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日本;然我日
人往彼国,何以须遵彼之管束?至税务又格于条约,不得我行我法。我国货
物至彼入口则任彼重税。是我有权,彼则夺之;是彼重征,我则依之。此我
商务技艺之难以振兴,国库之所以日削者,职是故也。虽皇上深宫劼毖,励
精图治,亦未由振发矣。推其初与外国订约,不深虑于日后,而苟安于目前。
想当日秉钧大员未深谙外国情形,率尔立约,致有此掣肘之患。臣等请嗣后
遇换约之期,宜为弥缝补苴之计。所有牵掣我国之款,亟图更改。谨将议就
四端,为我皇上陈之。
一、请外人在日本居住者,必须由日国管辖。二、税务如何征收,皆系
我朝自立主意,外国不得预闻,条约不能限制。三、有约之国通商口岸,我
国均沾其利,不得畸轻畸重。四、我国政治,外人不得干预。以上四款,伏
求皇上睿智如神,俯加俞允,他年条约更换之期,望将四款增入云。
闻日本均与各国商允矣。按中国受病之重,岂止四款?亦望我国变法自
强,亟宜尽力修改,以保利源。国体幸甚!生民幸甚!
崔星使日记云:中美两国税,则美收中国入口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
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面粉入中国口者,竟不纳税。我之油,
彼按成本抽税百之廿五,而煤油入中国,按成本仅纳百之五。丝绸,美收百
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烟酒,美
收税极重,而中国不收税。外国药材,如屈臣氏、德记各号,分布各省,每
年所售出之药计已数百万两,一概无税,而中国药材仅供华人所用者,其数
甚微,金山入口收税极重。中国入口衣服烟酒蜜饯,始以为洋人自用,不纳
税;今则各洋行出售,亦无税。中国之衣入金山口者,无不纳税,且华人附
体之衣过五层者,仍纳税。何其锱铢必较,一至于斯!雅片一物,美国计两
收税银一两,中国仿之,则每年收税有一万万两矣!
昔年风气未开,通商条约粗具,所定各货税,则我国大受其损,岂可因
仍隐忍,虚与委蛇?是宜由各海关聘深明各国税章、灼知洋货价值之人,并
由商务大臣通饬商务局董,各将税则详细考究,何者我亏?何者彼利?何者
应加?何者应改?一一核定,草本呈上,总署集议酌定。俟届修约之期,照
会各国,指明应改条约,彼此各派洞明商务之使臣,会议妥订,以期彼此有
益,而交谊可以永久。然必当讲求于平日,非可取用于临时。若平日绝不讲
求,临时任通商大臣,派一二亲信私人订立,则遗漏挂误之处必多,一经修
定,后悔何及!将年复一年,坐受亏耗,利权不可为矣。
… 页面 9…
教养
太古之世,浑浑噩噩。民生其间,穴居野处,饮血茹毛,饥起倦息,安
熙无为,不异禽兽。迨世代叠累,而人民滋息。境内之物不足供,则必迁地
就食。弋猎为粮,先从其易者取之。至易者尽,则难取者亦必思设法以致之。
由是而智巧出矣。举凡手足之力所不及,必用法以助之。兽之猛者用金革以
杀之,鸟之飞者用弓矢以射之,鱼之潜者用网罟以罗之。其金革、弓矢、网
罟之器,愈制而愈精,愈用而愈密。则少者愚者必不如老者智者焉。于是,
老者智者必授其精巧之法于少者愚者,以为觅食之具矣。此教养之道所由兆
基于蓁莽之世也。
及其后生齿日繁,物类渐少,猎食不易,奔驰艰苦,时则有智者出焉,
因天地生息之理而教民以稼穑畜牧之事。诸事兴则民日取给而有余。遂无弋
猎奔逐之劳,少迁徙流离之苦。始得族聚而群居,日渐积而成国。由此人事
日增,交际日广。有圣者起,为之开物成务,为之草创经营。衣食、官室、
人伦、政治日臻美备。此又教养之道所由著于草昧初开之世也。然则,教养
之端由来尚矣。
我中国文明开寰宇之先。唐虞之时已臻盛治。迄乎三代,文化尤隆。设
学校以教士,授井田以养民。其时庶物咸熙,人怀帝德,猗欤盛哉!夫天生
民,以教养托之于君,故有国家天下者,其责无过于教养。降及春秋,群雄
竞伯,人各自私,生民涂炭,教养之道荡然无余。然而去古未远,遗风尚在。
教养虽失于君师,而民间尤能自教自养也。
暴秦崛兴,焚书坑儒,务愚黔首。明季制艺之科,专图锢蔽天下之人材,
后世因之,则民之自教自养亦有所扰累矣。迨至蚩蚩失教,其不复等于禽兽
者几希。为之俑者,初以天下之多事,皆豪杰为之也,遂谓天下人可愚不可
智,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庶我之大业可世守。故凡能开人聪明,启人知识之
事,悉欲抑而屏之。此三代以下人材不世出,民生所以日促也。悲乎!
