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全集-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伙伴,单独逃走!当下面的盗墓者发现自己被遗弃时,他的恐怖、悔恨、声嘶力竭的哀求,这时候他想到的恐怕只剩下跟伙伴当初所作的互不遗弃的誓言。他如果不是窒息而死,也会活活饿死;直到二十世纪,人们才发现他的骨骸。我站在李仙蕙女士棺旁,凝视地面,骸骨已经移去,但仍彷佛看到那人垂死时绝望的挣扎,不禁战栗。
   李仙蕙女士是武照的孙女,她丈夫武延基是武照的侄儿武承嗣的儿子,夫妻都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可是,七○一年,武照女士已七十八岁,爱上二十四、五岁(大概是)美男子张易之、张昌宗,而且把政府大权交给他们。李仙蕙小俩口仗恃他们是皇亲国戚,加以抨击。武照的反应既猛烈而又残酷,她下令李仙蕙、武延基,和李仙蕙的哥哥邵王李重润,一齐自杀。当时,李仙蕙才十六岁,武延基十七岁,一对不懂事的娃娃夫妻罢了,而且二人都是武照的嫡亲骨肉,但武照却不惜用他们的性命,取悦情夫。色情的力量太大,大到足可以摧残人伦。
   文化大革命期间,武照女士的地位,一度看涨,于是,就有考古学家检查李仙蕙女士的骨骼时,发现她的骨盘较小,因而推断她不是被祖母所杀,而是难产而死。凡骨盘较小的女子一定死于难产,犹如凡癌症患者一定死于癌症一样,这种奇异推理,没有说服力量。而且,她丈夫年纪正轻,也同时死亡,在病情上求解答,恐怕困难。
   以毛泽东为首五人帮中的江青女士,从头到尾,一直以武照自居,我想武照女士地下有知,一定羞愤难当。武照除了恶毒这一面之外,还有聪明智慧的另一面,江青不过一个愚蠢、邪恶的老巫婆,给武照提鞋都不配。一定要比的话,江青女士勉强可以比武照的媳妇、唐王朝六任帝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孟轲先生有句话:「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灾必逮其身者也。」写个牌子挂到江、韦二位女士的脖子上,没有人能够更改。
   我无法参观更多的帝王陵园,于是择近参观杨贵妃墓,它位于从干陵返西安的归途上的马嵬镇之北。当「马嵬镇」两个字跳进眼帘时,时间像一道神秘光束,把我们拉回八世纪五○年代,就在这里──马嵬坡,中国历史上十大美女之一,当时荣为贵妃的杨玉环女士,被行刑队用白绫绞死,从此,马嵬坡成为最动人心弦的古蹟之一,她的遗体安葬在马嵬坡稍北,真正的黄土一抔,一抔黄土,墓前有一块石碑,上题「杨贵妃墓」,简陋得跟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无法相比。杨玉环女士死时才三十八岁,正是花朵盛开的年龄,她的美丽为她自己带来绞刑大祸,为她杨家带来灭门大祸,他的哥哥杨国忠被砍下人头,她的「却嫌脂粉污颜色」姐妹,在逃亡途中被捕下狱,乱棍打死;而全国人民也因她老哥杨国忠的贪残,死伤千万,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说她是「祸水」,也未尝不可,但杨玉环女士本人却是历史上最没有政治野心的美女之一。她最初嫁给寿王李瑁先生,却被李瑁的老爹,当时的皇帝李隆基先生看上,叫到皇宫。这种乱伦的禽兽行径,后来索性公开,李隆基收她当小老婆,其中没有爱情,只有色情而已。一首小诗,写出我的叹息:
   七月鹊桥初架迟长生殿下人双至
   比翼连理对银河海誓山盟谁逾此
   全仗恩爱护终身身尚未终恩爱止
   君王若是有情时马嵬怎不同生死
   
   
   王宝钏与茱丽叶
   都是为爱情而牺牲,但一个死得纯情而尊严,一个却活得卑屈!
