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生秘闻-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多得很。解决这些问题,要一、二百年。”这句话不仅触犯了康生、江青,也触犯了更上一层的领导,这岂不是公
开对抗么!
    在这磨刀霍霍,一片杀声之际,另一个临危不惧,敢于据实说真话的人,又挺身而出。他就是当年的北京市委第一
书记彭真。就在毛泽东指出“要害是罢官”之后不久,他当面向毛泽东申明:“据抽查,吴晗与彭德怀没有组织上的联
系与直接联系,吴晗不是政治问题。”彭真的这番话,本来是一个正直之士所应该说的,但在康生、江青看来,这太大
逆不道了,足可以给他扣上一条“欺君”之罪名。
    尽管康生和江青遇到了阴力,但他们心中明白,有上方宝剑在手,他们是稳操胜券的。
    康生又把一九六四年围剿“合二而一”的那套计谋使了出来。他向江青献计说:“不要着急反击,要麻痹他们一下,
把他们都引上钩,再反击,一定要运筹再三,一鼓擒之。”
    “对!”江青说:“那就来个‘引蛇出洞’吧!表面上,让他们讨论这篇文章,先把观点都暴露出来。”
    在康生、江青和张春桥的精心策划下,《文汇报》组织公开讨论了,动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那些不善于观察形势的人上当了。经学家周予同义正词严地说:姚文元的文章,是乱箭射人!史学家周谷城愤愤不
平地说:这是姚文元陷罪于人!学者李平心据理指出,姚文元说旧时代的清宫比贪官要坏,这是荒谬的,主张要从历史
的实际出发研究历史科学。一时间,反对姚文元观点的文章,像雪片似地飞来,竟有三千人向《文汇报》投稿,异口同
声地批驳姚文元。结果呢,他们就像飞蛾扑火一般,自取灭亡了。他们的罪名是骇人听闻的:“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
“反对文化大革命”……。《海瑞罢官》的作者吴晗,直接死于这篇文章;李平心获罪后,因不堪凌辱愤然自杀;周予
同被“批倒批臭”后,罚以清扫大街,八旬高龄的老人,风烛残年,站立艰难,只好跪在地下忍辱劳作。
    这几位,就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批牺牲者。
    第十五章乱世奸雄 2
    “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徐徐拉开。在这场和江青合演的戏里,康生觉得自己的步子是走得,走得对的。但有一件事,
使他心里挺别扭。《海瑞罢官》同彭德怀有联系的发明权,有朝一日是会名留青史的,但现在这个发明权还没有回到自
己手里,他回忆着一九六六年二月八日,毛泽东在武汉,自己同彭真去汇报学术批判情况时,毛泽东当场向彭真提出了
一个问题:“《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翻案,是否有联系?”当彭真当场作了否定的回答。于是,毛泽东将事情和盘托出
:“我说过吴晗文章的要害是罢官,这是康生向我讲的,是康生的发明权。”毛泽东将牌一摊开,就把康生罢到了同彭
真对立的地位。“不,不是我的发明权,”康生急忙解释道:“是毛主席的发明权。”后来,毛泽东第二次肯定说:
“这是康生的发明权,”康生才没有啃声。那时候,为什么不把这一功揽在自己身上呢?是因为胜败尚未见分晓。现在
胜局已定,到公开申明发明权的时候了。
    于是,五月初的一天,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康生公开亮相了:“一九六四年底的时候,我曾向主
席讲过,吴晗的《海瑞罢官》同庐山会议有关系,同彭德怀的问题有关系。因为《海瑞罢官》这出戏里提出退田给贫民
的口号,而彭德怀也提出了恢复单干的问题。海瑞是反对嘉靖皇帝的,彭德怀则反对毛主席,有人捧海瑞,这不正是捧
彭德怀吗?这是明目张胆地为彭德怀招魂扬幡。”
    康生从推动到自我表功,颇费了一番心机,现在终于物归原主了。
    写到这里,有必要追述一下一九六六年二月毛泽东在武汉接见彭真,听取汇报一事的前后情况。
    一九六六年二月三日,五人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在彭真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内容是讨论由批判《海瑞罢官
