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政见可用一句,你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话来表达——上帝保佑美国。”这时十万加利福尼亚人又一次向他欢呼。

    在华盛顿国家机场上,麦克阿瑟受到十七响礼炮和联席参谋长们的欢迎;他们送了他一套银制茶具。这位英雄凯旋似地穿过三十万夹道欢呼的华盛顿人群,并于第二天在国会强撑病体表了著名的演说。

    “我的讲话,并不带着风烛残年的积怨和苦痛,我心里想的只有一个目的:为国服务……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我作为一个努力完成上帝所赋予他的那分天职的老兵,现在结束我的军事生涯,悄然隐去。再见。”。

    ………………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黄历轻轻叹了口气,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悄然隐去。麦克阿瑟被自己暗算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带着数不清的荣誉和头衔,带着耀眼的光环退休,没有了朝鲜战场的耻辱,堪称完美的落幕。

    是的,麦克阿瑟在退休时达到了他的个人声誉的顶点。在美国,有的人竟把他视为神明。“今天我们听到上帝在这里说话。”密苏里州众议员杜威?肖特喊道:“是上帝现身,是上帝的声音。”赫伯特?胡佛则把他说成是“一个从东方出现的伟大6军五星上将,圣保罗的化身。”

    但不管是死去,还是凋零。黄历已经扫清了面前的最大障碍,这个时代早晚是他的,他们的,而且注定会是他们的。

    在焦急和忐忑中等待了两天的美国驻联邦合众国大使阿特蒙德终于得到了黄历的会见。但阿特蒙德现,这位大总统的精神面貌并不象是刚刚经历了忙碌后的疲惫。自信,绝对是这样,一个充满了自信,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的神态。

    “拒不承认一个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政府,不仅在法律上是讲不通的,而且还会对南洋联邦的国家利益造成严重的实际困难。”黄历听完了阿特蒙德的陈述后,心平气和地说道:“承认和建交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他们的政治立场,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英国是相同的。”

    “巨大的舆论影响,可怕的连锁反应。”阿特蒙德用了两个形容词来表达美国政府对此的反对,郑重提醒道:“美国一直对南洋联邦进行支持和援助,希望总统先生能慎重考虑,不要做出有损于两国友好关系的举动。”

    “对于美国的支持和援助,我们当然记在心里,也十分感激。”黄历的脸色变得峻厉起来,“可有损于两国友好关系的举动,却不是南洋联邦先做出来的。对印尼共和国的秘密援助,单方面取消对南洋联邦的保护性关税,中止了协议中对南洋联邦的借款。难道,在你们美国指责南洋联邦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会什么会生吗?”

    “这是报复?”阿特蒙德很不爽地反问道。

    “不是报复,而是出于对南洋联邦展的切实考虑。”黄历淡淡地说道:“对于中国这个大市场,我们非常需要。”

    阿特蒙德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只从经济展上考虑,或许可以有别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总统先生的想法的意见,我会如实向华盛顿方面反映,希望总统先生不要仓促作出最后的决定。”

    “我们南洋联邦是民主国家,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黄历模棱两可地说道:“如果时间拖得太长,上议会作出了决定,我也是难以改变的。”

    “当然,南洋联邦是个民主国家。”阿特蒙德附和道:“但总统先生的威信还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不是吗?”切,还民主,说得倒象那么回事,谁不知道上议会直接听命于民族自由党的便过半数,你不点头,什么决定也作不出来。

    “本着美国和南洋联邦的传统友谊,我尽力而为吧”黄历很勉强地点了点头。

    切,美国与俄国一样,都是老旧的自动售货机。摇一摇,捅一捅,兴许会出点东西,如果再狠狠地踢上两脚,会哗啦哗啦掉下更多。嗯,在这方面,老蒋是行家里手,总能搞点小名堂,时不时刺激一下美国佬的神经,让美国援助源源而来。得学呀,敲竹杠也是一门技术活儿哩

    第一百三十二章朝鲜战争的前奏

    借款来了,虽然不是所要求的全部,也算差强人意吧保护性关税在美国国会未获通过,算了,不必说什么抱歉、对不起这样没用的话了,俺们可以采取灵活的政策,政、经分开,不懂?以后会明白的。给印尼共和国援助是为了东印度群岛的持久和平,呸,骗鬼呢?不过,这已经不是重点,俺们与荷兰人已经有了默契,爪哇岛嘛,就让给印尼共和国去折腾吧,其他的,能独立的就让他独立,不能独立的就看俺们的实力了。

    一场外交风波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南洋联邦又有钱了。而南洋联邦的国债、股票继续行,银行存款继续增加,这样从内部又筹措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算是暂时解决了问题。

    自从四八年六月开始,南洋联邦开始了建国后的外交攻势,国务卿慕容辰分别访问了亚洲的泰国、缅甸、菲律宾,又奔赴西欧,与联邦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与相关国家,主要是联邦德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通过向联邦德国输出其短缺的成品燃料及粮食,换取其对南洋联邦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等产业的技术支持与合作。

