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了、证道了,所以他的心是圆满的;圆满的心里面是什么都没有,那叫圆满。就像佛讲的,不但分别执著没有,连起心动念都没有,那是自性,自性是圆满的,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你要说,现在科学技术比从前人高明,现在人用手机,全世界都能通话、都能联系,古人行吗?我相信古人行。你们不相信,我相信,我一点都不怀疑。古人的清净心里头,不但跟全世界人可以联系,他跟不同空间维次的他都能联系,我相信。为什么?禅定里面障碍没有了,空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就在眼前,什么样的资讯他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比我们高明,我们还得用机器,他不需要。他上面能跟诸佛菩萨沟通,下面能够跟饿鬼、地狱沟通,比我们高明太多了。我们相信这些机器,机器还常产生故障,还产生错误的信息,他们决定没有。
  这是讲世间出世间和会统统解脱,什么障碍都没有了。如是已后四波罗蜜,《华严经》是讲十波罗蜜,后面这四条「方便、愿、力、智」,确实入俗行悲,令自在故。你要跟世间人往来,一定要有善巧方便。后面四条可以总结用一句话来说,善巧方便,你才能帮助这一切苦难的众生,这一切迷失自性的众生,帮助他们慢慢的回头是岸。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二四卷)  2009/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2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十住品第十五」,李长者的《合论》,从「第七不退住」看起,我们先将这个文念一段:
  「不退住,对治大慈大悲同行摄生不圆满自在障,令圆满故」,到这里是一段。长者为我们介绍行位里面断惑,清凉大师在当位里面有解释,他们为我们介绍这个大经,方式不太一样。长者的著作称之为宗经论,清凉大师是释经论,按著经文一段一段、一句一句为我们解释,而李长者他是就这一品经,这一品里面重要的义趣总的来给我们介绍。两种各有长处,我们合在一起看能够更深入、更清楚的体会佛说经的真实义。《华严》讲行布,也讲圆融,四十一个阶级这是行布,行是行列,布是分布,也就是从浅到深的位次清清楚楚。像我们念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清清楚楚,这个叫行布。它又说圆融,圆融是从性德上说的。行布不妨碍圆融,圆融也不妨碍行布,在圆融里面讲,一即一切,证得一个位次,一切位次都在其中;十住很像十地。从初发心,实在讲就是十信修满了,十信位是在四圣法界,初住,我们知道就是中国禅宗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所讲的大开圆解,净土宗所说的理一心不乱,是这个境界。如果是事一心不乱,是十信位。理一心不乱就是入了初住,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位次。虽然明心见性,但是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我们前面学过很多。从阿罗汉起,这是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因为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有是凡夫,六道凡夫。人天阶位虽然也很清楚,天有二十八层,那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愈轻就往上升,愈严重就往下堕落。所以天人烦恼比我们轻,但是他并不长智慧,为什么?他著了相,著了禅定的相,尤其是色界天跟无色界天。禅定里面境界好,喜悦,所谓禅悦,他著了这个相,所以他不开智慧;能够把这个舍掉,智慧就开了。所以阿罗汉的定叫九次第定,四禅八定这是八个阶级,阿罗汉更高一层,到第九层,把执著放弃了。实际上我们能够想到,阿罗汉跟非非想处天上那个定应该是相等的,一个就是还有执著,一个把执著放下,应该是这样的。
  执著放下,六道就没有了。由此可知,六道的根源,为什么会有六道?因为你有执著;你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没有了,什么境界现前?四圣法界现前。四圣有四个阶级,第一个是声闻,我们称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他执著放下了,但是他有执著的习气,这是世尊在大乘经典里面告诉我们,阿罗汉有习气。如果习气断掉,在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里面,他的功夫就是要把习气断掉,习气真的断掉,他就升一级,就是缘觉,辟支佛,升一级了。所以辟支佛执著的习气断了,但是他有分别。分别断掉,他就又升一级,这菩萨,我们讲权教菩萨,十法界里面的菩萨。菩萨没有分别,但是有分别的习气,所以他在菩萨这个阶层里面要把分别的习气断掉。分别习气断掉之后,他就升级,十法界里面最高的,佛法界。在佛法界里,分别的习气都没有了,但是他有妄想,也就是无明。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他还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断掉,也就是讲无始无明断掉,十法界没有了。
  所以十法界不是真的,跟六道一样,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个时候,什么境界现前?就是我们常讲的,诸佛如来的报土,实报庄严土现前,这是净土。我们要记住,他虽然生到实报庄严土,无明断掉了,无明有没有习气?当然有,所以无明习气没断。无明习气可不容易断,不像前面两种,执著、分别粗,有对治的方法,无明习气没有。为什么?他已经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叫无明,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无明习气没有法子断,你们想想看,不起心、不动念,还有什么法子修?所以这个时候是任运自然,就是随它去,慢慢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了。古人对这个境界用个比喻,比喻得好,我们从这个比喻里头细心去体会。古人比说什么叫习气?譬如酒瓶,盛酒的,酒的味道很浓,酒倒干净了,确实没有,里面用干的东西擦,擦得干干净净,一滴也没有,闻闻有味道,那个味道叫习气。这个味道没有法子断,酒可以断,倒掉不就断掉了,那个味道你就没有办法,你除不掉。怎么样?盖子打开放在那个地方,放个十天、半个月,去闻一闻,淡了,放它个半年去闻一闻,没有了,所以这是要时间的。在这个境界里面叫无功用道,古大德也说此处用不得力。你要想去断它,麻烦来了,你的妄想起来,你分别执著又起来了,所以不能起心动念。得要多少时间才完全没有?佛在经上说三大阿僧只劫,这个习气完全没有了。
