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来到了元朝-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伸手到脸上轻轻摸了摸道:“是吗,不会吧?”

王阁语气认真道:“真的,不如我帮你擦掉吧。”伸手从怀里掏出丝帕来,要往我脸上擦,我迅速跳起来,退后几步道:“你别过来。”

王阁奇道:“你怎么了,好象我会吃人似的。”

我脸一红,忙道:“不是,我只是不习惯别人碰我的脸。我去找泉水洗一下,你在这等着。”

王阁站起身道:“我跟你去吧,这林里多得是豺狼虎豹,你一个人去不安全。”

我忙伸手拦住他道:“你放心吧,我可是有武功的人。”说完弯腰到地上拾了一根柴火,举着往林中而去。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六章 梦中人

御书房。

阿罕走到铁穆耳面前,低声道:“启禀皇上,据密探来报,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等人这段时日经常出入九王府,行踪极为隐密。”

铁穆耳扬起薄唇,露出一抹冷笑:“看来他已经等不及了,如今晋王已经联合察金,准备叛乱,十四王也联合辖下旗主,在蒙古筹备推举大汗的忽里台,这三人暗中都有书信来往,分明是想串通一气,趁乱起事,夺取大元的江山。”

阿罕面露忧色:“皇上还需早作防备才是,十四王在蒙古经营多年,又得到六旗的支持,手中还握有五万蒙古骑兵,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九王也指令手下将领在江北厉兵秣马,蠢蠢欲动,若是他们真得趁晋王谋反之机,一起举事,局势恐怕难以控制。”

铁穆耳鼻中冷哼一声,低声道:“不妨事,如今忽里台还在筹备之中,宗王和六旗旗主未到齐之前,十四王绝不会提早起兵,至于九王叔,朕也早已作好准备。只要他一离开大都,朕就派人杀了他。”

阿罕犹豫了一阵,道:“皇上,微臣以为,以皇甫少华的五万骑兵,迎击晋王的八万之众,胜算恐怕不大。皇上为何不调拨阿不的三万蒙古骑兵,反倒派遣久未经战事,又全是步兵的刘忠勇部增援呢?等他们赶到,北地恐已落入晋王之手。”

铁穆耳一笑:“朕相信,朕的三弟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那匹汗血宝马可日行千里,再过几日,他就要到北地了,有他在,就算刘忠勇部无法及时赶到,晋王之乱,也可平定。”

阿罕闻言默然。这时,卫良从外面躬身走进来。站在铁穆耳御案前,低声道:“皇上,奴才有一事禀报。”

铁穆耳抬头望着他:“什么事?”

卫良低声道:“启禀皇上,方才奴才得到消息,张御史和王阁到大都城外的密林中狩猎,至今还未回来。”

铁穆耳脸上顿时变了颜色,惊道:“有这等事,王阁是什么人?”

卫良躬身道:“是宣慰使都林的长子,今年二十二岁,在宫中担任大内侍卫之职。”

铁穆耳疑道:“是吗,朕怎么不知道?”

卫良道:“宫中大内侍卫众多,王阁是一个月前才进宫的,所以皇上并不认识他。”

铁穆耳站起身在房中飞快地踱了几圈,抬起头对身旁阿罕道:“马上点齐宫中所有侍卫,朕要出宫。”

阿罕急道:“皇上,此时天色已晚,城外极不安全,切不可出城,不如让属下去吧。”

铁穆耳挥手道:“你不必再说了,朕一定要去把张好古找回来。还不快去准备。”

阿罕只得道:“微臣遵旨。”转身去了。

我在林中走了一阵,听到前面潺潺的流水声,忙奔过去,取下脸上的面具,洗掉上面黑色的印迹,擦干了,戴在脸上。回到空地上。这时王阁已经靠着树干睡着了。我看着他一笑,找了些干草盖在他身上,又把火堆挑开,加了些柴,让火烧得更旺了些。自己也找了根树干靠上。一阵倦意袭来,渐渐睡着了。

睡梦中,恍恍惚惚觉得有人把我轻轻抱起来。放在马背上,又取下一件披风裹在我身上,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向远方驰去。

一个很长很香甜的梦,梦中有一只温柔的手取下我脸上的面具,在我额上印下一个轻轻的吻,有一声低低的叹息在我耳边响起,带着淡淡的忧伤,久久挥之不去。

我从梦中醒来,淡淡的晨光从窗外透进来,照在我脸上。我伸手挡着眼睛。抬起头,环顾左右,是御史府自己的卧房。我慢慢坐起身,发现自己合衣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床薄毯,面具也不在脸上,忽然忆起昨天的事,我不是睡在密林中的吗?怎么回来了,谁把我带回来的。又想起那个奇怪的梦境。脸上不觉一红。这时门开了,小兰站在门口看着我。

我急道:“快把门关上。”

小兰看了我一眼,轻轻关上门,走到我面前,坐下来,看着我一言不发。我疑道:“你干什么,总盯着我看。”

小兰开口道:“小姐,你昨天晚上到哪去了?”