》而引起的学术争论问题。作为小组的第二把手康生,坐在沙发上,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彭真一再征求他的意见时,
他总是说:“没有什么可讲的。”脑袋像拨郎彭似的不断摇晃着。
    对这样的会议,康生早已想出对付的良策,就是:“耳聋不怕响雷轰,”沉默不语。他既不能把所讨论的问题表示
同意,也不能旗帜鲜明的加以反对。在政治旋祸里已拥有多年打滚经难的康生,一进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就给自己
留下了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后路。
    在这次会议上,彭真作了重要发言:“根据调查的事实,说明吴晗和彭德怀,根本不存在着什么组织上的联系。吴
晗是根据毛主席在一九五九年四月上海会议上提出要学习海瑞精神,并在《人民日报》向他约稿的情况下,动手写文章
的。那个时候,庐山会议还未开呢。庐山会议是在上海会议三个月之后才开的,也就是一九五九年七月才开的。而恰恰
是在这次会议上,才罢了彭德怀的官。从时间上说,两个会相差几月,虽然《海瑞罢官》这出戏的剧本,是在庐山会议
之后发表的。但动笔确实在庐山会议之前,这是事实。《海瑞罢官》这出戏上演之后,毛主席还把扮演海瑞的马连良,
请到家里坐客,主席当面称赞马连良演得好,剧本也写得好。这些并不是凭我脑子想出来,而是从调查中来的。”
    这个发言,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在康生的心上,他虽然故作镇静,但心里却在翻腾。
    会议快结束时,“这样吧!”彭真望望许立群、姚溱:“你们二位把今天讨论的情况,整理一个《关于当前学术讨
论的汇报提纲》。”这个汇报提纲,后来被简称为《二月提纲》。
    一直到散会,康生始终未吭声。这不免引起小组其他成员的怀疑,但都没有想到他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人,这只有三
个月之后才真相大白。
    会议结束后,许立群和姚溱,根据彭真的指示,连夜突击,第二天把稿子写了出来。彭真又亲自个修改了一遍,立
即打印几份,发给二月三日与会者人手一份。康生拿到《提纲》后,走马看花式地看了一遍,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他在
想,提纲已经到手,应该怎样利用它来做文章呢!现在是明和暗两大势力剑拔弩张之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即将开始。
形势对间的一方十分有利,他们正在紧罗密鼓,准备着百米冲刺,而明的一方,完全处于不设防的地位,只要来个突然
袭击,他们就会措手不及。
    二月五日,天色阴沉沉的,凛冽刺骨的寒风,在华北平原上呼啸着,虽然临近立春,气温仍低至零下十几度。这天,
因为毛泽东身在武汉,由刘少奇在中面海主持了中央政治局党委开会。作为中共中央的第二把手刘少奇,此时完全被蒙
在鼓里。他对康生、江青等人的幕后活动,一无所知。会议的中心议程是由彭真代表中央文化革命五人领导小组汇报。
彭真的汇报刚完,刘少奇马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吴晗同志和彭德怀同志,究竟有没有组织上的联系?”彭真据实作了
回答。刘少奇点了点头。康生仍然一言不语。
    刘少奇感到此事关系重大,需要再请示一下毛泽东。于是,当场指定,由彭真去向毛泽东当面汇报请示。
    二月八日,五人小组专程去武汉。毛泽东下塌在东湖畔上一栋幽静的宾馆。碧波万顷的东湖,波光粼粼,宾馆四周,
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宽阔的庭院,只有少数随从人员,显得空空荡荡。毛泽东午休后,正在庭院里散步。他接到彭真
要来汇报的长途电话,正考虑如何对待这次汇报所要谈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一项重大战略愉策,不能不
慎重从事。此时,几辆汽车正自远而近,直奔宾馆而来。
    “主席,彭真他们来了,是不是立刻接见?”秘书走近毛泽东跟前问道。“让他们进来吧!”毛泽东点点头。
    “主席身体好吧?”彭真和毛泽东紧是地握着手,关切地问。“好!”毛泽东答道,摆了摆手:“你们都坐。”
“我们这些来,就是想把提纲的内容,向主席汇报一下。”彭真开门见山的说。“哦!”毛泽东说:“那你们就谈吧!”
