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东西来了。汉王府里过年要用的一切东西。几乎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没让李世民费半分心思。
李世民的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亲自接待了吴仲孺,让俱文珍带着仆人们将东西收下。这些日子以来,吴仲孺跑汉王府就像是跑自家卧室一样地勤密。 他看来。汉王身边的那两个女子(武琦云和苏菲儿),可千万别捷足先登和汉王搭上关系了。
要不是吴夫人坚持一些俗套的礼法,吴仲孺老早就想让女儿也住进汉王府了。好歹近水楼台先得月么。其实大唐名风开放。成亲之前有点什么太正常不过了。可吴夫人毕竟是名门闺秀极爱面子,坚持说在成亲之前,不能让女儿住进汉王府,免得别人笑话。吴仲孺只好亲自当起了鸿雁,为自己的女儿和汉王传书搭线,两边讨好的为他们培养感情。
这一段日子清闲下来,李世民也略微胖了一点。比起以前地那种精瘦模样,更多了几分沉稳和大气。旁人看来。更是显得俊美了许多。
吴仲孺今天看来心情很好,坐下来还没喝上一口热茶,就喜滋滋的说道:“殿下,好消息!”
“快说!”这些日子以来,李世民与吴仲孺之间也亲近了许多。说话连客套都不用了。
“汴州收复了!”吴仲孺欢喜的说道。“殿下幽居在府中,可能对东都那边地事情不太清楚。这是我今天清晨。收到东都分号传来的消息。蕲州刺史、充节度都知兵马使、大将伊慎,在永安戍大败李希烈的大将杜少诚,又在应山之战中生擒了前来救援的李希烈外甥刘戒虚。伊慎将刘戒虚捆绑起来送到汴州门前劝降,守城将开门请罪。从此汴州收复,漕运得通了!”
“好呀,这真是个大好消息。”李世民笑呵呵说道,“终于在过年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了。想必明年开春的时候,关内一切情况就都要恢复正常了。”
“可不是么!”吴仲孺也长吁了一口气,“关内这粮荒,好不容易才稍稍缓解了一些。现在终于粮道疏通,彻底解决问题了。伊慎无疑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呀!此人跟卑职也算有些交情。改日如果去到蕲州,一定登门拜访一下。”
伊慎李世民心中暗自记下了这个名字。
闲叙了一会儿,俱文珍来报,说颜真卿和李勉来访。李世民忙叫请了进来,吴仲孺便告辞走了。
这些日子以来,李世民虽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朝堂上有什么风吹草动,颜真卿和李勉、李景略这些人,都是会回来告诉他的。所以,一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颜、李二人就会到汉王府上来,找李世民说上一说。
看来今天,又是有什么大事了。
两个老头子精神不错,乐呵呵的问候了一阵汉王地身体。李世民将他们请到了烧着炭火的静室里,奉上了热汤。
颜真卿满面红光,满是兴奋的说道:“殿下,大好消息!”
“什么消息?”李世民也来了劲头。看颜真卿表情,应该不会是小事。
“临泾李晟,打了大胜仗、收复了邢阳!”颜真卿兴高采烈的说道,“伊慎也连胜两阵,收复了汴州!两个大捷报啊!”
李勉也笑道:“是啊!邢阳收复。吐蕃对长安的威胁算是解除了;汴州收复,从此漕运得通,也是解决了大问题呀!”
李世民也高兴地笑了起来:“过年前收到这样的好消息,实在是令人高兴呵!”过久了平淡无奇地生活,李世民听到这样地消息也是格外的兴奋。
颜真卿抚着白须,不无自豪的说道:“李晟那小子,真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他到了泾原没多久。就用雷霆手段治住了那里的兵乱,从此上下齐心。吐蕃的相尚结赞之前讨了一些好处攻下了邢阳,又不自量力的来攻打泾原,想彻底打开通往长安地门户。李晟巧妙诱敌设下埋伏,首战就大胜斩敌七千余人!后来趁胜追击。在摧砂堡再次大败尚相结赞。两战共计杀敌两万余人,一举将吐蕃人赶出了泾州境内!”
