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奴才知道错了,饶命啊!”孔兆哭得满面血泪。

    “你知道个屁?”岳托:“丢了财物……嘿嘿,财帛女子算得了什么,丢了,再抢回来就是了。以我建州男儿的英勇,这天下都将是我辈的牧场。可是,你却将手下的部队给丢光了,却不可饶恕。”

    “孔兆,其实你们汉军旗的狗们就算死得一个不剩,爷也不会放在心上。”岳托接着说道:“皇帝之所以信重你们汉军旗,说穿了,就是想借重孔有道德老狗手下的的火器本事。咱们建州勇士攻城不成,这打开坚城的事情还得由你们来办。爷要来打济南,也是一时兴起,毕竟,拿下一座省城,那可是不得了的功绩啊!正打算派人叫你过来,用火器在这城墙上打出一道缺口来。”

    正说着话,突然间,前方城墙声发出一片惊天动地的惨叫。

    却见,济南城头垛口后面突然闪出一排人影,看打扮应该是城中普通百姓。

    百姓们手中都提着一口铁锅,一声喊,将融化的铅汁倒了下来。

    这铅汁是如此的恶毒,一但粘上人身,立即皮焦肉烂。

    只一瞬,前方燃起了熊熊大火,红亮的汁液中,清军士兵如风中树叶坠落下地。

    城防战却是如此的残酷,这样的一幕在这几日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这种悲惨的死亡,就连剽悍的建州兵也不觉心头发寒。

    岳托指了指前面巍峨的济南城墙森然道:“可是,还没等爷派人去叫你,你自己却回来啦,还告诉爷说你把部队都丢光了。嘿嘿,没有了你的火器营士卒,这几日我大清勇士在这座城下死了多少,你知道吗?你说,你还有什么资格活下去。”

    岳托说话中,抽打孔兆的鞭子就没有停过。

    孔兆身上已经被抽得稀烂,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在大声哀求惨叫,可听到岳托说要杀自己。这个胆小鬼吃吓不住,眼睛一翻,立即晕厥过去。

    “没用的东西,想死,哪有这般容易?”岳托红了眼:“弄醒他。”

    “是。”一个建奴将军走上前去,拉开了裤子,一泡尿朝孔兆脸上淋去。

    “我是死了,还是活着?”孔兆呻吟一声醒过来。

    岳托:“继续抽,用心抽。”

    正在这个时候,又是一声响亮的“轰隆!”

    一刹间,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巨响吸引住了,就连孔兆也直起脖子向前望去。

    却见,前方腾起了一团硝烟。一根炮管呼啸着飞上天空,同时还有几具已经被炸得现出白骨的人体。

    “啊!”底下的清军士兵大叫着,飞快闪开,生怕被落下的炮管砸中。

    开玩笑,红衣大炮的分量大伙儿可是知道的,长三米,整炮重量四千斤。单就炮管而言,至少有一千斤吧?若是落到人身上,不变成肉饼才怪。

    炮管落下,直接砸在一根用原木制成的撞车上。

    那粗大的撞车立即如踩高跷一样昂起头来,前面的尖端直接砸在一个清兵士兵的下巴下。只一刹,那清兵的整个脑袋就如同熟透的西瓜碎开。只剩一具无头的尸,孤零零站在那里。

    这还没有结束,红衣大炮的炮管再次腾起,呼啸着打着旋,一口气扫倒四个清兵之后,才直接****泥中,如同一根大烟囱般矗立在战场上。

    一炸之威竟至于此,岳托等人都张大了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刚才还在鞭打孔兆的那个军官手中的鞭子也落到地上,他也没有心思再收拾这个卑贱的奴才。

    战场上出了这么个状况,正在进攻的清兵都停下了脚步,有人在四处张望,又人甚至下意识地缩起了身子。

    而城墙之上,明军守兵则是一片欢腾。

    清军士气顿时低落下去。

    孔兆突然大叫一声:“炸膛了,炸膛了。装的药实在太多。爷,爷,炮不是这么打的……啊!”

    他脸上又**辣地吃了一记,有热热的液体流下。

    事关自己生死,孔兆顾不得伸手去捂,又叫道:“红衣大炮根据每门大炮的材质、所需打中目标的远近,所装之药都有定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若是放的药多了,会炸着自己的。刚才就是如此,炸膛之后,又惹燃了放在旁边的火药桶……啊!”

