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局面还真是求之不得,让朱由校正中下怀。建奴帮着把朝鲜南部荡平之后,对于百姓,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杀了,二是逼其为奴。黄台极的政策和老奴酋的时期不同了,老奴酋注重是的扬威。把人都给杀怕了,杀出自己的名声来,然后作战的时候没有胆气,所以动不动就来个屠城。但黄台极注重的是扩大势力,只有人多了势力才会大,所以注重的是抢夺人口资源。所以逼朝鲜百姓为奴上了建奴的战车的可能性就居多了。历史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汉八旗提前归队了,而朝鲜和建奴是否仍为建奴的兄弟之邦也无法得知了。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建奴荡平朝鲜全境,对大明以后的征讨大计肯定是有利的。

正和汉奸一样,归附建奴的人,朱由校无论是给他们结扎还是宫刑都没有一点的心理负担。所以朱由校感觉这一点对大明是有利的。传旨下去,静观其变。在百姓中间散布亡国的预言,不如移民大明的言论。

第二个光报是魏忠贤传来的,果不其然,开放福王府、代王府甚至是其它皇上行宫变成博物馆,收费,把这部分收入给宦官们养老送终,使得满朝文武一片大哗。

王府、行宫,代表的是皇权。让平头百姓,不管工农商学兵,什么身份什么背景的人,都可以去那里来个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这是对皇权极大的污辱。那样谁还会对皇上有敬畏之心,现在已经可以吃着御膳、喝着御酒、用着御制的家俱、、、、、、如果吃喝拉撒都和皇上平行了,是不是以后每个人家都再弄点龙椅坐坐?那还有什么君臣之别?皇权还有什么权威之言?

而其中反对的声音。又以礼部叫的最响,逾制!僭越!国将不国,礼乐崩于世,吾将如何存?大有只要百姓踏足了王爷或者行宫。那大明将立刻完蛋的意思。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显然,朱由校开放没收的王府和各地的行宫,让这些遗老分子们,感到了极大的挑战。那些东西代表着神圣的皇权,是臣子、百姓不可期及的东西,想想花几个铜子,就能随便的到里边转两圈,那还有什么神圣可言?

最主要的,是皇上此行为的主要目的,那就是这一部分收入竟然是给阉党们养老送终准备的。大臣、士大夫们,哪里能瞧得起那些阉货,别看着现在是一团和气,其实内心深处恨的要死,大臣和宦官两个阶层的矛盾是根本没办调和的。

亲贤臣远小人,大臣们自认是贤臣,那小人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宦官了。皇上练个净军打大捷,已经让大臣们恨的把牙都咬碎了。如果皇上把这个精力用到边兵身上,把那些武器给边兵装备上,肯定一样会有大捷,看看袁可立就是个例子。但皇上偏偏的重用了让人不耻的宦官,这种倾斜政策直接的导致了宦官们一个个建功立业,而宦官的巅峰人物——魏阉,更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因为现在仗是宦官打胜的、朝廷里的银子也是宦官一分一分挣来的,包括众大臣的‘尔俸尔禄’都不再是民脂民膏,都是宦官自己赚的钱。这怎么能让这个宦官头子不骄傲呢?

整个大明,没有任何大臣喜欢皇上和宦官走近的,这代表着大臣们的劫难,众兽盈朝,乌烟瘴气,迫害大臣、、、、、、比如王振、汪直、刘瑾、还有冯保,更有目前主持朝政的魏忠贤,他们有一个好人吗?

那帮坏事做绝、无父无母、不忠不孝的东西,皇上如此的抬举他们,无疑是大臣们最大的威胁。所以阉党、帝党以外的文武大臣们几乎是全部反对。

而百姓们听说了皇上开放王府收门票给宦官们养老送终,却没有什么多大的反应,这几个月来,京城的变化太大了,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之下,已经没有出宫的宦官更欺凌百姓、强卖强买了。

六皇店这个大明皇宫的窗口,已经没有人敢强抢生意人的东西了。而几十家专门经营水泥、地板砖、玻璃、烤鸭、料理、金铺、银行等等店铺,根本没有任何宦官敢于欺负百姓们,相反,干净整洁的店铺、优雅的音乐,高品质的商品,正常生意人的态度,这些让无论是老北京人还是外来的客商都愿意前去,只是排队让人头疼而已。

