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阳补天-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逊摇头道:“不行的。我还是在这里快活。”

    无忌道:“我也是在这里快活。爹,妈,不如咱们都不去了,还是在这里的好。”

    殷素素道:“大哥,你有甚么顾虑,还请明言,大家一起商量筹划。要说留你独个在这儿,无论如何不成。”

    谢逊心想:“这三人都对我情义深重,要叫他们甘心舍己而去,只怕说到舌敝唇焦,也是不能。却如何想个法儿,让他们离去?”

    张翠山忽道:“大哥,你怕仇家太多,连累了我们,是不是?咱四人回到中原之后,找个荒僻的所在隐居起来,不与外人来往,岂非甚么都没事了?最好咱们都到武当山去住,谁也想不到金毛狮王会在武当山上。”

    谢逊傲然道:“哼,你大哥虽然不济,也不须托庇于尊师张真人的宇下。”

    张翠山深悔失言,忙道:“大哥武功不在我师父之下,何必托庇于他?回疆西藏、朔外大漠,何处不有乐土?尽可让我四人自在逍遥。”谢逊道:

    “要找荒僻之所,天下还有何处更荒得过此间的?你们到底走是不走?”张翠山道:“大哥不去,我三人决意不去。”

    殷素素和无忌也齐声道:“你不去,我们都不去。”

    谢逊叹道:“好罢,大伙儿都不去,等我死了之后,你们再回去那也不迟。”张翠山道:“不错,在这里十年也住了,又何必着急?”

    谢逊大声喝道:“我死了之后,你们再没甚么留恋了罢?”

    三人一愕之间,只见他手一伸、刷的一声,拔出了屠龙刀,横刀便往脖子中抹去。张翠山大惊,叫道:“休伤了无忌!”他知以自己武功,决计阻不了义兄横刀自尽,情急下叫他休伤无忌。谢逊果然一怔,收刀停住,喝道:“甚么?”

    张翠山见他如此决绝,哽咽道:“大哥既决意如此,小弟便此拜别。”说着跪下来拜了几拜。无忌却朗声道:“义父,你不去,我也不去!你自尽,我也自尽。大丈夫说得出做得到,你横刀抹脖子,我也横刀抹脖子。”

    谢逊叫道:“小鬼头胡说八道!”一把抓住他背心,将他掷上了木排,跟着双手连抓连掷,把张翠山和殷素素也都投上木排,大声叫道:“五弟,五妹,无忌!一路顺风,盼你们平平安安,早归中土。”又道:“无忌,你回归中土之后,须得自称张无忌,这‘谢无忌’三字,只可放在心中,却万万不能出口。”无忌放声大叫:“义父,义父!”

    谢逊横刀喝道:“你们若再上岸,我们结义之情,便此断绝。”张翠山和殷素素见义兄心意坚决,终不可回,只得挥泪扬手,和他作别。这时海流带动木排,缓缓飘开,眼见谢逊的人影慢慢模糊,渐渐的小了下去。

    隔了良久良久,直至再也瞧不见他身形,三人这才转头。无忌伏在母亲怀里,哭得筋疲力尽,才沉沉睡去。木筏在大海中飘行,此后果然一直刮的是北风,带着木筏直向南行。在这茫茫大海之上,自也认不出方向,但见每日太阳从左首

    升起,从右首落下,每晚北极星在筏后闪烁,而木筏又是不停的移动,便知离中原日近一日。最近二十余天中,张翠山生怕木排和冰山相撞,只张了副桅上的一小半帆,航行虽缓,却甚安全,纵然撞到冰山,也只轻轻一触,便滑了开去。直至远离冰山群,才张起全帆。

    北风日夜不变,木筏的航行登时快了数倍,且喜一路未遇风暴,看来回归故土倒有了七八成指望。刚走了两天,张殷二人就见到御剑飞来的成云帆,也心下大喜,连忙让他登上筏子歇脚,而那张无忌见此,也是有了好奇与盼头,心下也不在伤心,张翠山夫妇自然还是始终不谈谢逊之事。

    当初他二人要成云帆一起乘筏子一起而走,成云帆还笑着说:“你们先走,我随后就赶上。”两人还半信半疑,但觉得既然得道之人自然是有法子的,只是不知道成云帆正好碰到佛心木还差两天成熟,自然就等了最后两天,见佛心木成熟,这才取了玉盒,一切安顿好,才化作红芒,御剑而走。

