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将军从御林军侍卫到副统领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早年是皇帝身边的侍卫,得皇帝器重。
    “听说单将军与静王交好,皇上派静王世子如何能查得清楚?”
    “除了静王世子,还有程大勇一同前往。程大勇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军,皇上当朝赏给他先斩后奏之权。如此一来,便先压了静王世子一头,静王世子这一趟差事,倘若不得体就会挨骂。”
    姜还是老的辣,皇帝如此就能成功牵制了静王。程大勇忠君爱国,他心里只有一个主子:皇帝!
    单将军虽与静王交好,可也不该一到西北就闹成这样,许多官员贪财敛财在刚开始都不会做得太过,素妍也曾听父兄谈过此事,好似单将军做得很过,竟贪了朝廷拨给西北的三成军饷,怎么瞧着都有些像故意。
    静王前往江南,彻查朝廷命官被刺杀一案,至今还未归来。江南乃是富庶之地,历朝历代在江南一带任职的官员,关系网极为复杂,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牵一发而动全身。被杀官员又是出名的清官、曾被皇帝大赞为贤良臣子,这事亦是件烫手的山芋。
    素妍啃食着猪蹄,仰望夜空,“难道皇上要对付静王?”
    皇帝借江南官员被杀案缠住了静王,又派了静王世子去查单将军贪墨案。静王身边有皇帝的心腹侍卫,静王世子身边更有行事沉稳的程大勇将军。
    “近来流言四起,晋地亦传来不好的童谣。镇国公杨秉忠身子不适。于府中养病。”
    杨秉忠虽然年老,可身子骨极好,数十年的朝暮习练,让他拥有一副铁打般的身子。
    素妍不由诧然:“二月十三那日,二嫂就说二哥突染风寒病倒了。我要过去探望。亦被她拦在青林苑外,说怕过了病气给我。”
    “还真是巧了,镇国公患的也是极严重的风寒。皇上还特意留了一名宫中太医在镇国公府照料。”
    素妍不由细想起来,难不成杨秉忠、江书鲲都不是风寒,而是奉秘旨出皇城?
    宇文琰微微眯眼,低声道:“杨秉忠和平西候这病得也太是时候了,竟在同一日患病……”
    素妍惊愕,连他也起了疑么。
    世间但凡所有的巧合,这背后都有另一个真相或原由。杨秉忠与平西候同时病倒。院门不出。这着实太古怪了。
    他淡淡一笑。若有所思地道:“弱水,你说他们生病会不会与晋地童谣有关?”
    如果真是如此,只怕又有一场风暴。
    素妍回想起来,这几日宫里的太监每日都来府上,不是给江书鲲看病,而是给柳飞飞诊脉。柳飞飞怀了身孕,有滑胎之像。请了太医专门保胎,可既然江书鲲病了,不是应该请太医过去瞧瞧的么?
    素妍倒是见过江传达、江传远兄弟俩几乎每日会领一名郎中回府进青林苑,每次多则半个时辰,短则一刻钟就出来。
    这一切都显得怪异,出乎常理。
    “你可不要乱说!”
    宇文琰一脸肃色,“你二哥和杨元帅都是常年习武之人,一回风寒就能病得如此沉重?在边关时,我可听你二哥说过,他从小到大就没甚吃过药,就是染了风寒,喝一碗姜汤,捂被子睡一觉就好……”
    可这回,竟卧床大病,不是太奇怪了?
    当时江书鲲说这话时,杨秉忠还跟着附和了几句,好似杨秉忠虽不似江书鲲喝姜汤治风寒,而是打拳打得大汗淋漓,次日风寒就见好。
    喝姜汤治病、打拳治病,这样的体魄,可不都是极健康的么。
    宇文琰见素妍不语,知自己猜中几分,“没有皇上的旨意,他们是不会离开皇城的,看来皇上当真要动静王了。”
    素妍也是这般看的,压低嗓门,“此次我爹回晋地,只怕是为了襄助二哥和杨元帅。”
    宇文琰“呃”了一声,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两人又说了一阵话,已近四更时分。
    宇文琰道:“你早些歇下。明日开始,我要去宫中当值,听说一入宫就得六日才出来。”
    金吾卫指挥使是左肩王,他每日都得入宫,可留宫中宿夜,也可离开。以宇文琰对左肩王几十年的了解,但凡在皇城,他是绝不会在外面过夜,无论多晚,都会赶回家里陪王妃。
    左肩王回王府,宇文琰便不能轻易出宫。得留在宫里当差,与另一名副指挥使轮流当值,还有一名副指挥使是从御林军提拔起来的,相传早年是乾明太子的人,近来与吴王走得亲近。
    “下次见面,就得是白日了,每五日换值一次。午后出宫,五日后午后入宫换值。”
    他面含歉色,他们订了亲,他很想了却素妍的心愿,就如她所说,陪她好好的谈情说爱。可这种事,他亦不会的,在他看来估计就会以前在西北一样,买了卤食看她吃下,他就觉得满满的都是欢欣。
    素妍道:“到时候,你可以直接来找我,就说是找我下棋。”
    这在寻常人间,只怕长辈不允,但江家没有这许多规矩,素妍与宇文琰是订了亲,素妍点头同意,那便是认准了宇文琰。
    “近来皇城有些古怪,你出门小心。”
    素妍笑应道:“我省得。”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连宇文琰都听到了晋地传来的童谣,皇上又怎会不知。
    回到得月阁,素妍躺在榻上,辗转反侧,前后回想了一遍,想曾经知晓的一切,想现在将要发生的事。
    如若皇帝收拾了静王,接下来会如何?
