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再不敢轻视,忙请孙元上座,看了茶,又同他说起话来,想的就是试试孙元的深浅。

    读书人谈话自然有一套规则,话中多带典故和儒家理论。

    而孙元前世学的就是这个,也难不倒他。更何况,作为一个现代人,又有许多古人所不具备的见识。

    一翻攀谈下来,杜秀才大觉惊讶,暗自点头:“此人谈吐不俗,却是个人才。同他说话,每每有出人意表之言,倒叫人耳目一信”

    就一口答应替他作保,然后有起身给他出了保书,笑道:“今日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你还是快去县衙礼房吧,别耽搁了。”

    孙元见保书到手,大喜,起身拱手:“倒是劳烦杜先生了。”

    就要告辞,杜秀才却道了一声“稍待。”

    就回里屋封了一包银子过来递给孙元。

    其实替人做保是要收钱的,眼前这个孙姓少年家贫,只送了一个砚台过来。不过,他谈吐风雅,而且看得出来他也是走过许多地方,有见识之人,将来说不准是个人物。杜秀才就有心结识孙元,按照士林的规矩回了孙元的礼。

    君子有通财之友谊,孙元正穷的没处着落,也不推辞,索性大方收了。这又让杜秀才高看了他一眼:此人行止得体从容,不错,不错。

    出了杜秀才家,苏木掏出银子一看,大约重一到二两。这让他不觉大吃一惊,这个年头的读书人还真是大方啊!

    其实想想也正常,在明朝中后期,能够读书,并有一定功名之人,谁不是中产阶级?在穷人心中的天文数字,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日常的礼数。

    孙元哑然失笑,别人请人作保要出钱,自己却反倒小赚了一笔。

    他今日进城,想的就是参加三日之后的县试。

    其实他也没想过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下去,首先,以自己的知识水准,要想在科场上获取功名,至少得读十年书。问题是,家中穷成这样,根本就没有财力供养一个读书人。而且,自己已经十八岁了,正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哪里还静得下心来揣摩圣人之言。再说,就算自己用心读书,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考中举人。这种投入大,产出小的事情无论怎么看,都是一桩赔本买卖。

    之所以要参加县试,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这一场大危机。

    要知道,科举可是封建社会一等一的大事,也是一县的知县政绩考核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自己参加县试,就算了冒成胆子再大。在自己还没有考完之前,他就不敢来找我孙元的麻烦。否则,就是跟县大老爷作对。

    这就是孙元昨天苦思之后为自己寻的一座靠山。

    实际上,只要参加了县试,那就算是初步挤进了主流社会的圈子。

    圈子决定格局,到时候,很多事情都可以去想去做了。否则以自己一个普通农家少年的身份,就算再有现代人的眼光和先知先觉,你要想做成什么事情,别人也不带多看你一眼。

    就好象先前杜秀才拿自己当一个普通农民的时候,连坐都不让自己坐,可一看到自己的书法,立即将变了脸。

    在后世孙元也是一个久经办公室政治的白领,后来又回乡做了小老板。人情事故、察颜观色,比起古人不知要强上多少。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挤进主流社会,那么,就从县试开始吧。

    无论中不中榜,但只要在读书人和官场人物面前混个脸色,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15。第15章 雷泰

    杜秀才家离县衙门不远,两条街,步行过去也就几分钟路程。

    今日乃是县试报名的最后一天,童子试三年两考,除了秋闱那一年,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场考试。

    到了地头,就看到有好几个做书童打扮之人正朝衙门里走去。

    孙元拉住其中一个书童,一问,果然是来报名的,就笑道:“既如此,咱们一道过去。”

    就随着几人一道进了衙门。

    刚一进门,就碰到一人,正是自己昨天打过的那个矮个衙役。

    那衙役见孙元同几个读书人做了一道,心中吃惊,张大嘴半天也没回过神来。等到他想叫,孙元已经钻进了衙门大堂旁边的礼房里去了。

    按照规矩,读书人要参加县试需要到县衙门的礼房去报名。同朝廷中央机关设有礼、吏、户、刑、工、兵六部一样,地方的县一级衙也设有六房对应。

    考生进礼房报名,需姓名、籍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履历,以示考生身家清白,非娼、优、奴仆、皂隶子弟,而且得找一个廪生担保。

    不得不说杜秀才在如皋读书人当中还是有一些名气的,见了他的保书,又查了一下户口黄籍,孙元顺利地就将名报上了。

    实际上,作为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考试,县试本就不正式,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一个仪式。只有到院试一级,直接涉及到一个读书人的秀才功名时才会严格起来。

    ……

    “什么,孙元竟然跑县衙里来了?”