  我们现在看到《华严经》里面,行布里面所讲的四十一个阶级,我们就晓得,这四十一个阶级全是讲的无明习气。无明习气里面,我们就晓得,这些法身菩萨是分证即佛,他不是圆满的,他带著习气。习气不妨碍,他的智慧德能起作用的时候,跟究竟圆满佛没两样,也就是说,他也是自自然然在十法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有感,这个感有时候有念,有时候没有念。有念,像我们求佛菩萨保佑,强烈的愿望祈求佛菩萨保佑,这叫显感,很明显的我来求佛菩萨,佛菩萨来应。佛菩萨应,也有两种,一种显应,很明显你见到,他现身说法,另外一种叫冥应,就是暗中来加持你,你也看不到,也听不到,他真的帮助你。像这些,你要是细心可以体会到。我们遇到困难,突然之间所谓柳暗花明,问题解决了,冥冥当中保佑。学习经教在讲台上讲演,这种情形更多,这就是佛菩萨加持,真的加持,他要不加持,怎么说得出来!有时候说完之后,自己都不晓得,再听听,说得不错,说得很好,这是我说的吗?确实佛加持的,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这个事情常常有。所以应有显应、有冥应。感也是如此,有显,刚才说过,我们求佛菩萨;还有一种,冥感,我们没有求,没有求,有应。没有求,实际上是我们善根成熟,自自然然它就起感应,我们没心。这种事情确实很难体会,到我看到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的时候,我完全明白了。水就像佛菩萨,我们用善心去感,它就应,应的结晶非常美;我们用个恶念对它,它也是感,应的那个结晶就很难看。我们心里没有起心动念,但是爱心跟善意,没有哪一个特殊的对象,爱心善意逐渐的在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现在讲磁场,这个人坐在这个地方,整个磁场不一样,那是讲冥冥当中的加持。
  这种情形,如果我们要是细心,不难体会到。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很喜欢跟章嘉大师坐在一起,一句话不说,享受他的磁场。进入他居住的范围之内,那感觉就不一样,走进他小客厅里面,你就感到非常安全、非常柔和,给你有这种感觉。纵然一句话不说,这感受是真的,不是假的。有一年我在迈阿密,就是讲《认识佛教》,因为到迈阿密讲堂里现场一看,很多当地人,美国人,同学们给我介绍他们都是修行人,多半是学密的。我讲经,他也不懂,虽然有翻译,也不能完全理解。有人就问他,你听不懂,为什么天天来听?他说这个地方的磁场好,听不懂,也愿意每天到这里来坐两个小时,他感受就不一样。我们学佛的人,在一个环境很恶劣的时候,心地静下来就得佛菩萨加持,那个感觉就不一样。所以我们冥感,有冥应、有显应。
  感应道交是自然的,是性德自然起的作用,善恶统统都有感应。如果我们走向一个杀气很重的场合,或是你看到屠宰场,那个气氛不一样。或者看到一个瞋恨心很重的人,傲慢、瞋恨、嫉妒很严重的人,他那个氛围就不好,你就很明显的感觉到。以前李老师告诉我,他一生当中曾经见过两个人杀气很重,走进他那个氛围,好像有点寒毛直竖,坐立不安。有一个是叫冯玉祥,抗战期间的,也是个军阀,另外一个我记不得,杀气很重。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感应,感应是自然的,不是强烈的,我们自己没有觉察到,实际上都有。心愈清净,心愈细,这个感触就愈多。粗心大意,不是没有,是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妄念太多,所以你不能够发现,没有发觉到这桩事情。所以心愈清净,定功愈深的人,他就能够突破空间维次,能与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
  这些不奇怪,我们现在晓得这是人的本能,我们曾经看到一本书,是个报告,讲澳洲土著。这些土著现在还有,人数很少,住在澳洲中心地区,沙漠地带,他们过著原始人的生活,不穿衣服的,露宿,晚上睡觉都在树底下。澳洲政府也不错,对他们也很好,给他们盖些小房子,他们不住,小房子拿去做储藏食物,他不习惯,习惯过野外的生活。他们心清净,没有欲望,我们说他是野蛮人,没有开化的,他说我们这些人叫变种人,我们的本能丧失太多了。我们跟远方的朋友们联系,现在用手机,他们也看到了,他笑我们用手机;他们跟远方的朋友们接触,他不需要,他用心灵感应,比我们厉害。他只要在一个地方坐下来,心定下来,眼睛闭著,几十公里、几百公里以外的一些朋友,在那里做什么事情他就看到,他就能跟他沟通。这个境界我们佛法里面讲天眼、天耳,有神通,他们说这是自然的,这是本能,我们失掉了。
  佛告诉我们的,我们能相信,我们的欲望太多、杂念太多,只要放下,能力就能恢复。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初果须陀洹,《华严经》十信位里面初信位菩萨,他断烦恼的级别跟小乘须陀洹相同,也就是经教里面所说的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放下了。见惑是什么?把它归纳起来,总的来讲,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见解第一个是身见,执著身体是我,这是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是边见,就是对立,我们心里跟人对立,或者是事、或者是物,有对立的念头,现在讲相对。第三种、第四种我们一般讲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两种,一种是因上的成见,一种是果上的成见。末后一种叫邪见,凡是其他错误的看法就包括在这一类。这些东西统统放下,你就恢复两种能力,不大,不算太大,就是天眼、天耳,你就有能力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譬如墙壁不能障碍你,我们现在在十一楼,我们往下看,底下十层楼里面的人在活动,你都能看清楚,没有障碍,初果就有这个能力,天眼开了。