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曾经被毁灭-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地区,正与泰山处于同一条纬线上。从高山上走下来的牧羊人们,他们追随大海退去的踪迹来到泰山,面对汪洋大海,为了祈祷洪水早日退去,这些来自山区的居民,很自然地在泰山举行了他们的祈祷仪式。这种仪式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失,几千年过去了,已经习惯于平原生活的牧羊人后代们,他们对抽水的印象越来越淡,泰山祭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以至后来的人根本不知道先人们在泰山拜祭什么,只知道这种祭典十分重要。因此不知不觉把这一隆重的祭典与祭拜最高天神——天帝相互联系起来,使泰山祭拜从祭水演变成了祭“天”。由于泰山封祭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识,所以即使在诸侯林立、战乱不休的年代,大家也都墨守着祖先的成规,齐国不加干涉,各诸侯国也不随意生事,一切都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进行,这才有春秋战国60家诸侯封祭泰山的可能。
  泰山祭祀是祭水而不是祭天,这在中国的其他文化中也有充分的证据,比如说,泰山是地狱的观念就与此有关。
  我们中国人现在知道的所谓地狱观念,像阎罗王、地藏菩萨、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东河桥、生死轮回等等,都不是本地货,它们是随佛教一起从印度进口的,严格地说,它们是印度的地狱体系。可也许大家并不知道,中国自己也曾经有过地狱体系,那就是泰山府君系,地狱的大本营就在泰山。
  《三国志·魏书·乌桓传》裴注云:乌桓“贵兵死,敛尸有棺,始死则哭,葬则歌舞相送……并取亡者所乘马、衣服、生时服饰,皆烧以送之。特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以死之魂归泰山也。”魏晋时人张华所著《博物志》卷一云:“泰山,天帝孙,主召人魂魄。”
  泰山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的地狱呢?老实说,我们现在仅仅知道关于泰山地狱的思想大约起源于东汉,东汉以前的资料连个影子都见不着,甚至没有一点线索来说明这种习俗的由来。
  另一方面,泰山祭“天”与泰山是地狱,这两种思想是相互矛盾的,把两种矛盾的东西搞在一起,我们只能把它说成是一种巧合。也就是说,这两种东西里面肯定有一种是错误的,但究竟哪个是错误的呢?
  我们认为,泰山祭水与泰山祭鬼是同一个内容的两个方面。大洪水吞没了许多平原地带的人类,洪水的幸存者们,跟随洪水退去的方向来到泰山,或者说,在大洪水发生时,只有泰山附近的人类因为登上泰山而活了下来。这个时候人们会干什么呢?他们会在泰山上举行祭祀死去亲人的活动,寄托自己的哀思。我们认为,这就是泰山地狱思想的起源,也是后代将祭天与祭鬼合而为一的理由。
  第九节 消失的大陆
  地月分离时的强大引力以及地轴在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地壳在这一巨变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特异变动,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而且规模巨大,这又加剧了地壳的移动。一方面,大陆架上许多陆地和海洋中的岛屿滑向大海沉没了;另一方面,由于地壳的变动,在不少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造山运动”。
  在《历史上的巨人之谜》一节里,我们曾经引过《列子·汤问》关于五座仙山的记载,岱舆、员峤两座仙山就是在“大人”的捣乱下漂到北海沉没的,而大人我们也曾说到过他们,他们实际上就是那场叛乱的积极参加者。这大约是中国最早关于陆地沉没的记载。这个事实也说明,海陆的巨大变迁发生在地月分离事件的前后,与我们诠释神话的思路与推测完全相符。
  巧的是,西方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记载,那就是大西洲的沉没。在世界上,一说起史前海陆的变迁,没有人不知道大西洲的,因为西方的学者早已将这个问题炒得沸沸扬扬,似乎给人们一种印象,人类史前历史是以西方为中心发生的。许多学者一说起历史学的西方中心论,就有看法,但如果问他“你曾做过什么?”他肯定无可奉告。直到现在,当中国一出现什么新思想的时候,就会有那么一些人跳出来,摇头晃脑地指责说:“这个问题西方人早已经说过了。”难道你就不会说:“我们中国曾经怎么怎么说”,或者“我曾经怎么怎么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不但要在物质上站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站起来。
  实际上,关于人类早期的历史,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的资料更一面,比如说,像大洪水的事件,一说就是《圣经》,而中国的《山海经》、《淮南子》与《尚书》等等的记载往往用来给《圣经》作注,这是本末倒置。就从成书的时间来说,中国的记载也比《圣经》里的记载早了好几百年。再比如说,关于大陆消失的记载,柏拉图写下的时间也不比中国记载更早,为什么一说起这个问题我们总是要首先提“大西洲”呢?
  中国要想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信心似乎比发展经济更重要,不要忘记,甲午海战时,中国舰队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军舰吨位、数量都比日本要大得多,可我们还是失败了。我们为什么失败?就因为我们怕洋人,仗还没有打,但在心理上我们就已经输了。好,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大西洲的问题吧!