    登基后的吴王,会再遇到皇叔夺位、神秘失踪的下场么?

正文 367 待嫁皇家

翌日,素妍梳洗完毕,领着白菲去如意堂请安。
    待她到时,花厅里已坐满了太太、奶奶,众人正围坐在桌案前用早点。
    虞氏笑了一声,“快给郡主添副碗筷!”
    桌案畔并未见到展颜,也无江舜诚,心下愕然,“这么早,爹就去教传良读书了?”
    虞氏道:“昨晚睡在大书房,我一日未见人了。你爹致仕,倒比做官时还要忙了。”
    张双双亲手盛了一碗羹汤,眉眼含笑,颇有些春风得意之感。
    素妍看了一下:“八宝粥。”要做这个可不得费些工夫,配料是其次,主要是熬粥得花时间和精力。
    沈氏道:“双双熬的,今儿四更就起来了。”
    素妍越发诧然,这也起得太早了。
    慕容氏睃了眼含着喜色的张双双,“她哪是给我们做粥,分明是传嗣得了提拔,要去吏部任职,她心里高兴,赶着做传嗣爱吃的八宝粥。”
    素妍心下微沉,静王离京,好似各部院官员变动频繁,江传嗣到吏部任五品郎中一职,从礼部正六品主事一下子升为正五品郎中,可谓连升两级。
    就连江书鸿也被调入户部任正三品左侍郎一职。
    吏部、户部都是最有油水的两部,许多官员费尽心思也想进去。
    江传嗣不过二十五岁,便做了正五品的官员,这亦是年轻有为,在皇城之中屈指可数,又兼有正三品的世孙爵位,也是翘楚人物。
    虞氏道:“男人们在外当差甚是辛苦,做妻子的相夫教子,服侍好丈夫儿子便是大理。”她笑望着沈氏,“当初你挑的这个长孙媳妇。很有眼光。”
    张双双一嫁到江家,连生了两个儿子。去岁又育有一女,只可惜次子夭折早逝,幸而膝下有一双儿女,张双双才无甚痛苦。有了儿子,在婆家的地位就算稳固。但凡用心些,不出大乱子,便能平稳安然地过一生。
    张双双见何氏一碗吃完,道:“三婶,我再给你添一碗,你现在是三身子的人,一人当三人呢。”
    众人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移到何氏的肚子上。虽还不到四个月,看上去就似有六个月身孕。
    院门外传来江素婷的笑声,似与昌兴说话:“好了,好了。去同你四表哥读书去。后年就要下场了,争取一举给我们考个功名回来,也好叫娘风光风光。”
    张昌兴的声音极低众人没听见说什么。只见江素婷穿了件喜庆的锦袍,打扮得华贵非常,摇摇曳曳地迈入院门,一进来瞧见花厅上围坐的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道:“远远的就闻到八宝粥的味道,本在家吃了一小碗莲子羹。也忍不住了。”一副垂涎欲滴的馋样,对服侍的丫头道:“给我来一碗。”
    虞氏笑望着她,“打小就是个贪吃的,但凡见着好吃的,哪回少了你。”
    沈氏好奇地审视着江素婷一袭华衣,“你今儿要去参加宴会不成?”