大型的同乐酒店当然是让百姓最为侧目的地方,因为百姓们并没有那高消费的能力,为了让同乐之名真正的有所体现,如今已经专门的开了一个散客外卖的柜台,更让没钱上一大桌子菜的平民们,有机会带两个菜回家,奢侈一把,而店里的规矩就是一视同仁,有钱没钱一个样看待。所以,这些更让百姓们对宦官的形象大改。

朱由校看着眼前的情报,心想,这个节也到了该了的时候了。士大夫阶层容不下宦官们,这也是自古有之的事情其矛盾根本无法去调合,也调合不了。宦官这个变态的制度也该终结了。

于是仔细的斟酌一下,传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大明以孝制国,但却有十万宦官自残或者被残身体而入宫侍君,确有相侼之嫌,宦官一职有违人伦,朕心痛之。上古尧舜时期并无宦官之事,至西周之时,方才产生宦官制度。尔后则一发不可收拾,历朝历代均有。朕有感天下父母生儿不易,均是以大命换小命,诞生下小命,期望着孩子长大成人、传宗接代,但却因为生活上诸多的原因,被轻易一刀断送其香火传承,使辛苦养成的孩子,从此成了宦官,不但再也无法行周公之礼、孕育子孙,更使其终生受心理、生理之苦,其痛苦实不足他人人道。

且被宫刑者十人存六七,所伤、所死之人均为朕之子民,朕自认仁慈,心有不忍,因朕自身享受,即加害朕之子民。已所不欲不施于人,故朕决定自朕起,废除宦官制度,大明至今日起,不再接收任何人入宫为宦官,无论自愿还是被迫被宫刑者。宫廷内侍制度待宦官终老后,女官制度另行制定。而现在宦官职务、待遇不变。钦此!”

此事朱由校没有与任何人协商,就独断乾纲的发了旨意,传到了宫中。朱由校的眼里当然知道,这一政策的阻力不大,大臣们肯定是不会反对,反而会大加赞扬。朝臣和宦官的争斗也会因为一方死绝而告终。而宦官们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可闹的,与他们现在的职务等没有任何的关系。

第四百四十四章 边兵长跑

然后宦官来报,宣大总督张朴求见,这应是个稀客,倒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宣吧。

“启奏皇上,大同边兵已在锦衣卫的指导之下,训练了一段时间,又在皇上诸多神勇大捷的激励之下,群情激昂,所以臣想在大同坡外,边兵内部搞一个大比武,请皇上批准。”张朴在行完礼后,老实的上奏着。这是他想出来触动皇上眼球的主意,给简单的皇上就要象杨国栋一样,来个简单点的,否则的话绕八圈也没用。

“张爱卿,此种比武是何内容?”军队的比武较技,自古有之。一听这话,朱由校还以为自己恰逢其会,正好赶上了普通的军队运动会呢,所以宣大总督来问一下而已,于是问道。

“回皇上,比武项目有射击、队列、四十里往返长跑。”张朴简单明了的回答着。

朱由校一听,三个比赛项目全部都是与自己的训练有关的,不由的一愣,这样一看就不是单纯的例行了较技了,再想想张朴着重点出的锦衣卫指导后,大体也知道估计这次的比赛是有意的来吸引自己的眼球了,于是说:“张爱卿具体说说。”

张朴一听皇上感了兴趣,立刻精神抖擞的说道:“射击比赛是以皇上的神弩为工具,属个人技能,二十五丈内,十支弩,全部红心者为赢。队列比赛,属团体赛,以千户为单位,主要是锦衣卫传授的那几个阵形变换,以快速、整齐者胜出。长跑从大同北门出发,沿边墙以外,跑到第五个烽火台,然后折返,回到北门,以二个半时辰内跑回来者为胜。”

