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种五人合作的战术,更是使得火枪的发射更是快捷无比,射速更是连绵不断。”提起了燧发枪。老先生可是有一肚子的话可说,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枪,那区别真是太大了。

“对了,净军那边的火枪不知道训练如何了。”给闫应元那边一千净军,带走了五千支枪。只剩下一千只火枪,但京城那边这段时间又陆续的送来了三千多把。所以净军们就这样轮流的训练着,提高火枪的技艺。

“回皇上,今日到了大同,又有净军领了新枪,都在就在城外训练了,老臣刚才用餐之隙,曾过去看了看。净军们训练的十分刻苦。”午餐时,因为前皇后张嫣的不期而遇,看皇上与其一副郎有情妾有意的样子,大有干柴烈火死灰复燃的意思。孙承宗都是人老成精之人了,哪里还看不出来苗头,在那里坐着当一个搅屎棍子搅人好事?所以尿遁了,闲的无事,正好去了一趟城外观看净军在那里不断的暴豆子训练。

“再好的武器都是人来操作的。所以战士的意志、精神、技术等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净军的底子薄,身体素质也不强、打战时也没有几个表现出超强的军事素养。但净军和天仇军一样,却有着超强的吃苦耐劳刻苦训练的精神,这是净军目前仍然是大明第一强兵的优势所在。”听了净军训练积极,朱由校不由赞赏。

“净军的战斗力的确强如皇上所说,从一开始带着他们训练一直到现在,都比别人付出几倍的努力。其毅力的确是异于常人。”孙承宗是一路陪着净军走过来的。对皇上的话深表同意的说。

九月十九日一早,朱由校开始对着在大同所设的如玻璃、卫生纸等作坊进行考察,净军们接着由孙承宗看着接着训练。而可怜巴巴的宣大总督张朴则跑了过来,找到了孙承宗。

现在大同的边兵训练的是相当的‘刻苦’。无论是将还是兵,都对亲兵产生着无限的幻想。太厉害啦!太风光啦!赏的钱也太多啦!让人生生的羡慕死了,这也是当兵的,自己也算是个兵,人家前前后后灭了一波又一波的鞑子,创下一场又一场的大捷,当然小收入也直接的上扬。

而自己呢?眼看着蒙古人在城外欺凌百姓都不敢开城门去救,拿什么去和蒙古人打,这还是蒙古人,要是遇到了建奴,估计自己都能尿了。

但可怜的是自己是正规军,亲军的前身,不是杂役、就是行政人员,就这样还能打出如此多的大捷,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锦衣卫们给他们训练的时候,他们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训练着。本来感觉挺辛苦了,但来了一帮新锦衣卫,练弩的时候那手掌磨得都出血了,一个个的都还在坚持着,这样他们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结果锦衣卫走了,他们又训练到了今天,但仗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打完了,那自己怎么办?白训了?可皇上回来后,城外那些净军们又是如此艰苦的训练,这让他们再次感到了希望,所以一级一级的找到了总督张朴。

张朴也难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如今大同边军的作用是一天比一天的小,连老百姓都不拿正眼瞧他们了。放到以前碰到如此鄙视的眼光,那肯定是一个耳光过去了。但现在,一是大同边兵的确是没底气,没有战绩,一死也就是杀几个鞑子,甚至是杀几个老百姓来冒充鞑子,没有比较还好,这一有天子亲军的比较,那就完蛋了;二是也不敢打,亲军就在眼前,被抓住了,那可是行使宪兵权的时候到了。

作用小也是当然的,连北边来敌的主要方向都建了天门城,那里将是不设防的城池,可想而知大同的军事地位将是如何了。很明显的,由前线变成了后方。但大同边兵怎么办?在后方的军队又怎么算?这是总督不得不考虑的事情。现在被下边的将官们哄抬着,被迫找到了孙承宗。

含蓄的把边军这段时间的训练是多么多么的刻苦,杀敌拳拳之心多么的积极,听到皇上的仁德举措是多么的感动,黄泥大捷又是如何的感动了将士们,他们热血沸腾,激发了高昂的斗志、、、、、、闻弦歌而知雅意,这点小心思当然是谁都明白的,只不过没有开言相求罢了。

