出于一个所谓神仙之口吗?即使是神仙之言,那也是人们告诉神仙的。如果有人说,这一个成语是出自中国人的想象,那才是天大的怪事,有谁能把天地间变化的事件也想象得像这样一清二楚呢?
  通过近百年的科学研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沧海桑田”在地球自然演化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次,但地球的自然演变过程极其缓慢,几千万年未必有大的变化,几万年对于地球而言,真是一眨眼的工夫,但对人类而言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从人类出现以后,我们根本看不到地球的这种自然演变。但是“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太准确了,准确到让人难以想象。
  所以我们认为,“沧海桑田”成语的源头,肯定与大海浸事件有关。住在高原和山区地带幸存下来的人们,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看到了巨大的海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吞没了平原和高山的情况,也看到了海水向东南方向退去,露出了陆地和山脉的情形,所以才能把看到的这个全过程用一句极其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沧海桑田”。这是大洪水发生过的又一有力的文化证据,它进一步说明大洪水是按照我们猜想的方式发生的。
  泰山祭天
  泰山在中国文化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围绕泰山,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千古流芳的奇文妙句。从泰山脚下一路上去,到处可见各种摩崖碑刻,据说这一坏习俗最早发端于秦始皇,他在东巡泰山时,在泰山上刻下了石鼓文,为自己歌功颂德,后世的无聊文人也就纷纷效仿起来。但为什么泰山在中国文化里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谁也说不清楚,很可能来自一种古老的习俗——泰山祭天。
  中国人崇拜虚无的天帝,这种崇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古老的宗教仪式——祭天,也叫做封禅。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早在黄帝时就有人立庙祭拜天帝,关于这个说法现在有争议,但这条资料至少说明祭天的宗教仪式十分古老。一般来讲,祭天的地点都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平常都在山顶,如果没有山,就用土筑起一个坛,以象征高的意思。古时祭天有三种形式:庙祭——在天帝庙里拜祭;郊祭——每年两次在城郊拜祭;封禅大典——泰山拜祭。泰山封禅是祭天的最高仪式。
  但为什么要选择在泰山祭天呢?。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学者真正涉及,现在学术界里的解释十分抽象。首先,是因为泰山高。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地区,海拔1524米,是山东全境海拔最高的山,也是中原地区濒临大海最近的一座高山。它气势雄伟,故古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正因为它高,所以古人才选择泰山来祭天。其次,因为泰山在东面。太阳属阳,乃万物之君,在哲学内涵上代表着新生,象征着生命,因此,太阳升起的东方也就具有了与太阳相同的本质。同样的,东方的泰山由于每天迎接日出,它自然也会与太阳的哲学本质相一致。客观地说,以上这种解释大约只有学者才会明白,普通人是看不懂的,因为它太抽象,主观的成分又很大。
  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宗教祭典也分出了许多等级,哪些人可以祭哪些项目,都在礼典中写得一清二楚。祭“天”,这是天子的专利,任何人都不能染指,否则一定会有人指责你居心不良,想篡夺皇位,那是要灭九族的。虽然西周以后,由于周天子的地位衰落,代之而起的各方诸侯篡夺了周天子的祭天权,但那时的诸侯也与皇帝差不多了。
  关于泰山祭天,有很古老的传说,《太平御览》卷六八三引《汉宫仪》说:“孔子称封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七十有二。”但究竟是哪72家却不甚清楚,战国时的管仲从无怀氏数到周成王,也仅仅数出了12家,10家在大禹以前,2家在大禹之后,截至的时间是西周初年。那么,其他60家泰山祭天的很可能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可是大家知道,春秋战国诸侯林立,战乱不休,泰山又处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境内,怎么可能发生60次诸侯亲自到泰山拜祭的事情呢?为什么史书从未有过因封祭泰山而导致战争的记载呢?对此,史学界争议颇多,至今意见无法统一,但多数人以“绝对不可能”彻底否定古史中的记载。这是很不公平的,也毫无道理。我们不能一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怀疑上古记载的真实性,如果总是以这种方法疑古论古,那么我们就成了古史的创造者,何必再去研究呢?因此,我们的讨论必须站在承认古史记载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考虑、假设,找出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吧!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宁肯冒着生命危险跑到泰山亲自拜祭,肯定有他们不可不去的理由。从各种资料和角度来分析,我们怀疑上古在泰山拜祭的很可能并不是“天”,而是水。
  当地月分离时,引发了一起水位高达1000多米的大海浸事件,中国沿海和中原的许多地区统统沦为波涛汹涌的大海。当洪水向东南退去后,很可能山东半岛泰山以东的地区还浸泡在海水中。《淮南子·本经训》记:“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绎史》卷五引《归藏》云:“蚩尤登九淖以伐空桑。”空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地区,正与泰山处于同一条纬线上。从高山上走下来的牧羊人们,他们追随大海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