    相比来说,从德国获取技术转让和援助比美国要宽松,要方便,要便宜。更重要的是南洋联邦开始寻找和联络与V1、V2火箭相关的技术专家和人才。美国对火箭技术有偏见,认为其精确度太低,没有大的展前景。建立了战略空军后,天上有B——29重轰就够了。

    战略空军司令部雇用了三十七万人,计划用B——29轰炸机不停地在地球上穿梭飞行,以确保即使美国停止生存,还能进行被毁灭后的复仇。其实,战略空军司令部很难说有什么吸引力。它的每一名驾驶员飞行时所带的炸药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历次空袭时所扔总和还要多。它的将军们在标语牌上宣布“和平是我们的事业”。他们把飞机轰鸣声称为“自由的声音”,把他们一年一度的演习称为“世界轰炸冠军赛”。但是,将军和驾驶员都是人。作为人,他们不久就会成为匆匆过客。

    据说,战略空军司令部也曾考虑过使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但认为太不准确而放弃了。火箭的误差幅度还不能减低到十分之二以下,这意味着在五千英里射程内会偏离十英里,对原子弹来说还是太大了。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到氢弹被制造出来才被纠正过来,暂且不说致命的放射性尘埃所降落的广大地区,光是由于热核弹头的毁灭力量的极大飞跃,氢弹投掷在目标中心八到十英里以内的地方,在军事上是可以接受的。而用火箭引擎推进,核弹不用半个小时就可横过大西洋或北极。

    偏见被纠正,并不意味着能追赶上与苏联的差距。到了苏联成功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才让美国人意识到他们在火箭技术上已经大大落后,引起了一股从总统到平民恐慌的浪潮。美国民众甚至要总统宣布那个星期为“国耻民危周”。

    趁着美国人的偏见和轻视,南洋联邦合众国开始在火箭技术上进行大量投入和研究,因为他们必须要有一两种领先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口口声声在叫着各国平等,但国与国之间,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

    借助于别人或别国在认识的局限,随着第一代涡轮轴动机的出现,南洋联邦合众国先在直升机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于原来的活塞式动机,涡轮轴动机的功率更大,使直升机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试飞时的数据为时15o至2oo公里,航程252公里,空重182o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6oo千克。

    如果装人的话,可以装载二十多个;如果加载武器的话,一门航炮再加两挺机关枪也是绰绰有余。看来,可以生产两个型号,一种进行运输,一种作为火力支援。如果时间允许,或许还能赶上那场在朝鲜半岛进行的大战呢

    对了,还要改装舰船,直升机母舰可比航空母舰简单得太多,机库、升降机、起飞甲板,按照南洋联邦现在的能力,已经足以完成这样的改装。

    边继续试验,增加安全性,改进技术;边投产建造,进行相关训练。黄历下了限期的命令,这还是他第一次用如此急迫的口气下达类似的命令。

    “x作战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划,十名参谋部的精英按照资料已经将实战沙盘模拟完毕,正在反复进行推演。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只知道这是大总统和国防部长亲自下的命令,务必于五零年四月份之前制定出完整的可行的两栖登6计划。

    海军6战队第一师在四九年六月份就已经开至克鲁昂角,进行反复的各种环境下的模拟登6演习。对他们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或者是浅滩,或者是淤泥,或者是潮汐时间极短,从国防部派来的监督员则将演习的结果不断报告给在坤甸的大总统。另一支处于紧张训练状态的是第一空降旅,机降,伞降,高度越来越低,要求越来越高,以至士兵们都戏称这不象是跳伞,而是在跳楼了。

    到了四九年十月,以换防为名的调动开始了。海军6战队第一师和空降旅分批与驻日军队换防,进行气候适应。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南洋联邦合众国在稳步展,而黄历则在密切注视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关于朝鲜仁川的资料还在不断地增加,两栖登6的计划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切合实际。就在这个最不适合登6的地点,能否创造奇迹,黄历也不能预料,但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他必须为之去努力。

    一九五零年二月十五日,晨曦之中的前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在一个五十米高的塔架上,吊起一只形同圣诞树玻璃球的巨球,他就是被美国人称作“Joe…1号”(斯大林一1号)苏制原子弹。数秒之后,它化作了一朵巨大的彩色蘑菇云,试验威力为2。2万吨梯恩梯当量。苏联终于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半年,黄历的从中作梗只使苏联拥用核武器的进程拖后了半年。当然,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黄历却知道一场战争有极大的可能要爆了。因为朝鲜已经作好了常规作战,统一朝鲜半岛的准备,而不是在苏联有了原子弹之后才开始谋划战争的。

    这是两党的政争。至于军事战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在一九四七年,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就一致认为:南朝鲜并不值得一战。四九年三月,国务卿艾奇逊在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我们对亚洲战略的防御部署,过去常常从美洲大6的西海岸来考虑,把太平洋视为是敌人进攻美国的通道。但现在,太平洋成了盎格鲁—撒克逊的内湖,而我们的防线则是沿着亚洲海岸穿过一连串的岛屿。它从菲律宾开始,通过琉球群岛,其主要据点是冲绳岛,然后又弯回来穿过日本和阿留申群岛到阿拉斯加。”

