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全集-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害的是啥病?挨的是啥刀?割掉的是啥?统统不知道,而且痛苦加剧,流血不止,躺在床上哼了三天,再也忍不住,到了四月三日,再去投奔,一见面,杜开刀女士第一句话就问:「钱带来啦?」当然带来啦,银货两讫之后,刘太太告诉她病况,杜开刀女士曰:「这是正常现象,大概是天气变化的关系,有啥好担心的。」于是又晕晕忽忽回去。可是回去后更糟,头皮痛得简直要裂开,越想越不对劲,就在丈夫老爷和另一位孙太太陪同之下,再度往访,下定决心,要弄明白到底是害的啥病。杜开刀女士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曰:「你害的是贫血,而且子宫有点发炎。」咦,杜开刀女士大概天生的妖眼怪睛,不经过检查,就看出贫血。所以胸有成竹,叫曰:「来人呀」。这一次「来人」,不是动刀,而是验血,护士小姐到楼下验血的结果,竟他妈的没有贫血。按理说杜开刀女士应该当场打自己两个嘴巴,可是她阁下除了手有两下子,嘴也有两下子,口中念念有词曰:「好呀,好呀,一切正常,一切正常。」把三个傻瓜又赶将出来。
   刘太太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另一位位于台北仁爱路的李枝盈大夫,李枝盈大夫检查过后,大吃一惊,子宫不但没有发炎,而且十分健康。杜开刀女士所宣称的「开刀」也者,大概是「刮子宫」而已焉,就问曰:「刮也好,割也好,拿下来的东西理应前去化验,等化验结果出来,便知分晓。」可是事实上拿下来的东西不但没有化验,杜开刀女士为了斩草除根,早扔到阴山背后,连六丁六甲都找不到矣。李枝盈大夫除了把这桩公案列为二十世纪十大奇观之外,只好苦笑曰:「那我真不便再说啥。」只有替她开处方,为她止痛止血。
   现在刘太太要去衙门告杜开刀女士,又写了一封信要杜开刀女士回答。柏杨先生老奸巨猾,洞察入微,劝她万不可轻举妄动。盖杜开刀女士财势双全,又有学理上的根据,医医相护,更像一个金钟罩。李大夫不是说子宫正常乎,那正是俺「开刀」的结果呀。用「开刀」去治疗贫血,无论如何,是她阁下的最大发明,最可敬的是,说干就干,干了之后连在现场休息一下都不肯,可谓干净俐落。而在一个小小药局诊所,竟大动「开刀」干戈,胆大皮厚,怎敢乱碰。
   现在刘太太躺在家里哎哟哎哟,杜女士口袋里银子花啦花啦。两相辉映,无不赞叹。呜呼,狗咬刺蝟,无法下口。医生的医德问题,千难万难,我们也无法下口,只好远远的吠上两声,免得这社会太过于寂寞。
   
   
   孟宪杰大夫论医德
   ──从林嚎糠先生的「嚎糠」说起。
   谈起恶医,柏杨先生又有奇闻,大概霉运正在兴旺,怎么挡都挡不住。
   吾友赵太太,右边乳房,有点异状。现代人们被「砍杀尔」砍得心惊肉跳,精神分裂,一觉不舒服,就跟刚扔到热锅里的龙虾一样,勇猛的乱跳。我劝她稍安勿躁,她说我头脑不清。于是,四月初的某一天──大概是四月七日吧,由她的媳妇陪同,一头撞进了台北建国北路的啥生综合医院之内,再一头撞进了打狗脱林嚎糠先生之手。夫林嚎糠先生,年约四十余岁,留着两撇东洋胡。东洋胡者,八字胡也,挂号传话已毕,宰人的和被宰的,分宾主坐下,赵太太遵谕褪下右边袖子,露出右乳。林嚎糠先生曰:「全脱,全脱,两个乳房都要摸。」赵太太急忙再脱,大概动作较慢,林嚎糠先生曰:「怎么,舍不得脱呀,你这么老啦,还怕人看呀。」意思是他阁下有点失望,如果面前坐的是一位如花似玉,再没有人陪着,那该多好。
   赵太太双乳既露,林嚎糠先生倒是诊断如仪,然后拍拍巴掌:「大概没啥,下次再来,多摸摸就好啦!」然后吩咐:「你太胖啦,四只脚的不能吃,只能吃两只脚的。」耶稣老爷为证,赵太太胖倒是有点胖,但平常却一向吃得很少,现在又要节食,她担心会营养不良,林嚎糠先生声色俱厉曰:「我是医生,教你吃啥你吃啥,难道会教你吃大便呀。」赵太太含垢忍辱,仍厚颜问曰:「牛奶可以不可以喝?」林嚎糠先生勃然色变,媳妇发觉情形不对,急忙在旁接嘴曰:「可以喝,可以喝。」踉跄逃出,别人上前探询究竟,赵太太这时候已气得天旋地转。
