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晟的能力,怎么可能招致平凉兵败之辱!”
“哎!……”浑又是重重的一锤腿,唉声叹气好不气恼。
李世民微眯着眼睛寻思了一会儿,突然一下睁大了眼睛,沉声道:“浑,更衣。与本王进宫!”
“如此深夜,殿下要闯宫么?”浑惊愕不已。时过酉时,再想进宫可就难了。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情,这时候进宫那就是闯宫,算起来可是要治罪的。
“军国大事,关乎存亡。本王寓居数月不管国事,这时候也顾不得太多了!”李世民重哼一声,“等会儿我让俱文珍伺候你更衣收拾。现在我去搬请颜老太师。稍后,我们三人一起去闯宫见驾,务必在天亮上朝之前,将这件事情先跟皇帝说清楚。不然,等张延赏等人收到消息先告了污状,这件事情又难说了。”
“是!”浑抱拳就应了下来。
李世民叫俱文珍去给浑更衣,自己却跑到了武元衡房间里,跟他把这件事情说了个清楚。武元衡思索了片刻,说道:“殿下此举,应该可行。平凉败盟凤翔府失陷,剑南、东西二川就此被割断,肯定也会战事突起。这一次,说不定就是殿下的大好机会!”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凛然说道,“平凉之败,西部防线就出现了大漏缺,长安直接面临威胁。剑南四川一带,不久也必然会战火遍地,吐蕃肯定趁机前来打劫。这个时候朝廷肯定是要派人出去督战指挥地。现在再不出手,我怕就要错失大好时机了。”
“殿下言之有理。”武元衡一拱手,说道,“眼下正是大好的时机,殿下一定要把握。如能获得兵权带兵出征,平复凤翔之后再前往剑南道督战,一切大计都可以按步实施了!”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点头:“好!我现在就去搬请颜老太师,约他一起深夜闯宫见驾,说明此事!”
“嗯!”武元衡也是神色凛然,眼神中略带兴奋神采。
李世民出了武元衡的房间,感觉身上又有了那种久违的冲劲与热血沸腾的感觉。他换上了许久不穿地紫色鹿龙袍,戴上了三梁进贤冠,与浑一起出了门,直奔颜真卿府上去了。

第一卷 浴火 第167章 闯宫

今天守备朱雀门的神策军,可就有些犯难了。大半夜的,居然有人来叫门。皇城辛时关闭,这是谁都知道的。敢这时候来叫门闯宫的,自然也是不是一般的人物。今天来的这三个人,身份尤其显赫。一个是当朝泰斗颜老太师,一个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汉王,另一个,居然还是封疆大吏浑。
守城将不敢嗦,忙不迭的打开了皇城大门。李世民等三人策马长驱直入,到了大明宫前,却被几个凶悍的御林军挡住了。
这几个人,看似并不认识李世民等人。为首一员小校仔细看了三人一眼,没好气的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深更半夜,居然敢在皇城之中策马疾行、还闯到了大明宫前?!”
李世民左右看了看颜真卿和浑,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还真是人走茶凉呀!本王快有半年没进过宫了,居然连守城将也不认识我。老太师,你时常行走在宫中,他们怎么也不认识你呢?”
颜真卿也无奈的笑道:“老夫进到大明宫的机会也少,一般就是在皇城御史台。就算有时进宫,我这把老骨头也是坐的轿子。”
那个小校听他们这样说话,感觉有些异样,声音低和一些说道:“你们……是什么人?”
浑提马上前一步,沉喝一声说道:“你这小厮,狗眼不识人…这位老者是颜老太师,中间这位是大唐汉王!还不快开门放行。”
“老太师?汉王?”小校愣愣的念了两声,眨巴着眼睛看了几人一眼,大摇其头道:“我一个也不认识。大半夜的,要是有人冒充怎么办?你们还是天亮了再来吧。这个时候,末将不能放行。”
“你大胆!”浑愤怒的喝道:“汉王与老太师前来,你一个小小的城卫,居然敢挡驾!”