    丫头在素妍身边添了绣杌。
    江素婷接过话,吃了一口,“糖放多了,有些腻。”
    张双双有些不好意思。在娘家,江素婷是她大嫂,在婆家江素婷又成她姑母,张、江两家本是亲上加亲的。旁人说这话她会不舒服,但江素妍却个是例外。
    出嫁从夫,张双双在娘家时唤江素婷为“大嫂”,如今出阁了,随了江家的称呼唤江素妍“姑母”,但依旧唤张德松“大哥”,孩子们亦唤张德松“大舅”。不晓其间关系的,只觉这称呼有些混乱。昔日虞氏和沈氏对这桩婚事原有意见,只觉辈份不合,怎耐江传嗣与张双双情投意合,除了辈份有些乱,张双双的人品模样都没得挑,虞氏点了头,沈氏也不好再反对。
    张双双嗫嚅答道:“下次不将糖放到锅里,让大家自己调味。”
    江素婷道:“听说传嗣升官了,府里是不是得办个赏花会,告知亲友们一声。”难怪张双双今儿的心情奇好,没有什么比丈夫升官更开心的了。
    沈氏道:“近来的事够多了,先是六叔的婚事。再过几日又是传远的婚事,还办什么赏花会,光这两件事,府里就忙得一团糟。”
    慕容氏跟着大家呆的时日长了,也学会了圆滑,每每说到尴尬事,最好的法子就是岔开话题,“大姑子今儿盛装出门,是要去哪儿?”
    江素婷又吃了几口,本是熬得极香的,只她不大爱吃甜食,就搁下碗,优雅地用罗帕拭着嘴角,道:“靖南候府今儿办了个赏花宴,昨晚回府才收到帖子,能不去么?”
    张双双惊呼一声,“瞧我,竟把这事儿给忘了。”
    慕容氏道:“昨儿有下人给我们府里送帖了。我还想着,让人送份礼物过去就成。”
    江素婷吃吃笑了起来。
    虞氏则颇有些无奈。
    慕容氏瞧大家的脸色不对,忙道:“不对么?”
    何氏抢先道:“又不是寿宴、婚娶,更不是添丁加口的喜事儿,只是赏花宴,不需备礼物,赏花宴、品果宴,都是请大家过去坐坐,热闹热闹叙话的事。”
    慕容氏见自己闹了笑话,幸好没送,这猛不丁送份礼过去,可不奇怪么。表情越发的窘意,还是早点娶长媳入门,有了她,自己就不需操心了。还以为但凡有宴请,都得送礼呢。
    虞氏生怕慕容氏出门惹了笑话,道:“二弟妹不去就是,让素婷与东主赔过不是,大家都知道你要忙着传远的婚事,走不开身,也在情理中。”
    素婷答了句“伯母说得是”,到了靖南候府,自然会代为告为不是,解释几句。“大嫂今儿可得陪我一起去,瞧这情形,靖南候府请的人不少呢,我家昌兴、昌隆都到了订亲的年纪。大嫂瞧人最准了,帮我物色儿媳妇。”
    沈氏打趣道:“真不害臊。亲还没订,就叫儿媳妇了。”
    素婷赔着笑,她还真有娶儿媳妇了,有了儿媳妇便有人帮衬她打理内宅,她亦能松口气。人在皇城。她的心还挂着冀州张府的事,二姨娘、三姨娘都不是省事儿的主儿,她在时就斗得厉害,这两位还不是偏着自己生的公子、小姐,都想多扒拉些好东西留给自个儿的儿女。
    张双双道:“大姑母要让昌兴去赏花?”
    素婷颇不以为然,“让他们姥爷亲自教导读书,这是多大的事。连他们兄弟俩都说,近来进益极大,昨晚德松在书房考究,兄弟俩对答如流。可比冀州府里的先生强许多。我可不敢耽搁。今晨出门,德松还交代,不许拉他们去赏花宴。”孩子的学业最重。那种赏花玩耍的事,原是太太、奶奶们喜欢的。
    沈氏听她一说,更觉读书重要,原还想领着传良去,传良的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议亲的时候。
    老候爷过些日子要回晋阳,多读一日便有一日的成绩。真真不能耽搁。
    素婷道:“是传良也好,还是我家昌兴、昌隆也罢,哪个不是英俊端正的,还怕被人相看?且先挑上两个好的,早早把亲事订下来才好。”订了亲,他们就能安心搏取功名,待有了功名再成亲就是一件体面的事。
    沈氏觉得这话有理,点了点头。
    何氏道:“你们张家还有个庶长女呢?”
    这凿中素婷的心事,她原没将张锦绢搁在心上,只作没听见。目光望向虞氏,又落在沈氏身上,“三嫂去不?”