“好,杀得好!”李世民哈哈的大笑起来。
李勉接着说道:“与此同时,浑在府翔府那边也经营得不错,打退了几次吐蕃的骚扰侵袭;朔方那边。自从李怀光率军赶回之后,就变得四平八稳了。三员大将坐守三处,连成了一条坚不可催的大防线。现如今。我大唐西面防线,算是安宁下来了。”
李世民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些日子以来,他都一直掂念着李晟他们征战的情况。
“不过,也有一些不好地消息。”颜真卿话锋一转,说道,“朝堂上少了殿下这个能够主持军事的亲王,长安御林神策军越发的腐化堕落了。”
“怎么回事?”李世民眉头略皱。
颜真卿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前不久。皇帝下发了一道圣旨,表彰神策军将士为兴元元从奉天定难功臣,人人皆赐免死丹书。其实皇恩浩荡,这本无话可说。不过典掌御林军的宦官窦文场和王希迁,没了旁人从旁监督镇劾。就开始玩花样了。他们接受了许多官宦人家的贿赂,允许他们地子弟在神策军中挂了一个名。却不来服役。如果有差事,就派个家奴来顶替。这样做,无非就是让他们沾沾神策军的光。这些挂名的神策军,好些都是游手好闲地纨绔子弟。打起仗来全无用处倒也还罢了,偏偏他们还顶着神策军这个幌子,四处招摇惹事生非。”
李勉也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眼下的神策军,已经不是昔日那个跟随殿下守卫奉天、收复帝都的铁血之师了。纯粹变成了腐化堕落的公子李世民听完这些,却是微微笑了一笑,丝毫没有颜真卿他们所预料的发起怒来。他说道:“扳倒了霍仙鸣、除了卢杞,又有了王希迁和窦文场。朝堂之上,总是不缺这样的角色。”
颜真卿疑惑的看着李世民:“殿下不生气么?”
“不生气。”李世民笑了一笑,“因为生气一点用处也没有。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伤了我的身体。我算是想清楚了,许多地事情,眼不见心不烦。就算我仍然在朝堂之上,也管不来这所有的事情。”
颜真卿眉头一皱:“殿下莫非有什么深远的打算?”
“目前还没有。”李世民微笑说道,“快过年了,不说不高兴的事情。老太师,先生,难得二老今日前来,我们就好好喝两杯吧。就当是庆祝泾州、汴州大捷。”
颜真卿见汉王不愿意多说,也不好再问什么,和李勉一起应承道:“也好。”
当日,李世民就在汉王府里摆了一宴,宴请颜真卿、李勉和郭家的郭、郭暖与吴仲孺。泾、汴大捷,整个长安城里都添了几分喜气。
白雪飞扬而下,万家***炊烟缭绕,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地平静。仿佛现在,就已是太平盛世。
十来天转眼就过去了,年也过完了。长安城里的积雪,在春风之中开始融化。李世民地身体,也完全的恢复过来。只不过他仍然在家里告病不出,潜心隐伏。朝堂之上再没有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李适担心长安守兵太少,将新任河东节度使马燧调到了长安,担任京畿、渭北、商华都知兵马使,守备京畿关内和长安京师。马燧的大名,李世民是早有耳闻。此人能征惯战,在征讨河北叛逆的战斗中,屡立大功。在邯郸、临、洹水、魏州的几场大战役中,马燧数战连捷,将叛乱称王的魏博节度使田悦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要不是后来泾师之变他要赶着回来救援,几乎就要平定了田悦。不过等他赶到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攻克长安收复了帝都。皇帝就让他屯兵河内,整顿人马。
之前李晟、浑、李怀光等人,也多次在李世民面前提起马燧,都称赞他勇猛刚直,是一名难得的将帅。不过同时也告诉他,马燧与太子李诵,关系十分的密切,似乎还有姻亲关系。马燧的一个侄女儿,好似就嫁给了李诵为妾。
李世民心中清楚,皇帝将马燧调到长安执掌兵权,就是有意趁汉王势弱的时候,加强太子的力量。既然已经洞悉了李适的为人,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好郁闷的了。什么神策军腐化、马燧入京,李世民也都不想去关心了。有些东西,既然是争不赢的,那就索性不要去争。自己注定不能在长安有什么作为,也就没必要往这些事情里面搀和了。
现在,他只能按捺住性子养精蓄锐,等待着机会的降临。

第一卷 浴火 第166章 复出

扬春三月,柳絮飘飞,百花吐蕊。算起来,李世民在府里已经闷了四五个月了。身体也丝毫没了异恙,又变得生龙活虎身强体壮。重生后的这副身体,体格惊人的强壮。这段时间李世民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来练一练武艺。虽说没能一日千里的变成绝顶高手,至少筋骨被打炼得十分强健了。日后要是再有机会带兵打仗,相信更加得心应手。
武元衡自从进了汉王府以后,几乎就成了李世民的影子,与他寸步不离。二人白天一起观摩飞龙骑操练,对弈赏曲;夜晚促膝畅谈国事时政,教习庞慈的学业。在外人看来,几乎就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这可把吴仲孺给急坏了。跟汉王走得挺近的武琦云,可是武元衡的亲妹妹呀,要是让她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这一番苦心经营且不是全泡汤了?