横览环球各邦,其国运之隆替,莫不系乎人材,而人材之盛衰,莫不关
乎教化。其教养有道者,勃然以兴;教养失道者,忽然以亡。试观英德法美
诸邦崛起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有所
教。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学校之中,使通国之人童而习
之。各就性质之所近而肆力焉。又各设有专师,循循指导。虽理至幽微,事
至奥妙,皆能有法以晓喻之,有器以窥测之。其所教由浅而深,自简及繁。
故人之灵明日启,智慧日积。而人材济济,国势以强也。
是故人材众则百事兴。举凡机器制造,轮船火车,皆巧夺天工,日新月
盛。而农政商务亦日增,新法日为推广。市无游民,廛皆食力。如是则士得
教而民有养。甚至疲癃残疾贫老孤婴,亦皆有院以周恤之,无一夫不得其所。
此教养有道,而英法德美诸邦勃然隆盛也。
又观印度、安南、缅甸、暹罗诸国,上失教养之方,下无奋兴之士,繁
法严刑,横征暴敛,无异虐秦。贿赂公行,买官鬻爵,奸恶诈伪,上下相蒙。
加之河渠不治,田畴日芜,士无所学,民多好闲。农工废业,商贾乏资,百
姓流离,盗贼遍野。此其教养失道,国势陵替,而先后沦亡,如出一辙也。
谚曰:“前车之覆,后车之戒。”我中国教养之道自三代以后渺矣。无
闻政治,民风江河日下。方今时事日非,国势益促,外有强邻环视,内有伏
莽堪虞。倘仍因循苟且,粉饰欺蒙,而不上下一心,力为图治,亟行教养,
… 0…
则他日之事岂忍言哉!
夫以上古游猎之时,耕牧之世,犹尚教养,况于今日地球之中已患人满,
弋猎固无以为粮,而耕牧犹虞不给,教养讵可废乎?故西人广求格致以为教
养之方。盖世界由弋猎变而为耕牧,耕牧变而为格致。此固世运之迁移,而
天地自然之理也。顾格致为何?穷天地之化机,阐万物凶理,以人事补天工,
役天工于人事。能明其理,以一人而养千万人可,以一人而养亿兆人亦无不
可。
我中国生齿四万万人民,甲于五大洲。子此元元,可不亟图教养之方哉?
今日之计,宜变制艺之科,兴格致之学,多设学校,广植人材,遍兴工艺厂,
收养穷民,开诚布公,与民更始。庶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
复还也。
… 1…
卷二
礼政
西学
今之命为清流、自居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
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噫,今日之缅甸越南,其高人亦岂少哉?