    冒成正在吃早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将手中的筷子扔在桌子上,扭头大叫:“姐夫,姐夫,快出来。”

    “怎么了?”听到冒成的叫喊,从里屋走出来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此人生得极瘦,颧骨高高突起,眼眶深陷,里面的两颗小眼珠子闪着绿光,只要看上一眼,任何人心中都会打个突,知道这不是一个好相以的人。

    “见过雷主薄。”矮个衙役恭敬地行礼,眼神中竟带着一丝畏惧。

    “姐夫你刚才也听说了吧,那个孙元竟然到县衙门里来了。”冒成兴奋地搓着手:“嘿嘿,姓孙的小子殴打衙役,这是想造反啊!我正要带人去捉,他却送上门来。这才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进来。”

    他昨天被孙元在腰上捅了一扁担,原本没多大事,可一回家,却疼得直不起身子。而且,被孙元打了一顿,他这个保正的面子可说是丢光了。若不给那孙元一点厉害瞧瞧,以后别人还会将他放在眼里吗?

    于是,他一大早就跑姐夫雷泰这里来,请他多带人马下乡捉拿孙元。

    却不想,早饭还没吃完,矮衙役就来报告,孙元却亲自跑衙门里去了。

    雷泰:“可看清楚了,真的是那姓孙的?”

    矮个衙役:“看清楚了,是孙元。”

    冒成突然想起一事,道:“姐夫,那个孙元不会是跑去县衙击鼓鸣冤吧?如果惊动了县尊,怕是有些麻烦?”

    昨天为了拿到孙家三亩水田,冒成故意将孙元应该负担的税赋提高了五倍。这事如果让知县知道,怕是解释不清楚。

    想到这里,冒成有些担心起来。

    “怕什么,击鼓鸣冤就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衙门的鼓一响,告状之人不管有罪没罪,先打三十杀威棍再说,这可是咱们大明朝的规矩。”确实,不管在任何年代,上访之人总归是不受官府欢迎的:“再说了,如今我朝赋税混乱,无论收多说少,只要不入个人腰包,那就没任何问题。”

    “对对对,主薄说得是。”矮个衙役讨好道:“想必是那姓孙的昨天犯了大事,下去后一想,心中畏惧,今日一大早过来投案,以求减刑。他已经进衙有段功夫了,若是要击鼓鸣冤,怎么没听到鼓响?”

    冒成也笑起来:“应该就是这样,这个混帐小畜生,这回知道害怕了吧?姐夫,等下可不能轻易放过这小子。”

    “敢作敢为,弱冠少年,以一抵三,还大获全胜,倒是个人物。”雷泰赞了一声,江南人大多性格懦弱,这样的人也不多见。

    不过,他并不打算高抬贵手放过孙元。

    孙元殴打自己的小舅子,那就是驳了他雷主薄的面子。不狠狠治罪,以后还怎么治衙?

    冒成还在叫嚣:“姐夫,孙元若是肯将那三亩水田双手逢上,依附咱们冒家,就打他一顿好了。否则,就将他流放三千里,押去九边做杀头汉。”

    “他肯服软就好,就这么定了,毕竟是乡里乡亲,做事也不能太过。”雷泰看了小舅子一眼,本想再说他一句“你这人就是爱钱,这几年倒是给我摆了不少摊子”,可想了想,冒成每次得了好处都会分润几成给自己。再说,大家又是至亲,倒不好说他什么。

    就点了点头:“走,去会会这个孙元。”