浑身如巨雷。吼得小校浑身一颤。他有些惊怕的退了两步,后面一队御林军也围了上来。听他与后面的人说道:“你们认识么?”一群人齐齐摇头。
李世民这下可就有些郁闷了,要办大事,却被几个无关紧要的小卒子挡了路。看得出,这些人都是生面孔,看来都是神策军左右厢兵马使王希迁与窦文场,后来再选派地一些人。难怪不认识汉王。
李世民拍马几步上前。用马鞭指着他们说道:“你们不认识本王不要紧。但你们总该知道,如果不是有重大的事情,是没人敢深夜闯宫的吧?事关重大,速开城门放我等进宫见驾。误了事情,你们吃罪不起的。”
守城士卒们有些吃不定主意。小校思索了一阵,大声说道:“我们这些守城的士卒,哪里认得下所有的王公大臣?上头有令,我们只认圣旨与令牌,不认人。这时候。除非有圣旨或者是左、右厢兵马使的令牌下来,否则谁也不能进去!”
“真是气煞人也!……”浑正待发怒,颜真卿上前止住了他。颜真卿走到那几个小卒面前。拿出了自己地官凭文牒递给他们,说道:“老夫检校御史大夫颜真卿,这是老夫的官凭。你们拿着这个官凭,去请示王希迁与窦文场:问一他们,今日这城门,开是不开。”
小校狐疑的接过看了一看,顿时惊愕的看向颜真卿:“真的是……颜老太师?啊,末将鲁莽。冲撞老太师了。不过,职责所在,这门还是不能开。几位在此等等,末将去请示左使王大人。”
颜真卿一摆手:“速去速回!”
李世民憋了一肚子闷气,忿然地想道:才几个月没露面。居然连一个小校也不买我的帐了,这朝堂上还真是人一走茶就凉。我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汉王。现在说出来的话居然还没有一张官凭值钱了!
不久以后,那个小校快步跑了回来,拱手拜道:“老太师,三位王大人有令,给三位放行!”
颜真卿拿回了自己的官凭,冷哼一声说道:“你这厮好不无礼。这位是堂堂地汉王殿下,你居然视而不见!”
小校一愣,回身给李世民行了一礼:“汉王恕罪!”
“罢了,快开门。”李世民也懒得跟这个小校一般见识了。这声望积攒起来不容易,要消磨下去却是快得很。从这个小校的表现,李世民也越发的感觉自己现在处境堪忧了。如果所有人都遗忘了他这个汉王,那就表示他地价值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平凉兵败国难临头,或许正是他李世民挽回局面的一个契机。
每每想到这一点,他心中都是一阵无奈的苦笑:我居然也要盼着国难爆发为自己带来转机了……真是矛盾又无奈啊!
进了大明宫,并不表示就能顺利的见到皇帝了。大明宫内殿堂成群,谁又知道皇帝今天驾临了哪座后宫。三人从含元殿找到宣政殿、廷英殿,皇帝都不在这里。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知事的宦官,算是问明白了,皇帝今日看完了一场马球,就在中和殿下塌。
中和殿前,神策军卫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几圈。十余队兵甲,不停的来回巡哨;火把照得彻夜通明,宛如白昼。至从朱叛乱之后,李适就变得极其的胆小,日夜都要大批地卫士从旁护卫。统领这些卫士的,就是王希迁与窦文场。他们二人轮流换岗,一人守城门,一人守皇帝。谁要是有事想见一见皇帝,那还都得经过他们的首肯。弄得现在这两个宦官一下就风光霸道了起来,谁也不敢得罪他们。
三人到了中和殿前,马上就有两队卫士顶了上来挡住,十分警惕的喝道:“什么人,站住!”
李世民之前就受了一肚子闷气,现在又听到了这样毫不客气的喝问,心头没来由地就一阵光火,大声说道:“汉王李谊!”
“呃……汉王?!”那几个兵卒明显的一惊,面面相觑了一阵。纷纷一起拱手拜礼:“见过殿下不知殿下深夜进宫,所为何事?”
“本王要办地事情,莫非还要跟你们解释么?”李世民面带寒霜的看了这些一眼,说道,“闪开,本王有重要的事情要见皇帝!”说罢就大步朝前走去。
“殿下、殿下!”那几个兵卒不死心地跑了几步,又挡在了李世民身前。“陛下已经安寝,殿下还是请回吧。陛下曾说过,只要是他睡下了,不管是谁也不见。不然……就会怪罪下来的。”
正吵着,不远处一名宦官带着一队兵卒。举着火把快步走了过来,瓮声的喊道:“是谁在那边大声喧哗呀!吵到了陛下安寝,那是要掉脑袋的!”
李世民回头一看,倒也还认识他。就是在扳倒了霍仙鸣以后上位的窦文场,之前见过一两次的。三十余岁。相貌平平并没有出众的地方。
窦文场走得近了,也很快就认出了李世民等人,明显十分惊愕地道:“汉王、老太师。还是浑……将军,你们怎么这时候进宫了?”