    在地图上看看这条曲线就知道,最低限度从战略上来说,美国政府觉得如果敌对力量控制了台湾或者朝鲜半岛,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美国舆论由于中国大6上空红星高照所造成的震惊以及苏联拥有原子弹的事实,会让美国人认为如果gcd的武力再有扩张,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错误地解读美国的政策,这很不象是艾奇逊的作为。事实上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在四九年三月排除了美国在亚洲大6参与地面战争的可能性。但是,美国的趋向是会变的。斯大林将要犯这个严重的错误,北朝鲜的作战计划是这位苏联领导人一手决定的(那时根本没有告诉毛Zd),因为他相信艾奇逊说的是实话。

    自从对日战争胜利以来,俄国人本来一宜希望,华盛顿会让他们放手摆布朝鲜。现在斯大林肯定认为南朝鲜象一九三信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样,是个熟透的苹果,该是摘下来的时候了。

    朝鲜战争会打起来的,黄历综合各种情报加以分析,得出了这个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能否将它遏制在摇篮之中,他不知道,但他已经做出了努力。陈Jg老先生已经退出了民族自由党,以民间组织南洋华侨总商业协会会长的身份前往中国大6。政经分开,保持与大6的经济交往和民间联系,这是南洋联邦走出的第一步。

    除了经济交往和民间联系之外,黄历还有一件任务要陈Jg老先生去办,那就是试探的提醒。陈Jg老先生德高望重,曾是国共两党都敬慕,或者说是表面上都敬慕的人物。黄历很希望他能够带回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发了,朝鲜战争

    历史其实是极易被改写的,只要当事人撒谎,并用一代人的时光维持这个谎言。等到现实在岁月的流逝中变成了历史,后代人便不再有兴趣去追究过去了的事件的真相。

    而所谓“真相”,到了下一个世纪,它因为被阉割而失去了社会爆炸性,充其量不过是历史学家们学术争论的课题而已。好在这代人还没死光,当事者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苏联体制轰隆一声解体,当年的秘密档案开始6续解密。人们便有了机会了解那些正在丧失轰动效应的历史真相。

    五零年三月十三日,斯大林通过外交途径给苏联驻北朝鲜大使什特科夫回了一封电报。这封电报是斯大林为的苏联改变以往犹豫不决的态度,明确表态统一并支持北朝鲜动朝鲜战争的第一手证明。

    此时,苏联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因而有了足以自信的军事实力;而中国夺取了全国政权,并与苏联建立了中苏好联盟,从而在亚洲形成了对抗民主势力的冷战第二阵线;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华盛顿的新闻中心表演说,在申明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防御范围时,没有提及朝鲜和中国的台湾。

    这被世界舆论认为,美国向全世界宣布它将不会卷入远东的内部事务。斯大林从而相信,一旦金r进攻南韩,南韩的盟美国将不会出兵干预,因而苏联不必与自己的对手美国在远东再次对抗。除了述重大事件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以及那之后,苏联社会主义同盟国与西方关系的恶化,也是斯大林改变主意,转而支持金r南侵计划的一个原因。

    一系列的事件作为推手,又有对美国政策的误读,即便黄历使尽解数,朝鲜战争依然是箭在弦。可恶的朝鲜战争,最大的赢家竟是。是这个黄历为之深恶痛绝,恨不得灭之而后快的国家。

    “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向政府提交了报告,认为朝鲜半岛很可能会生武力对抗。在报告说:北朝鲜人民军正在沿边界大量集结,认为只有策划大规模进攻,才能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吴沧重站在黄历身旁,低声向他做着汇报。“如果说其他人没看到中央情报局的报告的话,至少国务卿艾奇逊是看过的。其中有一份三月份的电报甚至估计北朝鲜人民军将于六月份进攻南朝鲜。”

    “嗯,估计得还是很靠谱的。”黄历举起了望远镜,他正坐在“翔龙号”重巡洋舰观摩演习,海的两艘直升机母舰正频繁起飞,载运士兵向岸投放兵力,几架武装直升机在假想敌的阵地空盘旋,用航炮和机关枪提供着火力掩护。

    在技术展和应用,先进的理论比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重要,没有理论的指导,先进的手段也将失去意义。一种新明搞出来,要想应用到实际,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而南洋联邦的直升机却直接应用于了军事,目的明确,运用得当。形成战斗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美国人并没有把朝鲜半岛的局势放在心,应该说是还处于麻痹大意的状态。政府官员康&226;相斯特在一个国会委员会作证时还说“在南朝鲜实行严格的训练计划以后,已建立了一支人数为十万的训练有素的军队,准备好对付北朝鲜军队的挑战,还在南朝鲜各个地区先后把游击队组织扫除净尽。”

    美国驻南朝鲜军事顾问团团长威廉&226;罗伯获准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还说在他训练下的南朝鲜部队是“除了美国以外最好的军队。”

    狗屁,南朝鲜的所谓军队不过是按照武装警察标准在训练,而且美国本身的军事力量也处于软弱无力状态。自从“我们要回家去”的骚动把战后复员弄成一场溃乱以来,它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正象某些人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