    然后穿上官衣,带着冒成和矮各衙役出了家门,朝县衙走去。

    在雷泰看来,这不过是一件芥子般的小事,根本就不值一提,随手就能办了。

    实际上,雷泰本有秀才功名,道德文章也算不错。在如皋这种人文汇萃之地,虽然也算普通。可同读书读迂腐了的人不同,雷泰这人做事有心计有手段,一入公门,立即显出本事来。

    又因为和冒家粘亲带故,上头本有意提拔他去扬州府衙门做个书办。

    不过,他在这里过得滋润,倒没有那个心思,尤其是知县周县尊来如皋之后更是如此。

    周县尊是北方人,今年已经六十出头,是个国子监出身的老夫子,属于读书把脑子读坏了。对于如果做官如何施政,那是两眼一抹黑。到如皋之后,整日只知道吟风弄月,喝酒看书,对于政务那是半点也不放在心上。

    还说什么要用黄老术治县,与民休息。堂堂进士出身的知县大老爷,整天埋首案牍,同泥腿子百姓打交道,俗了!

    如此一来,衙门里的大小事务都落到雷泰手上。

    可以说,他雷主薄已经是如皋县衙实际的当家人。

    到如今,外间已经有人喊他雷泰为小县尊了。

    姐夫的权柄冒成自然是知道的,一想起昨天自己被孙元一扁担放倒在地时的狼狈样,他心中就有一股强烈的怒火腾腾燃起:等下即便孙元那小贼将水田双手奉上,也不能轻易饶了他。左右得打他一顿,叫他在床上躺上十天半月才能泻我心头之恨。

    有姐夫替我做主,孙元小贼,今天就让你看看我马王爷几只眼。

16。第16章 将事闹大

    做为一个农家子弟,如果不是穿越而来,或许以前的那个孙元一辈子都不可能同读书人接触。

    如皋乃是江南地区的文教大县,百姓多重视教育。因此,即便孙元一身农民打扮,但同行者对他也是非常客气。如孙元这种出身寒门,想靠着读书或许功名,改变自己人生的童生,在本县不知凡己,衣衫褴褛的读书人也常见。

    报完名,孙元和几个同行者寒暄了一句,这才出了礼房房门。

    刚出来,就看到昨天被自己打过的那个矮衙役抱着膀子冷笑着站在自己面前:“好小子,知道害怕了,过来投案自首?你这次惹的事大了,小县尊回衙,让你过去拜见。也是你识相,走吧,去磕两个头,服一声软,或许小县尊心头一高兴,就放过你这个刁民了呢!”

    看到矮衙役冷笑的表情,孙元瞳孔一收缩,目光凝在他脸上,直如两把锐利的锥子。

    对于今日来衙门或许会碰到被自己打过的那两个衙役,孙元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不过,却没有放在心上。

    他来参加这场县试,所谋甚大,并不是为获取什么功名。主要是想认识些人,接触一下本县的所谓的上层社会。至于冒成逼迫家里所应交纳的五两银子赋税,甚至自己殴打公差一事,他并不放在心上。对于自己将来的计划而言这不过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不过,冒成这么快就搬出了雷泰,还是让他有些意外……为了区区几亩上好水田,就动用他手头最大的靠山,这个冒成胸中也就是这般格局了……罢,既然你都逼上门来,我若不接招,也会叫人低看一眼。将来还有什么资格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安身立命?

    索性将事闹大。

    孙元也不随矮个子衙役过去,反一脸冲淡从容地真定了,大声冷笑道:“什么投案自首,孙某今日进衙另有要事。如今已经办妥,正要回家准备,可没功夫去拜见雷主薄。孙某只听说本县的县尊大老爷姓周名象春,什么时候多出来一个小县尊了,告辞!”

    这一句话中夹枪带棍,甚是厉害,其中之意暗指雷泰隔绝内外,架空知县周象春。

    而他的话又说得甚是大声,这个时候,大堂旁边的耳房猛地推开来,站出来一个瘦得跟竹竿一样的中年人,高高的颧骨旁边显出两团红晕,显然是被孙远这一句话气得够戗。

    在他身后站着的那人霍然是冒成,不用问,这个瘦子必然是如皋县主薄雷泰。

    看到雷主薄受辱,矮个子衙役大叫一声:“孙元你站住,快跪下磕头请罪。”

    说着话,就要伸手去抓孙元,可被孙元冰冷的目光一瞪。回想起昨天这个农家小子的厉害,矮个衙役心中一颤,竟停下了手。

    “你是孙元?”雷泰目光中的绿光闪了闪:“听人说你这个农家小子以前成日在江湖上厮混,果然学得一口伶牙俐齿。你昨日暴力抗税,打伤县衙官差,意欲何为?”

