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忧喜,他住在舍受当中,所以也算是定,因为他能保存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再上去是无色界,无色界坏苦都没有了,为什么?他没有身体。所以我们常讲无色界是灵界,俗话讲灵魂,他没有肉体,肉体上这些生死坏他没有,他是化生。但是他有行苦,行苦是什么意思?他那个境界不能永恒保持,时间到了他的定力会衰退,那个时候他痛苦现前,保不住。所以佛讲三界统苦。离苦得乐至少要超越六道,生到四圣法界可以说是离苦得乐。为什么?这三种苦没有了,阿罗汉以上这才行。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想离苦得乐,实在说只有一个方法能保证我们在这一生成就的,那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但超越娑婆世界的六道,同时也超出娑婆世界的十法界,这个法子太妙!就这么一句佛号,就那么简单,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真的,谁相信?奇怪,我们这个世界居然有许多懵懵懂懂的众生他相信。相信,真肯干,具足信愿行,没有一个不超越,真的离苦得乐。谁不相信?知识分子不相信。什么是知识分子?菩萨。菩萨修行修得很辛苦,断烦恼、断习气才把自己境界提升一层,说念阿弥陀佛不要受那么辛苦,一下就超越他,他不相信。最具足代表不相信的人就是十法界里的四圣法界,他们不相信,他们要相信,那他们的成就超过我们太多太多。为什么?以他们那种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土、生方便土,他们不生凡圣同居土。他为什么不能生?他不相信,他要修他那个法门是能成就,时间很长、很辛苦。所以念佛就成为特别法门,而且是特别殊胜的法门,简单、容易、快速,而且成就比菩萨高得太多。
  《观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我们带业往生一品烦恼也没断,只凭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什么品位?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极乐世界当然还得要提升,什么时候从下下品提升到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跟法慧菩萨一样的境界?《观经》里面告诉我们十二劫。我们听起来十二劫的时间很长,但是要跟一般菩萨修行的那个时间来讲,你太短了,怎么十二劫就成就?这是什么?下下品往生的。如果你品位往上升,那你生实报土的时间愈来愈短。实际上在西方极乐世界什么十二劫、二十劫无所谓,为什么?你无量寿,寿命长。我们这边听起来十二劫太长,为什么?人的寿命也不过百岁,实际上一百岁的人并不多。所以长寿是第一德,他有这么长的寿命,足够的时间。所以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是一生成就,无量寿,十二劫他就证得,真正的法身大士。没证得之前那种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弥陀经》上讲的,你每天都可以亲近十万亿佛国土。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十万亿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是你每天都可以亲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种殊胜功德到哪里修?亲近诸佛长智慧,供养诸佛修福报,福慧双修,怎么样说都是极乐世界殊胜。我们能够把这个事情不忘记,这一生就圆满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五八卷)  2009/11/10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5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我们看「第四本分」,清凉大师的疏。我们接著上一次疏文,「而得名不同者,何耶」,从这一句下面看起。「然三贤十圣,皆以菩提心而为其体。菩提心有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护一切苦众生故」。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菩提心就是真心,菩提心就是自性,菩提心就是佛菩萨的住处,这是讲十住。佛菩萨住在哪里?住在菩提心。菩提心是圆满的性德,不是别人,是自己的。我们现在菩提心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为什么不能说没有?菩提心既然是自性,自性是不生不灭的,怎么能说没有?换句话说,世尊在这部经上讲了好几次,不止一次,他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想想,众生有没有菩提心?当然有!既然有菩提心,为什么现在搞到六道里头?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众生由於迷失了菩提心,不是真的失掉,迷了。菩提心在哪里?就在当下!可是当下你迷了、你不觉,所以也不能说你有菩提心。这是事实真相,总得要搞清楚。