我笑道:“我和大内侍卫王阁去打猎了,本来早该回来,只是在林子里迷了路,所以……。”

“所以你就和他在林子里过夜。”小兰的眼睛睁得好圆。

我脸上红了红,笑道:“是啊,这也是无奈之举。”

小兰皱了皱眉,没言语,我道:“快告诉我,昨天是谁把我送回来的。”

小兰道:“是一个人送你回来的,而且是一个你认识的人。”

我想了想道:“王阁?阿罕?李正风?”

小兰摇头。我急道:“到底是谁?”小兰轻轻贴到我耳边低声道:“皇上。”我惊得一下从床上跳起来道:“皇上?怎么会是他?”

小兰皱眉道:“昨晚二更的时候,他从府门外走进来,一路抱着你,抱得紧紧的,把你一直抱到卧房里,关着门,过了好一会才出来,还送回来一头黑熊。”

我的脸顿时羞红了,看着她道:“怎么会这样?二更的时候你还没睡么?这件事府里还有谁知道?”

小兰低声叹道:“我担心你,所以一直没睡,其他人都睡了,开门的是管家李全,我们一见是皇上,就忙跪下了。皇上吩咐了,不许惊动任何人,所以除了管家和我,并没有别人知道。”

我闻言想到李全此人向来话少,自然不会乱说,小兰就更不会了,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小兰神情古怪地看着我道:“小姐,皇上是不是知道你的身份啊,要不怎么对你这么好?”

我瞪着她道:“不要瞎说,哪有这样的事?”

小兰皱着眉看了我好一阵,道:“小姐,你不相信小兰?”

我迟疑片刻,扭头避开她的眼光道:“你胡说什么啊,我这辈子最相信的就是你了,有什么事自然不会瞒着你。”

小兰在我脸上仔细看了看,见我不语,低头想了想,又道:“小姐啊,你也是的,怎么会跟王阁那个家伙去打猎呢?而且还一起在林子里过夜。要是让皇甫少爷知道了,还不知道多生气呢!”

我怒道:“你又在胡说,王阁是我的好朋友。我和他去打猎有什么关系?”

小兰叹了口气,低声道:“小姐,请恕小兰多嘴,你毕竟是个女儿家,老是和别的男人走得这么近,……”

我不等她把话说完,迅速伸出手,在她头上狠狠敲了个爆栗,咬牙道:“你这个傻丫头,你家小姐现在是男人的身份,若是摆出一付男女授受不亲的样子,非被别人看出破绽不可,废话少说,还不快去给我打水来,我要洗脸。”

小兰嘟起小嘴,道:“小姐总是有理,小兰也是担心你,下手那么重。”

我见她一付委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一下,伸手在她头上轻轻摸了摸,轻声道:“好了,别说了,以后我尽量注意,好不好。”

小兰喜道:“这还差不多,小姐,你等一会。”转身出去。我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忽然想到那个梦,难道梦竟是真的,二哥取下我脸上的面具,还在我额上亲了一下。

想到这里,我的脸顿时羞红了,一颗心怦怦地跳个不停,忙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小兰端了水来道:“小姐,洗脸吧。”我拿起毛巾在脸上轻轻擦了几把,到枕下寻了面具出来,戴在脸上,又穿好一身官服。方才迈步出去。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七章 暗流涌动

大殿上,伯颜出列道:“启奏皇上,老臣刚刚接到八百里急报,黄河在白茅决堤,淹没岸边二十几州,冲毁良田无数,无数百姓受灾,损失无法计数,若不早做安抚,灾民成为饥民,饥民成为暴民,后果将不堪设想。”

铁穆耳闻言皱眉叹息。九王爷出列道:“皇上,微臣以为,如今之计,只有皇上御驾亲临,亲自视察两岸灾情,大开国库,发放赈济,以安民心。”