    不过片刻就追上了三人。

    “道长,你真的是神仙,竟然会飞啊。”张无忌好奇的问。

    “这不是飞,这叫御剑而行。”成云帆说着还抽出小剑给他看说,“诺,就是这个小剑。”

    “真是奇怪,这么小他怎能让你站上去而不掉下来呢?”张无忌迟疑。

    “以后你长大了,内功修为深了,就知道了!”成云帆笑着说。

第231章 武当论道再遇徒

    “前辈,你莫要这样说道,等他内功修为深了,还是无法如此,岂不是要说你当初骗他了。”张翠山笑着说,“无忌,这是道术,你师公也是修道之人,也略微会有一些道术,以后你会慢慢知道的。”

    也是无巧不成书,几人行走没几天,张翠山一家就遇到了天鹰教的海船,成云帆自己也当会寻常道人,在夫妇俩的竭力邀请下,又在小无忌的缠恼下,也不得不与他们一起乘船回归中土,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张翠山一家对成云帆自然是尊崇有佳,视作前辈高人和知己。

    一行人不日便望大陆而等岸,对于一众江湖人士是如何威逼利诱张翠山夫妇,要其说出这谢逊及屠龙刀的下落,成云帆一直没有参与,只是在房中打坐修行。张翠山夫妇也怕打扰其静修,惹来红尘俗事。就直说是半道所救之东海求仙的道人,众位武林人士自然不会为难不知内情的纯粹修道人士,成云帆也乐得清静自在。

    没过两日,张翠山夫妇和前来迎接的俞莲舟等武当同门碰面,再次登船溯江而上。

    成云帆本欲直接分道扬镳为九阳谷炼制丹药,怎奈张翠山一家苦苦哀求,要其上武当会面师傅,言道过了家师百岁寿诞再下山不迟,成云帆想了想,也不耽误太多时间,与张三丰这个百岁老道见一面倒也是可以,世上人能过百岁已是难得,此老道必然对道法也自有体悟,互相印证一二也许有助于修行也说不定,想到此就点头应下。

    这江船一路偏又遇着逆风,舟行甚缓。张翠山和师父及诸兄弟分别十年,急欲会见,到了安庆后便想舍舟乘马。

    俞莲舟却道:“五弟,咱们还是坐船的好,虽然迟到数日,但坐在船舱之中,少生事端。今日江湖之上,不知有多少人要查问你义兄下落。”

    殷素素道:“我们和二伯同行,难道有人敢阻俞二侠的大驾?”

    俞莲舟道:“我们师兄弟七人联手,或者没人能阻得住,单是我和五弟二人,怎敌得过源源而来的高手?何况只盼此事能善加罢休,又何必多结冤家?”

    张翠山点头道:“二哥说的不错。”

    上江船没多久,张翠山夫妇才从新将俞莲舟与成云帆做了介绍。那俞莲舟听说成云帆乃世外修行多年的得道之人,也自是恭敬有礼,如同对师傅张三丰一般。舟行数日,到得武穴,便已是湖北省境。

    因马上是张三丰百岁寿诞之日,张翠山一家便要张罗礼物,又耽搁些时辰。

    再次开船,俞莲舟与张氏夫妇说起师傅的事是口若悬河。

    俞莲舟毫不隐瞒的道:“我这次下山时,师父正闭关静修。盼望咱们上山时,他老人家已经开关。”

    殷素素道:“我爹爹昔年跟我说道,他一生所钦佩的人物只有两位,一是明教阳教主,他已经逝世,此外便只是尊师张真人。连少林派的‘见闻智性’四大高僧,我爹爹也不怎么佩服。张真人今年百岁高龄,修持之深,当世无有其匹。现下还要闭关,是修练长生不老之术么?”

    说到这里,还看了一眼旁边的成云帆,见成云帆只是静坐,没有任何言语表情,知道是得道之人的功法自然。

    几人自然有说到当年少林的觉远传授无色、郭襄、张三丰《九阳神功》的秘辛,几人都听的很是神往,最后俞莲舟总结说:“当年传得《九阳真经》的三位,悟性各有不同,根柢也大有差异。武功是无色大师最高;郭女侠是郭大侠和黄帮主之女,所学最博;恩师当时武功全无根基,但正因如此,所学反而最精纯。是以少林、峨嵋、武当三派,一个得其‘高’,一个得其‘博’,一个得其‘纯’。三派武功各有所长,但也可说各有所短。”殷素素道:“那位觉远祖师,武功之高,该是百世难逢了。”

    殷素素还不尽兴,有些感慨的说:“前辈,你修行日深,见识广博,可否知道这九阳神功是何人创所,为何出自少林寺呢?”