于是,吴仲孺约齐了妻舅家的郭、郭暖等人,挑了个好日子,一起来找汉王商议定亲的日子。李世民也不好再推脱了,约定在三月十五与吴家小姐吴月琳定亲。同时,圣旨也下达了下来,赐婚于汉王李谊与吴月琳。
再过三天,就是定亲的日子了。汉王府里一切准备就绪,准备迎办这一件大喜事。
这天晚上武元衡和房慈走后,李世民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似乎心头总有些事情舒展不开。辗转难眠,他索性起了床,抱着古筝到了后院凉亭这里,一个人静静的抚起筝来。
不自觉的,他又弹起了那曲《高山流水》。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小女王墨衣的影子。那个能够吹着玉箫合上自己曲调的女人,现在会怎么样了呢?是生是死,是福是凶?她离开了大唐长安,大概只能回东女国了吧。吐蕃不会真把她抢去强纳为妃吧?
李世民不由得笑话起自己来:眼看着要成亲了。却还想着别的女人。可惜了,虽然吴月琳也算是个不错的女子,但自己跟她毫无感情可言。要不是出于政治利益上的一些考虑,这样地婚事就如同一碟可有可无的寻常点心一样,吃了不饱腹,不吃感觉又有些浪费。不在身边、无法得到的,总是想得多一些……墨衣。就像是一株带刺而娇艳的玫瑰,比静如清荷的吴月琳,更能撩拨人的心思。
夜色如墨,春风清凉。李世民轻抚筝琴,想着一些若有若无的心事。这几个月来。他几乎就要习惯了这样地生活。没有阴谋诡计和冷枪暗箭,也没有金戈铁马与血火河山。日子过得平淡无奇,内心却是越来越多难以排解的失落与苦闷。
过了一会儿,隐隐听到不远处传来人声。好似还有人在敲自己的房门。紧接着,就看到几个人急忙忙的朝小亭这边走了过来。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李世民心中略作惊疑。
走到凉亭这边来地人,居然还是俱文珍这个大总管。他见了李世民就急忙道:“殿下,可让小人找到你了殿下快到正厅。有重要的客人来了。”
“什么客人?莫非还是皇帝来了。看把你紧张的。”李世民无所谓的应了一声,准备起身朝前走。俱文珍这副惊惊乍乍的性子,他算是习惯了。
“殿下,来地人是……”俱文珍吞吞吐吐的道,“还真是让人想不到!居然是浑!”
“嗯?浑?!”李世民惊讶的看了俱文珍一眼,大步朝前走去。浑,他不是在凤翔府带兵么,怎么回长安了?
正厅里。明显瘦了一圈也黑了许多地浑,正焦急的来回踱步,时时发长长的叹息声。李世民第一眼看到他,几乎就要认不出来了。昔日威猛高大的浑,这时就像是一个服过了苦役回来的囚徒。浑身灰土头发凌乱,神色仓皇落寞。还有几分紧张和害怕。
李世民感觉有些不妙,就在浑背后喊道:“浑,你怎么到长安来了?”
“殿下!”浑听到李世民的声音,顿时大呼一声,转身就跑到他面前拜倒下去,竟然失声号哭的喊道:“完了、全完了!!”
李世民心中一惊,忙叫俱文珍去关上了大门,将浑请到了自己的卧房边地静室里。
“有什么事情,不要急,慢慢说。”李世民见到浑这副样子,也是惊愕万分。流血不流泪的汉子,居然失声痛哭,肯定是发生了大事了!