颜成道出列道:“微臣以为此举不妥,皇上万金之体,又有政务缠身,怎能轻易离开大都,不如另择一位得力的大臣,前往灾区,传达皇上的仁德,安抚百姓之心。”

都林也出列道:“颜大人言之有理,微臣也以为,皇上不可轻言离京,不如另派一位清正廉明的大臣,前往白茅,赈济灾民,安抚百姓。”他说着话,目光移到我脸上。我心中暗道:“都林啊都林,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想给我一个立功的机会,不过这样的话,皇上恐怕会带我一起去。那样岂不是糟糕得很。”

想到这里,我朝都林使了个眼色,都林有些诧异,想了想还是住了嘴。我悄悄吁了口气,抬起头,见铁穆耳的目光正对着我,似乎看到了我方才的小动作,脸上表情似笑非笑,让我不禁想到昨晚那个梦,心中一惊,忙迈步出列,也不敢看他,低着头道:“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铁穆耳嘴角含笑,看着我道:“张爱卿有何本奏?”

我朗声道:“皇上,黄河自金章宗明昌五年夺淮后,决溢十分频繁,从先帝统一中原算起,已有二十余次之多,实为我大元的心腹大患,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赈灾,长远之计则是治理,让水灾减少泛滥,才是上上之策。”

铁穆耳闻言略有些惊讶,想了想道:“张爱卿莫非有什么良策?”

我笑道:“皇上,微臣有两策,其一:议修北堤,以制横溢,则用功省;其二议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其功数倍。”

伯颜在前笑道:“好,张大人说得好,若能用此二策,虽不能尽绝黄河之灾,至少在数十年内,不会再有大水患之忧。”

我闻言朝伯颜微笑点头,伯颜也点头示意,我转头看向皇上,朗声道:“臣举荐一人,可当此任。”

铁穆耳神情复杂地看了我一眼,笑道:“爱卿举荐何人?”

我道:“臣举荐都水监贾鲁,此人精通水利,极有才华,若能得他出任工部尚书之职,主持治河,黄河的水患,可望逐步解决。”

铁穆耳似乎有些吃惊,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好一阵,方才笑道:“好,就依爱卿之言,传朕旨意,召都水监贾鲁上殿。”

太监忙下去宣旨。过了一会,贾鲁从殿外匆匆走进来。向铁穆耳跪下拜道:“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铁穆耳笑道:“贾鲁,听闻你精于水利之术,朕今日便升你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主持黄河流域的治理。”

治理黄河水患本是贾鲁的毕生梦想,为此他曾亲自沿黄河考察数千里,几次向先帝上奏,请求主持黄河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是当时元朝刚刚开国,战后百废待兴,满目疮夷,根本没有余钱,也没有力量进行这样浩大的工程。如今听闻皇上亲自封他为总治河防使,多年梦想可以成真,心中激动,不禁热泪盈眶,跪下拜道:“微臣谢皇上信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话未说完,喉中哽咽,泪水滚滚而下。

这时御史大夫合台出列道:“治理黄河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沿途涉及州府极多,贾鲁只是一个小小的工部尚书,人微言轻,恐怕无法胜任此职。”

铁穆耳眉头微皱,看着他道:“那么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

合台道:“臣以为只有皇上御驾亲临,贾鲁大人随驾同往,一方面巡视灾情,安抚民心,一方面彰显皇上对治河工程的重视,沿岸的州府明白了朝廷治理黄河的决心,才会齐心协力,襄助贾鲁大人。”

铁穆耳闻言皱眉不语。

驸马阔里吉思见状出列道:“合台大人言之有理,臣恳请皇上亲临灾区,视察民情,让天下万民感念皇上的一片仁德之心。”

吏部尚书等人也纷纷出列跪下道:“臣等恳请皇上御驾亲往黄河,赈济灾民。”

铁穆耳皱了皱眉,很快笑道:“贾鲁卿家,你今日便随朕前往白茅。”

贾鲁叩头道:“微臣遵旨。”

铁穆耳笑着抬手道:“众爱卿平身。”我见出列的都是些皇亲国戚,而且异口同声,都要皇上御驾亲临,伯颜和都林等人却眉头微皱,似乎颇不以为然。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疑虑,低下头暗暗思量起来。