    旁边那个军官还在抽着孔兆,岳托却一声大喝:“住手,让他说下去。”

    孔兆呻吟一声,趴在地上,哀号道:“爷,饶奴才一命吧!奴才从小就在军中长大,操炮使炮可看得熟了,奴才没用,将部队丢光了。可这使炮又不是什么难事。给奴才一点时间,奴才就能给你训练出一支炮兵的。到时候,要想拿下济南,也不算难事。”

    “混帐东西。”其他建州将军都在大骂:“我大清都是开硬弓骑烈马的好汉,只有你们卑鄙的汉狗才知道使火器害人,不算男人。”

    岳托却竖起右掌,示意手下安静。

    他凛然看着孔兆:“要多久?”

    孔兆战战兢兢:“二十天足够了。”

    “竟然有这么久?”二十天,明军绝对不会允许济南失守的,到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援军赶来。

    孔兆见岳托面色铁青,立即大叫:“十天,十天,只要十天。”

    岳托是个稳重之人,突然问:“十天真的够吗,十天就能训练出合格的炮兵,孔兆你可知道诓骗我的下场?”

    孔兆:“知道,知道,其实,要想训练合格的炮兵至少要一年,也不知道要用多少弹药才能喂出来。不过,此事倒也简单。爷你不过是要在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罢了,奴才只需教会建州勇士基本的操炮之法,再亲自将准星射程角度什么的替他们调校好就是了。”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岳托大为意动,下令:“把孔兆带下去,给他裹上伤,发至军中给批甲人为奴,给他十日,我要看到这济南城上出现一道缺口。”

    “是。”两个士兵走上前来,像拖死狗一样将孔兆拖了下去。

    接着,岳托突然冷西笑一声,喃喃道:“多尔衮和多铎的大军已经进入山东,他们也想来粘点荤腥啊!咱们这几日在济南打得这么苦,他们倒想着来摘桃子,世界上那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传我将令,把散布在山东其他州府打草谷的我军部队都撤回来,好让明军少了顾虑,也方便集中兵力全力阻拦这两位亲王,拖上几日。”

    “还有啊,如果我没猜错,关宁、宣大定然会力来救济南,咱们的兵力也又不足,得集中力量迎战。”

    岳托一振衣袂:“你们也别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炮兵头上,对济南的攻击,一刻也不能停。”

    “是!”众将齐声大喊。

    因为孙元突然拿下泊头镇,以至清中懂得使炮的汉军被全歼。缺少大炮这种攻城利器,济南城并没有如真实历史上那样,再崇祯十二年元月初二被清军贡献。

    济南大屠杀没有发生,而这场攻防战也处于胶着状态。

    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只不过,此刻的孙元并不知道这一点。

473。第473章 济南战场的三架马车

    局势的发展,建奴在黄河以北的军事行动犹如疾风暴雨一般,忽尔京畿,忽尔河北,如今又袭到山东。整个大明朝就如同光着头站在旷野中的孩子,在这种打击中震颤了,喘不过气了。

    接连几场大败,损兵折将。尤其是孙承宗和卢象升的以身殉国,一个前内阁首辅帝王师,一个督师的阵亡,更是开了明朝和建州开战以来的先河。

    如今,山东济南也是岌岌可危。或许,大明朝将迎来一座省会城市的陷落。这种打击,更是让朝野舆论,让长居深宫,对世事人情一无所知却锐意进取的天子无法承受。

    也如此,朝廷一道接一道旨意下来,勒令关宁、宣大和洪承畴的陕军尽快带兵入鲁,解济南之围。

    但远在北京的崇祯却有不知道,陕军虽然如已经退出明军作战序列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天雄军一样,乃是大明朝最能打的部队。可他们这几年同农民军打得艰苦,又远道而来,一刻也得不到休整,军心士气已然疲乏。如今,大队军马尚布置在京城宛平、芦沟桥一带,远水救了近火。

    要想解济南之围,还得靠关宁和宣大两军。

    问题是,宣大军经过两次分兵,经过临阵换将之后,新任总督陈新甲不能服众。再加上卢象升以身殉国,众人都心中悲愤,军心已然不稳。再加上兵力薄弱,这样的部队又如何是十万建奴主力的对手。只能在旁边敲敲边鼓,装个样子。