   和杨玉环女士同样引人入迷的,还有王宝钏女士,只不过王宝钏是传奇人物中的传奇人物。喜爱京戏,或对民间故事稍稍留意的朋友,没有人不知道王宝钏。就在我写这篇报导的时候,台湾电视台正播出外国留华学生扮演的《武家坡》,薛平贵向挖菜的王宝钏问路,西方女性刚健婀娜的身材,要扮出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纤细,而又要用中国话念出京戏台词,对她们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也说明王宝钏故事影响力的广大。
   王宝钏女士是一个传说人物,在故事中,她是唐王朝王宰相的女儿,依照当时民间风俗,高搭彩楼,抛绣球选择夫婿,楼下挤满王孙公子,王宝钏都看不上眼,却一球打中衣不蔽体的穷措大薛平贵,王宰相认为这次不算数,王宝钏则认为女人应从一而终(这是妇女传统美德之一),坚持非嫁不可,最后父女「三击掌」,脱离关系,王宝钏誓言宁可饿死,也不再回相府,夫妻二人遂被驱逐到寒窑安身。稍后,中国与西凉国发生战争,薛平贵从军西征,不久,在一次战役中被西凉国代战公主俘掳,代战公主看他堂堂一表人才,就下嫁了他。后来,国王逝世,薛平贵继承王位,好不快活,于是忽然之间,有一天,他想起寒窑受苦的元配妻子王宝钏,急忙回来探望。夫妻离别十八年,互相已不认识。在终于弄清楚后,王宝钏带他回窑;薛平贵发现一双男人的鞋子,对她的不贞立刻暴跳如雷,就要把她一刀杀死,末了,总算弄明白原来是自己儿子的鞋,才算喜剧收场。接着是一幕「讨封」,王宝钏一听说老公当了国王,又惊又喜,连忙跪下要一个封号,对于薛平贵另行娶妻,却不闻不问,反而夫妻联手,到金銮宝殿上清算十八年来的粮饷。
   我叙述这段人人皆知的故事,只是想提出,这么一个荒唐、悖谬的情节,怎么竟然一直上演、卖座不衰?可能,这是中国男人最喜欢的典型:女人忠心得像日本的秋田狗,而男人却不受任何约束,不负任何责任,夫妻间权利、义务,以及伦理道德,全是狭窄的单行道。在王宝钏寒窑内外凭吊,我对她如此的坚毅不拔,为信念献身,深为感动,数千年来,直到今天,这仍是中国妇女的美德。可是,在故事越流传越广之后,那种庸俗卑劣的「官场荣耀」,和大男人沙文主义,把王宝钏高贵的情操,完全扭曲;把薛平贵也塑造成一个自私自利的流氓,把观众导入一种男尊女卑、官尊民卑的丑恶之谷。
   在义大利,我和香华曾参观过罗蜜欧与茱丽叶的故居,院子一个角落竖立一座茱丽叶的立像,两个乳房被顽皮的年轻游客摸得发光。然而,东西方两位为爱情牺牲的女子,却给我们截然不同的感受。茱丽叶、罗蜜欧先后都死了,为爱而死,为誓言而死,死得纯情而尊严。王宝钏和薛平贵却是活下来了,但庸俗化的结果,使王宝钏这样一位惊世绝俗的女子,竟被糟蹋得向薛平贵下跪「讨封」;而薛平贵在要封不封之际,竟对她倍加戏弄。美感全失,使人惋惜。
   再去临潼参观举世闻名的,秦王朝一任帝嬴政先生陪葬物兵马俑,它们的出土时间是一九七四年,假定它是嬴政逝世前十年左右入土的话,已尘封二千二百年之久。俯览兵马俑坑跟俯览美国大峡谷一样,有一种悲壮怆凉的情怀,你会被那种气势攫住,像千斤铁锤压在心头。当嬴政先生正在征服当时已知的文明世界时,他还一面为自己准备地下王国。他打算把他那天下无敌的野战军转入地下,对内保卫他的地下宝座,对外摧毁胆敢反抗他的敌国──假设还有敌国的话。
   秦国军队的英勇,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当纪元前二四一年,合纵阵线联合兵团围攻函谷关时,秦国大开关门,出关迎敌,联合兵团霎时间魂飞魄散,号叫着一哄而散。那一年是划时代的一年,自此,六国再不能出击,除了割地赔款,伸长脖子等待利斧砍下外,别无他策。面对着兵马俑阵容,可模拟出当年函谷关前的军威。一个有趣的事使我一惊,端详兵马俑的面部,所有的胡子都是八字形的,人中没有胡须。香华对我的人中也没有胡须,印象深刻,她一提醒,我也感到惊奇。
   一个人掌握无限权力太久,不但会变成疯子,而且会变成白痴,嬴政先生以皇帝之尊,当然可以在阴曹地府继续他世上的荣耀,但他用什么方法使军队复活?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把握,他大概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那些陶人,自会生出灵魂,继续供他奴役。问题是,他既准备了那么多军队,却没有给他们准备那么多粮食草料,一旦真的复活,怎么能避免饿死!
