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通史-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完相后,记者掏出一枚硬币作为赏金。赏金——一种小费——长期以来一直是埃及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少上了年纪的埃及人是通过获得一袋硬币来开始一天的生活的。

  但是,阿斯旺的这位工人看到记者给他赏金时急忙转过身去,记者同他热情握手、向他再三致谢后,他的情绪才又好转。这位向导解释说,默罕穆德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如果因为他摆了这样的姿势而给他小费,那是对他的一种侮辱。……许多埃及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民族尊严民一种他们正在为国家做事、为国家尽力的感觉。

  民族主义不是民众的觉醒和活跃所采取的唯一形式,这一点从下面这段话中能看出来,这段话描述了1964年6月使尼日利亚瘫痪的总罢工中的一件事情:

  〃你们有默西迪丝牌汽车开吗?〃一位工会领袖大声问道。

  〃没有!〃人群怒吼道。

  〃你们有大房子住吗?〃

  〃没有!〃

  〃谁去跳舞?谁喝威士忌和杜松子酒?谁悄悄地接受钱财,又造房子,又买汽车?〃

  一片沉默。

  〃那么,我们怎么办?〃这位领导人大声叫道。

  〃罢工!〃

  〃大声点!〃

  〃罢工!〃人群又怒吼道。

  我们可以断定,欧洲的成功是欧洲衰落的潜在原因。一者自然地、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另一者。如果欧洲失去了它作为世界统治力量的地位,其根本原因便是欧洲三大革命在全世界的传播。而且,这种传播的势头正在不断增长,奇。сom书因为它首次影响了人民大众。20世纪以前,只有一个微不足道的有闲阶级加入了西方化的进程。只有这少数人因懂得欧洲语言、了解欧洲文学并到欧洲各国旅行过而理解〃西方〃的念义。相反,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工厂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公路使他们不再与世隔绝。但同样重要的是小报、收音机和电影等新的传播工具,它们使书籍和旅行这类旧的传播媒介黯然失色。由于西方化越来越依靠的不是牛津的大学和巴黎的沙龙,而是对乡村广场上不识字但却反应迅速的群众大声播送消息的喇叭,西方化已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为了动员民众支持革命纲领,新的政权和新的领导人已开始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类传播工具。纳赛尔总统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加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

  纳赛尔所说的〃新世界〃正在全球形成。这一点可从。纽约时报,的下面这些标题中看出来——这些标题还可以无限地增加,因为世界各地的报纸上每天都有大量标题出现:

  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整个文化受到了2000万台电视机的影响(1967年8月17日)。

  西贡姑娘的服装样式正在改变。少女们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1969年3月31日)。

  巴库的生活符合苏联的模式。阿塞拜疆的首府显示出标准化的影响——旧秩序正在消失(1960年10月16日)。

  学生要刷牙。埃及为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1960年4月22日)。

  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正式的研究表明艺术园西方的方式而失去原有的价值(1959年11月8日)。

  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孩子们非常喜欢看。但父母们却为节目的效果而烦恼(1962年11月25日)。

  中国的民间艺术遵守党的路线。文化成为艺术家破旧创新的武器(1960年9月25日)。

  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荷属新几内亚的高地入采用了钢铁工具,停止了战斗(1960年7月1日)。

  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教师在领导改变游牧民的运动(1959年8月3日)。

  如果回想起仅一个世纪以前,所有的穆斯林实际上都非常瞧不起异教徒的基督教世界,确信那个世界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们注意,那么,这些标题的意义会变得很明显。同样,1793年,中国皇帝断然拒绝考虑同英国发展更密切的关系,因为〃那里没有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从不重视那些古怪的或者精巧的东西。……〃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世界各地所有的人不仅渴望得到这类〃古怪的或者精巧的东西〃,而且,如上述标题所表明的那样,还渴望得到现在通常称之为〃文明〃的其他东西。这表明了欧洲的成功即现在通常称之为现代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现代化这种说法比'欧化〃或〃西化〃的说法更可取,因为改革的推动力尽管归根结底起源于欧洲,但今天,除来自欧洲外,还来自美国、苏联甚至中国。

  不论采用何种说法,其根本的一点是,世界各地的社会如今正在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的改革的影响。于是,自然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正在政治领域中发展的区域性自治是否会因上述标题所表明的全球同质化过程而无效。有些人坚持认为,由于各种极其不同的本土文明的残余影响,同质化永远不会是完全的、包罗万象的。有人提出,尽管工业化在迅速扩大,但今天日本工厂的社会组织完全不同于苏联或美国工厂的社会组织。同样,农业现代化正在迅速发展,但是,就组织形式而言,美国的家庭农场、以色列的合作农场和苏联的国营农场彼此间截然不同。还有人提到了〃苏联一党统治的持久性、法国多党政治的不稳定状态和众望所归的政治团给的交香以及英国议会制政体的适应性很强的生存。〃