  由此可知,凡夫跟佛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迷悟不同而已。悟到究竟圆满就是佛,迷到圆满那就是阿鼻地狱,这是两极。全迷了,阿鼻地狱。当中可以说就是迷悟层次不一样,我们以十做单位,菩萨是九分觉悟,还有一分迷惑。你往下降就晓得,缘觉,八分觉悟,二分迷惑;阿罗汉是七分觉悟,有三分迷惑;天人,在六道里头那都算是迷,迷而不觉。迷有浅深不相同,迷得浅的,天道,二十八层天;迷得重的,三恶道。三恶道里头的状况也相当复杂,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三贤十圣,三贤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十圣是十地菩萨,十个位次,四十个位次。这里面还包括等觉,等觉称为十一地,再上去才圆满,究竟圆满的佛果,统统是以菩提心为体。菩提心的体是直心,你看看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的,正念真如法。「所念真如,亦即本智,本觉智故。后二显是恒沙性德」,后二是什么?后二是深心、大悲心。后面这两种是用,前面这种是体,有体才有用,没有体哪来的作用?由此可知,如果我们要没有亲证真如,我们有没有深心跟大悲心?跟诸位说,没有。我们今天讲的是慈悲,佛说了四种慈悲,我们是底下这两种,一般凡夫心,「爱缘慈悲」,我爱你,对你就慈悲,我不爱你,对你就没有慈悲,有条件的。第二种比第一种确实是殊胜多了,叫「众生缘慈悲」,就是世间圣人、孔孟这些大德,他们讲「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是众生缘的慈悲,我们中国讲仁人君子。古时候有,朝朝代代都有,现在少,不是没有,迷了。
  为什么从前多?从前有教育,教育是帮助你破迷开悟。教育不是别的,古圣先贤的教育,包括这个世间所有的宗教,我们只要接触宗教的典籍你就看到,无一不是教育,现在所讲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这是所有宗教没有例外的。教什么?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教导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些教学里面确实有浅深广狭不同,我们一接触就明了。有些人止於人道,就是我们佛门里头也有一些大德,他们提倡人间佛教。这话讲得通讲不通?讲得通。佛是觉,教就是教学。「佛教」这个名词,上面一个是梵文,从梵文音译过来的,下面这个教是中文,这个名词是华梵合译,合起来,上面是梵文,下面是中国文字。梵文这个佛的意思是觉悟,是觉,下面是教学、教育,觉悟的教育、觉悟的教学。这个觉悟是什么?止於人道,跟儒家讲的就没有两样。可是佛法并不止於人道,佛法还包括天道。你看我们通常称释迦牟尼佛十种名号里头有「天人师」,释迦牟尼佛不但教育人道,他还教天道。很多宗教里面我们所看到,他们止於天、人这两道;而实际上这个宇宙很大,不止天人两道,那是高维次的空间,那真是一些大圣大贤、大修行人他们所依止的环境,有声闻道、有菩萨道,还有佛道,十法界里面的佛,佛道。
  佛菩萨确实值得人尊敬,他的佛教把这五个层次全包括了,真正叫大慈大悲。这五个层次里面到佛道才圆满,为什么?直心正念真如法,这是佛道。菩萨是走这个道路,在学习,还没圆满、没毕业,叫菩萨;毕业了、圆满了,就称为佛陀。这个佛陀不是十法界的佛陀,十法界的佛陀,天台大师讲得好,叫相似佛;相似就不是真的,相似的。为什么?他没有证得真心,在日常生活当中,纵然在修行学习当中,他还是用的妄心,跟我们用的是一个心,这个心叫阿赖耶。凡是用阿赖耶都不是真的,你所用的心是妄心,从妄心所生的一切法,哪里是真的?妄生不了真,所以真他一定用真心。真妄差别在哪里?佛告诉我们,真心离念,这个念是什么?起心动念。真心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阿赖耶,我们的真心就变成阿赖耶。所以阿赖耶的体是真心,阿赖耶是妄心。阿赖耶里头有三细相,跟现在科学家所讲的很接近,我们也不能不佩服这些科学家他能够讲得出来。他也发现,虽然说得很模糊,不很清楚,但是接近佛所亲证的境界。
  阿赖耶有三细相,这个三细相就是妄心,它能变。诸位要晓得,能现是真心,真心能现,不会变,能变的是妄心。《华严经》上佛多次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生命、万法从哪来的?佛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心是真心,识就是阿赖耶,阿赖耶变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阿赖耶变现的。阿赖耶第一个就是「无明业相」,这要是用现代科学名词来说,就是波动,极其微细的波动。大乘教里面也说它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我们知不知道?不知道。起心动念有没有原因?没有原因。起心动念有没有时间?没有时间。《起信论》里面讲「一念不觉」,这就是业相,上面还加个无明,无明是不觉,觉就不会动,不觉才会动。这一动,「见相」就出来,「境界相」就出来。见相是什么?精神现象,现在科学叫信息。境界相是物质,色声香味触法,有形的物质现象出生了,这就是宇宙,这就是生命,信息是生命。总离不了真心。
  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听佛的开示,我们才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而佛菩萨教学的终极目标,并不是说我们知道了、懂得了,有这个事情就可以了,不是的,这不是佛菩萨教学的意思。佛菩萨教我们的意思是要我们自己亲证,证得,证得才是自己的,才有受用。证得当然不容易,我们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佛教我们回头,回头也是一个很艰难的道路,不能不走。走一步就接近一步,走两步就接近两步,愈接近你当然有感受,这个感受是什么?烦恼轻了,你走这条路愈走烦恼愈轻,智慧长了,愈走智慧愈增长,这里头有法喜充满。怎么个走法?古大德教我们真干!真干就是修行。修行这两个字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的行为错了,迷就是错了,邪就是错了,染污就是错了,把这个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就对了。把迷修正过来,觉悟了,把邪修正过来就正了,邪知邪见修正过来是正知正见,染污修正过来是清净,这叫修行。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不是说我每天念多少经,念多少声佛号,我磕多少大头。有没用处?如果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那些毛病都没有修正过来,没用!从前李老师常常警告我们,这种修行方法,临终的时候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不管用。所以要真干。染净、邪正、善恶有没有标准?有。佛所说的一切经就是标准,总的来说,一切经总不外乎戒定慧这三桩事情。现在佛门编辑的《大藏经》怎么分类?就分成这三类,叫三藏,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讲定,以定为主,律藏是以戒为主,论藏是以慧为主,不外乎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就是戒定慧三学,就是佛法僧三宝,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标准。我们起心动念,那个标准是经论;我们的言语、我们的造作,那个标准是戒律。用戒律修正我们身口的行为,用经论修正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思想见解与经论相应的是正知正见,与经论相违背的是邪知邪见。