天耳开了,他们在那里说悄悄话,你也听得很清楚,就有这个能力,就恢复了。所以六通,六种能力是本能,不稀奇。如果证到二果,在十信位里面二信的菩萨,那又加了两种能力,他心通、宿命通。宿命通是知道自己过去,过去世的事情见到了。知道别人起心动念,打妄想,他知道,妄想有相,所以他看见了。你想一个人,那个人的相会浮出来,就和作梦一样,你作梦,他能看到你在那里作梦,你在梦中干些什么他都知道,有这两种能力。证得三果,你就能够飞行、变化,换句话说,到哪里去不需要交通工具,你心里想,身就到了,就有这个能力,能够分身、能够变化,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七十二太少了,他的能力超过七十二,那是能力。证到四果阿罗汉,漏尽通,漏尽是见思烦恼断尽了,得清净心。由此可知,智慧德能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真的,佛讲的话没错,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学佛最重要的是放下,这些经教,学可以,不学也可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求学,好学,我们今天讲知识分子;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为我们示现的,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二十四岁接受五祖传给他的衣钵,他就是第六代祖。看看他的经历,一天经没听过,没有学过,禅堂一天也没去过,念佛堂一天也没去过,五祖居然把衣钵给他。他在《坛经》上所讲的,这个事情,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说与学、不学没有关系,关系在你真的肯放下。他是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就是我们常讲的,他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可以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佛。起心动念,不执著,是阿罗汉,阿罗汉起心动念,有分别,不执著,没有执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都没有,是菩萨;起心动念都没有,这就成佛,他是这么个境界。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那年是三十岁,六祖惠能大师在黄梅也示现大彻大悟,二十四岁。这叫顿悟、顿超,这属於圆融,他没有行布。惠能跟释迦牟尼佛示现的都是顿超,一个是知识分子,广学多闻,一个是不认识字,他们证得的境界完全相同,没有两样。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经,你只要念给惠能大师听,他就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这些示现、表演我们虽然没有亲见,但是在书本里面所记载的,绝对不是假的,又何况惠能大师的肉身现在还在,《坛经》不是伪造的,没有人能造得出来。这些实际上就是给我们做证明,三转法轮里头作证转,证明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要你肯放下,你就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是正道。我们舍不得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是走邪道,这什么道?这是六道轮回,妄想分别执著三样都具足是六道轮回,走的是这个道。我们真的把佛陀的教诲搞清楚搞明白了,下一步用什么功?就是放下。
  我二十六岁接触到佛法,很幸运遇到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能够契入境界?他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就契入。我当时听到这句话似懂非懂,接著我又问了一句,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里面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虽然讲三种,总的来说是放下贪欲。佛教菩萨无量无边法门,要是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布施,布施展开是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归纳就是一个,所以那是根。菩萨所修行的六大纲领,那是第一条,《华严经》上讲十波罗蜜,也是第一条。谁能放下?学佛的人很多,知道这桩事情的人不少,知道怎么样?放不下,还是有强烈的贪心。甚至於有些学佛学得不错,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下了,最后怎么?贪佛法,对佛法放不下,那也不行。佛在般若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不能贪,佛是叫你断贪心,不是叫你换对象。为什么?佛说得是好!总的来说,佛法是缘生法,因缘生法,那就不是真的,佛法也是假的,你开悟之后,世法、佛法都没有。佛法跟世法是相对而生的,世法是迷,从迷才有觉,迷没有,觉也没有了;如果迷没有,还有个觉,那觉也是迷。这就是告诉我们,自性清净心里头真的叫一尘不染,无佛无众生。众生跟佛是相对而生的,因为有众生,才现出什么?迷了叫众生,不迷叫佛。你要是执著有个佛,你就迷了,被佛迷了。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才算是真正觉悟。说得最清楚、最圆满的确实是《华严经》,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推崇得是有道理。所以,发心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底下一品就是「初发心功德品」。
  第二,二住是治地住,地是心地,所以这里面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