其贤者,蹈海而沉渊;不贤者,腆颜而尚活耳。沟渎之谅于天时,人事何裨
乎?且今日之洋务,犹时务也。欲捄时弊,自当对证以发药。譬诸君父有危
疾,为忠臣孝子者,将百计求医而学医乎?抑痛诋医之不可恃,不求不学,
誓以身殉而坐视其死亡乎?然则西学之当讲不当讲,亦可不烦言而解矣。古
曰通天地人之谓儒,又曰一物不知,儒者所耻。今彼之所谓天学者,以天文
为纲,而一切算法历法电学光学诸艺,皆由天学以推至其极者也。所谓地学
者,以地舆为纲,而一切测量经纬种植车舟兵阵诸艺,皆由地学以推至其极
者也。所谓人学者,以方言文字为纲,而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贸工技诸
艺,皆由人学以推至其极者也。并有益于国计民生,非奇技淫巧之谓也。此
外有剽窃皮毛,好名嗜利者,则震惊他人之强盛而推崇过当,但供谈剧,亦
实不能知其强盛之所以然。此则无本之学也。夫所贵乎通儒者,博古通今,
审时度势,不薄待他人,亦不至震骇异族;不务匿己长,亦不敢回护己短,
而后能建非常之业,为非常之人。中外通商已数十载,事机迭出,肆应乏才,
不于今日急求忠智之士,使之练达西国制造文字,朝章政令风化,将何以维
大局制强邻乎?且天下之事业文章,学问术艺,未有不积小以成高大,由浅
近而臻深远者。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是也。
论泰西之学,派别条分,商政兵法,造船制器,以及农渔牧矿诸务,实
无一不精,而皆导其源于汽学光学化学电学,以操御水御火御风御电之权衡,
故能凿混沌之窍,而夺造化之功。方其授学伊始,易知易能,不以粗浅为羞,
反以躐等为戒。迨年日长,学日深,层累而上,渐沉浸于《史记》算法,格
致化学诸门。此力学者之所以多,而成名者亦弥众也。今人自居学者,而且
不睹诸子之书,耳不闻列朝之史,以为西法创自西人,或诧为不可阶,或斥
为卑无足道。噫,异矣!昔大挠定甲子,神农造耒耜,史皇创文字,轩辕制
衣冠,蚩 尤作五兵,汤作飞车,挥作弓,夷牟作矢,当其创造之始,亦何尝
不惊人耳目,各树神奇?况夫星气之占,始于臾区;勾股之学始于隶首;地
图之学,始于髀盖;九章之术,始于周礼;地员之说,创自管子;不仅此也,
浑天之制,肪于玑衡,则测量有自来矣。会输子削木人为御,墨翟刻木鸢而
飞,武侯作木牛流马,祖冲之之千里船不因风水施机自运,杨么之楼船,双
轮激水,行驶如飞,则轮船有自来矣。秋官象胥郑注译官,则翻译有自来矣。
阳燧取明火于日,方诸取明水于月,则格物有自来矣。一则化学,古所载烁
金、腐水、离木,同重体合类异,二体不合不类。此化学之出于我也。一则
重学,古所谓均发,均悬轻。重而发绝,其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此重
学之出于我也。一则光学,古云:临鉴立影,二光夹一光。足被下光,故成
影于上;道被上光,故成影于下。近中所鉴,大影亦大,远中所鉴,小影亦
小。此光学之出于我也。一则气学,《亢仓子》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
… 2…
此气学之出于我也。一则电学,《关尹子》石击石生光,雷电缘气以生,亦
可为之。淮南子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此电学之
出于我也。古神圣兴物,以备民用,曰形,曰象,曰数,曰器,曰物,皆实
征。诸事非虚测其理也。童子就学,教以书数,穷理精艺,实基于此。
自学者,骛虚避实,遂以浮华无实之八股,与小楷试帖之专工,汨没性
灵,虚费时日,率天下而入无用之地,而中学日见其荒,西学遂莫窥其蕴矣。
不知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运以精心,持以定方,造诣精深,渊乎
莫测。所谓礼失而求诸野者,此其时也。近人江慎修,融贯中西测算,兼能
制造奇器,尝制木牛以耕,造木驴以代步,应声筒之制,亦先生创之。谁谓
中人巧思独逊西人哉?以中国本有之学还之于中国,是犹取之外厩,纳之内
厩,尚鳃鳃焉,谓西人之学,中国所未有,乃必归美于西人。西人能读中国
书者,不将揶揄之乎?且天国于天地必有与立,究共盛衰兴废,固各有所以
致此之由。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
学,非强于人也。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骏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
而又学其所学也。今之学其学者,不过粗通文字语言,为一己谋衣食。彼自
有其精微广大之处,何尝稍涉藩蓠?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大本末,
而后可言西学。分而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语言文字,其末也。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
审其变通,操纵刚柔,洞达政体,教学之效,其在兹乎?