浑双手颤抖的接过了李世民递给他的一杯茶,一仰脖喝下去后,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末将……这是打了大败仗,只身逃回的。”
“怎么回事?”李世民心中惊愕,却尽量让自己地语气平静一点,免得刺激了浑。像他这样的悍勇猛将,居然临阵只身败逃,心里肯定也是不好过了。
“哎两万大军哪,一夜之间,全没了!”浑声音颤抖,情绪激动地说道,“要不是几个兄弟誓死护着我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来,末将今日怕是也难以见到殿下了。”
李世民暗吸了一口凉气,轻言抚慰道:“你不要急。发生了什么事情,慢慢来说。”
“嗯……”浑抡起衣袖,抹了一把眼泪,重叹一声说道,“李晟在临泾打了几个大胜仗,让吐蕃心惊胆颤,不敢往那边靠拢了。于是,凤翔府这边压力抖增,吐蕃投入了更多的兵力来骚扰侵害。从去年腊月到今年二月,我率军与吐蕃大小七战,每战皆胜,斩敌一万余人!与此同时,李晟在泾原节度与我遥想呼应,师出邢阳奇袭吐蕃人身后。我与老蒜头连打了三个大胜仗,将吐蕃逼退了三百余里,大唐的麾旌几乎就要指到了会州、原州、兰州一带。”
“这不是很好么?”李世民说道,“这个消息,我听说过了。战报传来,举朝欢庆。皇帝不是对你们大加褒奖了么?”
“哎!”浑又重叹了一声,沉沉的锤腿说道,“褒奖倒是不提也罢。只不过。重新踏上沦落到吐蕃手中多年的中原土地,我与李晟喜不自胜。正准备整顿兵马乘胜追击,不料朝廷就下发了与吐蕃议和的圣旨!”
“议和?”李世民眉头一凛,说道,“这件事情,我似乎听颜老太师说起过一回。大约是在今天开春没多久的时候,吐蕃谴使来唐。请求议和。当时朝堂之上也有了许多的争议,但皇帝听了宰相张廷赏等人的合议,同议和盟。”
浑愕然地看着李世民:“怎么,殿下只是听说,并未参与议事发表意见么?”
李世民无奈的笑了一笑:“没有。我已经有四五个月隐伏不出。未理朝事了。”
“哎,起初我就怀疑了,这事肯定没有殿下从中参预,不然怎么可能会是这样一个结果!”浑万分悔恨的说道,“当时我与李晟。在阵前商议了许多时日,都感觉这一次吐蕃提出合盟,很是蹊跷。不值得信任。于是按兵不动,往朝廷发回了三次塘报军文,请求陛下收回成命,不与吐蕃结盟。不料,圣旨再一次下达,声色俱厉的强令我们,必须与吐蕃和好,退回凤翔与临泾。”
李世民也有些怒意了。忿忿的说道:“既然阵前大将提出了疑义,为什么朝堂之上没有再听到任何争议?本来两国修盟,尤其是与吐蕃这样狡猾多变、素来不和的国邦缔结盟约,就该谨慎。这一回吐蕃居然主动前来请和,看来是把朝堂上的一些人高兴得得意忘形了。”
“我看并不是这么简单……”浑说道。“张延赏,与李晟素来不和。两人之间地矛盾。已经有十余年了。皇帝都曾出面调节,但张延赏这个丑陋的酸儒,一直还怀恨在心。这一次看到李晟接连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肯定心存不满。如果是他在阁部收到了李晟传来的塘报军情,免不得要心存怨恨的从中坏事。我们看了后来发下地圣旨,全在责骂我和李晟拥兵自重、消极懈怠、好战窦武,妄图耗费国力为自己争得军功,怀着私心不肯与吐蕃缔盟。要是没有张延赏这样的小人在皇帝耳边进谗,皇帝怎么可能会骂出那样的话来?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我和与李晟都受不起这样的罪名,只好硬着头皮去与吐蕃缔盟……”
李世民已然想到了,这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仍然平静的问道:“结果呢?”
“结果……”浑都有些不想说下去了,“结果,我与李晟各自回了凤翔与临泾,让出了之前夺回了疆土。然后,在二月二十七,我带着本部兵马二万人,去往平凉与吐蕃尚相结赞缔盟。起初一切倒也还正常,盟约也几乎要缔结下来。可就在半月前地一个深夜数万吐蕃大军突然从天而降,将我的两万大军团团包围,悍然发动了攻击!末将拼死夺得一匹马,提上大刀在几名铁卫的护卫下,杀出了重围,单骑逃回。吐蕃人几乎就将两万凤翔唐军围剿殆尽,泾原李晟远在数百里之外,根本来不及救援。就这样,我匹马单骑逃了出来,眼看着凤翔府也没法守下去了,只好逃回了长安……”
李世民双手握在身后,却已是拳头捏得骨骨作响,咬牙切齿地恨恨道:“空谈误国!……如果不是朝堂这一次的瞎指挥、轻信吐蕃,凭你和李晟的能力,怎么可能招致平凉兵败之辱!”
“哎!……”浑又是重重的一锤腿,唉声叹气好不气恼。
李世民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