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炊具,乃至电视机和冰箱。美国是一个提倡消费的社会,它的生产力巨 
大,产品积压常常成为主要的经济问题。如果每个人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 
(更精确地讲,是生产出的价值)全部消费掉,经济则正常运转。如果生产 
旺盛,消费不足,或者说,居民由于富裕而增加了储蓄,产品就会积压。但 
如果有人愿意借用大家的储蓄,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整个经济仍然运转 
正常。可是扩大生产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消费,如果多数百姓只愿多储蓄而不 
愿多消费,投资也受到抑制。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医治经济萧条的主要措施 
是鼓励消费,至少这个理论在过去非常流行,而且至今仍有很大市场。从宏 
观上看,鼓励消费使得储蓄率(即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低到 15% 
(1990 年中国、日本分别为 43%、34%)。从微观即每个家庭的消费看,其 
结果是使人们异常地喜新厌旧,动辄弃旧买新,所以淘汰的日用品非常多。 
    旧东西有几条出路:或举办“后院拍卖”,或捐赠给教堂,或捐赠给旧 
货商店,或当垃圾扔掉。在北部几个州,每到春暖花开时就可以看到各处贴 
有“后院拍卖”的广告,标明某月某日几点开始在某处举行拍卖;而拍卖生 
意在南部各州一年四季都很兴隆。向教堂和旧货商店捐赠则经常由于以下两 
种情况,一是老人亡故,除了首饰、古董值钱的东西分给了亲友,其余的从 
家具到衣物一古脑儿送给教堂处理。还有是举家远迁,能卖的卖,大多数卖 
不掉,就送到教堂或旧货店。教堂经常拍卖人们捐来的成吨的衣服和用具。 
    旧东西在美国很不值钱。笔者曾在后院拍卖中买到 1 块美元的电熨斗, 
在教堂拍卖中买到 10 块美元一套的百科全书(20 本),和 5 块美元一套的 
西装等。举办后院拍卖的人,一天忙下来也不过卖得五六十元,也许还不及 
他一天的工资。可见他们卖东西并不在乎赚多赚少,其目的不仅在于处理多 
余的东西,而且使得物尽其用。否则单纯为了处理东西,尽可以一扔了之。 
教堂拍卖所得的收入大概也只能抵销举办拍卖的开销。 
    相反,旧东西在中国就值钱得多了。在北京经常有人收购旧鞋子,每双 

几角到 1 元。小贩将旧鞋运到北方穷僻的农村,入冬时每双鞋可以卖到两三 
块钱。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矛盾现象:相对穷的中国人却愿意花几倍于相对富 
的美国人愿意出的价钱,去买这些旧东西。但这个现象却可以用经济学中的 
效用理论来解释,即商品的价值与它能提供的效用(或使用价值)成正比。 
冬天,在北方能穿上一双那怕是破的鞋子,也比光着脚受冻舒服得多,所以 
愿意拿钱去买旧鞋。这证明价格与效用成正比。严格地说,应该是与边际效 
用成正比。边际两个字用来强调有某一商品和没有某一商品在效用上的差 
别,特别是已经消费一定数量商品之后再增加一单位消费的效用,同样一块 
面包,饿的时候边际效用高,吃了几块之后边际效用就降低。所以边际效用 
是以前消费量的函数。这个理论揭示了一个最平凡的然而也不太被人理解的 
道理,即一物的价格在某些情况下由消费者对它的评价决定,而与它的成本 
无关。正因为市场价格和单个企业的成本不成正比,企业才有赚钱与赔钱之 
别。如果价格等于成本,企业就没有盈亏了。只有当一切条件不变,企业处 
于长期竞争的环境下,价格才会趋近于成本,而这种情形并不普遍。遗憾的 
是,成本定价的“理论”把我们的脑筋束缚得太久了,接受新理论并不容易。 
    富人用一块钱比穷人用一块钱轻率,或者说,富人的钱的边际效用较低。 
人们越富裕,就越有钱来购买奢侈品,此时社会对边际效用相对小的商品的 
需求增加了。举例说,在美国最便宜的剃须刀是 10 美分一把,最豪华的剃刀 
大约要 100 美元,二者相差达千倍。豪华剃刀虽然更美观,更安全,更经用, 
但它的基本功能也只限于剃胡子,它提供的附加效用非常有限。廉价手表和 
豪华手表的价钱也可相差千倍。过去我国比较穷,奢侈品没有市场,现在人 
们钱多起来了,情况正在变化。 
    由于中美两国富裕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效用评价的差别,提供了巨大的 
贸易机会。即中国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进口旧用品,其代价主要是收集、分类、 
运输的成本。如旧汽车是值得进口的。在美国由于人力昂贵,修理费用高, 
所以报废的标准比较高。美国每年要报废几百万辆汽车,其中有一部分经过 
修理还可以用上好几年,最后还可以当废钢利用。利用美国报废汽车的另一 
种办法是拆卸其中的零件或材料。但是进口汽车的跨洋运输费用比较贵,相 
对于汽车本身的价值,旧汽车运费更高。同时,这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不利, 
因为我国的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难与先进国家的汽车业竞争。说到 
这一点,我倒愿意建议我国在一定时期内控制甚至禁止豪华型高级轿车的进 
口。 