    俞莲舟、张翠山自然也很想弄明白,一脸翘首以待的样子,成云帆也不想扫兴,就把自己前世知道的加上后来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

    原来当年第一次华山论剑后,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随后应邀前往大理与段智兴切磋武艺,回来途中遇到一无名神僧,两人也印证了武学修为,那老僧听闻王重阳有《九阴真经》,便借阅翻读,王重阳见他是有道高僧,自然没有拒绝。然而那老僧看后,就感叹一句:“既有九阴,当有九阳,才算珠联璧合,功法自然。”说着翩然而去。

    说到这里,成云帆淡淡的笑道说:“当年王道长也只是讲了这些,所以如今听你们讲述,贫道推断出,应是这神僧参九阴真经创造出就养生,不过这并不一定是《九阳神功》的真实来历,不过是我的推断罢了,贫道姑妄言之,你们姑妄听之。”

    几人听后都甚觉有理,很快俞莲舟像想起什么的说:“前辈,听你这么讲,你与重阳真人也有交往,如今算来,可不都有一百多年了,你如今相貌…”说到这里,已经是骇然不敢再语。张翠山本以为成云帆乃世外修行高人,左不过和师傅差不多年纪,眼见比师傅还高领,怎能不震惊。

    见诸人表情,成云帆笑着说:“你等不必如此神情,岂不闻洞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的说法,贫道常年在深山洞府修行,甚少出走红尘,故而你等有百年之感,对贫道而言,不过短短几百日而已。”

    殷素素见此,又像想起什么的问:“前辈,那如今江湖上流行的‘宝刀屠龙、号令天下;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偈语是什么意思,可有什么深奥机密呢?”

    成云帆这次没有让他们如愿,笑着说:“不可说,说不得。只是你等身为武林人士,要知道改朝换代之际,总是难免一场血雨腥风,你等好自为之,贫道涉红尘太多,反而不妙。”

    众人见此,也略微知道修行之人最不喜欢牵绊红尘俗务,因而不再打听。

    随后的时日,定是那些同船江湖人士早就将张翠山夫妇回归中土,有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因而几次三番遇到围追堵截和挑衅的武林人士,也多亏几人武功不弱,又够机敏,才逐渐和武当诸人汇合,不日也到了武当山脚下。

    早在遇到武当首徒宋远桥后,几人也基本知道成云帆的情况,因而都是极为尊重,想着师傅百岁寿诞有得道高人前来,也是一大喜事,便匆匆飞鸽传书到武当。

    只见这武当山真是气冲云霄,笔直陡峭,诸峰林立,灵气不错,也是世间一处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不愧是传说中真武大帝的道场。

    几人来到武当山下的解剑破,成云帆远远就看到一须发皆白,面容清矍的老者,他一甩拂尘,直呼:“无量天尊!”,飘然就到了成云帆那面前。

    打个了稽首说:“老道张三丰,得弟子所报,有同道修行前辈驾临武当,真是喜不自胜,特在山下恭候!”

    其他武当弟子和门人见张三丰和一个年轻的道士躬身行礼,都是极为不解。

    只见成云帆一甩袖袍,劲风过去,张三丰正要弯下的腰身陡然打住,已经自然直起。

    成云帆这也才打了个稽首说:“世外修行之人,少有踏足江湖,今闻老道你百岁寿诞,机缘巧合,遂来一晤,我等都是修道之人,不必拘礼。”

    “前辈真是修为高深,道法自然,这天罡之气纯净、温和,乃返璞归真,自然之道也。当年华山一别,竟近百余年,前辈面容不改分毫,老道我修道八十余年,所修之道真是坐井观天,与前辈之道真是夏虫冰语,不可同日而语。”

    “张老道,你此话又有所误,既然都是道,又哪里有夏虫冰语之别呢,岂不闻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只不过体悟深浅而已。”成云帆依旧与张三丰打着机锋。

    两人说到此,相视哈哈大笑。

    张三丰正欲请成云帆上山,这是跑来一十岁左右的小孩,还带着童音的说:“师公,怎的还没上山来呀?叫我好等。”

    “你这娃娃,师公有同道叙话,你且一边玩去。”张三丰爱怜的拍着他的脑袋说。

    那宋远桥听此,也连忙说:“青书,还不过来?师公有要事呢!”