   但引人入胜的景观,还在后面,这时已十时许矣。一位求诊的老太太躺在长凳上痛得直哼,林嚎糠先生御手在她阁下肚子上按了两下,大喜若狂,喊曰:「嚎糠,嚎糠,钱上门啦,要开刀啦。」──嚎糠者,闽南语「妙极」之意,钞票麦克麦克,当然嚎糠嚎糠。可是他阁下要到下午二时,才能动手。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当中尚有四时之久,老太太疼痛难支,林嚎糠先生倒是满仁慈的,下令护士给她注射一针止痛剂。当注射时,老太太勉强翻转身躯,已气喘如牛,四肢无力,再往下拉裤带,就怎么都拉不下来,林嚎糠先生忍不住失声大笑,谓护士曰:「你瞧,她那老屁股,还怕人看哩。」
   呜呼,这真是磕瓜子磕出臭虫来,什么人(仁)都有。一个医生竟明目张胆,公然戏弄女病人。病人只敢背后咳声叹气,社会上却没有一句抗议提出,中国人的道德勇气大概都输出到爪哇国啦。
   就在上个星期,正在街上憋气──想起来这一段可就憋气。遇到孟宪杰大夫,他刚出诊归来,筋疲力尽,但仍被我缠住不放,找了一个面摊坐下,告诉他这件奇遇,请他评论评论。他的回答使我大梦初醒。他曰:「老头,你认为这是医德问题乎?」当然,这还用问。孟大夫曰:「你过去写的文章,我都看啦。」我大惊曰:「老爷容禀,我可没说过你。」他曰:「当然没说过,所以才饶你不死。」我连忙道谢,他曰:「可是,你写了那么多,却始终没弄清医德是啥,只在医生的情绪上夹缠。情绪不好并不一定是医德不好;情绪恶劣,也不一定就是医德恶劣。你懂不懂?」
   当然不懂,但孟大夫一解释,我老人家便开了窍。文化人往往蹲在象牙塔里,商人往往蹲在算盘里,而医生老爷,则几乎全都蹲在钱眼里。柏杨先生所遇到的医生多矣,几乎个个面如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冷锅贴,除了「嚎糠」之时,啥都不能动他阁下的心弦。能够谈谈问题的,稀如凤毛麟角。
   孟宪杰大夫有他的见解,柏杨先生得把他的话,转告给读者老爷。盖多少日子来,我们所报导的,都是病人的一面之词,还没有机会报导医生的一面之词。
   孟大夫曰:医生情绪的变化,只是情绪不好,拉不到医德上去,这一点必须弄清楚。他向柏老曰:「医生也是人,犹如作家也是人一样。你说你是不是人?说呀。」这是废话,我当然是人,难道是头公猪不成。孟大夫曰:「这就好啦,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你阁下能不能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笑口常开?」这又是废话,当然不能。一个学堂教习,晚上孩子吵了一夜,或被太太腰窝里干上一脚,第二天头昏脑胀,上得课来,学生一发问,他就火爆,没有谁说他是恶教习,可是一轮到医生,立刻上尊号曰恶医,太不公平。
   一个人脾气不好没有关系,只要心好,有些病人好像不是自己害病,而是仇人害病似的,不听医生良言,医生老爷凶他一顿,正是出于爱心。孟大夫曰:「看你老头写来写去,大概专喜欢笑面虎。」我努力抗辩,他曰:「你曾说过,只要医生态度可亲,医死啦也干。」我又发誓,不过好像似乎是有过这种言论,那也属于情绪发泄,没有人喜欢笑面虎,都宁可投靠铁面观音。孟大夫曰:「不要钻牛角尖,只在医生脸上判断医德,要在行为上判断医德。有些医生只会说不会练,医术不行;有些医生在甜言蜜语下,暗下毒手。老头,你挑哪一个?」我哪个都不挑,只挑能把病治好的,挨打受气都行。
   医生态度不好,很多都是职业上的疲倦。记得一则故事,一个死了婴儿的年轻母亲泣不成声,神父做过弥撒后安慰她不要伤心,少妇曰:「你常遇到这种事,是乎?」神父点点头,少妇曰:「可是,我这一生却是第一次。」常遇到和第一次,在感情上的反应,当然不同。病人心里总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等痛苦,其他病人不过第二第三等痛苦,所以希望得到天下第一等照顾。而医生老爷天天看到的,都是从一块锌版印出来的,一模一样的愁眉苦脸,逃又逃不掉,摆也摆不脱,有些病人还发出一些稀奇古怪兼不照路的问题,医生要想永远展览他的白牙,那真得有点本领。