    小结:说明效用,特别是边际效用在经济学中的意义,论证边际效用正比于价格。富人花一元 

钱购得的边际效用比穷人的低,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 

                      6.公用事业的收费原则 


    公用事业是指公共交通、水电煤气、公路服务,以及公园、图书馆、博 
物馆、消防、治安等服务。在美国,这些事业哪些要收费?哪些不收费?收 
费的原则如何确定?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人们容易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公共事业既然是政府办的事业,就不同于 
私营企业,不应以赢利为目的,所以公用事业至少应该降低收赏标准甚至兔 
费。但如果政府办这些事业赔了钱,赔的钱从哪里来?政府的钱来自税收, 
因此赔钱办公共事业,等于是用全体百姓纳的税,去补贴使用这些设施的一 
部分人。这部分人对公用事业用得越多,占的便宜就越大,这会造成对公共 
设施的过度使用,形成不必要的拥挤。况且这部分人未必都是穷人,对他们 
的照顾也无助于社会公平。这样看来公用事业兔费或低价收费是毫无必要 
的。 
    美国有一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是说没有人愿意让别人白占便宜,所以想揩油是办不到的。另一层意 
思是说人与人经济交往的原则不允许有人钻空子拣便宜。经济学家常说的“免 
费搭车”,就是指上述原则被破坏后,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和分配不公的情 
形。我们常说的吃大锅饭,就是指让一些无所作为的人“免费搭车”,而使 
另一些努力创造财富的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在设计公共事业的收费标 
准时,应尽量避免“免费搭车”的漏洞。 
    正因为如此,美国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是不低的,而且随着物价水平和 
成本结构的变化还经常调整。例如能源危机以后,燃料费用上升,美国各地 
的地铁和公共汽车收费大幅度增加。虽然 1986 年物价水平和能源价格都稳 
定,但纽约地铁为了更新车辆,又一次上调了价格,票价从 90 美分提高到 1 
美元。公用事业非但不应赔本,而且只要经营得好还应略有盈利。所以公用 
事业并不一定要由政府经营,美国许多城市的地铁和公共汽车就是私营公司 
投资经营的。纽约市有众多由小公司经营的公共汽车运营路线,它们参与市 
场竞争,收费虽然略高,但设备舒适,运行安全,到站准时。这一情况有点 
像在北京出现的人人有座位的小公共汽车。 
    电话虽然是公用事业,却由私营公司经营。全美独立的电话公司共有约 
1500 家,经营长途电话最大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几年被法院裁定解体,分 
成几家小公司,以利于竞争。美国的长途电话全部由计算机管理,用户在何 
年何月何时,几点几分,拨通外地某一话机,通话几分种,该收多少费等等 
信息,全部贮存在计算机里。月末,计算机将一个月内的全部通话记录打印 
出来,并算出包括本地通话费用在内的本月总账,由邮局寄给用户,作为应 
付款的凭据。 
    美国市内公用电后通一次话的费用比家用话机的相应费用略高。1986 年 
在纽约每次市内通话要 25 美分,在波士顿只要 10 美分,近几年已作了调整。 
家用电话机的收费标准有几种,由用户自行选定。一种不限通话次数,每月 
收一定的费用;二是固定话机费加每次通话费的累计;三是每月收费一定, 
但通话总次数不得超过若干。根据用户不同情况,电话局可以采取成本最低 
的管理办法,例如不限通话次数的用户就可以不必加装记录通话次数的设 
备。 
    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相当复杂。每分钟的通话费用首先与通话距离或经 