    刚才这个叫孙元的小子竟然挑拨自己和县尊的关系,已是触了雷泰的霉头。本打算随便教训他一顿就算了,可此刻的他却改了主意,眼睛里开始闪烁出凶光来。

    “孙元小子,在主薄大人面前竟然倨傲无礼,今日你既然进来了,想就这么出去却不是那么容易!”冒成大声音呼喝着,竭力做出一副凶横威严模样。

    只可惜雷泰好歹也是县衙主薄,是见过世面的,身上自然而然带着一股气势。而他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保正,并不是官,这一通呵斥,却显得空洞可笑。

    孙元也不理睬冒成,朝雷泰微微一拱手:“见过雷主薄,不知有何见教?”

    他虽然穿得破烂,看起来也就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在前世他毕竟在京城做了多年白领,后来还回老家当起了小老板。若说起见识来,就算怕是比明朝的知县还要强上许多。又因为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身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丝书卷气。

    他微一施礼,不卑不亢,倒叫大家心中一动:这还是一个普通农户吗,怎么看着像个书生?

    “殴打官差,又跑到县衙门来,难不成你是来击鼓鸣冤,想找人替你主持公道?”雷泰眼睛里的绿光如同实质,说起话来语速也非常慢,仿佛一字一句:“好胆!”

    他说起话来就是这股味,想通过这缓慢的语速给人一种巨大的压力。

    孙元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孙某心地坦荡,胸有浩然之气,光明做人,磊落行事,又怕过什么?”

    古带官场上有官不修衙的习惯,如皋虽为于江南最富庶的地区,又是上县。无论人口规模,还是赋税数字,又或者读书人的数量,比起北方的一个州府都还强上三分。可县衙门却显得异常简陋,也就两个大院子。

    最外面正中是大堂,旁边是两排耳房,乃是知县、县丞、主薄和六房师爷办公场所,大堂是知县周象春居住的后衙。前后院子的总面积加一起,也不过五亩地,房屋修得又低矮。

    孙元这一声大笑,回音不绝,瞬间传遍了衙门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他所要的效果。

    孙元表面上看起来给人一个狂妄的感觉,旁边冒成就大喝一声:“这厮失心疯了,来人,把他拿下!”

    说着,就要同矮衙役一道动手。

    孙元冷笑一声,喝道:“谁敢拿我?”

    “等等。”雷泰挥了挥手,示意小舅子冒成和矮衙役稍待,然后又缓慢地问:“孙元是吧,你今日如此狂悖,似有依仗,说来听听。”

    若孙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农民,说拿了也就拿了。可刚才他的表现实在太古怪,而且,一进衙门就在我雷泰和县尊之间挑拨离间。而且,看他言谈举止,好象也是个人物。难道他背后有人指使?

    雷泰这几年在衙门里大权独榄,肯定遭了别人的忌。

    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不妨先探探孙元的底,再做决断。

17。第17章 雷泰吃憋

    孙元点点头,微笑着从容道:“看来,如果孙元今日说没有依仗,是走不出如皋县衙了,小县尊果然是小县尊,看起来真是威风八面啊!倒叫孙元想起了一个人。”

    “什么人?”听孙元口口声声当众喊自己小县尊,雷泰心中的怒火愈加旺起来。别人恭维他做小县尊,那也就是在私下喊一喊。可这种称号却不能放在正式场合,那可是要犯知县大老爷的忌的。周知县虽然名士派头,也不过问俗事,却也不想被人当成废物和摆设。

    孙元淡淡道:“想当年,天启帝清净无为,与民休息,乃是一代明君。司礼监魏掌印却借此隔绝中外,弄权乱政,最后落了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一县知县,乃是百里侯,难不成,雷主薄也要效那魏掌印,在这百里如皋中做个小老爷?”

    孙元这话中带着天启朝和崇祯朝初年的许多典故,说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