“窦大人,既然你认识本王,那就好办了。”李世民说道,“本王有万分紧急的军国大事,要找皇帝陛下禀报,片刻迟疑不得。你快进去通报一下。”
“这……”窦文场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阵,犹豫不决的说道:“倒不是卑职不肯为殿下和二位大人行方便。只是……皇帝曾下过严旨。若是他睡下了,谁也不许前去叨扰,不然就是要治罪的。”
“事关重大,不可拖延;情况特殊,也要另当别论。”李世民不耐烦地说道。“你快进去通报就是。有什么罪责,本王耽待着。”
窦文场露出了一个冷笑。还带着一丝明显的不屑神色,说道:“殿下还是不要冒这种大不韪闯宫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奏知陛下吧。”说罢,居然大摇大摆了转身走了。那几队兵卒,则是不怀好意的挡在了李世民等三人面前。
李世民气煞,大喝一声:“汉王李谊,有重大军国大事求见陛下谁敢挡我!”说罢,迎着那些兵卒的长枪就朝前走去。那些兵卒被惊骇了一番,只得瑟瑟的举着长枪,一步步后退。
窦文场也被惊了一惊。原本他以为,汉王不过是个失势了地皇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地方。现在看来,他今天倒是铁了心要闯宫了。要是皇帝怪罪下来,自己这个护卫统领还不是要首先吃罪么?
窦文场慌忙又快步跑了回来,惊乍乍的说道:“殿下、殿下,你小声着点,千万别吵到了皇帝陛下啊!你还是回去吧,回去,别让小人难做啊!”
“本王今日非见皇帝不可。”李世民沉声说道,“有本事你就叫人将本王乱枪刺死。不然,你就进去通报,叫醒皇帝!”说罢,又大步不停地朝前走去,将那些兵卒逼退了一片。
“啊?”窦文场顿时头大,无可奈何的跺着脚,“殿下,你不要逼人太甚哪!”
“逼人太甚?”李世民冷眼一瞪,怒喝道:“若非有重大国事,本王会这样夜闯皇宫么?事关重大片刻不能迟误。你却只顾着一己之私害怕被皇帝责骂,在此悍然挡驾。你这阉竖,要是当真有了什么无法挽回的损失,我看你如何吃罪得起!”
窦文场又惊又怒的瞪着李世民,恨不能将他撕成八瓣。当着这么多人骂他阉竖,还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不过,李世民说得最后那句话,更让他惊骇:要是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他的确是吃罪不起!
李世民继续大步向前走,窦文场等人被迫步步后退。那几根长枪,几乎就要顶到了李世民的胸前。正要走到阶梯前,中和殿地大门被打开了。一名宦官急忙忙的跑到窦文场身边耳语了几句。窦文场就像是变脸一样,马上换了一副笑脸,对身边的甲士们喝道:“大胆,你们还不快放下兵器汉王殿下,皇帝陛下有请,诏你入内觐见。”
“哼”李世民冷眼瞟了窦文场一眼,带着颜真卿与浑就朝中和殿内走去。颜真卿一面走,一面低声说道:“殿下,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窦文场眼下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你这样与开公然敌对……”
李世民嘴角略挑冷笑起来,轻声说道:“眼下我这个汉王,实在是太没有名声了。跟他这个红人闹上一闹,不是正好让人记起我么?再说了,再得势的宦官,也终究是皇家地狗。做主人的,岂能被一条狗给唬住?这岂不是要滑天下之大稽了!”
颜真卿呵呵地笑了起来:“虽然是一些歪理,但殿下这番话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汉王始终是胆略俱佳。在外人看来,你这样或许是有些鲁莽;原来,也还有这样深层的用意。”
皇帝李适穿着一身儿白亮的闲服,身上披了一件龙袍,扯着连天的哈欠坐在御书房龙椅上。今天巧了,他刚刚和一个妃子办完了事情准备睡觉,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吵闹声。找人一问,居然是汉王李谊带人闯宫。
这个李谊,快有半年没进宫了,这时候来干嘛呢?李适心中也是有些疑惑。毕竟不能太拂了汉王的面子,不如就见上一见吧。不然以他的性子,今晚还在在中和殿外闹个没完哪!
可是,李世民等人一出现在御书房,李适马上就一下清醒全无睡意了“浑,你怎么、怎么到这里来了?!”
浑双膝一跪就磕起头来:“陛下,微臣死罪、死罪呀!求陛下降旨,赐微臣一死以谢天下吧!”