    所以,这一战要想打得像模像样,还得靠关宁军。

    关宁军到现在不但基本保持完整,且还有后勤补给源源不绝而来,表面上看来,实力不减反增。

    但现在关宁军的问题好象更加严重,卢像升殉国的贾庄之战时,关宁军距离天雄军不过五十里,若是全力来援,快马突进,两三个时辰就能赶到战场。只可惜,高起潜同卢象升、杨延麟有不协,关宁军诸部畏帝如虎,为了保全自己,竟坐视天雄军全军覆没。其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行径,实是令人发指。

    所谓报应来得极快,当日,多尔衮多铎挟大胜之势,带兵直趋鸡泽,关宁军未发一箭,再次崩溃。几万人马,一日之内竟溃逃上百里。

    这一战输得实在太惨,高起潜畏惧国法,竟将卢象升的死讯隐匿不报。杨嗣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先是想诬陷卢象升遇敌退却不战的罪名,后来有怀疑他是否真的以身殉国了,派人验视。

    还好有杨延麟带人在战场上寻到卢象升的遗体,再加上顺德知府于颖据实上报朝廷,这才弄清楚这一战的实情。

    消息一传回京城,朝廷一片大哗,这一战还真是前所未有的惨败。

    崇祯皇帝为人异常精明,很自然地就知道这一仗的责任在杨嗣昌和高起潜身上。不过,这两人都是他最最亲信之人,又是自己一手提拔到高位上的。他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就保持了沉默,并没有处分这两人。

    而且,在他看来,现在也没办法招高起潜回京。

    高起潜毕竟带关宁军有一段时间,同军中将士磨合得极好。如今,朝廷的军事首要任务是解济南之围。现在再换人,只怕又要重蹈当初以陈新甲代替卢象升的覆辙。

    即便如此,高起潜的无能还是让皇帝大为失望。他也知道,单靠此人,这济南之围还真就解不了。

    于是,高起潜在一刹间失去了节制关宁蓟镇诸军的权力,变成一个纯粹的监军。皇帝圣旨上虽然对高起潜和关宁诸将温言抚慰。但所有人都知道,高起潜这次是大失圣望,他和自己在军中扶植的力量已经遭到失败。这个司礼监首席秉笔、御马监管事牌子,内相中少有的知兵之人的前程只怕要走到尽头了。未来他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谁也不猜不出来。

    其实,大明朝边军与建州交战,丢城失地也是常态。对于统军主帅的败绩,朝廷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即便卢象升的死和他有莫大关系,可这也没什么打紧。

    问题是,关宁军连续两场不战而溃,而卢象升却力战而亡,天雄军麾下宁乡军却连续打了两场漂亮的大胜仗,相比之下,高起潜就显得如此地不堪和卑劣。

    高起潜大约也知道自己有大麻烦了,得到解济南之围的命令之后,一反常态地督促关宁诸军不要命地朝山东赶来,到如今,已经完整成建制地到了地头。

    就在这个时候,陕西三边总制洪承畴到了德州,手握尚方宝剑,以德州为中军行辕,主持对敌作战事。

    在鲁各军主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动身赶去德州和新任军事主官见面。

    孙元也不例外,大战在即,也不是他伤心之时。收拾好心情之后,立即随大学士刘宇亮一道,带着黄佑和几个护卫披星戴月动身。

    自从刘宇亮将行辕设在宁乡军之后,孙元好象转了运。有这个可以直接上达天听的阁老在身边,宁乡军中但凡有一点功劳,都会被老刘头夸大十倍,以八百里急递送往京城。

    很快,泊头镇大捷就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有圣旨下来了。孙元终于得到升职,他的武勋从从三品的轻车都尉升为正三品的上轻车都尉,军中有功将士也得到了封赏。

    圣旨中,崇祯皇帝对刘宇亮和孙元大加赞赏,勉励二人今后要奋勇杀敌,为国家出力云云。

    最后,皇帝还赐给孙元一套兵器,刀枪斧钺十八般兵器都齐全了。不过,其中还有一物叫孙元大惑不解,却是一口铜涮锅。

    见孙元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前来颁旨的太监才小声说:“万岁爷说了,孙将军你虽然是樊侩再世,可这天寒地冻的老吃生肉却是不妥,须防备伤了身子。就赐下这口涮锅,命将军热食。”

    孙元瞠目结舌,又气愤难平:谁他娘造谣说我孙元是吃生肉的蛮夷了,这不是毁我名节吗?