   孟大夫特别重复一句,要在医生的行为上判断医德。本来一剂药就可以治好的,却教人跑了十趟,吃了十剂,这才有关医德。本来应割掉一寸大肠的,却割掉三寸;本来应割掉三寸大肠的,却只割掉一寸,留着剩下的二寸,等再发病时再开刀,这才有关医德。子宫出了毛病,割与不割之间,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和子嗣,如何决定,这才也是医德。严厉公正的病理检查制度,固可以使医德提高,恶医减少,但不能绝迹,而只有靠医生的心地忠厚。嗟乎,当开肠破肚,血流成河,多一分则绝后,少一分则丧生之际,只有忠厚的心田才能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孟大夫问曰:「老头,如果你是医生,遇到一位产妇,迟一分钟动手术,就可能有难产之危,你是立刻动手术,或是怕批评,恁她碰运气乎?」我想,我如果是医生,便是天下人都暴跳如雷,还是要剖腹取婴。
   孟大夫最后告诫曰:要评估医生的良知,不要评估医生的情绪。割子宫或刮子宫而把它们扔掉以免后患,那才是恶医。至于我们开场时推荐的林嚎糠先生,做人的品质和基本道德都不够,距医德还十万八千里。犹如一个人只识几个字,还谈啥他的文章够不够料哉。
   孟宪杰大夫一番话,给了不少启示。当下我就奋不顾身,四处掏钱要付面条账,结果因为掏了半天仍没掏出来之故,还是他请了客(早知如此,应该找一家小馆)。等他去后,想起孙观汉先生。今年(一九七九)春天,孙先生在台北时,谈到医生的爱心和嘴脸,孙先生曰:「医生笑口常开,理论上是对的,说起来也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很难。你如果是医生,恐怕不出三天,就得打架。」我想三天的时间未免太长,准第一天就干上啦。
   
   
   上查三代?下查己身
   ──减少物质欲望,才有爱心的一席之地。
   柏杨先生有一位医生朋友,一向过往甚密,可惜他有两项严重的缺点,使我对他的敬仰之心,与日俱减。一是他很吝啬给病人吃药,现在流行性的手段是,病人一进大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针葡萄糖加维他命B,或是一针退烧针──假设病人似乎有点发烧的话。而该医生朋友总是寻求病因,妄图根治,既劝病人少打针,又劝病人少吃药。于是乎,有口皆碑,怨声载道。另一是,他对于大哼之类,并不特别卖账,一视同仁的把他们也当做小民来医,而且有时候嗓门跟来势汹汹的嗓门一样大,于是乎,有口皆碑的怨声载道,又加一翻。
   柏先生尊眼有疾,人人都说是血压太高,所以血管才隆重破裂。今年(一九七九)春天,我抱定日本神风队飞蛾扑火的决心,千里迢迢,到他阁下那里诊治,量血压的结果,果然太高,我立刻御容失色,要他给点药吃,他支支吾吾,硬是不肯。呜呼,天下真有这种怪事,柏杨先生当下就亮出招牌,告诉他别门缝瞧人,已有某公司重金礼聘我当董事长啦,岂仍是吃不起贵药的穷苦之辈。该医生朋友曰:「老头,稍安勿躁,血压高当然应服治血压的药。可是你现在既没有觉得不舒服,就不能以一量为准。或许你刚才走路走得太急,或许你刚才跟人吵了一架,或许你刚才借钱碰了钉子,血压都会上升。必须每天早晚固定的时间去量,一星期下来,看它的平均数,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高血压。」我嚎曰:「啊呀!我明白啦,你教我天天来量,是想多赚几文呀。」他曰:「凡是自封为董事长的家伙,来我这里量血压,一律不收费用。」
   该医生朋友的态度使我证实听到的一些关于他的谣言,他阁下在公教人员保险医院门诊,有些大哼一进门就下令曰:「上次吃的那种药不错,照单开来。」多数医生遇到这种情形,你既有胆量以身试药,俺就有胆量见死不救,照单就照单。只有傻子才拒绝合作,他曰:「我得先看看你害的是啥病,才能处方呀。」对方面子下不来,胡子立刻乱翘,然而既不能罩他一帽,绳之以法,只好跳高而去,到处宣传他阁下有眼不识泰山。柏杨先生以董事长之尊,他竟敢不当场给药,也就有这种被瞧不起的深刻印象。──不过,到了后来,遵古炮制,终于发现,我老人家血压正常得要命。那位医生朋友告柏老曰:「医生不是要讨病人喜欢的,是要为病人治病的。」但这话必须有严格的界说,不讨病人喜欢并不是对病人横眉怒目,仇深似海,或者对病人冷漠得像一块刚从冰河里捞出来的琉璃蛋。外表也影响内心,把握这种份际,就是医德。有一次一个洋病人自以为船坚炮利,对他的扁桃腺发炎置之不理,「俺现在觉得没啥呀」。没啥也不行,该医生朋友仍恶煞神似的把他抓将过来灌药。