   秦国帝王一向都是用活人殉葬的,纪元前六二一年,当第九任国君嬴任好先生逝世时,活埋了一百七十七人,全国知识份子,一扫而光,刚刚上升的国势,陡然下降,国家陷入漫长的黑暗时代,长达三百余年之久。嬴政先生能够改用陶俑,是一项重要突破。但必须有一天,挖开嬴政的墓,查看清楚,才算定案。
   
   
   华清池
   骊山无罪,是去骊山的君王们有罪!
   西安有一个贯穿三千年历史,而越到近代,越大放光彩的地方,就是骊山华清池。它之所以著名,吸引千万游客,因为它一直跟帝王后妃,以及跟国家命运结合。最早的一次巨变,发生于纪元前七七一年,周王朝第十二任王姬宫涅先生,和他的爱妻褒姒女士,被犬戎部落追赶,直追到骊山脚下,把姬宫涅一刀砍死,而把褒姒生擒活捉──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敌人俘掳的皇后。姬宫涅落到如此下场,不过《伊索寓言》〈狼来了〉的东方版,姬宫涅为了博取貌美如花的褒姒一笑(她大概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不惜燃起烽火,当各封国国君率领勤王大军,日夜赶路,赶到骊山,要保驾救主时,发现不过是一场儿戏,千军万马愤怒的和沮丧的表情,映入褒姒眼帘,她禁不住嫣然一笑。这一笑可称之为代价最大的一笑,不久,犬戎部落发动攻击,姬宫涅连举「十烽」,各国国君不愿再被美女一笑,结局不仅国王被杀,皇后被俘而已,而是镐京陷落,千万人死亡。
   骊山什么时候涌出温泉,我们不知道,只知道它因唐王朝九任帝李隆基先生,和他的儿媳杨玉环女士常在那里洗鸳鸯澡,而驰名于世。读白居易先生诗:「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正是新承恩泽时。」我们脑子里都会浮出旖旎情调的温泉出浴的画图,可是杨玉环用的浴池,早已湮灭,二十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当年浴池的地方,最近突然被证据推翻,而在附近掘出一千一百年前的旧址──当时浴池的石板底部。不过距完全清理出一个眉目,恐怕要在若干年之后。
   经过两次巨变,有人遂把骊山以及骊山温泉,视为是不祥之地,唐王朝二十任帝李漼很想一游骊山华清池,政府官员纷纷反对,并列举历代君王因游骊山而丧生失国的故事,要求他千万不可前往,但李漼不为所动,硬是去了一趟,回京(西安)后拍拍巴掌,愉快的说:「岂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政治上的反应不像电动玩具那么迅速,李漼大玩特玩之后三十年,唐王朝覆亡,李姓皇族几被屠杀罄尽。当然,唐王朝亡不亡,李姓皇族杀不杀,跟骊山无关。骊山无罪,是去那里的君王有罪。
   使华清池闻名国际的最近一次巨变,发生在一九三六年,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先生,被驻防西安、负责征剿共产党的大军指挥官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囚禁,要求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抵抗日本侵略。十二月十二日当天晚上,叛军突击华清池,蒋中正翻墙逃命,腿部受伤,一位卫士背着他向山上逃走,一路上蒋中正向他保证:将来等乱事平定,他将回报这份恩情。
   ──二十五年后的一九六○年,我在台北《自立晚报》当采访主任(编副刊是这以后的事),有一天,忽然接到一份给总统蒋中正公开信的油印文件,一位署真实姓名、具有地址及身份证号码的老兵,在信中仔细描述当时背负逃亡的经过,诉说现在生活困苦,全家饥寒,要求救济。这封信被当时的总编辑要了去,以后再没有听到任何下文。这封信既是油印,又广泛分发,看到的人一定不少,如果手头有存,应是一件宝贵文件。
   蒋中正先生在乱枪中终于屈服,被叛军押解下山,共产党就在那里盖了一个亭子,称「捉蒋亭」,后来大概发现这种措辞,除了表示心胸狭隘外,别无意义,于是改称「兵谏亭」。整个华清池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休闲场所,当年蒋中正先生的卧房、会议室、侍卫室,仍保持原状,那种像一个普通乡村小学教师的床铺和起居设施,说明他的生活简单朴素,确是他的美德,中国历代元首,他应是最节俭刻苦的一位。
   骊山风景,有大陆西北山河少见的钟灵秀美,我们踏上这块园林,冬季乍寒,已穿过重重外衣,直浸肌肤,古时说「水暖鸭先知」,我则是「天冷膝先知」,伫立稍久,就或轻或重的刺痛。万里晴空,更觉万里寒冽。然而,山色更增妩媚,像一幅名贵的绢画,只感到一切依旧当年,不但当年人物已不复见,纵是明日,今天人物,也不复见。