孙承宗也把大同边兵未来何去何从的忧虑说了一遍,从前方到后方,是接着上前线还是接着守在这里,如何安排,皇上也没个说辞。

含蓄到了这步田地,张朴完不下去了,明摆着,火炭不掉到谁脚面上谁不知道疼。大同的何去何从,跟人家兵部尚书没一毛钱的关系,人家当然不着急了。但张朴这个当事人可不能有如此超然的态度,明摆着,连边兵都用不着了,自己这个总督还有何用。看着前段时间锦衣卫帮着训边兵,心里还正矛盾着呢,一是想着更近一层,二是想着怕皇上要了边兵,再把自己晾在了一边,这得失之间的也在取舍着。但现在仗就是如此一夜之间打完了,那边兵的利用价值一下子变成了没有,大同马上面临着变成和其它州府一样,只是后方了,那顺理成章的,怎么这个总督就更是无用。所以听了将官们的劝,来找孙承宗。本指望孙承宗能出点注意或者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但自己打机锋,人家也玩深沉。形势比人强,立刻不玩含蓄了,明摆着皇上也就是呆个几天就回京,若这次机会没了,那还不知道能等到何年何月去,总兵杨国柱人家玩的是毛遂自荐,那可真够让人可笑的,但也就是这种可笑,让人家顺利的搭上了闫应元的战车,这个时候自己也不顾身份了,开始直白起来,把自己的困境如实相告。

张朴也算是老部下了,人品、谋略都还可以,而且大同边军被净军、锦衣卫刺激之后,已经开始了不断的训练,特别是皇上派了锦衣卫前来带领着训练之后,那热情更是高涨。这段时间以来,基本是一天一个变化。

孙承宗没有中进士之前是一位‘民办家庭教师’,曾经被大同巡抚,请到大同教自己的两个儿子,所以对大同的这些边兵那是相当的熟悉,他们品性、战斗力也是有所了解。但正是这种了解,所以更能看到这其中的变化,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改变。

所以孙承宗真的把路子指点出来,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如今皇上着重训练火枪,那装枪手这个职业肯定是要招募人手的。可别小瞧了这种打下杂的,看着是个苦役,但因为可以接触到大明最高端的武器,而且皇上也支持体系内的人员积极训练,这样平常装枪手同样有训练火枪的机会。

第四百四十二章 环保精神

若能把这个活计抢到手,看着低,其实是高的,一旦有了火枪,那火枪技能高的人,肯定比不会用的人机会多的多。

但张朴却问及到,那怎么才能把这个美差给抓住呢?

孙承宗的回答是,让大同边兵走进皇上的眼睛,让皇上看到大同边兵的可塑性、忠诚性等,皇上才可能选择。然后就是言尽于此了。

张朴一听也知道这算是‘老首长’给交了底了,话也就只能听到这里了,再问下去只能让孙承宗当个白痴看待了,急忙的回去准备了。

朱由校到了御河,那里的许多作坊,对于皇上突击的到来,倒是把一个个掌管作坊宦官都惊的不行,刚刚建的作坊,只是边投产边建设,当然的乱作一团。一个个都随着皇上,小说的侍候着。

工人们当然都是相当的热情,工人们的组成大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匠户,对于这份收入不低的工作,当然也是珍惜。这里的条件是差了点、管理也是严了点,比如不让各个车间的人乱转,只能各负其职,在岗位上,那是防止技术流失的一种方式,这样简单的方式还有许多。

但工人们来这里是赚钱的,虽然枯燥了一点,但面对高工资也就无所谓了,更何况,伙食挺不错,而且生活区都正在建设,听说娱乐的措施也会有。

这些都是这位前来的,大明帝国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天下最为仁慈的圣君所给予的,他的仁政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同,其英明神武的各个大捷也让大明人解气,所以所到之处,感恩的心情较重的工人们都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展示着自己的忠诚和虔诚。

而那些室宗子弟,则更加疯狂的跪拜着、高呼着他们朱家的掌门人。

见到一个个作坊的工人们都如此的热情,那不是下边的领导故意导演好的。而是工人们的真情流露,这让朱由校很是感动。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好;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懂得你的好。朱由校感觉到,工人们对他好的原因,两者均有。