一般的烽火台都是十里一个,那这次的距离大概就是八十里,的确不少了。张朴这招可是俗不可耐了。完完全全的山寨了一把皇上的‘招考’规则。‘跑步选秀’那是皇上一个特别恶心的特点,无论是净军还是锦衣卫,都同样如此,到了最后,新锦衣卫的招募,更是以二个半小时内跑过八十里为界。现在自己就是要来个东施效颦,给皇上看看大同边兵的实力。不说别的,基础应该比那净军之类的强多了吧。

其实张朴的想法是好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按这个挑选法,皇上手里的净军和老锦衣卫,可能连一半也留不住。这还是经过了这二三个月的训练之后的结果。否则更少。皇上之所以最初选择了净军和锦衣卫,其实是无奈之举,看重的是忠字而已。

看着张朴满脸激动一脸期待的表情,朱由校好象明白了什么,这些都是给自己表演看的,目的无限等同纳头就拜,是来投诚的。大明当然需要兵将。自己现在的手里也就是锦衣卫算是一支大部队,作战部队也就是南苑出来的二万余人,以及新锦衣卫这不足五万人。还从东往西,被分割成了无数块。京里的锦衣卫预备队员是十几万呢,但身体素质的确是有所欠缺,不足以当作战士来培训。

到了现在朱由校再不是饥不择食的状态了,那种弄蓝子里就是菜朝不保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也开始了挑三拣四了。大同边兵这可是一支不错的力量。身体素质、战斗素质都比净军的起点高了许多,又经过了自己的‘暗示’,这段时间的训练,已经有些效果,还别说,朱由校还真有点期待。

“何日举行?”

“回皇上,这两日皇上离开之时。臣已经在准备了,目前已经就绪,随时可以举行。”张朴恨不得说现在就可以,因为他已经打听明白了。皇上并没有多少事情了,随时随地的可能回京。

“那就明日辰时开始吧,”朱由校也的确没有太多的时间呆在大同,现在河套一事,基本了结,除了对十八家钱庄承诺的土地,也已经可以进行了之处,也没有其他事情了。

张朴一听连忙称谢,离开了。

而废除宦官的光报传到了宫里之后,听着奉旨的魏忠贤差点没一头扎地上去,好在最后听到了现在宦官职务、待遇不变。这样可是大事中的大事,但好在与现任的宦官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思及皇上此前给宦官养老送终的计划所收到的满朝反对,如今皇上又废除了宦官的‘传承’,这里面肯定是有关系的。此事待下次上朝再议吧。

几件事一处理完,朱由校是浑身的一轻,心里想着那嫣儿小阿妹了,大同玩的地方也不少,但云冈石窟肯定是可玩的一处,所以早就给还在同福客栈的张嫣说好了同游一番。现在正是时候,于是便衣着装,带着一大群人,前去同福客栈。

张嫣已经等的心急如火,皇上相邀,这对于她这‘旷日持久离异无子’的女姓而言那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想想以前那如胶似漆的生活,她是多么的渴望,好在天可怜见的,又给了她一次机会,再次可是陪王伴驾。

看到大队人马前来,张嫣没有妗持什么,直接的带着新月上了皇上的马车,一同呆在车厢里出发了。

秋天的景色很是让人提不起劲来,虽然玉人在侧,但看着满目的枯黄,的确不如踏春来的清爽,到处充满了希望;更不如踏雪来的浪漫,朱由校一路之上均感到了,这不是个好时候。

三十多里的路程,很快也就到了。看着大气磅礴的云岗石窟,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

但一路走着看着,但和前世之时来时,却心情不一。依然还是那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无不体现出了古代汉人的智慧与工艺,但这些却让朱由校心里是越看越不好受。

张嫣也有感于皇上的情绪,并没有对佛像表示过多的虔诚,要是放在以前,他能一个佛一个佛的拜个遍,但听说了皇上拒绝天主教的洋和尚在中国传教的事后,对神仙二字看的淡了许多。所以静静的小鸟依人一般的跟着皇上观赏,并问:“公子,请问公子真的不信佛吗?”

朱由校象是找到了倾诉对象的说:“嫣儿,佛教并不是咱们国家的,而是一种外来教,和我不让天主教在大明传教是一样的。”

“公子,嫣儿听说,他们的教里都是白人的神,而没有汉人的神,所以不让他们来传,是吗?”