    慕容氏忙代回道:“你可别拉上她,她肚里是双生子,万一有个好歹来,三弟还不得找你拼命,便是我们都不敢让她出门。三弟发了话她身子弱,经不得劳累,得让她在府里静养。”
    何氏想去,但江书鹏的话又有藉由,不敢不听,就怕万一有个闪失来,江书鹏饶不得她,就连江家二老也饶不了她。这些日子乖乖地呆在府里,哪儿也不去,着实烦了,就找妯娌几个拉话、闲聊,更多的时候是陪虞氏说话,打听晋阳老家的事。
    用罢早点,何氏在丫头搀扶下去后花园消食。
    张双双张罗着下人们收拾碗筷。
    慕容氏忙着要回二房张罗琐事,也无甚大事。她就不想去赏花宴,生怕自己一走,有人闯入青林苑。就是对虞氏,说的也是江书鲲染了风寒。
    屋里剩下的人,都是江素婷认为最可靠的,轻叹一声,道:“伯母,你给我出出主意成不?德松的意思,想把锦绢许给皇族子孙为妾姬,也好将来帮衬昌兴兄弟一把。”
    这事儿,一早张德松就问过江舜诚的意见,否则虞氏也不会好好儿地给张锦绢赏了头钗首饰等物,还让她到江家来玩耍。江舜诚没有立马回答张德松,只说嫁入皇家,要么是以色侍君,要么以贤侍君,要看张锦绢的性子如何。
    锦绢的容貌大家都是见过的。
    张双双坐在绣杌上,事关她娘家的大事,皱眉道:“娶妻娶贤,纳妾纳颜。大嫂,锦绢这性子倒是不错,这容貌着实太寻常了些,还赶不上锦瑟一半的水灵呢。”
    锦绢五官寻常,算不得出挑,与锦瑟站在一处,连锦瑟都比不过。这样的姿色又怎么入得了皇族子孙的眼,这些人的妻子都是名门望族的闺秀,就连侍妾都是百里挑一的美人儿。
    江素婷也是这般看的,立即道:“他倒是想打瑟儿的主意,我不同意,我的女儿必须得是嫡妻不做妾。”
    庶女嫁高门,多是与人为妾侍。
    而嫡女自来都是为人正妻的。
    “不瞒伯母和大嫂说,我就怕那坏东西把主意打到瑟儿身上来,得赶紧给瑟儿寻门亲事。德松可不像我们江家男人重情重义,我万不能害了自个儿的女儿,将来嫁到婆家还看旁人的眼色。”不能委屈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更不愿让锦瑟过着委屈、隐忍的日子。

正文 368 选婿

江素婷想到张德松说“锦瑟容貌不错,能得配皇子皇孙。”这些人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就算是正妻,也比寻常人家还要辛苦。江素婷当即就反对了,冷声回答“要与人做妾,那也是三姨娘两个女儿的事。三姨娘比我年轻美貌,生的女儿又漂亮,你慢慢养大,幸许长大了也是做娘娘的命,亦能让你做个皇亲国戚。”他不是最宠三姨娘么,三姨娘得了他这些年疼爱,就该为他解忧解烦不是。
    张德松被她呛得再不说话。
    今晨醒来,江素婷拿定主意得给锦瑟寻个好婆家。还有她两个儿子的婚事也得用心谋划,这么一想,心下就着急得很,好在她有娘家人可以求助。
    沈氏冲张双双使了个眼色,张双双明了,“大姑母都说几回了,婆母一直放在心上,这不,昌兴、昌隆和锦瑟的婚事也挂在心上的,各选了三家,你且瞧瞧。”
    沈氏婆媳一直在皇城,对于世家名门、候府大员家中公子、小姐的事颇是了晓,早前是为了给二房选媳妇,如今又是为了给江素婷挑选。
    张德松现在已经是从二品的冀北都督、封疆大吏,对江家多有关照。肥水不流外人田,沈氏也问过江书鸿父兄二人,帮忙选了几个。
    江素婷接到手里,展开一看,立时就乐得眉眼弯弯,还是娘家人好,她说两回,长嫂就记在心里,一门心思地为她物色。“礼部曹尚书家的小公子曹玉临好,好啊,年龄就比锦瑟大两岁,又是嫡幼子,更是传业媳妇的弟弟,这个好。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要真是成了,可不正好是亲上加亲。姐弟俩嫁娶的是表兄妹。
    哪家府里不是偏爱最小的儿子。
    张双双道:“我已经打听过了,曹小公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骄纵了一些。是曹尚书夫妇最小的儿子,打小就很骄惯。”
    江素婷心里犯了疑,望着老太太。
    这样的男子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