  有关大西洲最早的记载见于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左右,与中国孔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根据柏拉图的记述,埃及大祭司曾于公元前590年,对到埃及访问的雅典立法者梭伦说,在遥远的过去,有一个名叫“大西洲”的岛国,其面积大约有2000万平方公里(疑是20万或200万平方公里之误),大致位于赫尔克里士柱石以外的区域,其上居住着有史以来最聪明、最高贵的种族——阿特兰蒂斯王国。大约在梭伦访问埃及前9000多年以前,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大洪水,一天一夜的大暴雨将这一优秀的民族统统毁灭,阿特兰蒂斯王国的全部国土,也在这场灾难中沉入海底彻底消失了。希腊人只不过是这个聪明而高贵种族的后裔。柏拉图根据这个传说,认为它应该在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大西洋中,“大西洲”由此而得名,正好直布罗陀海峡在古代又称为赫尔克里士柱石。按照相拉图记述的时间推算,大西洲沉没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4000年左右,与我们关于大洪水暴发时间的推测基本上是一致的。
  几千年来,寻找大西洲的人蜂拥大西洋,企图真的在哪一个地方找到远古时代沉没在大洋中的大西洲的残垣断壁。但是,几千年过去了,人类除了一望无际的浩浩波涛以外,连大西洲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如此一来,对于大西洲的传闻,大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大西洲根本就不存在,那都是柏拉图等人编出来骗人的东西;一种意见认为,大西洲确实存在,而且就在大西洋,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罢了。反正没有实物证据,哪一种意见都不能肯定地说对与错。
  然而,我们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发现了许多类似的记载,比如说像中国《列子·汤问》的记载,都是记载关于在大灾难中有陆地沉没的事件。因此,我们决不能将这类的记载一棍子打死,它肯定有存在的理由。从记载的地点来看,我们很怀疑大西洲的事实,地球上不可能有那样多的陆地在同一事件中沉没,大约是当时确实有这么一个事实,但是各民族在转述的时候将它多样化了。
  18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查奇华德的英国人长住印度,当时他还是个儿童,在一座破败不堪的寺院中,他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些泥片,这些泥片就是著名的“那加尔书板”,上面有许多古怪的文宇。据寺院主持讲,这些泥片是很古老的东西,此寺院代代相传保护着它们,上面的文字只有相延的主持才能解读。因为查奇华德家与此寺院乃是世交,也是出于好奇,他从主持那里学会了这些古怪的文字,上面记述的内容如下:在印度东南面的大洋上,曾经存在一个名叫“姆大陆”的地方,但是在大洪水发生的时期,姆大陆在一夜之间沉没了。现在的印度人就是“姆大陆”的子孙。那么,这个所谓的“姆大陆”是真是假呢?
  19世纪末,墨西哥矿物学家威廉·奈本在墨西哥城附近发现了一个在地表下10米左右的古城遗址,有铁、金、铜、银等金属。据探查,这个古城是大约12000年前被毁灭的。同时,在墨西哥城北8公里左右地点的地下,人们挖出了2600多块石碑,其中第684号的碑文是这样的:“这个神殿是按照夜以继日守护我们的神的代表、我们的君王——拉姆的旨意,修建在姆大陆移民地,用以祝福来自西部陆地——太阳帝国的使者的。”这里所说的“姆大陆”,就是印度“那加尔书板”中的姆大陆。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记录玛雅传说的托洛亚诺古写本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刊六年,十一牟鲁枯,沙枯月发生可怕的地震,粘土丘国姆大陆成了它的牺牲品……这件事发生后的八千零六十年,才写成这本书。”文中“刊”估计是国王的名字,“牟鲁枯”估计是日期,“沙枯”估计是月份。
  在尤卡坦半岛乌斯马尔的乌斯马尔寺院墙壁上刻着这样的碑文:“这座建筑物是为了纪念姆,即西部大陆,灵魂大陆神圣的神秘发生的地点而建筑的。”
  埃及的《死亡书》中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图形记载(见图十二),大意是:一块大洋中的陆地,有一天,火从海洋中喷出,大陆在突然到来的灾难中沉没到了海里。
  (图十二)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时常发现关于大陆沉没的证据。
  1772年,荷兰远征军雅可布·罗格温率领的舰队驶进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后来被定名为“复活节岛”。岛上的古老传说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首领发现他的土地正在慢慢地沉入海中,于是便将所有的臣民召集起来,乘上能够远涉大洋的船。当他们航行到天涯时,只找到了一个叫毛利的小岛,而他们所在的大陆却沉到了海底。
  人们相信这是又一块陆地沉没的记载,人们想象,在浩瀚的太平洋可能存在已经消失的大陆,并称之为“太平洲”。欧洲人虽然没有在太平洋中找到沉没的大陆——“太平洲”,不过他们发现,太平洋上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虽然相距都十分遥远,但岛上的居民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习俗等。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也发现,这些众多岛屿上的动物和植物分布基本上差不多,它们在远古以前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有的人因此推断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大陆,后来海洋淹没了大陆,现在太平洋中的岛屿,就是当时大陆的山峰。从目前来看,我们还找不到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但请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一定能够在太平洋的海底找到许多有趣的东西。