“是的,大地就这么大,神仙和人一样,都是有地盘的,而大明这个地方,东土的神仙已经够多了,你瞧这里,还有这么多西天的神仙来凑热闹,如果现在一帮洋人的神仙再要进来,我们大明可真是招架不住了。”

“呵呵,公子真会说笑,听那意思,神仙也会争地盘打仗似的。如果公子真信神仙的话,恐怕不会如此轻松写意了。”

“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仙,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倒是可以把这些佛、神都看成各民族的图腾,但如果一个人去信奉别的民族的图腾,总让我感觉怪怪的。我个人的观点,比如说我们都是汉人,却去信这个胡人的图腾,那其实是对祖先的不敬。”

“图腾?公子说的真是太贴切了。”

“嫣儿看看这些佛像,其实他们本来的面目,并不是如此的,因为他们是胡人,胡人的体貌特征以及服饰和汉人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但中国家佛教为了迎合汉人大众的需要,把这些佛像是改了又改,硬生生的雕成了汉人的模样。你看看那座,和西王母是多象啊。”

“公子一说,还真有那点感觉了。”

“到了唐代的时候那就根可笑了,因为唐朝以胖为美,所以无论什么东西都是胖胖的,比如瓷器、绘画,结果这种美也传给了佛像,结果所有的佛都变成了大胖子。”

“呵呵,听公子的意思,佛岂不变成了是人可以随意创造、改变的了吗?”

“也可以这样说,嫣儿你说观音普萨是男是女?”

“当然是女的啊,否则还怎么做送子观音?”

“不然,其实在隋唐以前,观音菩萨还依旧是男身,明显的标志就是唇上的一撇小胡子。那时的观音形相大多现王子相,体格刚健、清貌秀骨,有者身披王族衣冠,有者神采悠闲、现济度相,站、坐之姿明显是男相;唐代以后的观音像脸庞逐渐丰腴圆润,并且双眉修长、红唇秀鼻、黑发披拂,面容更显俏丽,逐称为象征如母慈爱的女性形相了。盛唐时代其着装似为透明轻薄的裙裾,呈雍容华贵状,尽符当时的女子美。到了宋代,观音菩萨才变成了女相,元明之际便成了典型的中国淑女了,所以嫣儿以为是女性,若找他求子,那就成笑话了,呵呵”随着和张嫣的说笑,朱由校的心情舒畅起来。

第四百四十五章 云岗石窟

“就公子会说,要是叫天下的那些信女们听到了,那才好笑呢。”

“嫣儿看这边,佛教从印度传来的,但印度那边却被另外一种宗教给代替了,反而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最后是,入国破国,入家破家。凡是信奉了佛教的朝代全部都完蛋了。”

“公子的话嫣儿倒是知道一些,从东汉时,第一座白马寺的建立,佛教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开枝散叶了,对吗?”其实对信奉佛教的朝代都完蛋的话,张嫣没有驳斥什么,不信佛教的就不完蛋吗?不一样都在历史之中了吗?

“嫣儿说的是,其实从《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里,都可以看到三国按着异族打,什么曹操打匈奴、打鲜卑族,诸葛亮擒孟获,几乎都是不费吹灭之力的样子。”

“是啊公子,嫣儿一直都不明白那时候的汉人怎么就这么能打,现在却越来越差了。”

“这话说来也怪,随着佛教的兴起,汉民族的力量却是越来越弱了,到了北魏年间,已经是被鲜卑人统治着了,而这个云岗石窟正是那时的产物。因为太武帝毁佛,在长安一寺院内发现藏有兵器,就怀疑与盖吴通谋,还在有的寺院发现了藏匿妇女、寄放他人财物、酿酒等违律事件,这些都成为毁佛的导火线,他下令诛杀长安沙门,焚毁佛像,其他地方,照此办理。这个命令是派太子拓跋晃去执行的。而太子却是信佛的,他上表反对毁佛。太武帝不准,下诏重申毁佛的理由,诏中说,凡是信佛,必然会使‘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佛教盛行,将导致儒教礼义的损坏,因此,要恢复‘义农之治’”。

“公子可真是博闻强记啊。”

“这些书里到处都是,只是嫣儿不喜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