    成云帆见此心下一愣,这时候那传承令牌又有任务发布:收水木属性双灵根弟子一名,奖励功勋三千点,水法炼丹功法一部。

    看着眼前那后来命运悲催的宋青书,成云帆有些无奈起来,又见他骨骼清奇,测灵盘一照,居然是水木属性灵根,是个修仙的好苗子。不忍他明珠暗投,以后凄惨遭遇,自己能帮一点是一点,心下遂有了计较。

第233章 张三丰百岁寿诞

    于是不动声色的笑着说:“这孩子不错,不错,不错!”

    一连说了三个不错,众人都在诧异是什么意思,张三丰已经明白,拍着宋青书的头说:“乖徒孙,去那边,给那位道长前辈行礼!”

    这时的宋青书也极为乖巧可爱,来到成云帆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道家礼法。

    成云帆见此,笑着说:“嗯,好孩子,不错,这里有一枚丹药,能强身健体,就送与你做见面礼了。”

    宋远桥见此,连忙说:“前辈,小儿年幼,当不得此大礼的。”

    “无妨无妨,我与他有极深的缘法,些许小礼,无足挂齿,这丹药不能直接服用,需要放入井水化开,日日服用,够他十八年所需了。”

    说到这里有看了看张三丰,颇有深意的说:“张老道,你这徒孙与道有缘啊。”

    张三丰立即明白,连忙说:“前辈既然觉得他与道有缘,不若过些日子,你带他下山,随你左右,何如?”

    “呵呵!”成云帆笑而不语,良久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他未经红尘,尚有一大劫,日后再说,日后再说!”说着就飘然上山,径自而去。

    张三丰见此留下一句话给宋远桥:“好生教导这孩子,不可溺爱。”也追随上山,众人也都是连连惊叹。

    就连躲在娘亲后边的张无忌小声说:“娘亲,大师伯的孩儿真的与道有缘么?那我呢?”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不可勉强,你已经得前辈指点多日,不可贪心。”张翠山教导张无忌说。

    随后一众人也上山去了。

    当晚张三丰与众位弟子享受天伦之乐,又见了张无忌,觉得他一身道家内功不俗,又听张翠山说是成云帆传授,自然又感谢不已。

    过几日便是四月初八,张三丰的百岁寿诞,江湖人士纷纷前来送礼,连官府也没有落下。还让成云帆打趣说:“你这老道,连官府也有情面,道心不够啊。”

    张三丰红着脸说:“有了偌大的门派弟子,不得不为他们周全啊。”

    “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顺其自然,强求不得啊。”成云帆颇有暗指的说。

    张三丰这次自然是没有听出来。

    随着好日子来临,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都一一现身。什么少林“四空”、“崆峒五老”、华山派、昆仑派、峨眉派等等,真是三教九流,人多嘴杂且事情也多,很多人都是借着祝寿的名义,来打探屠龙宝刀的消息。

    典礼现场,刚开始,就有人闹事,只见有人宣了一声“阿弥陀佛”的佛号,张三丰起身笑道:“原来是少林派空闻禅师到了,快快迎接。”门外那声音接口道:“少林寺住持空闻,率同师弟空智、空性,暨门下弟子,恭祝张真人千秋长乐。”

    空闻、空智、空性三人,是少林四大神僧中的人物,除了空见大师已死,三位神僧竟尽数到来。张松溪一惊之下,那一声“啊哟”便叫不出声,知道少林高手既大举来到武当山,他六人便是以“虎爪绝户手”制住了昆仑、崆峒等派中的人物,还是无用。

    昆仑派掌门何太冲说道:“久仰少林神僧清名,今日有幸得见,也算不虚此行了。”门外另一个较为低沉的声音说道:“这一位想是昆仑掌门何先生了。幸会,幸会!张真人,老衲等拜寿来迟,实是不恭。”

    张三丰道:“今日武当山上嘉宾云集,老道只不过虚活了一百岁,敢劳三位神僧玉趾?”他四人隔着数道门户,各运内力互相对答,便如对面晤谈一般。峨嵋派静玄师太、静虚师太,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