  不论以上陆地沉没的记载是否属实,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海底大陆架上确实发现了不少水下古城遗址或海底建筑物,发现的地点有:大洋洲、美国、古巴、墨西哥、直布罗陀海峡等。在中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中,人们也发现海底有不少古河道的遗迹。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出,在很久以前,的确有一些陆地在巨变中沉到了海底,那上面有人,也有文明。
  地球和月球分离时还诱发了大地震、火山喷发等一系列灾难,造成地壳的严重扭曲,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地貌。居住在夏尔罗得·阿马利群岛(丹麦领属西印度群岛)的印第安人中间流传着一则古老的神话说,大灾变前,这里的地形不是这样的,当时一座山也没有,灾变过后,平地上出现了山脉。另一份古文献《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也记载着由于喷发了炽热的熔岩而形成了红色的山。
  在中国,也有许多造山的传说,比如像南方地区“飞来峰”的传说等,当然最有名的大约要属《西游记》中五行山的来历。《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到:孙悟空在大廷掌管蟠桃园,本来是个不错的差事,但因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盛会,结果大闹蟠桃大会,反出了天宫,玉皇大帝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他抓了回来。没成想竟然弄不死这只猴子,惹得这弼马瘟性起,挥动棒子打将起来,打得众天兵天将无法招架,打得玉皇大帝不敢出来。正当他洋洋得意一路打将下去的时候,正好碰上玉皇大帝从西天请来的如来佛祖。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竟与如来打起赌来,如果他一个筋斗云跳出如来的手掌,那么玉皇的宝座就归他。结果当然是猴子输了,正当他要耍赖逃跑的时候,“被佛祖翻掌一扑,把个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为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把他压住。”无论怎么看,这个故事大约想反映的正是平地起高山的原因。与此相类似的就是“愚公移山”的神话了。
  《列子·汤问》记载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孙又有子;于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千百年来,人们只是从中看到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气势和精神,而没有人去想一想这则神话形成的背景。我们认为,“愚公移山”和“沧海桑田”形成的背景是相同的,它反映过去的年代里地壳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动,这种变动给我们的先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炽天使书城OCR小组 
  书情小筑扫校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李卫东-->人类曾经被毁灭-->第十一章 修复月球的宇宙飞船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十一章 修复月球的宇宙飞船
  月球被击伤,但伤在何处?根据事实推论,正是现在的月海部分。科
  学证明,月海是由重金属构成的,它坚不可摧。月球人的其他飞船赶来修
  复月球,于是有了“十日并出”、“文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第一节 月球曾经受过伤
  1945年8月6日清晨,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小男孩”。当奥本·海默组织研究原子弹的时候,许多科学家对原子弹的威力抱有怀疑,有些人甚至认为原子弹不过一声巨响而已。但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却夺去了十几万人的生命(当场死亡78150人,受伤51400人,后来许多人因为核辐射死亡,总计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4万人),一座美丽的城市顷刻间在原子弹升起的蘑菇云下化为一片废墟。要知道,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当量只有几万吨级,而美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时就有100万吨级,目前远程战略核武器的当量一般都在几千万吨级。
  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地球轨道,尽管当时的卫星仅有84千克,但它却标志着人类跨进宇宙航行的时代;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少校在320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飞行了108圈,安全返回了地面。以上这些成就意味着远程运载火箭技术趋于成熟。从60年代末开始,美国又连续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这证明人类已经具备了远程攻击能力。原子弹技术与远程运载火箭技术相结合,使科学家产生了“炸掉月球”的想法。美国特拉华大学的数学教授亚历山大·亚伯指出:地球上之所以一直存在恶劣的自然灾害,像火山爆发、海洋风暴等,都直接或间接与月球有关,甚至人类的某些疾病及精神变化也与月球有关。
  第一次攻击月球的尝试发生在1969年,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的争夺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美国在加紧研究大推力的“士星五号”火箭,“阿波罗计划”正在紧张准备中。为了保持空间技术的优势地位,更为了先美国人一步到达月球,苏联开始研究HI火箭,它的大小与美国“土星五号”相似,高100米,直径10米,有效负荷95吨。1969年7月3日,距离美国公布实施登月行动仅有几天的时间,苏联冒险决定将尚未成熟的H—1火箭发射到月球上,但不巧的是,这枚火箭在发射架上点火后并没有起飞。一位苏联将军为了邀功请赏,竟然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