过中继站的数目有关,越远越贵;其次与通话发生在一天中哪一时刻有关, 
工作日上班时间最贵,下班后到夜间 11 点其次,11 点以后及休息日最低, 
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可达 1.5 倍。此种计费标准的设计原则是收费取决于成 
本,鼓励用户夜间通话以充分利用设备容量,同时也避免大家都挤在线路繁 
忙时通话,使需要设备容量不得不扩充,导致成本增加,美国还有一种免费 
长途电话(其实是由受话方付款,因为“没有免费午餐”),用于企业对客 
户的服务。这类电话在拨叫时都先拨 800,所以 800 成了免费拨叫的代号。 
    原则上,使用公路也要收费。收费公路每一个出入口处都设有管理处, 
汽车进入时领取一张凭证,以资识别汽车在哪个地点开始驶入。当汽车驶出 
收费公路时,管理处根据汽车行驶的距离计费。收费标准还随汽车的重量而 
变。由于美国汽车拥有量极大,一次次交费耗时过多,而收的费又不高(大 
约每 100 公里 1 到 2 美元),为了避免麻烦,也为了减少收费管理的成本, 
大多数公路都将该收的费并入汽油的售价中。车主买汽油的同时也支付了必 
要的养路费等费用。只有那些通过特殊渠道集资修建的公路,特别是大桥、 
大隧道,仍实行收费制度。如果这些大桥大隧道是往返必经之路,为了节省 
收费时间,往往只在一个方向收费,一次收费就将往返两次的费都收了。 
    电价是经常引起社会争论的话题。因为电力工业是垄断工业,一个发电 
厂通过电网向一定范围内的用户供电,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电网进入竞争。电 
厂和电网由股票持有者所有,他们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如果政府对电 
厂的经营不加管制,电厂可能将电价定得极高,用户由于别无选择只能减少 
用电量。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证明,对于缺乏竞争者的垄断行业,价格不能由 
唯利是图的企业单方面确定,而必须有政府营制。相反,对于有充分竞争的 
行业,企业追求利润原是天经地义的事,政府对价格不应加任何干预,而且 
不必担心价格过高,因为不合理的过高的价格自然会因竞争者的参与而被压 
抑。这一套理论支持了政府对电价的管制。铁路原也被认为是垄断行业,价 
格也是政府管的。但从 1980 年起,政府解除了对铁路的价格管制,因为公路、 
管道、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进入了市场竞争。 
    接下来的问题是政府如何确定电价。看起来唯一合理的办法是运用成本 
加合理利润的公式,可是如果肯定了这个公式,电厂就失去了改善经营以降 
低成本的积极性,甚至把各种不合理的开销也打入成本,这种情形在我国是 
不少见的。1987 年美国电力行业和政府的主要争论是:前十年内新建的大批 
电站由于用电量大大低于十年前的估计而没有投入运转,这批电站的建设费 
用能否计人成本?如果允许进入成本,此例一开,以后电力行业将毫无顾虑 
地扩大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不允许进入成本,今后电力行业将拒 
绝投资,造成电力供不应求。不仅是电厂,凡是政府管价格的行业部会出现 
这种两难境况。而且对于垄断性行业,这种困境也是无法改变的。 
    在美国,电价和其它一切商品的价格一样,供不应求时价高,供过于求 
时价低。一天 24 小时内,白天和傍晚电力供不应求,夜间则供过于求。所以 
电费要分时计价,这要求设置分时电表,能分别记录不同时段内的耗量。这 
两种电价相差可这一倍以上,但普通家庭由于用电量不大,多半不安装此种 
复杂的电表。全国家庭的平均用电量 1987 年为每月 700 度,平均电价接近每 
度 10 美分。顺便说一句,美国的火车票、地铁票,莫不随时间和季节而调整。 
一般是周末两天的票价较低;65 岁以上的老年公民避开上下班拥挤时间,可 
以享受折扣地铁票价;飞机票在淡季也有折扣。 