   医德就是医生的品格,医生的品格就是人的品格,有件事使我们触目心惊的,从前很多医生之所以干上这一行,往往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外历史上这种例子多如牛毛,晋王朝的殷仲堪先生,唐王朝的李元忠先生,前者因父亲多病,后者因母亲多病,不忍亲人痛苦,发愤研究医药,而有杰出的成就。而狂犬疫苗的发明人巴斯德先生,就是在年轻时看见狂犬病人发作时的惨状,下定决心,要救世人免除此危,从此他献身这件工作,直到老死。这种至高的情操:「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救国,良医救人,而今已风消云散矣。现在立志学医的朋友,好像只有一个目标──钱。台湾虽光复三十年,这种狗屎观念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如火燎原,几乎所有的家庭,都盼望自己的子女学医,不是为了救人济世,而是为了发财。一个穷小子一旦考取了医学堂,那简直跟从前科举时代中了状元一样,至少跟《儒林外史》上范进先生中了举人一样,刹那间天门开啦,就有财主蜂拥而上,争先恐后的把女儿许配终身,嫁妆之丰,使人神魂颠倒,除了汽车洋房,黄金美钞外,还负担读书期间一切费用。于是一个醉心文学、哲学、艺术、甚至醉心理工的学生,胆敢拒绝学医,那简直是犯了天条。
   财主们所以看准医生,认为是一项最佳投资,主要的是医生财源滚滚,其次是医生比较安全(现在已经没有朱元璋先生那种看不好病就得脑袋搬家的伟大凶手矣),任何政体,任何社会结构,任何天翻地覆,医生都屹立如山,处于不败之地。女作家韩韩今年(一九七九)春天由美国回台北,谈起来前程,满面春风,盖她的丈夫老爷专攻物理治疗,某大医院出价月薪五万元,另加诊断费二万元,邀他回国。我口瞪目呆的恭喜她嫁对了丈夫,她谦虚曰:「不,我嫁对了职业。」坐在一旁的柏杨夫人听啦,悲从中来,老泪纵横,害得我恨不得当场就抹脖子。嗟夫,如果我老人家也是医生,何至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见了编辑老爷就摇尾乞怜,使得老妻羞愧难当哉。
   出发点不同,产生追求目标的不同。追求目标不同,人生价值标准也跟着不同。一个人奋斗的动机只是为了钱,他当然随时随地都会把钱放到第一位。本来可以割掉一个肾脏的,正好买的那块地皮缺十万元,看钱的份上,两个肾脏就得同时落地。
   医生的普遍兼差,使他们无法敬业。于是医生跟歌女一样。歌女小姐七时至八时在夜巴黎,八时至九时赶到百乐门,九时至十时赶到奥斯卡,十时至十一时赶到喜相逢,十一时至十二时赶到黑森林。医生老爷亦然,真是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见了病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嚎糠嚎糠」,银子上门;恨的是这种永远做不完,单调而又枯燥的工作。他不但没有时间想到进德修业,事实上他连跟病人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一个病人一句话,十个病人十句话,那就又可多看一个病人矣。不得不查病房的时候,就只好像一条丢到水沟里的鳝鱼,溜得飞快,还没查一半哩,一看御表(那表就值二十万,可买一辆普通牌子的崭新汽车),哎呀不好,转台子的时间已到,立刻就拔尊腿,恁凭病人在病床上辗转哀号,统统没有听见。盖这不是有没有爱心问题,而是有没有时间问题。人都是有爱心的,医生的爱心不比牧师的爱心少,只是时间不允许他表达爱心罢啦。
   兼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