   西安行程中,使我们怀念的还有「大清真寺」,我不是伊斯兰教徒,而又从未在西安居住过,所以对那个闻名全世界伊斯兰教的寺院,毫无所知,而西安的朋友,也没有人想到介绍我们参观。可是,我们却获得这份荣耀,恐怕只能用「感谢阿拉的安排」来解释。有一天,当我们走出人民大厦,正要上车时,就在台阶那里,身为西安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我的二女儿崔渝生,和同样是西安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正在拾级而上的大清真寺阿匐马良骥先生相遇。马良骥的全名是「哈知?穆罕穆德?优努斯?马良骥」,香华对他头上戴的白色帽子,十分惊奇,向我询问,我告诉她,那就是阿匐。匐,音hung(哄):阿匐,就是「教长」「神父」之义,这是因为我在兰州上过学,而兰州是伊斯兰教世界之故。香华对我有这般学问,大为佩服。马良骥先生大概听到我们谈话,于是霎时间聚在一起,相谈十分投缘,我们遂接受第二天前往他主持的大清真寺参观的邀请。这这这这
   
   
   大清真寺
   红卫兵已对准祈祷大厅的浮雕,一斧砍下!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无论坐落在世界任何地方:东京、华盛顿、巴黎、台北,全都是一个模式──阿拉伯模式,只有西安这座建于七四二年,唐王朝九任帝李隆基在位时的「大清真寺」,却完全中国风味,仅只从建筑外形上,分辨不出它是伊斯兰教寺院?还是佛教寺院?当时,伊斯兰教怎么能容忍这个「不一样」、异化了的寺院出现,实在是一个谜团。它之所以称为大清真寺,因为它占地一万二千平方公尺;亭台楼阁,层层院落,又彷佛是王爷府的深宅大院。它是我们所看到保持最完整、维护最清洁,而又呈现其他文物古蹟所没有、最具发展热情的文物古蹟。全寺都用石板铺地,没有一块水泥砖。比较全国各地其他胜蹟──包括北京的故宫在内,都在被忽视、被糟蹋的情况之下,只有大清真寺的蓬勃精神带领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这
   阿匐马良骥先生头戴橘红帽,身穿长棉袍,正式迎接我们进去,他精力充沛,声如洪钟,好客而且健谈,他是一个细心而肯为别人着想的宗教家,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他与时推移的现代化精神:四十年来,我很少用毛笔,香华出版《星湖散记》时,要我写几个字赠她,好制版印在正文之前,我特别买了毛笔、墨汁,足足练了三个星期。可是自从前来大陆,无论北京、郑州、辉县、西安,总是常常遇到一种可怕场面,宴席还没有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搁在另一个桌子上,「请」我留下「墨宝」,作为纪念,当我结结巴巴声明不会写字时,对方的反应通常是誓死不信,接着就是很严重的情绪反感,尤其在辉县时,亲眼看到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张帆先生左右两手同时执笔,挥毫如飞,当场写出一副对联,自此遂变得十分自卑。可是马良骥先生却准备了两套,一套是传统的笔墨纸砚,另一套是现代普遍使用的「签名笔」和一个「赠言簿」,使我脱离困境;我写下下列留言:
   偶尔一缘,与妻香华,女素萍、渝生,得谒大清真寺,参观世界上唯一中国式伊斯兰寺庙,并惊喜马良骥阿匐护寺传奇,至为感动,此乃阿拉之赐。人生在磨难后,才得以高升圣洁之境,留此同念。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七日西安。这
   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四出破坏,情势好像非洲草原上的漫天大火,谁都阻挡不住,凡是企图阻挡的,都刹那间化成灰烬。马良骥先生决定主动出击,亲自引导红卫兵到大清真寺「破四旧」,一直把他们引到一个小碑楼之前,告诉他们说:「这就是大碑楼!」然后就向他们讲解有关该碑楼的各种真假故事,天花乱坠了一阵,他才作恍然大悟状,提醒大家:你们是砸碑楼来的呀!红卫兵一群孩子们正听得如醉如痴,怎么肯让故事中断,声明说等马良骥讲完故事后再砸,而马良骥坚持阶级立场,要他们砸完了碑楼后,他才再讲。如此拖拖拉拉,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