    全美国有各类图书馆 3.3 万多个,没有听说过有一家图书馆要收费。但 
服务对象有些限制,例如学校图书馆仅对本校师生开放,然而在实际执行中 
几乎任何人都能随便进出。占总数 45%的公共图书馆则对一切人开放,不要 
任何证件或介绍信,而且一直开放到书库,读者可以进入到任一书架前,随 
便翻阅。图书馆的开支是惊人的,仅大学图书馆(占全美国图书馆的 15%) 
一年支出就达 20 亿美元,在这里,”没有免费午餐”的原则不再适用。因为 
提高教育水平是消除社会不公平的最主要的途径,受教育,包括进入图书馆, 
已成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有些博物馆(如美术馆),其性质介乎教育普及 
和文化享受之间,其收费办法变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免费,例如每周有两天, 
或对学生免费。 
    公园的收费办法类似于博物馆。娱乐性的都要收费,休息性的多不收费。 
消防、治安等服务,则无例外地都是免费服务。如果救人要收费,则户主可 
能不愿雇救火队而造成火势蔓延,殃及邻里。 

    小结: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应尽量做到政府不补贴,也不多赚钱。但由于缺乏竞争市场这一点 

很难做到。有一些公用事业带有服务性质,或者为了照顾低收入阶层,收费较低甚至免费,成本由全 

体纳税人负担。 

                          7.美国人如何看待“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概念有其理论基础,这就是从斯密到李嘉图,又到马克 
  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个理论认为一切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因此价值的分配 
  应依劳动支出的多少而定。 
       但是在美国,人们除了劳动收入还有其它收入,例如将钱存入银行可获 
  得利息,拿来买股票可得到股息,将房子或土地出租则可获取租金等等,这 
  些都是劳动之外的收入,非但在美国如此,在其它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 
  甚至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利息、租金等非劳动收入。可见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的话,就会想到: 
  除了劳动,是否还有别的产生价值的要素?现代经济理论的结论是:劳动、 
  资本、自然资源是产生价值的三大要素。这倒不是说资本和自然资源会自动 
  创造出价值来,而是说,有了资本和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帮助劳动创造出 
  更多的价值。这一部分额外的价值不能归功于劳动,而应归功于资本和资源, 
  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努力积累资本,改进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并从中得到非 
  劳动报酬。 
       所以美国人不但有“按劳分配”的概念,还有资本报酬和资源报酬的概 
  念,认为这三种报酬都是合情合理的,当然也是合法的。 
       绝大多数美国人以劳动报酬为生,或主要依靠劳动收入。根据统计,美 
  国的劳动收入占总价值创造的 81%,非劳动收入只占 19%。过去半个多世纪 
  以来,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缓慢稳定上升,从 
  30 年代的 75%左右上升到现在的 81%①。 
       美国的工资标准是凭什么确定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不同 
  职业的人实际收入是多少。在美国很忌讳去打听别人的收入,但各种招聘广 
  告却能够透露出一些信息。美国各大城市的报纸都没有这类广告专栏,有些 
  学术性杂志也有征聘专业人才的消息;马路两边的墙上,商店的橱窗里也都 
  可以看到“聘请帮手”的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