散了朝,铁穆耳来到御书房,招来阿罕,对他低声道:“朕马上前往白茅,你留在京城,多派人手,给朕牢牢地盯住九王,他若敢私自出城,立即处死。记住,此事绝不可让太后知晓。”

阿罕躬身道:“是,皇上。”

铁穆耳想了想,又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牌,递给阿罕道:“朕不在京城之日,怯薜军由你统辖,若有谁敢趁机作乱,一律拿下,不必向朕请旨。”

阿罕上前一步拜倒在地,双手接过金牌,眼中含泪道:“臣为皇上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我穿着官服,和朝中百官站在城门口,望着皇上御辇渐去渐远,心中暗想:这次洪水泛滥,涉及州县极多,沿途又要赈济灾民,一来一去,怕是没有半个月回不来,正是自己悄悄离开大都的好时机,想到这里,不禁暗暗松了口气,跟着众官一起回来,坐上官轿,到了府门口,从轿中下来,刚迈进府门,忽然忆起三日前和少华一起订的那些座钟部件,算算时日,应该打造好了,想到这里,忙到后面唤来张渔,同我一起骑着马,来到东大街,先到各个铁匠铺取了零件,又来到金银铺取了那个外框。回到房中,关好门,便拼了起来。直拼了两个时辰,方才拼好。我轻轻转动发条,旋紧了,座钟滴滴答答地走了起来。到了午时,当当当地敲了十二下。

我大喜道:“成功了。”想了想,忙拿东西包好,出了门,带着张渔,骑上快马,一径去了城中最大的商行。我叫张渔在门外等候,自己大步走进去,见了老板,将包中座钟拿出来笑道:“今日有一样好东西,请老板看看。”

老板接过座钟看了看,惊道:“这是什么?”

我道:“此物名唤自鸣,有两根银针,可指示每日时辰,精确之极,且每到一时便会自动敲响,丑时敲一下,寅时敲两下,以此类推,到午时敲十二下,是西洋传来的无价之宝。老板若是识货人,便出个价吧。”

老板闻言看了看我,我伸手到钟上转好发条,轻轻把短粗针拨到丑时,果然敲了一下,声音清脆之极。老板道:“好是好,只是从未见过此物,不知行情如何,不如公子开个价吧。”

我想了想道:“五千两银子,怎么样?”

老板摇头道:“太贵了。少一点。”

我抱起座钟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若不要,我找别家去。你若要的话,我便让你做我的代理商,专门经营此种物品,以后所有的自鸣,包括其它新奇的西洋玩意,都交给你售卖,如何?”

老板想了许久,咬牙道:“好,就依你。我先付三千两银子,再打张字据给你,若卖出去了,再付余下的两千两。”

我笑道:“好,买卖成交。”

老板递了三千两银票给我,又打好一张字据。我接了银票和字据,喜滋滋地走到门口,正待出去,迎面进来一个人,脚步极快,我一时刹不住脚,一头撞到他怀里,来人轻轻一笑,伸手扶住我道:“张大人,这么巧。”我听到他熟悉的声音,抬起头,惊道:“九王爷。”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八章 蒙古酒馆(一)

王爷看着我,嘴角含笑:“张大人,你见到我,好象很吃惊啊。”

我迅速退后几步,很快镇定心神笑道:“下官参见王爷。”不待他答言,飞快地绕过他,走到门外,张渔迎上来,向我施礼道:“大人。”我向四下看了看,不见了自己的马,不禁有些诧异,王爷从身后走出来笑道:“你们的马,我已经叫侍卫牵走了。”

张渔忙躬身道:“小人拜见王爷。”

我转头看着他道:“王爷莫非有什么事,要找下官商谈?”

九王爷看着我,两道修长的眉毛轻轻扬起,笑道:“大人难道忘了,在颜右丞的寿宴上,你曾经答应过本王,要和本王喝酒叙谈。今日你我都有空闲,岂不是适逢其时?”

我闻言忆起自己确实说过这句话,一时倒不好拒绝,想了想,只得道:“只是天色已经晚了,下官还有事要办,不如等下次吧。”

王爷笑道:“张大人又何必推辞呢?前面便有一家蒙古酒馆,我们就在那里边喝边谈吧。”说完不容我出言拒绝,转身急步向前走去,我犹豫了一下,带着张渔,慢慢跟在他身后,低着头走了一阵,再抬头时,只见王爷已经停在一家极豪华的酒馆外,转身向我招手。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我谅你也不敢做什么。我这里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