    后来,刘宇亮才提醒孙元。孙元这才想起自己以前在宁乡所做千户将军的时候,因为江苏一地靠近大海。这个时代的黄海还没有受到任何工业污染,海鲜也是异常鲜美。他尤其喜欢生蚝和海胆,这两东西一般都是生吃的。后来到渤海所的时候,实在是谗了,就叫人去天津卫购买,估计自己吃生肉的名声就是这么传开来的。

    看到孙元气愤的模样,刘宇亮忍不住抚摩着颌下胡须哈哈大笑。老刘这几日也异常开心,他虽然没有得到爵位和皇帝赏赐,可自己的名字却被录入邸报,颁发天下。如今,可谓天下人都知道他刘宇亮知兵善战的名声,自己这个内阁阁老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在孙元看来,在崇祯皇帝的心目中已经将他当成一个纯粹的粗鲁不文的武将了。

    其实,皇帝对自己的这个印象孙元并不喜欢。有明一朝文贵武轻,即便是崇祯也不能免俗。自他登基以来,内战外战就没停过。可仔细一想,带兵的统帅基本都是文官,孙承宗、袁崇焕、杨鹤杨嗣昌父子、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莫不是两榜进士出身。武官就算再能打,前程也有限得紧。

    但这次崇祯皇帝破格地赐下这么多东西,尤其是那口小火锅,已是十分亲密的表现。这可是极大的荣宠,是天子近臣才有的待遇。

    看来,卢象升和刘宇亮所说,夜袭之战之后自己已经简在帝心一事确属事实。难怪当初卢象升当初死活不肯让宁乡军加入天雄军,这也是对我孙元的一种保护啊!

    想起卢象升孙元一阵心酸的同时,胸口突然好象有一块大石压着,喘不过气来。武将,终归还是低人一等啊,能够简在帝心的机会是如此难得,一道得到,就得牢牢把握。这也是卢象升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缘故,即便知道有宁乡军和孙元的加入,天雄军的实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督师的深情厚谊,这辈子是没办法报答的,孙元眼睛又湿了。

    第一次接到圣旨,第一次受到朝廷嘉奖,让宁乡军上下大受鼓舞。除了孙元,众人都是深深感念圣恩,发誓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粉身以报。

    大约是看到朝廷对孙元的态度发生了三百十六度的转变,陈新甲心中虽然不愿意,还是表彰了宁乡军,克扣下的军饷军粮也如数补全。只不过,他现在发下来的这些东西,宁乡军自拿下泊头得了岳托的财物之后,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明军这边关宁、宣大、蓟镇、大同、山东军,清兵入关的全部主力如今都汇聚在齐鲁大地,双方兵力加一起,超过二十万。

    泰山以北济南以东区域除了兵还是兵,双方见天都放出去上百斥候,小股遭遇战每日总有发生十数起。

    高起潜已经失势,洪承畴一到德州,就全面主持对建军务事。

    如今的山东战场这边,明军洪总制统御大局,高起潜负责具体实施,而刘宇亮则监督监察,搭起了一个类似于三架马车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势子。

474。第474章 刘泽清

    在路上走了两日,总算到了德州。

    德州乃是山东真正的门户,位于大运河山东和京畿连接处,北面是天津卫和京城钱袋子长芦盐场,南边是鲁北粮食主产区。在东,则是登州和莱州两个军镇。往南,则是鲁南山区。有运河之利,又有南北交通便利,德州已是山东第二大城,再加上驻有军队,气象甚是森严。

    山东一地,严格说来,无论是人口还是物产,都比河北京畿地区多上许多。不过,经过早年的登莱之乱,如今又有建奴祸害,地方上除了靠近大运河区域,其他地方都已经残破,百姓也面有菜色,精气神都非常之差。

    再看看阴霾的天气,颇有一股末世景象。

    在路上行了这么长的路,却没有看到多少人。孙元心中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建奴岳托自进入山东之后,劫掠极甚,遇到老弱都一刀砍了,青壮和女子都直接抓捕充实进营中,准备将来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