除了去过卫生纸作坊外,朱由校真的很少去过这些作坊。主要是太忙了。如今一是亲民,一是实地的看看有什么欠缺,指出的问题当然是一大堆。作坊的确都在红火的生产着,而且作坊的生活区也都在不停的建设着。

首先,对提高产品质量的研究着重要求了一通。现在因为这些产品都是垄断的甚至说是暴利的,所以赚的钱也多了一些。趁着这个时机。拿出一部分资金来,不断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或者提高生产效率是相当重要的,这是朱由校重点要求之一。

其次生活区的建设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天气寒冷了,总不能让工人们再随便的挤在工篷里,虽然现在都是在荒郊野外,先凑和着睡上一觉。但这些只能一时,不能一世。建造工人宿舍是势在必行。而且里面的生活措施、娱乐措施也被朱由校指点来指点去的,毕竟还是以人为本,把工人的生活处理好了,让他们尽心的干活才是正途,别学了那些马列思想,骂自己是资本家,剥削他们。

再次。污染问题更是此次视察的关键所在,朱由校是个地地道道的环保爱护者,所以不想把环境弄的乱七八糟,弄得是遗害万世。包括此次的河套战争,因为蒙古人为了攻打自己,所以造成了海量的树木损失。如今因为建造作坊,用了大量的木料。致使了大片的树木被砍伐,所以这个窟窿必须要填的,无论是在归化城还是在岱海,还是黄泥岗。朱由校都是以十几倍的青苗数量来补偿的给环境的。

这个时节虽然不是植树最好的春季,但秋季,也是不错的,当树木落叶后,树木便进入了休眠状态。这时栽下的树,蒸发量少,接着又要经过漫长的冬眠,因此,树木就能慢慢地适应新的环境。如果在寒冬腊月前再给树木浇一次水,培一次土,那就更有利于树木的成活了。所以朱由校就在这断时间,不住的督促着植树。

而现在各个作坊同样也能造水车、建房子建厂房等,也同样毁了许多的树木,朱由校从建第一个厂子时起,就要求了至少以十补以一的命令,即砍一棵树,栽十棵青,并勤浇水。但很可惜,一个作坊都没有做到,都忙着赚钱出成绩了,哪里会想到这些。在这些出来建作坊的宦官眼里,不欺负百姓,该给人家补地款给双倍的钱;不欺负工人,对待所有的工人不打骂,吃得好穿的暖;不贪污;好好的经营出更多的产品来,这些就足够了。他们都是浣衣局出来的,对皇上是感恩戴德的,同时上林苑、皇庄那些太监们的教训,让他们不敢有忘。

所以什么环保不环保的,他们根本就没在意过。朱由校慢慢的发觉,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一家,而是全部。历史上,多少森林就是这样被毁了的,其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别人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但环境专业的朱由校却感到深深的耻辱,自己一个搞环评的来到了大明,提前把植被破坏殆尽,这不是一家,以后每个省每个州,肯定也会有样学样。一上来走歪了路,想在以后正过来,那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这让朱由校一家家的骂着,让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传旨给所有的实体作坊,‘谁不栽好树,等同于渎职,一律拿下,扔回浣衣局。’这一下,才让这些宦官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然后朱由校又以一个环评师的专业眼光,一一的指出垃圾的处理,污染物的深埋、废水的处理、、、、、、一天的时间,把紧靠着御河的几家作坊给考察了一个遍。这些倒是好说,这些作坊都紧靠着御河,地方还是扎堆的,但煤矿、铁矿、炼钢作坊,那可就是随遇而安了,遍布的都是偏远地方。

但再远也得跑,因为有轨马车的计划马上要上马了。钢轨就好凭着这几家作坊呢。而且以后岱海旁边的天门城,所有需要的钢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还需要加大产量,开拓更多的矿区。更何况还有神弩、火枪、战车、阻击弩,更有马上马的用钢大户,大炮、炮车,这些都是以钢产量为基础的。所以朱由校是尤其重视。

就这样,朱由校在玻璃作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到了一家炼钢作坊,正巧,这次是崔尚隐亲自过来主持的。在神弩改造和阻击弩研究方面,自己因为在西山建炼钢作坊,又被刘若愚叫到别处到处的建炼钢作坊,所以算是吃了张万声的亏,把那功劳给夺了过去。这次奉旨在山西大同建炼钢作坊,为了能离皇上更近一些,更为了看皇上杀鞑子。所以没让下面的人来,自己亲自来了。