或者曰:如子之言,其将废时文而以西学考试耶?必以西学为足以培植
人材,是时文不足用也。然何以数百年来科举之制未尝变易而人材辈出?近
时如林文忠、胡文忠,曾文正诸公皆以词科出身,掌握兵权,平定发捻回苗,
功烈垂诸竹帛,声名播于环区。此数公者,何尝从西学中一为考究耶?况今
京师则有同文馆,各省则有广方言馆,水师武备学堂,以西方学培植人材可
谓盛矣。然卒未闻有杰出之士、非常之才有裨于国计民生者出乎其间。然则
西学之效果何在与?余曰:不然。方今各国之人,航海东来,实创千古未有
之局。而一切交涉之事,亦数千百年以来所未有之科条。而犹拘守旧法,蹈
常习故,其将何以御外侮固邦本哉?且以西学与时文相较,则时文重而西学
轻也。上之所重,下必有甚焉者矣。上之所轻,下必有不屑为者矣。若夫胡
曾诸巨公皆少年登第,抛弃八股敲门砖,重研精于经济之学,故能出身加民,
立功不朽,是科第以人材重,非人材从八股出也。是以时文不废,则实学不
兴;西学不重,则奇才不出。必以重时文者,而移之于重西学,俾人人知所
趋向,鼓舞而振兴之,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况向时发逆
回苗,皆乌合之众,非比日本泰西训练节制之师。使移胡曾诸公于今日,亦
必讲求西法,乃足御外侮耳。至如广方言馆同文馆虽罗致英才,聘师教习要,
亦不过只学言语文字,若夫天文、舆地、算学、化学,直不过粗习皮毛而已。
他如水师武备学堂,仅设于通商口岸,为数无多,且皆未能悉照西法认真学
习,不如科甲之重。良以上不重之,故下亦不好。世家子弟皆不屑就,恒招
募窭人子,下及舆台贱役之子弟,入充学生。况督理非人教习充数。专精研
习,曾无一生,何得有杰出之士,成非常之才耶?呜呼!亚洲之事亟矣!强
邻窥伺,祸患方萌,安可拘守成法哉?
附录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
三代以来,风俗敦庞。学校之士无不讲求实学,故大学首章言治国平天
下之道,即以致知格物为本。降而唐宋渐尚词章,而实学不讲。至今更专尚
… 3…
制艺,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将毕生有之精力,尽消磨于时文试帖之中。舍
是,不遑涉猎,髫龄就学,皓首无成者,比比然也。西国儒士无不讲求格致
之学。吾试以各国之讲求格致,因而盛衰者大略言之。查西方各国,以希腊
国向为文治之邦,于格致之学,讲求最先。各国之从学者甚众,是以各国之
讲学家莫不郑而重之,曰:希腊之学。
迨唐宋间回回国最为强盛。其所以强盛之由,亦因讲求格致之学。所致
埃及、土耳其等国皆往从学,亦可谓一时之盛。及至日久,专尚虚文,不能
实是求是,学业渐衰,国势因亦不振。此由强而弱、由大而小者,皆学与不
学之明证也。
至欧罗巴洲之普法英等国,以今日视之,可谓既富且强,为海上大邦。
而讲求格致之学,尤推独步。然迹其弱小之初,则有大谬不然者。盖当日之
德王常言:以天下之聪一两,即可抵书院之聪明一吨。又法都尝有儒士,因
事下囹圄,佥以其精通格致之学,请贷其罪。而法王谓其无用,终不允行。
其轻视格致之学如此。此二国者,其前如彼,其后如此。一旦憬然自悟,翻
然改计,广设书院,使人皆以格致为事。其故不重可思耶?英国前亦不以格
致为意,近百年来改易辙,精益求精,诚以天地五行之产,俱从格致中得来。
是以美国格致之学,尤以讲求地质为重。盖地质之生财,又有三等:一为地
中之产,五金各矿原以供国家之用。若无格致以穷其原,则精华不显。故美
国于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