彭真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一遍。
    “《海瑞罢官》问题和彭德怀翻案是不是有联系?”听完汇报,毛泽东表情严肃地提出了这个尖端的问题。“根据
调查,不存在联系的问题。”彭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说过,吴晗文章的要害是罢官,”说到这,毛泽东又改了口气
说:“这是康生向我讲的,是康生的发明权。”
    毛泽东的话使康生很不自然,感到自己被置于一种难堪的地位,这等于向自己的对手交了底。他分析毛泽东前后这
两句话的不同含义,前一句话,是带有肯定性的,彭真太胆大包天了,居然敢当面反驳毛泽东。可是,后一句话,康生
像挨了一闷棍似的,心里凉了半截,自己是否会被人出卖了?他禁不住打了个寒噤。他早已摸透毛泽东的“脉”了,当
两大势力旗鼓相当地进行较量时,他总是站在矛盾之上搞平衡,并且总是随着双方力量对比的更换,改变着自己支持谁,
反对谁的态度!这太可怕了!他为自己担心起来了,会不会扮演一个“舍车保帅”中的“车”的悲剧角色?何况,自己
的对手,又是那么强!政治这玩艺儿,真是残酷无情,瞬息万变呀!他越想越害怕。在彭真汇报的整个过程中,他的心
一直是忐忑不安的。
    二月十一日晚上,彭真根据向毛泽东、刘少奇和其他常委汇报时都没有提出异议这个情况,按照惯例,以中共中央
的名义草拟了将《提纲》批转全国的批文,并送给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成员传阅。机要通讯员骑着摩托车,以最快的速度
将文件送交到康生公馆。
    康生正在看内部电影。机要秘书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走到康生跟前,“有个急件请您审阅!”“什么文件?”康
生猛一愣。“就是那个汇报提纲的批语,”秘书小声说:“是彭真起草的。”康生把批件接过来,“有铅笔吗?”秘书
早把已准备好的铅笔递给康生,他没加思索地使在自己的名字上,划了个圈。
    这个圈,可是奥妙无穷的,万一《提纲》正确了,康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同意的,有圈为证;万一《提纲》
挨批了,我是出于应会才划圈的,根本没表示过同意。
    与此同时,康生又急忙找到江青,商量着下一步棋怎么走法,如何出奇制胜,把《汇报提纲》搞臭,把绊脚石彭真
置于死地。“你是处于特殊地位,”康生向江青献策说:“谁也代替不了你,只要你能把优势发挥出来,这件事,便十
拿九稳了。现在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松松劲,很可能就前功尽弃,使一使劲,就大功告成了。”
    “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江青对康生是言听计从。“彭真已经向主席汇报了,”康生语带醋意地说:“我们倒没有
机会向主席汇报。”康生皱皱眉头,停了一停,“如果能不面汇报一下,这件事就有指望了。”江青夸下海口:“这件
工作,由我来做,汇报由你来做,咱们互相配合。我就不相信对付不了他们!”“现在只能是背水一战了,”康生道:
“我们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地来对付他们吧!”
    夜深了,静得出奇。康生把江青送走后,思考着怎样借着这个单独汇报的机会,奏上彭真“一本”。胜负在此一举。
    三月二十八日这天,康生一早起来,心情就很复杂,一则是喜,一则一忧。喜的是当面向毛泽东汇报的愿望,马上
就要实现了,而且只有他、江青和张春桥三人,没有彭真参加,这是一种极不寻常的举动。看来,自己的方案,通过江
青的活动,已奏效了。想到这,他得意地冷笑一声:“嘿嘿!看你彭真还有多大能耐!”但他又怕毛泽东下不了狠心,
听听双方意见,不了了之。真是这样,这盘棋,便是一盘“和棋”,日后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的。
    汇报开始了,先发言的是康生。“彭真执笔的这个汇报提纲,是反对文化大革命的,这是包庇吴晗,而包庇吴晗,
也即是包庇北京市委,实际上,也就是包庇他彭真。所以,他要死保吴晗。如果是按照这个提纲做下去,全国学术界,
就会雅雀无声,一滩死水,还搞什么文化大革命,倒是限制、压制了文化大革命。”说到这,他看一眼毛泽东,用挑拨
的口气说:“他们是反对毛主席的,在吴晗和彭德怀翻案是否有联系的问题上,他们明目张胆地和主席唱对台戏,居然
当面反驳主席。主席已经明确地指示,《海瑞罢官》这出戏,同彭德怀翻案是有联系的,但彭真根本不新生主席的意见,
矢口否认。在他的眼里,还有主席吗?没有。他们把北京看成是自己的独立王国。在这个独立王国里,我就是老大,别
人都不在话下。”
    “我完全同意康老的意见,”江青上阵助战了:“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我们的地位了。他们搞这一套,矛头就
是对着主席的,不能再犹豫了。动手已经有点晚了。”张春桥也在旁敲边鼓:“他们胆子太大了,搞独立王国,抗拒主
席的指示,这样的人,掌握大权,太危险了!”