  在这方面,布拉格东方研究院的著名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的评论是很中肯的,他说:〃亚洲所有的新文学与当今世界文学的联系比与'过去'它们自己文学的联系更密切〃。对于其他领域的发展,我们可以确立同样的基本论点。现代美国和苏联的农民以极其不同的方式耕作他们的土地,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比起各自疆域内的祖先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在政治方面,各国的体制结构迥然相异,但如上所述,它们的民众都在觉醒和活跃起来,不管他们实际上是否正在参加自己的政府。同样,工业化的扩大导致了工厂组织的不同形式,但同时,生活的某些基本方面却受到了相同的影响,其中包括接受劳动纪律,使生活与时钟相适应,抛弃传统的服装和在大城市集中区生活,等等。

  可以断定,同质化的确正在发生,虽然它带有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多样化的区域性变化。今天,欧洲三大革命向全球的传播虽然是在不同方商的支持下进行的,但似乎仍在以加速度创造一种尽管在细节上不同、但在基本特征方面将是一致的世界文化。

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有时候,在恐怖时刻,我总要怀疑是否有理由希望人这样的动物继续生存下去。

伯特兰特·罗素

  当今世界实质上是欧洲的扩张和全球霸权的产物,也是这种扩张和霸权所激起的反应的产物。影响和反应已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引起了众多的问题,也产生了许多希望。所有这一切意味着当今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实际上都在经历变革。确切地说,每个时代都是一个过渡期。但今天,变化的过程在速度、广度和深度方面却是空前的。这必然导致混乱和不幸,但也展现了新的前景,揭示了新的机会。本章首先考察各种问题,然后讨论种种希望,最后探讨决算表根据调查人类过去500年历史后得出的观点深讨未来的前途。

一、二十世纪的问题

  种族冲突 欧洲扩张的一个明显的但却常被忽视的结果是人类各种族的混合(见图〃世界的种族分布〃)。1500年以前,黑人集中在非洲;蒙古种人集中在中亚、北亚、东亚和南北美洲;高加索种人集中在欧洲、北非、中东和印度。1500年以后,由于自愿的和被迫的大规模迁移,这种种族隔离的状况逐渐有了改变。今天,在南北美洲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种族混合,在非洲、中亚和西伯利亚也有较小程度的种族混合(见第九章第二节)。

  有种族混合的地方自然远比几乎没有种族接触的地方更有可能发生种族冲突。英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情况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战前,英国几乎没有种族纠纷。但战后,除不少黑人从英属西印度群岛迁入英国外,还有相当多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阿拉伯人移居英国。英国的某些城市中心首次出现了很大的有色人种的居住区。英国第一次经历了突然发生的种族暴力行动。

  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世界种族地图上的变化使种族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事。的确,引起冲突的是欧洲扩张的环境——即这样一个事实:由于欧洲人享有技术和军事优势,他们能占领人烟较稀少的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能将数百万非洲人运到新大陆的奴隶种植园;能征服非洲和亚洲的巨大殖民地;然后,能编造出种族优越的神话,以使他们的最高领主和最高统治者的权位合理化。罗得斯公开宣布:〃我认为我们是世界上最优等的种族,我们在世界上占据的地区越多,对人类越有利。〃这种自命不凡的样子可能比经济剥削更激起有色人种的愤怒——近几十年来尤其如此,因为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几乎一致认为,没有一个种族在智力上优于其他任何种族。

  目前的种族关系因国家的不同而迥然相异。处于一个极端的是夏威夷和巴西,在那里,种族混合十分广泛,而且正在继续进行,因此,种族歧视较少。处于另一极端的是南非,南非实施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正在迅速地使北面的黑非洲开始持敌对态度,而且很快遭到了全世界舆论的反对。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是美国,在美国,黑人的地位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各种因素的结合现已引起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权运动。这种黑人运动的高涨十分明显,它打破了美国社会传统的自满情绪,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

  种族冲突的一个新特点是,它现已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种族纠纷被认为纯粹是有关国家的事情,但今天,情况已不再如此。各种事件,无论是发生在南非矿山、美国校园还是英国工业城镇里,都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有关种族歧视或暴力行动的报道在非西方地区的人民大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感。在马来亚,美国边远落后地区的黑人将他们的黑人聚居区看作是受剥削的殖民地,将他们自己看作是受压迫的殖民地居民。苏联人在进行多年的反西方〃种族主义的帝国主义者〃的刺耳宣传后,现在自己也在经历亚非学生在苏联城市中举行的示威游行,这些学生打着诸如〃莫斯科是第二个亚拉巴马〃之类的标语,抗议苏联的种族主义。现在的危险是世界范围的反殖民主义将越来越带有反对白人的特色,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英国著名的权威人土巴巴拉·沃德说:

  目前,大多数西方人认为种族问题主要是这样一个问题:非洲血统的男子和妇女在非洲或美国能否获得完全平等的地位。但是,这种意法可能已过时。现在的问题不再是非洲人能否获得平等,而是变成一个更大的疑问:白种人的男子和妇女是否将失去平等。人类在经过300年的白人统治之后是否将平安进入种族平等的社会,这一点还无法确定。

  富国和穷国 近代以前,西欧并不是一个发达地区,而是一个不发达地区。11世纪,中国生产的铁是16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合在一起生产的铁的两倍半。到12世纪时,中国几大城市各拥有人口1300万左右,相当于当时整个英格兰的人口。1203年,当西欧人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时,他们对〃那些高大的城墙和巨大的塔楼……那些富丽的宫殿和高耸的教堂〃充满敬畏之心,〃这类建筑如此之多,若非亲眼看见,真教人难以置信。〃

  在近代,这一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来自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地的刺激作用和利润以及对整块整块大陆的拓居和开发。因此今天,世界工业总产量的90%来自欧洲和由欧洲民族占据的地区。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平均年收入约200美元,而其余三分之一的人平均年收入高达2400美元,如美国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占多数的穷人大部分生活在北纬30度以南地区,这一全球的经济上的划分是纬度方向上的。这种以经济方式作出的全球的南北划分在许多方面比根据国界或意识形态集团作出的传统划分更有意义。

  世界不仅分成了富裕的北方和贫穷的南方,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年收入在200美元以下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每年大约仅为2%左右,而较富裕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通常为前者的两倍甚至两倍以上。

  造成全球收入分配中的这一差异的一个原因是出生率的不同。一般地说,穷国的出生率高,富国的出生率低。经济增长率2%而出生率2…3%意味着生活水平的停滞不变或下降,经济增长率4%而出生率约1%则意味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造成全球收入分配中的这一差异的另一原因是文盲率为60%或60%以上的不发达国家缺乏受过专门培养的人才,而培养出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和专业人员比扫盲更难。最后,全球的不平衡还起因于歧视不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协定。不发达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的价格趋于下降,而它们购买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却趋于上涨。这损害了不发达国家的购买力,因此,它们今天以一定数量的原料换得的工业品比10年前大约少三分之一。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两次会议分别于1964年和1968年召开,但是,用出席1968年会议的巴西代表的话来说,这两次会议的给果仅仅是〃含糊的许诺和友好的表白。……因此,我们几乎还处在4年前所处的状况中,我们中的有些人可能还认为我们实际上已远远落后于我们1964年时所处的状况。〃因此,如表1所表明的那样,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继续存在,伦敦《经济学家》警告说,最终结果也许是〃白人的1789年〃。

  表1 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数)

    人口 国民总产值 粮食 识字的人

发达世界(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西欧、加拿大和美国) 18。0 45。0 5。0 96。0

共产党欧洲和苏联 11。0 30。0 23。0 90

拉丁美洲 6。5 8。0 6。5 67

非洲 8。5 3。5 6。0 19。O

近东 3。5 7。5 2。5 36。0

远东(不包括中国) 31。0 3。5 14。0 40。0

中国 22。0 2。5 13。0 50。0

  世界大同中的民族主义 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已声明;〃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民族主义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

  事实上,民族的团结和好战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欧洲人能成功地建立起他们对全球的统治。征服者的专城努力和冷酷无情使他们能轻易地在美洲大陆取得胜利,这种专诚努力和冷酷无情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招致毁灭的不团结和软弱无力的抵抗形成了鲜明对照。一小撮英国人之所以能征服印度次大陆,与其说是因为他们在技术上占优势,不如说是因为印度当时缺乏一种把所有印度人团结在一起的民族主义,不能结成反对西方入侵者的统一战线。如果印度人当时受到民族意识的激励,情况就会完全不同,相反,如果少数印度冒险家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少数英国冒险家出现在印度,其反应也会完全不同。在中国,情况同样如此,孙中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抱怨说,他的同胞〃只有家庭和家族的团结;没有民族精神〃,因此。他们〃只是一盘散沙〃,他们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穷、最弱的国家〃。

  然而,正如拿破仑的征服刺激了欧洲的民族主义那样,欧洲的征服也刺激了海外的民族主义。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爆发了殖民地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历史性的大动乱。但是,帝国统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