  这里头对现在这个世间的同学,我们不能不提出一个忠告,因为现在人有个很大的问题的知见,那就是认为社会要不断的进步,什么叫进步?把旧的推翻,新的建立,这叫进步。这个观念深深印在现在人心里头,从这个观念,三千年前的佛教、二千五百多年的中国圣贤传统,这都是旧的,现在科技日新月异,这个东西就要把它推翻掉,认为这是进步,认为这是真理。大家都这么想法,过去标准都不要了,造成今天整个世界的混乱、整个世界的灾难。问题出来了,这怎么办?科学家束手无策。确实科学家给全世界的人民提出警告,他说科技像现在这个情形继续再发展,大概这个地球五十年后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这是进步。老祖宗的东西、佛菩萨的东西,它讲精进、它讲日新又新,这也是跟现在讲的进步是一个意思。可是老祖宗讲的进步那个标准是永恒不变的标准,就是这么一个标准,这是怎么回事?这叫真理,真理永恒不变。尤其是佛法讲,不变是真的,会变是假的。所以凡所有相,相变不变?会变。你看人有生老病死,树木花草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换句话说,没有一样东西它不变。佛告诉我们,凡是会变的都不是真的,不变的是真的。什么东西不变?真心不变。真心在哪里?真心不是物质,真心也不是精神。真心不但没有物质的现象,你看不见、摸不著;它也不是精神现象,所以也你想不出。这佛法里常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存不存在?存在,它真有,永恒的存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我们在学习当中,常常用电视的屏幕做比喻,把电视的屏幕比喻作真心,它确实什么都没有。妄心是什么?妄心是屏幕里面现的现象,音声色相。我们用这个做比喻,诸位从这个比喻细心去体会,所有妄相是不是依萤幕显现出来的?没有这个屏幕它就不能显现,它要依靠这个屏幕显现,但是它不是屏幕。屏幕不是色相,色相不是屏幕,但是它两个又分不开。这就像真心跟妄心,它两个分不开,它两个不是一样东西,这要搞清楚。所以真心是清净的,屏幕是清净,一尘不染。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屏幕上也是不生不灭,所现的相,屏幕还是没有生灭。什么东西生灭?这里面的色相生灭,刹那刹那不住,屏幕并没有动。我们要用这个比喻看惠能大师开悟的报告,他给五祖提出报告,「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你看看这五句话,用我们现在的电视,你就能很清楚的体会到什么是真什么是妄。佛陀的教学是教我们返妄归真,归到真又不碍妄,活泼!不是说真里头没有妄,真里头有妄,我们今天迷了什么?把妄当作真,把真忘掉,毛病就出在这里。如果我们真妄很清楚,我们守住真,随缘妄,那多自在!妄可以随缘,不妨碍。你看萤幕,不管现什么相,障不障碍它?不障碍,它如如不动,一切随顺。对於所现的相,我们从这里看,自性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欢喜也没有忧愁。如果我们用心永远像屏幕,有没有喜怒哀乐?也行,也可以随顺一切众生的喜怒哀乐,自己有没有?自己真的没有,但是他能随顺,所以跟一切众生又生活得非常融洽,这是佛法,这就是大乘教。所以我是这么多年不看电视,但是我不反对人看电视,为什么?你会不会看,如果会看,天天看电视会开悟、会成佛。这就是宗门那些大德常常测验学生,「你会么?」电视你会看么?会看,成佛了,会看,证果了。不会看,那迷惑颠倒,他笑你跟著他笑,他哭你跟著他哭,你把它完全当真,把你里面的烦恼习气全把它勾引出来,错了。会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又能随喜。我们讲迷悟,佛菩萨觉悟了,知道电视的真相,迷的人对於电视真相完全不了解,就好像是这个状况。所以说是大乘佛法的修学教我们返妄归真。
  在受用上来讲,大师在此地跟我们讲的,你所念的真如就是本智、本觉智。实在也就是中国老祖宗所说的本善,本性本善。《三字经》上前面这一句话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佛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以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性相近,习相远」。从本性说,大家是一样的,都是本善、都是本觉、都是本智,这个智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智慧不是从外来的。只要心清净,清净到极处就豁然大悟,智慧开了。是从定开的慧,不是学来的,学那是知识,为什么?它跟阿赖耶相应,自性本具的智慧与阿赖耶不相应,这要懂得。所以你用阿赖耶去求智慧,怎么会求得到?全叫知识。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智慧就现前。他教你放下这个,你可不能用这个,用妄想分别执著,哪来智慧?
  我们心里很想,我想修定,我想持戒、我想修定,不会。如果你能够老实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你的戒定慧统统具足,而且是自性里头的,全是性德。你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就是持戒;把这句阿弥陀佛放在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