    饱经世故的康生,仔细地观察着毛泽东的表情。毛泽东缄默不语,但脸色开始阴沉下来。
    “我再补充两句,”康生见状感到火候已到,“机关枪”、“迫击炮”都应使出来了。“姚文元的文章发表后,彭
真等人控制的单位,一直是按兵不动。他们明明知道文章是有来头的,却硬是和主席分庭抗礼,他们把主席的指示,当
成耳旁风了。这样下去,天下就是他们的了,他们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想驾空主席,然后取而代之,不能再姑息
了!”
    毛泽东终于开口表态了。“这个《汇报提纲》是混淆阶级界限的,不分是非,是错误的。”千外向锤打锣,一锤定
音,毛泽东的一句话,加重了康生、江青一方的磕码,他们大获全胜,彭真一方失败的命运,是注定不可免的。
    过了一段时间,到五月上旬,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党委扩大会议。康生在会上发射了一连串的炮火,批判《二月
提纲》:“这个《提纲》是对抗文化大革命的,是反党反毛主席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我虽然也是五人小组的一员,但
彭真偷偷摸摸地背着我,根本不同我商量,这完全是一种阴谋活动的产物。”
    康生的调门在整个会场上是最高的。参加会议的人不难明白,他手里如果没有掌握“王牌”,他是不敢如此作为的。
    扩大会议决定:解散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彭真执笔的《二月提纲》,也被宣布为无效;彭真被撤消了一切职务。
    彭真垮台后,康生的地位自然提高了。经毛泽东提名,他和陈伯达被指定来起草“五•;一六通知”。不久,
他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的顾问。这个小组,凌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之上。从此,中央政治局便形同虚
设,大权旁落,被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取而代之了。
    在北京钟楼北面不远处,有一条不起眼的胡同,叫小石桥胡同。别看胡同不大,里面却坐落着一所古色古香,还有
后花园的大院。人们从胡同经过,可以见到它那高高的围墙,紧闭的大门和一些伸出院墙外的形状奇物的古树枝桠。大
院占地十五亩,门脸虽不高大豪华,里面却却很漂亮。除了假山凉亭水池以外,还长着不少海棠、枸杞、蟠桃等名贵花
树,特别是一片清翠茂密的竹子,更给这所大院增添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气氛。据说,这个院落原来是清朝一个小王的王
府。
    一九六六年五月的一天傍晚,随着两一轻辆的汽车嗽叭声,一个个子精瘦,脸色阴沉的男人从黑色轿车上下来,迈
过大门进了院子。他,就是这所大院的主人——康生。
    这一天,康生显得不象平日那样慢条斯理,而是迈着急促的脚步,眉眼间透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紧张神情。他一跨
进院子,便忙不远地让人把他的老婆曹轶欧叫来。
    曹轶欧匆匆来到书房,一见康生那焦虑的神态,心里也不免咚咚直跳,忙问:“会议开得怎么样了?”康生一边抽
烟一边说:“看来第一步我们是胜利了,但下一步怎么样还很难说。现在形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需要你去办
一件事情。”不等曹轶欧发阿,康生一板一眼地向她交代了任务:“最近政治局扩大会议气氛很紧张,要通过一个开展
文化大革命的文件。阴力肯定不小,但这是主席主持起草的,他们谁敢反对?这两天在会议上我把彭真狠狠揭批了一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