第一次见皇上的时候,皇上明确的立誓,神弩建成半年之内,就是杀鞑子为边民报仇之时。如今皇上提前达成了誓言,创下了以少胜多,打败了一伙又一伙的鞑子,解救了谁多的被俘虏百姓。这让崔尚隐是又激动又钦佩。

皇上突然的造访,让崔尚隐是激动万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崔尚隐准备的很足很足,手底下经营的煤矿、铁矿、炼钢作坊,都收拾的是有条有理,厂房、住宿的篷子虽然简单,但都相当的有序、整齐。更让皇上高兴的是,转遍了各个作坊后,发现四周都种满了树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朱由校感到舒心。

崔尚隐来大同就是为了见皇上,所以在各个方面,就是准备着皇上前来的,一切都和营里的炼钢房的标准一样。而植树造林,那是皇上在吩咐去西山时三令五申的东西,当然得作好了。

朱由校视察之中,终于发现只有崔尚隐能切实的把这项植树造林的圣旨执行好,为了让大家重视起来,不仅在昨天下了奉旨,今天又对崔尚隐奖励一千两白银。

这一下,大家都惊呆了,就这样种种树,就能得到一千两,这也太容易了吧?没有比较不显得高低,其实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做,而崔尚隐切实的做好了,做到位了,才更显得高贵、珍稀。

高兴的朱由校又把大炼钢铁的计划一说,崔尚隐直接的拍胸脯保证,只要钱财、人员有,立刻可以再开五座类似这样的联营作坊,把产值提高一倍。第日产四万斤钢铁,听的朱由校是心花怒放。钱不是问题,人现在当然也不是问题,立刻的赏了一千两银子给刘若愚,让他以后按质量、产量去给发奖金,完成了还会再赏。

一事不烦二主,本来准回京后,把有轨马车的轮子给设计打造的,但遇到了崔尚隐,这个相对高端的人才,当然是画好了图纸交给他了。

第四百四十三章 废除宦官

从崔尚隐那里一路往回赶,到了大同城已经是入夜了,累了两天的时间,匆匆忙忙的用了点宵夜,洗洗睡吧,在怀着对某女的思情之中,进入了梦乡。

九月二十日,一早就得到了几份光报。

第一次是天气转寒,起先订制的,后来又追加的,十万套羽绒服已经备好,问皇上几时发送。

这个东西从准备到现在,费的劲可是太大了,主要是羽绒太少了,好在北京城里吃烤鸭的人是越来越多,一天能吃掉几万支。价格又不是太贵,连贩夫走卒都吃得起,而因为烤鸭的风销,不仅仅上林苑和三十六外皇庄养鸭子,别的地方也开始养了起来,这倒是形成了一条产业。因为收鸭子的价格上,全聚德烤鸭店给的高了一些,这也让众多的鸭农愿意卖给他们,这才保证了货源。而烤鸭正向着周边的州府不断的发展着分店,估计到了下个鸭子生长期后,货源问题肯定是大大的解决了。

如今需要的羽绒服的地方太多了,十万件都有些不够用的。只好再宫里再多做一些了,所有的亲军全部都在北方,马上就要到冬季了,朱由校让人把亲军的名单、所以地、型号列了一遍,交给皇商们,捎带过去。

另一是袁可立的,如今有了锦衣卫协助守城,汉阳的防务已经稳定下来,朝鲜民心虽然紧张,但总体算是平静下来。而仁君的军队则因上一次海战损失较巨,也不敢去攻击袁可立留在海峡里的船队。虽然光海君整天的要去讨逆江华岛上的仁君,但袁可立当然不理他,以目前对付建奴要紧为由拒绝。建奴一方见攻城不下,除了包围汉阳外,还开始向南方开进,其意图相当明显,就是凭借着优势兵力,彻底的解决朝鲜其它地方后。再行对付汉阳。所以此时的汉阳属于平静期。

如此局面还真是求之不得,让朱由校正中下怀。建奴帮着把朝鲜南部荡平之后,对于百姓,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杀了,二是逼其为奴。黄台极的政策和老奴酋的时期不同了,老奴酋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