“啊?!”李适并不是傻子,这时一下就意识到:坏了,凤翔府怕是完了!

第一卷 浴火 第168章 受命

李适嚯然一下站了起来,身上的龙袍滚落在椅子上,煞是有些惊慌的看着面前三人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颜真卿拱手一拜,言简意赅的说道,“平凉败盟,凤翔失守。长安,危矣!”
“啊”李适惊乍的一叫,马上恼怒的瞪向跪在地上的浑,“浑,你这个无能之辈!败军之将,居然还有脸回来见朕!你的大军呢?”
浑惶然的说道:“大军在平凉突遭伏击,罪臣……不及防备。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罪臣匹马杀出,只为到陛下面前来领罪受死请陛下降旨,赐臣一死!”
“混账、混账!”李适顿时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吼道,“两万大军都死光了,你居然还有脸一个人跑回来,真是罪无可赦…来人!!”
两名甲士闻声闯了进来,气势汹汹的喝道:“在!”
李适脸都涨得红了,正要叫人将浑拿下,李世民上前一步,拱手急道:“陛下,请息怒此次兵败,个中情由很是复杂。陛下何不问个清楚,再治浑之罪?浑勇冠三军是个难得的将才,更何况昔日他曾立下过巨大功劳。陛下莫非忘了,当日在奉天之时,浑是如何舍生忘死救驾的么?”
李适微微一愣,眨巴着眼睛看了看李世民和浑,长叹了一声摆摆手,示意那两个甲士出去了。他说道:“浑,平凉兵败如此惨烈,你有何话说,速速讲来。”
颜真卿思虑了一下,在浑之前说道:“陛下,在问罪于浑之前。老臣有一事相询。”
“嗯,老太师请讲。”
“年初之时,吐蕃派人前来请和。当时陛下在朝堂之上公议,结果是采纳了宰相张延赏等人的合议,同意议和。”颜真卿侃侃说道,“对此,老夫也无话可说。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吐蕃的这一次请和,其中有诈。而且眼下的大唐,的确更需要偃战休养,和盟之事可遇而不可求。只不过老夫听浑所言,他与李晟在前线发现了一些端倪。感觉这一次吐蕃求和其中必然有诈,并发回三封塘报军文,请求朝廷罢去议和,坚持主战。对于这件事情,老夫身为御史大夫却未在朝堂之上参加公议。甚至没有听到任何的议论。老夫想问陛下,可有收到浑、李晟发来的军报?”
“呃,这……”李适顿时眉头一拧。面露尴尬之色,干咳了两声说道,“收是收到了,不过只有一份。宰相张延赏直接将它递到了朕的御书房里。当时正值关内爆发粮荒,粮食十分地吃紧,实在无法再供给凤翔、泾原兵马的后勤。更何况,这些年来我大唐连年征战损耗极其巨大,正需要一段和平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当时。朕就听信了张延赏之言,没有将此事拿出来公议,免得拖延了议和的时间。即刻下旨,强令……浑与李晟,退回攻占的领地。与吐蕃议和。”
李世民在一旁听得心血翻涌,恨不能冲上去将李适一剑刺杀:好一个荒唐的君王!你为了敛财自己挑起粮价飞涨。却还不肯为前线将士们发送粮草;更为可恶的是,为了少花钱粮、为了苟且偷安这一点点鸡毛蒜皮地蝇头小利,你把军国大事当作儿戏,听信谗言强令浑与李晟与吐蕃和盟!平凉败盟,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你李适!
颜真卿何等的老辣,深知这时候是不能将矛头指向皇帝的,不然就会让他下不来台,事情只是越发糟糕。老头子这时怒发冲冠十分激动的说道:“陛下!张延赏因与李晟有私仇,挟私怨以误国事!他是担心李晟在前线立下太过功劳,回朝之后凌驾于他之上!如此重大地军情,他居然私自藏匿了其余的两份军报,并向陛下进谗强令李、浑二人与吐蕃和盟。致使大军被吐蕃伏击、平凉败盟。此番败迹,浑固然有失职不查之罪,然更大的罪过,当算到张延赏头上!若不是他挟私报复公报私仇,空谈误国胡乱指挥,我大唐怎么可能平白的损失两万精兵,怎么可能失掉凤翔府这样一个无比重要的军事番镇!”
李世民趁热打铁地说道:“陛下,老太师言之有理!李晟与浑,这半年多来接连大胜十数阵,斩敌数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